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远程培训学习笔记课程简介(小学语文)现代汉语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简介】 “现代汉语与小学语文教学 ”这门课,是专为小学语文教师开设的继续教育课程。 语文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工具学科,而现代汉语又是语文学科的“根”。它不但是我国汉族人民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也是我国各民族之间交际工具;它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与目标,同时又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陶冶学生情操,使之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最为重要的依凭。 这门课程分四讲,主要介绍现代汉语中关于字音、词形、句法、修辞四个方面的基础知识与教学策略。讲解这些,目的是帮助小学语文教师们强化并进一步丰富现代汉语基础常识,掌握正确的方法和规律,以便准确施教、科学施教、高效施教,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现代汉语,进而促进学生更好地识字、阅读、朗诵,更加规范地进行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学习要求】 首先,要通过听讲座,阅读相关参考资料,思考与活动等来了解课程知识要点,掌握课程中所介绍的字音、词形、句法、修辞四方面的内容。 其次,要通过看课例,听教学评析,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准确并全面地领会指导学生识字、进行正确读写训练的教学策略。 最后,就是要精心设计教学,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自觉践行课程中所介绍的教学策略,在提高所教班级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读写技能的同时,不断积累和总结教学经验。 专题讲座现代汉语与小学语文教学杨德伦(北京市密云县教研中心,小学特级教师) 一、字音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既是重要的阅读训练目标,又是指导其感受与理解语言文字,内化并不断丰富语言积累,提升语感能力,发展思维与智力,正确渗透“人文性”教育的最主要手段。其中,正确朗读,是做到通顺、有感情朗读的基础;而读准字音,又是做到正确朗读的前提。 为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既需时时提示学生对读不准的字要勤于查阅工具书并养成习惯,努力增强读准字音的意识;又应及时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并格外重视教给学生一些正确的方法和规律。 (一)时时纠正学生因受讹读影响而读错的字 有些字本不是多音字,却常常被周围人误读。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随时查阅工具书,便可消除因讹读而带来的影响。如: 例字 应读 不读 例字 应读 不读 同 胞 bo po 惩 罚 chn chn 针 灸 ji ji 发 酵 jio xio 呕 吐 u u 滂 沱 pn pn 解 剖 pu po 而 且 qi qi 囚 犯 qi qi 侵 略 qn qn 仍 旧 rn rn 塑 料 s su 结 束 sh s 骨 髓 su su 虽 然 su su 膝 盖 x q 骁 勇 xio xio 混淆 hnxio hnxio 机 械 xi ji 召 集 zho zho 暂 时 zn zhn 浙 江 zh zh 破 绽 zhn dng 贮 藏 zh ch (二)及时提示学生掌握异读字(词)的正确读音 有些异读的字(词),原本是有多个读音。然而这些字(词)虽多音,意义却相同或相近。因此1985年12月27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视部三部门联合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统一了这些异读字(词)的读音。如: 例字 词条 读音 词条 读音 现在统读 从 从容 cn 从前从事 cn cn 呆 呆板 i 呆傻呆账 di di 骨 骨头 骨骼骨气 脊 脊梁脊檩 j 山脊屋脊 j j 绕 围绕缠绕 ro 绕道绕嘴 ro ro 往 来往往事 wn 往前往后 wn wn 沿 沿袭边沿 yn 河沿沟沿 yn yn 凿 凿子开凿 zo 确凿言之凿凿 zu zo 指 指甲指头 zhzh 手指指点 zh zh 作 作揖自作自受 作料作兴作践 zuzu 振作写作 作品作为 zu zu 对于个别原本只有一个正确读音的异读字(词),为照顾大众的读音习惯,又不使词义发生变化,“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改变了它们原来的读音。