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复习资料(答案不全) 新人教版.doc
收藏
编号:4415621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6.51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1-23
上传人:扣***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6
积分
- 关 键 词:
-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复习资料答案不全
新人教版
山东省
日照市
东港
实验学校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四
单元
复习资料
答案
不全
新人
- 资源描述:
-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复习资料
生字新词.
十六课:
萌发( )翩然( )纬度( )悬殊( )海棠( )刺槐( )鳞片( )
十七课:
蟾蜍( )( ) 鄞县( ) 濒临( ) 脊柱( ) 两栖( )
十八课:
遗骸( ) 劫难( ) 追溯( ) 鸟臀目( ) 潮汐( )
褶皱( )( ) 驮( ) 金属铱( ) 陨( ) 二氧化硅( )
十九课:
归咎( ) 藩篱( ) 陌生( ) 繁衍( ) 斑斓( )( )
蜥蜴( )( )
二十课:
啃( ) 喷嚏( ) 面颊( ) 嘈杂( ) 噗( ) 聆听( )啄米( )
二、根据意思写成语。
31、相处没有冲突。( )
32、永远没有尽头。( )
33、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
33、命中洽谈室要遭受祸害,逃也逃不掉。( )
34、灿烂多彩。( )
35、比喻没有办法。( )
36、事物要适应自然的选择。( )
37、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
38、说起来没完没了。( )
39、赛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
40、虽然看见了却好像没看见一样。显然对眼前事物漠不关心。( )
41、一点不打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 )
三、文学常识。
1、《大自然的语言》作者: ,浙江上虞人, 学、 学家。
2、《奇妙的克隆》作者: ,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
3、《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 。作者 夫, 著名 和 家。
4、《生物入侵者》作者:
5、《落日的幻觉》作者:
7、“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出自晋李密的《陈情表》。日薄西山:
。
8、“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出自唐李商隐的《登乐游原》。意思是
四、病句修改。
1.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普京表示,尽管“统一俄罗斯
党”在新一届国家杜马选举中独树一帜,但他不会因此修改宪法以谋求三次连任或延长总统任期。
B.不管如何描述姚明,都不算言过其实,因为姚明的文化意义已远远超过体育本身,他已经成为推动美国人了解中国和亚洲的一面镜子。
C.这所学校向家长发了一封关于收取学费的公开信,虽言“切实减轻群众负担”,可实际收费额却步步攀升。首鼠两端,堪称奇文。
D.对待野生动物,我们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为渊驱鱼,为丛驱雀”,赶尽杀绝,只顾眼前利益。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山陵风景区应当与玄武湖风景区连接起来,将中山风景区打造成世界一流品牌,
B.据有关资料披露,近一两年来,山西省的艾滋病已由从省外输入向本地人群发展,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的快速增长阶段。
C.朝韩双方能够重新回到谈判桌前,靠的是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中、俄、美三国政府从中积极不懈的斡旋取得的。
D.十月一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宴会,招待来自五大洲的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中国血统的外籍人士共度国庆佳节。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从战后国际教育改革发展情况看,如果不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复杂性,课改就可能是雾里看花,成了改革者一厢情愿的事。
b.近些年旅居国外的华人日渐增多,但海外游子真正乐不尽蜀的却寥寥无几,他们心中剪不断的是对故土刻骨铭心的思念。
c.国有银行开始清理国有工商业不良债务,冲销了大约200亿元,但对国有企业的巨大呆账坏账来说,实在是沧海一粟。
d.身处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发现和浩如烟海的新技术,人们也许会有所感叹,于是“终身学习”的理念应运而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科学》杂志发表的关于水稻基因组框架图的社论,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对人类健康与生存具有全球性影响。
b.一贯以技术领先、功能创新闻名的恒利科技电脑公司,在近期计划率先推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一代家用电脑产品。
c.专家认为,发现极少数非禽类动物的呼吸道外部有h5n1病毒并不奇怪是可能的,但这完全不能代表这种动物已经受感染。
d.我国正酝酿在条件成熟的部分大中城市设立少年法院,以便进一步完善少年司法制度,提高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水平。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雄壮的国歌声一结束,她就在冠军领奖台上踌躇满志地向观众挥手致意,心却飞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赛场上。
b.杜牧一生政治失意,曾浪迹扬州。他自感明珠暗投,精神颓唐,写下了不少格调不高的“扬州诗”。
c.刚入夜会大厅,迎面碰上一位中年妇女,浑身珠光宝气,金碧辉煌,端详半天,才认出这是当年的初中同学。
d.课间10分钟是教师享受天伦之乐的美妙时刻,看着学生们活动嬉戏,和学生聊聊天,自己精神也放松了。
五、重点篇目精彩语段阅读。
(一)、《大自然的语言》
(一)
经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经度之所以发生影响,是离海洋远近的关系。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1) 这段文字说明的内容是( )。
(2) 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第__ __句,这段文字是按 顺序解说事理的。
(3) 用大连和北京、济南和烟台相比有什么作用?
