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教材分析 本课讲述的是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俄国发生的一件同样对世界历史有着很大影响力的事件 俄国的十月革命 这场革命既对当时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与上册课本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的内容相呼应 更重要的是它对以后的世界历史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许多国家就是在这种精神的带领下 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因此本课占有重要地位 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 经过和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 为以后学习苏联历史奠定基础 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 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和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引导学生分析十月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 让学生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选择 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 使学生认识到十月革命的胜利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 引导学生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 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 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 理解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学生分析 对俄国的历史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认识水平有限 所以老师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 文字 影像资料使学生视觉听觉上感性认识十月革命 史料分析 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通过十月革命的影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掌握评价和正确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 分组导学 问题式探究 教具 导学提纲 历史地图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人物档案 列宁 列宁 马克思和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 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和领袖 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 黎明前的黑暗 十月革命的背景震撼世界的十月 十月革命的经过崭新的纪元 十月革命的影响 小小资料袋 材料一 一战前夕 各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所占比例 小小资料袋 材料二 1910年经济罢工有214次 政治罢工8次 l914年经济罢工迅速上升到1370次 政治罢工达1034次 参加者近10万之众 小小资料袋 材料三 1 因大量劳动力投入一战 全国播种面积较之1909年下降85 食品供应紧张 军队仅能得到原来供应量的一半 1916年 仍有20万士兵没有武器 到1917年3月 俄国约150万人死于战争 四百多万人伤残 2 如果没有战争 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列宁 结合以上材料 哪些方面致使俄国陷入了绝境 1917年3月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时间 结果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二月革命 列宁从青年时代起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决心用社会主义的方式改造俄国 1903年 在刚成立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代表大会上 选举党的领导机关时 拥护列宁的人占多数 在俄文中 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 从此 一列宁为首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诞生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 知识卡片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实行的政策 对外 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对内 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说明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政权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时间 领导者 指挥部 结果 性质 建立政府 1917年11月7日 列宁 斯莫尔尼宫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 人民委员会 俄国沙皇的宫殿 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 工人 士兵向冬宫进攻 冬宫 阿芙乐尔 号巡洋舰 今天的 阿芙乐尔 号巡洋舰 阿芙乐尔 号巡洋舰 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 于1917年11月7日 俄历10月25日 21时45分 该舰用炮声发出进攻冬宫的信号 为十月革命的胜利立下功勋 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 阿芙乐尔 号巡洋舰作为革命纪念物 现停在涅瓦河畔 十月革命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为什么不一样呢 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道路是怎样的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比较 1917 3 1917 11 7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两个政权并存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革命任务 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 1 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2 将银行 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 实行工人对企业的监督 3 颁布 土地法令 没收地主 皇室和寺院的土地 分配给农民耕种 4 同德国 奥匈帝国议和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切政权转归苏维埃 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土地的要求 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和平的要求 国内战争和苏维埃政权的巩固时间 1918 1920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结果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的原因是 它是一个经济不够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 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 还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除了你说的之外 还应该包括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 以及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 俄国为什么会爆发十月革命 国内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国际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列宁同志清扫地球 1 列宁同志清扫地球 具体指俄国发生的什么事件 2 列宁清扫的对象主要指什么 十月革命 帝国主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 联系中国近代史 有哪些事情可以证明呢 中国当年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五四运动的爆发 中共的成立等重大历史事件 都受惠于十月革命的鼓舞和推动 同步练习 1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 由于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 苏俄政府被迫实行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新经济政策c 斯大林模式d 罗斯福新政2 凯歌悲壮 一书认为 苏俄 苏联 在1921 1927年允许多种经济并存 是历史上的 退却年代 退却 的出现是由于a 实行新经济政策b 实现农业集体化c 斯大林模式 形成d 戈尔巴乔夫改革3 图形标志用于表达特定的历史或事物信息 右图是a 奥运标志b 不结盟标志c 欧盟旗帜d 苏联标志 4 列宁说 要成就一件大事业 必须从小事做起 列宁一生所成就的 大事业 是 领导十月革命 实施新经济政策 成立苏联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a b c d 5 列宁说 在战争 指苏俄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 结束的时候 俄国就像一个被打的半死的人 而现在 谢天谢地 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这里说的俄国能 拄着拐杖走动 得益于a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 土地法令 的颁布c 赫鲁晓夫改革d 戈尔巴乔夫改革6 1917年 俄历2月23日是 国际三八妇血节 首都彼得格勒受失业和饥饿威胁的工人和市民举行了大规模的集会和示威活动 提出了打倒战争 反对饥饿 等口号 这一天参加参加罢工的工人超过了12万人 随后罢工和示威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 材料表明当时俄国政府首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应是a 取得争霸战争胜利b 实现和平 发展经济c 进行无产阶级革命d 巩固政权 建成社会主义 同步练习 同步练习 7 中俄是友好邻居 也是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读图4 1 根据所学知识 回答图4中农奴欢呼的理由是什么 欢呼理由 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表达相应意思即可 法令规定农奴有人身自由 地主不得买卖农奴 不得干涉他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 农奴有占有动产和不动产 从事工商业活动等权利 农奴解放时 可从地主那里赎买一块份地 材料二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这场革命 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 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2 毛泽东曾高度评价的是哪一场革命 毛泽东为什么说这场革命开创了 新纪元 的 哪场革命 十月革命 或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新纪元 十月革命推翻了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了国家政权 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 或 俄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 十月革命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 对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一个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