如下列例字,“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其读音、标音都以修改后的为准。 例字 取消读音 改读 例字 取消读音 改读 成 绩绩 麻 j j 事 迹 踪 迹 j j 澎 湃 pn pn 咆 哮哮 喘 xio xio 驯 服 驯 养 xn xn 卓 越 卓 绝 zhu zhu (三)让学生了解字的多义多音规律 有些字(词)因意义(或词性)不同,致使读音不同。这不属于异读现象。如: 例字 名物义读音 举例 动作义读音 举例 处 ch 处所住处 ch 处罚处理处分 畜 ch 牲畜畜生 x 畜牧蓄养畜产 劲 jn 劲头干劲 jn 强劲遒劲刚劲 (四)教学生掌握字的同义多音规律 有些字(词)意义相同或相近,只是因文(读书音与其他语素构成合成词)白(口语音单用,独立成词)不同,而使得读音不同。如: 例字 白读音 举例 文读音 举例 薄 bo 薄衣纸很薄 b 单薄稀薄尖嘴薄舌 剥 bo 剥开剥花生 b 剥削盘剥生吞活剥 差 ch 很差差远了 ch 差距差错差强人意 逮 di 逮住逮起来 di 逮捕 澄 dn 澄出把水澄清了 chn 澄清 给 i 送给还给 j 给予供给自给自足 虹 jin 出虹了 hn 彩虹 嚼 jio 嚼碎咬文嚼字 ju 咀嚼 壳 k 贝壳蛋壳卡壳 qio 地壳甲壳躯壳 落 l 落下了丢三落四 lu 涨落落花生 失魂落魄 lo 落汗落价落不是 露 lu 露脸露怯露一手 l 暴露吐露抛头露面 勒 li 勒紧勒一勒 l 勒令勒索悬崖勒马 翘 qio 翘一翘翘尾巴 qio 翘首翘望 塞 si 塞满塞住塞车 s 语塞搪塞堵塞 熟 shu 饭熟了瓜熟透了 sh 熟悉熟练瓜熟蒂落 蔓 wn 瓜蔓拉蔓儿了 mn 蔓延不蔓不枝 削 xio 削球削铅笔 xu 削价削减削弱 血 xi 流血献血血淋淋 xu 鲜血血口喷人 爪 zhu 爪子爪尖儿 zho 爪牙张牙舞爪 (五)引导学生领会词缀变调与发展的规律 在2002年5月以前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某个字不管它是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还是去声(第四声),而一旦重叠作为“ABB”式词语的词缀,用来形容事物的状态时,这个词缀大多变调读作阴平(第一声)。对于这种变调现象,词典中一般标注的也是这些词语变调后的读音。如: 例字 读音 作为“ABB”式词语的词缀 词缀读音 糊 h 血糊糊 Xi h h 淋 ln 血淋淋 Xi ln ln 蒙 mn 白蒙蒙 Bi mn mn 茸 rn 毛茸茸 Mo rn rn 彤 tn 红彤彤 hn tn tn 油 yu 绿油油 L yu yu 莹 yn 绿莹莹 L yn yn 晃 hun 白晃晃 Bi hun hun 澄 ch n 黄澄澄 hun ch n ch n 洞 dn 黑洞洞 Hi dn dn 甸 din 沉甸甸 Chn din din 漉 l 湿漉漉 Sh l l 碌 l 骨碌碌 l l 此外,在由两组叠音组成的用来形容事物状态的“AABB”式词语中,后一组叠音不管是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还是去声(第四声),朗读时也多变调读作阴平(第一声)。如: 例字 读音 作为“AABB”式词语的词缀 词缀读音 胧 ln 朦朦胧胧 mn men ln ln 腾 tn 慢慢腾腾 Mn man tn tn 实 sh 严严实实 Yn yan sh sh 矩 j 规规矩矩 u ui j j 亮 lin 漂漂亮亮 Pio piao lin lin 而2005年5月编辑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不管是“ABB”式词语还是“AABB”式词语,大多标注的是字(词)本音,只是有的词条在后面注明在口语中,这些词缀也读作阴平。引导学生从中领会:为更好地推广普通话,在不具有区别词义、词性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因字的读音带给人们的障碍。 思考: 1.什么是异读词?异读词与多音字(词)有何区别? 2.什么是文白异读?同一个字(词),怎样判定它的读书音和口语音? 二、词形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独立运用得正确、恰当,表达才规范、准确;运用失当、词不达意,就会影响表达的效果。其中,现代汉语中有很多异形词(包括词和固定短语),即在普通话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指声、韵、调完全相同)、同义(指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完全相同)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正确选择和使用异形词,便是确保学生进行规范书面表达的重要因素。 