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马桥镇小学 朝读经典经验材料.docx_第1页
5.9 马桥镇小学 朝读经典经验材料.docx_第2页
5.9 马桥镇小学 朝读经典经验材料.docx_第3页
5.9 马桥镇小学 朝读经典经验材料.docx_第4页
5.9 马桥镇小学 朝读经典经验材料.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朝读经典 提升领袖儿童精神内涵马桥镇小学“朝读经典”的几点做法 马桥镇小学 王娟娟经典传承文明,诵读滋润人生。马桥镇小学一直以来重视经典诵读,随着2015年9月7号全体师生同步收看了湖北广播电视台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朝读经典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吹响号角。马桥镇小学充分发挥中华经典文化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的作用,把“朝读经典”活动作为推进领袖儿童教育研究、深化文化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近一年来,学校扎实开展“朝读经典”工作,坚持“四到位”即氛围营造到位、时间保障到位、课程研究到位、活动展示到位。积极创建书香氛围,让经典滋润领袖儿童成长,提升领袖师生的精神内涵。一、 氛围营造到位通过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家校联合,为师生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1、加强文化建设,构建书香校园。学校利用校园内长廊上的宣传窗建立“诵读长廊”,设固定栏目版块,每月一期,定期更换诵读内容。每班都充分利用墙壁、横梁、黑板、班级图书角等空间,开辟“古诗角”“经典壁”版块,用诗文、诗画的名言名句装点教室,营造书香氛围。2、加强家校联合,构建书香家庭。学校印发了“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倡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开展“亲子经典诵读”。定期利用校讯通及班级网站为家长推介经典诵读篇目等。通过这些活动,充分开发家长的积极因素,提高经典诵读活动的影响面和感染力。3、教师率先垂范,营造共读氛围。 要求学生读背的内容,老师先读背。要求学生理解的,教师先解读。学校开展“教师读经典、教师推介经典、教师书写经典”等系列活动,做好带头人,校园里营造出浓厚的师生共读氛围。二、时间保障到位怎样保证诵读时间?我们采用的是方式是:晨诵,课前吟,暮读。1、晨诵:每周三个早读,每次不少于20分钟的“朝读经典”时间。学生在清晨一入校,通过诵读经典,开启一日的学习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领略母语的优美;通过熟读成诵,补充精神大餐,弘扬传统文化。早晨,校园书声琅琅,学生沉入吟诵,摇头晃脑,真是一大亮点。2、课前吟:为不断积累巩固,充分利用“三学小组”课堂模式的“经典诵读”环节。用好课前三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诵经典,贵在坚持。我们坚持“每周一篇”活动,到了中高年级,每周“两篇”、“三篇”。教师与学生一起回归语文诵读之本,或配乐朗读,或男女生轮读,或师生对读、赛读,或婉转,或铿锵,我们称之为“美读吟诵”。3、暮读:结合学校有住宿生实际状况,晚自习一节“诵读课”上课表固定下来。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后,有一个自由空间来兴味盎然地投入诵读之中。中低年级走读生,严格控制各科教师作业量,目的就是空出时间,保证学生每日半小时阅读。通过亲子阅读,师生共读,让学生爱上读书,让读书成为每个学生高雅的生活方式。除了以上三种形式,学校政教处、各班语文老师还各自开辟出读经诵典的时间,如利用中午午餐路队途中、放学路队从班级到校门口,边走边吟诵。有些班级把诵读经典结合在课间拍手操、花样跑步等游戏当中。三、 课程研究到位将经典诵读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结合,根植于语文学习,实现课内诵读课外化,课外诵读课内化。1、一课一导,课内向课外延伸。用好一周一节的经典阅读课,做好方法指引。利用朝读经典教材,讲解有关内容,认识中华文化。教师提前在教材上备好课,批好注解,引经据典,适度拓展。在每一课内容的吟诵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自强精神,“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中华志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勤劳品质,“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矢志不渝的探索精神,在孩子与经典诗文的对话中融入心灵体验,成为孩子们生命的一部分。孩子们学会了尊敬、学会了感恩、学会了自律、学会了奋斗,儿童的精神内涵在品读中提升。 2、专题研讨,从课外走向课内。