(4)文中运用了 等说明方法。
(5)“凡是”“都”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二)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解释“据以安排农事”这句话的意思。
(2)找出两组反义词语写在下边。
(3)用“||”将这段文字分为三层。
(4)这段文字中有三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表示拟人的三个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5)是否能将“赶快种谷子”后边的句号改为分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a.能,因为这三句都是拟人句式,内容上没有什么区别。( )
b.不能。因为杏花、桃花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 )
c.不能。因为前者说的是春天的物候现象,后者说的是夏季的物候现象。( )
d.能。因为三句都是在说明物候现象与农事的关系,杏花、桃花和布谷鸟又是同一类事物。( )
(6)本段说明的内容是:
(7)本段扣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举了哪三个例子说明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
(8)本段的说明顺序是
(三)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沉睡中_______(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_________(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_________(a.纷纷;b.刷刷;c.簌簌)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1.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 [ ] [ ]
2.解释词语:销声匿迹
翩然
3.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
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
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
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6.本段主要表达方式是: ,这样写好在哪里?
7.本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实际指什么?这样命题好不好?为什么?
8.揣摩本文两个重要句子的含义。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次第”是什么意思?
(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三个例子说明什么道理?
三、《大自然的语言》
(一)
(4) 这段文字说明的内容是(经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5) 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第__①__句,这段文字是按 概括到具体(逻辑) 顺序解说事理的。
(6) 用大连和北京、济南和烟台相比有什么作用?
[说明经度的差异影响物候的来临。]
(4)文中运用了___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___等说明方法。
(5)“凡是”“都”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表示没有例外,这样就准确地表达了经度对物候的影响。]
(二)
(1)解释“据以安排农事”这句话的意思。
[根据这些来安排农事。]
(2)找出两组反义词语写在下边。[荣枯 去来]
(7) 用“||”将这段文字分为三层。
[……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
(5)这段文字中有三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表示拟人的三个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①传语 ②暗示 ③唱歌 ]
(5)是否能将“赶快种谷子”后边的句号改为分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a.能,因为这三句都是拟人句式,内容上没有什么区别。( )
b.不能。因为杏花、桃花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 √ )
c.不能。因为前者说的是春天的物候现象,后者说的是夏季的物候现象。( √ )
d.能。因为三句都是在说明物候现象与农事的关系,杏花、桃花和布谷鸟又是同一类事物。( )
(6)本段说明的内容是:[以实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7)本段扣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举了哪三个例子说明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
[①杏花开了…… ②桃花开了…… ③布谷鸟开始唱歌……]
(8)本段的说明顺序是( 逻辑顺序 )
(三)
1.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b a c]
2.解释词语:销声匿迹 [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翩然 [动作轻快的样子。]
3.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a )
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
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
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 不行。以上情况只限于“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6.本段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这样写好在哪里?
[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既引人入胜又使人联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给人以强烈的悬念,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7.本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实际指什么?这样命题好不好?为什么?
[题目标作“大自然的语言”,其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8.揣摩本文两个重要句子的含义。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次第”是什么意思?
[次第,一个接一个。]
(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三个例子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那里,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5
- 内容简介:
-
-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