在此方面,教师既需以身作则,又需向学生作些必要的讲解与说明,并及时指正学生书面作业(含写话、习作)中使用不当的异形词。 (一)对已有国家试行标准的异形词 为使书面语逐步走向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2001年12月19日发布了“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并从2002年3月31日试行。此表规定了普通话书面语中异形词的推荐使用词形。如: 音序 推荐词形与非推荐词形 音序 推荐词形与非推荐词形 A 按捺按纳按语案语 B 本分本份毕恭毕敬必恭必敬 C 参与参预徜徉倘佯 赐予赐与出谋划策出谋画策 D 凋落雕落跌宕跌荡 订阅定阅逗趣儿斗趣儿 E 二黄二簧二心贰心 F 分外份外发人深省发人深醒 G 干预干与告诫告戒 勾连勾联关联关连 H 弘扬宏扬宏论弘论 含糊含胡浑水摸鱼混水摸鱼 J 嘉宾佳宾驾驭驾御 精彩精采就座就坐 K 克日刻日刻画刻划 阔佬阔老 L 连接联接联结连结 溜达蹓跶录像录象、录相 M 马蜂蚂蜂模仿摹仿 摹写模写摩擦磨擦 N 凝练凝炼纽扣钮扣 P 漂泊飘泊飘零漂零 Q 牵连牵联拳拳惓惓 R 热乎热呼人才人材 S 色彩色采神采神彩 奢靡奢糜死心塌地死心踏地 T 踏实塌实透彻透澈 推诿推委铤而走险挺而走险 W 毋庸无庸玩意儿玩艺儿 魍魉蝄蜽乌七八糟污七八糟 X 香醇香纯相貌像貌 贤惠贤慧秀外慧中秀外惠中 潇洒萧洒小题大做小题大作 Y 押韵压韵一股脑儿一古脑儿 余晖余辉义无反顾义无返顾 Z 战栗颤栗正经八百正经八摆 姿势姿式指手画脚指手划脚 对已有国家试行标准的异形词,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辑的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便以推荐词形立目并作解释,将非推荐词形加上括号附列于推荐词形之后;在同一大字头下的非推荐词形就不再出条,不在同一大字头下的非推荐词形如果出条,也只注明见推荐词形。如【含糊】(含胡),“含胡”不再出条;又如【嘉宾】(佳宾),【佳宾】虽然出条,但只注为:见嘉宾。 (二)对国家标准未作规定的异形词 除“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之外, 普通话书面语中还有很多国家标准未作规定的异形词。如,淳朴纯朴,辞藻词藻,恢弘恢宏,磨炼磨练,莫名其妙莫明其妙,翔实详实 对国家标准未作规定的异形词,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以推荐词形立目并作注解,注解后加“也作某”。如【辞藻】也作“词藻”;【莫名其妙】也作“莫明其妙”。非推荐词形如果出条,只注同推荐词形,如【词藻】同“辞藻”。 (三)对含有非规范字的异形词 为避免造成书面语使用中的混乱, “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对含有非规范字(即国家早已废止的异体字或已简化的繁体字)的异形词, 选择了一些影响较大的列为附录,明确作为非规范词形予以废除,共44组。如: 仿佛(彷 * 彿)氛围( * 雰围)浩渺(浩 * 淼)家具( * 傢具) 撅嘴( * 噘嘴) 空蒙(空 * 濛)蒙眬( * 矇眬)迷蒙(迷 * 濛) 渺茫( * 淼茫)趟水( * 蹚水)纨绔(纨 * 袴)丫枝( * 桠枝) 除异形词外,顺便提及一下近义词的区分与使用问题。小学生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用词不当的毛病是很突出的。这主要是学生词语贫乏,尤其是不善于区分和比较近义词所致。因此,为不断提高学生的表达质量,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既需重视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努力增强准确运用词语的意识,又需教学生掌握一些辨别近义词的方法。比如说:从词义轻重、深浅程度上区分,如“相信信任”,“希望盼望渴望”。从词义范围大小上区分,如“时代时期”,“事情事件事故”。从词义具体与概括角度上区分,如“花花朵”,“书书籍”。从词义感情色彩上区分,如“顽强顽固”,“爱护保护庇护”。从词义侧重点上区分,如“挖掘发掘”,“精密严密周密”。从词语搭配习惯上区分,如“改变改造”,“扶养抚养赡养”。从词语语法功能上区分,如“反应反映”,“吝啬吝惜”。 思考: 1.什么是异形词? 国家发布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规定了哪些异形词的推荐使用词形? 2. 对国家标准未作规定的异形词,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是怎样立目并作注解的? 三、句法 句法指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与类型。