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中国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将中华经典诗文融入其中,设计生动的诵读课堂,切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利用电子白板的丰富资源,为学生呈现经典阅读的内容,加大学生的阅读信息量。去秋组织开展了“经典导读”专题教学研讨活动,许多教师反复磨课,打造了自己的古诗读及古典文学名课堂,如黄德琼老师执教的长相思,张千会的泊船瓜洲,王娟娟的江畔独步寻花,余兴湖的伯牙绝弦,陈静的诗经等,各教师演绎了不同的古诗词课堂教学风格,他们通过诵、吟、读、品、悟、唱、演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陶冶情操,领悟诗词的意境美,感悟古诗词的内涵。通过名课堂展示、主题讲座、课堂案例等形式,探索经典诵读教学策略,从而让学生读经典、品经典、爱经典。 从我校教师的“经典导读”教学课堂上,我们看到自己的优势:经典诵读以一篇带多篇,增加学生信息量,不断丰富学生积累。极大地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诵读经典的能力。以生为本,通过搭建平台给学生更多展示的空间,学生彰显个性,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学生在精神浸润中成长。四、活动展示到位“朝读经典”的落实靠活动推进,我校将经典诵读与社团活动、节日庆典活动、学科活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活动有机结合。你有多大的能力,学校给你多大的舞台。凡是学生想做的,学校创造一切机会为孩子搭建平台,让孩子充分展示经典诵读成果,丰富的活动伴随着领袖儿童成长。1、与社团活动有机结合开展班级与年级级“经典诵读”社团活动,体验诵读成果。今春我校多个班级的“我爱经典”社团活动展示出色 一年级学生在“告诉你,告诉他,告诉爸爸和妈妈。背诵古诗并不难,一背一唱顶呱呱。你背上来我接下,大家一起来背吧”的儿歌声中开始了古诗的表演唱。声音稚嫩,表演俏皮。三年级的“拥抱秋天”这个主题把班级多个社团活动有机组合在一起,形成系列活动。活动共分三个版块,分别为:“秋之歌舞”(合唱社团、舞蹈社团承担);“秋之诗歌”(朗诵社团承担);“秋之创作”(书画社团、手抄报设计社团、手工制作社团、摄影社团、创作社团承担)。将经典诵读与歌舞、创作有机结合,展示个人才艺,各个社团在主题活动中彰显领袖潜质,激活领袖潜能,培养了领袖儿童综合素养。2、 与节日庆典活动有机结合利用“元旦”“六一”这些节日庆典,隆重展示班级和社团的经典诵读成果。每期开展大型的“经典诵读”展演精彩纷呈,如三字经武术操表演铿锵有力、弟子规歌伴舞气势恢弘、论语表演儒雅生动、唐诗宋词诵读津津有味、中华少年说诵读震撼人心。学生表演声音洪亮,抑扬顿挫。各个班级诵读节目形式新颖,富有创意,将传统古诗词融入音乐、舞蹈的元素,让静态的古诗词变成了有声有色的画面。表演现场气氛热烈,与观众产生共鸣,具有观赏性艺术性。一首首传承千年、耳熟能详的经典诗词让同学们感受到传统经典的韵律和美好,感知到中华文化经典的魅力。3、与学科活动有机结合(1)画经典,展开想象。学学生根据古诗词内容,充分发挥自由灵动地想象,用手中的画笔表现自己对古诗词的认识与理解。(2)绘经典,图文并茂。组织学生进行“诗配画”“画配诗”手抄报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版面设计、选材、绘画、书法、编写等综合能力。(3)演经典,绘声绘色。或吟唱、舞蹈、情景剧表演、游戏唱喝等,用表演的形式来展现诗词经典的情节内容。我们将经典诵读与美术、手工、信息技术、书法等学科有机整合,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制作文图兼美的节日诗词贺卡、诗文书签。我校目前己形成诗配画集30多册,电脑设计诗配画10余册,阅读文集10余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活学活用经典。编写与经典阅读有关的校本课程教材20多册,真是硕果累累。4、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活动有机结合建立学生个人诵读档案记录袋,将学生的诵读情况纳入语文综合素质评价考核内容之一,促使学生坚持诵经典,用心品经典。诵读过程中陶冶了学生的品质。学生们通过读经典,领悟做人处世的道理。活动中坚持考核评比。一是学生自我的激励与评价。每周申报班级的阅读小明星,背诵大王等称号。月末举行诵读擂台赛进行评选。二是结合读书活动和每学期末,各年级评选“读书明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在组、班、年级、全校的逐级评选中,加大优秀模范的宣传力度,让他们亮起来。 回顾朝读经典之路,浓浓的书香气息,使师生们不断地成长。我校申报了国家级传统文化与现代语文教学课题研究的子课题,诵读经典 提升素质的省级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获省一等奖,实验教师获“先进个人”。我校多名老师的经典诵读课例设计获“三个一读书活动”一等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