《合理利用网络》(道德与法治人教八上).docx_第1页
《合理利用网络》(道德与法治人教八上).docx_第2页
《合理利用网络》(道德与法治人教八上).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上册) 畅言教育合理利用网络提高练习 本课时编写: 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 陶园一、选择题1.上半年,广西南宁受理多起“校园贷”纠纷案,400多名大学生成被告。为防止校园贷成为“校园害”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认识网络的利弊,远离网络生活提高辨别能力,拒绝不良诱惑树立正确消费观,学会适度消费坚守诚信原则,避免校园信贷A. B. C. D.2.根据“两会”的司法解释,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情节严重”。这提醒我们( )远离网络是保护自己的最佳选择 实事求是是网络交往的基本要求遵守道德是网络交往的最高准则 遵守法律是网络交往的行为底线A. B. C. D.3. 不少同学为青少年戒掉“网瘾”出谋划策,其中合适的是( )花花:把注意力转移到网络以外的兴趣爱好上去小丽:请家长监督控制上网时间亮亮:上网开心最重要,不用计较时间 小宇:参加学校集体活动A B C D4网络具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作为一个普通网民,我们应该( )不泄露他人隐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文明上网,遵守道德和法律A B C D二、材料题5.材料一青少年网络安全与新媒介素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有57.8%的青少年选择微信作为与朋友沟通的媒介,有41%的青少年会把网上没见过面的陌生人加入自己的朋友圈,有59.4%的青少年会在朋友圈里晒自己、家人或朋友的照片。高达69.6%的青少年相信微博、微信朋友圈里所有信息来源的可靠性。甚至很多青少年相信诸如不转发信息就代表没爱心、不孝顺,不转发信息,家人将会如何如何等诅咒式的理由,就随意转发了。还有37.1%的青少年使用过微信支付进行消费。材料二近年来,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违法犯罪频发,不法分子通过一些违法违规网络服务平台,传播获取钓鱼木马、个人真实身份和账号信息,利用网络改号电话、短信群发器等大肆实施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此,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决定从2016年5月初开始集中开展涉网络诈骗等多发性犯罪网络服务平台专项整治行动。(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2)结合材料二说明,公安部开展上述专项整治行动有何重要意义?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青少年应该如何作出正确选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参考答案1. 【解析】选D。认识网络的利弊是正确的,但是置身信息时代我们无法远离网络生活;从辨别和抗诱惑能力、适度消费和诚信等角度说明了我们的具体做法。2. 【解析】选D。远离网络难以实现,遵守道德不是最高准则,因此表述不正确。3. 【解析】选C。花花的做法才用了注意力转移法,小丽的做法邀请他人监督法,小宇的做法积极参与现实交往的方法。这三种方法都是可行并且收效良好的方法,只有亮亮的方法不可取。4. 【解析】选D。此题考查大家合理参与网络生活的知识,只有D选项最为正确全面,因此选择D选项。5.(1)问题分析:此题考查大家的归纳总结能力,比较简单。参考答案:材料一反映了青少年使用微信比较普遍,但缺乏安全意识和信息甄别能力。(2)维护公民隐私权、财产所有权等合法权益。增强公民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健康发展。(3)问题分析:此题是一道常规题,青少年该怎样做,作答时尽可能保证全面。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必要的网络安全知识,做到安全上网。提高正确选择媒体、甄别网上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