其中,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的没有句调(标点)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语调成为句子。句子由短语或词构成,是具有特定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依据结构成分,句子可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按结构成分又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2种句型( 句式 );按表达的语气(语调和感情色彩)又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4种句类。掌握句法,懂得句子应当怎样组织,能准确选用与所要表达的语义相一致的词语,并能把它们按一定语序、层次和结构关系组织起来,这是正确运用语言,做到“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的关键。 (一)小学生常出现的句法错误 在结构方面,句子中常见的错误主要有:用词不当,致使句子中词语搭配错误。成分残缺(或多余),致使句子结构不完整,句意含糊或冗繁。语序颠倒,致使句子文理不通。句式杂糅,致使句意混乱。出现歧义,致使句意令人费解。层次不清,致使分句之间在意义上缺乏密切联系。关联词语应用错误因缺少关联词语,致使句意不明;因关联词语搭配不当,致使句意不准;因错用或滥用关联词语,致使句子词不达意或生硬啰唆;因关联词语位置不对,致使句子不通,意思不清。其中,如下错误在小学生写话与习作中尤为普遍。 1. 结构助词使用错误 如: 他们两个你一言我一语 的 地 顶撞着。(句中“的”应写作“地”。) 两个人争吵 的 得 越来越欢。(句中“的”应写作“得”。) 2.缺少主语 如: 在我日常生活与学习中,丝毫没有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把“我”字从介词结构中提取出来,充当全句主语。) 从 这雄壮的歌声 里 ,让人感受到向前的力量。(删去“从”“里”二字,让“歌声”成为全句主语。) 3.主语重复出现 如: 妈妈舍不得花钱, 可她 却肯给我花钱。她给我买漂亮的衣服, 她 给我买最爱吃的零食, 她 给我买精美的学习用具(应删去第一句中“可她”两字和第二句中后两个“她”字。) 小喜鹊的爸爸妈妈并肩作战,在小喜鹊它们一阵阵的助威声中, 它们终于把侵略者打得落花流水。(删去句中的“它们”,并将第二短句中的“小喜鹊”换成“它们”。) 4.用字用词重复 如: 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儿,喜欢说,喜欢笑,但有一 个秘密一直埋在我的心底。(句中前两个“一”字和“我的”二字应刪去。) 我有许多的梦想:做个音乐教师,做成个作家,做当个科学家。(把第二、三个“做”字分别改为“成”和“当”。) 5.词序前后颠倒 如: 事情半年了,可每当想起来火辣辣的。(将“过去”与“已经”两个词前后颠倒;将“仍觉得”与“脸上”两个词语前后颠倒。) 老师走到讲台上说:“同学们,就因为她家穷,你们就这样讥笑她吗?”(将“难道”与“你们”两个词前后颠倒,同时删去第二个“你们”。) 6.关联词语不搭配 如: 爷爷奶奶好言相劝, 还是不但没有压住,反而帮了倒忙。(句中的“还是”应换成“不但”或“非但”。) 7.句中缺少逗号 如: 每天晚上,妈妈都耐心地辅导我学习。(“每天晚上”后面,应加逗号。) 一会儿功夫,桌子上就摆满了,有包装精美的盒子,有漂亮的贺卡(“一会儿功夫”后面应加逗号。) 8.逗号与顿号不分 如: 人,除了吃 , 、 喝 , 、 睡以外,还有自己的梦想。(第二、三个逗号应改为顿号。) 9. 逗号与句号混淆 如: 现在我虽然攒了很多钱,但用来给妈妈治病还是不够的 , 。 听大人说,去医院看病要花很多钱 , 。 我真想快点长大,挣很多钱,好给妈妈治病,让他早日好起来。(显然,句中第二、四个逗号应该用句号。) 10. 句号与叹号混用 如: 我自豪地说:“是 我 朋友送给我的生日礼物 。 ! ”(应删去句中第二个“我”字,并将句号改为叹号。) 妈妈的嗓门提得更高了:“只要他奶奶给咱钱就买,借钱不买 。 ! ”(句号应改为叹号。) 11. 省略号使用不当 如: 每天清晨,我都能听见小喜鹊在“喳、喳、喳 ”地唱着欢快的歌。(句中的省略号应删去。) 12. 省略号后面的标点多余 如: 我深情地说:“老师,谢谢您对我们的教育 , 。 我们一定好好学习,用最优异的成绩来报答您 。 ”(句中第二个逗号应改为句号,同时删去省略号后面的句号。) 13. 引号的位置不对 如: 为了一个遥控器,常酿成“父女大战 。”。 (句号应在引号之外。) 我高兴极了,一蹦三尺高。,大声呼喊道:“自由万岁 !” ! (第一个句号应改为逗号,第二个叹号应移到引号之内。) (二)小学各学段句法练习形式与要求 第一学段:学习运用词语(含简单的关联词语)写话;学习把话写完整、通顺、具体;学写几句连贯的话。 第二学段 : 学习修改“用词不当”的病句,练习正确运用词语来表达个人的意思;学习修改“用词重复”“成份残缺(缺少主语或宾语)”“词语搭配不当”“词序颠倒”的病句,懂得表达时要句子完整、词语搭配恰当、意思不重复;学习修改“主语重复”的语段,练习运用清晰、简练的语段来表达情意;学习修改“意思重复”“分类不当”“不合逻辑”的病句,练习准确地表达句意。 第三学段 : 进一步学习修改“主语重复”的段落,练习简练、清楚地表达;学习修改“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前后矛盾”的病句,练习准确地表达句意;学习修改存在用词不当、词序颠倒、意思重复、词语不搭配、错字别字、行款不正确、标点错误等综合问题的一段话,初步形成修改习作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掌握句法的基本途径 “读”(包括朗读和默读),不但是帮助学生正确感受和理解语言文字最便捷、最重要的手段,也是帮助学生掌握句法常识,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准确表达情意的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启发学生以“读”为媒质,把大脑“语音中枢”与“视觉中枢”联系起来,边读边体味,在读中修改,就会极大地提高欣赏、修改的质量与效率。 在引导中、高年级学生自我修改习作时:首先认真默读全篇,依据此次习作要求,对习作主旨、材料、结构进行修正和补充;接着逐句轻声细读,在读中对习作的语言、文字、标点符号进行酌定与修改;最后放声朗读全篇,将“口治”与“耳治”相结合,借助“语感”,修改所有拗口、赘余之处,润色语句。经过这样“三读三改”,习作就会趋于完美、出色了。 为帮助学生深入浅出地掌握句法常识,不断提高正确运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情意的质量,教师要学会用简易标记法、阶梯形图解法分析句子结构,清楚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关系,了解各种成分、各种句型及其表意作用,努力提高自身辨识句子正误的能力,并自觉地运用各种语法结构来规范地进行口头与书面表达。如: 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 我 丝毫没有 放松 (对自己)的(严格) 要求 。(简易标记法) 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我丝毫没有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思考: 1.什么是句法?小学各学段句法练习的基本形式与要求是怎样的? 2.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说说引导学生掌握句法的途径与形式。 四、修辞 小学阶段,让学生于阅读中认识一些常见的修辞方式,初步领悟这些语句的表达效果,这是指导学生正确感受和理解语言文字的需要。当然,学生也一定会自发地将这些方法、技巧尝试运用于自己的表达与交流之中。为此,教师首先要尽可能多地认识一些修辞方式,并能比较准确地领会这些修辞方式的表达效果。 (一)常见的修辞方式 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常见的修辞方式有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对比、排比、反复、映衬、设问、反问、双关、反语、警语等。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种修辞方式就叫做比喻。其中,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本体与喻体一定是性质不同、而在某一方面又具有相似点的不同事物。贴切、新颖的比喻,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使深奥的道理平易化、通俗化,使语言更加准确精炼、鲜明生动,让人回味无穷。 比喻主要可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类。其中,明喻是最多见的。 明喻的构成方式是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像(好像、就像)”“如(犹如、有如、宛如、如同)”“似(好似、恰似)”“仿佛”“像一样”“如一般”等比喻词把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需要强调的是,带有“像”“好像”“就像”等词语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因为这些词语并非都表示比喻。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 表示比喻。如“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狼牙山五壮士)句中的“像”表示比喻。作者把石头比作雹子,表现砸向敌人的石头不但密集而且迅猛有力。 表示形容。如“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句中的“像”表示形容。作者用“巨人”来形容董存瑞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 表示比较。如“奶奶从来没有 像 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卖火柴的小女孩)句中的“像”表示比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和以前比,奶奶现在的形象最高大、美丽。 表示说明。如“我们一定要 像 爸爸那样热爱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和平。”(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句中的“像”表示说明,说明我们应该怎样做。 表示揣测。如“它们彬彬有礼,站在远处向我们点头,像欢迎我们似的。”(登上企鹅岛)句中的“像”表示揣测、推断,不十分肯定,相当于“似乎”。 表示联想。如“那金色的小蜜蜂翘着两只棕色的翅膀,好像在百花丛中飞来飞去。”(放风筝)句中的“好像”表示联想,即由“小蜜蜂”风筝的颜色以及在空中的样子,产生联想。 表示感觉、幻想、幻觉。如“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卖火柴的小女孩)句中的“像”表示幻觉,幻觉着自己坐在了一个大火炉前面。可见小女孩太冷了,太渴望得到温暖了。 表示举例。如“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种活儿,走起路来晃悠!”(挑山工)句中的“像”表示举例。全句以“我”作例子,说明凡是“高个儿”都干不了挑山工的活儿。 2.借代 借代,从字面上讲就是借来、代替。记述时,不直接说出要表现的人物或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一个同他(它)密切相关的名称或事物来代替,这种修辞方式就叫借代,也叫做“换名”。如用“白胡子”代替老头,用“红领巾”代替少年儿童,用“墨水”代替“文化知识”。其中,被代替的人物或事物叫“本体”,用来代替的名称或事物叫“借体”。正确运用借代方法,可以使内容更简洁、含蓄,使语言更丰富多彩、引人联想,进而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描述生动的表达效果。 借代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用人或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如“雨来刚到堂屋,见十几把雪亮的刺刀从前门进来。”(小英雄雨来)刺刀怎么能“进来”呢?显然,这里用“刺刀”代指手端刺刀的日本鬼子。 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去代替本体事物的整体。如“愿红旗五洲四海齐招展,哪怕是火海刀山也扑上前。”(迎来春色换人间)这里用“五洲四海”代指全中国、全世界。 用具体的事物去代替抽象的事物。如“天会刮风,天会下雨,但是永远也不会掉下白面馍。”(零点降生的女孩)这里用“白面馍”代指潜在的机会、美好的前途、幸福的人生。 用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去代替本体事物的泛称。如“ 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这里用“雷锋”泛指具有雷锋精神的广大民众。 (二)鲜见的修辞方式 在小学语文课本及平日接触的语料中,偶尔也会遇到顶真、舛互、拈连、仿词、婉曲、层递、回环、通感等修辞方式。 1.顶真 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上承下接,这种修辞方式就叫顶真,也叫做“联珠”。正确运用这种方式,可以使表达的情意更准确、细密,条理更清晰、分明,语言更连贯、顺畅。如: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山水)这是一组排比并套用比喻的句子,而每个分句内又前顶后接、首尾相连。全句以舒缓、流畅的笔触,尽情地表现出漓江水所具有的独特之美。 “图画的上方是一轮鲜红的大太阳,太阳下面有一把粉红的小伞,伞的旁边是绿色的草地和一条蓝色的小河,河里是欢腾的浪花,中间歪歪扭扭地写着三个象声词:“哗、哗、哗”。(南沙卫士)这段话以句句顶接、清新明快的语言,具体描绘出图上所画的内容。图文相衬,生动表达出祖国人民对南沙守岛官兵的关心与美好祝愿。 2.舛互 从字面上讲,“舛( chun )”,违背;“舛互”,即交相抵触。从修辞学上讲,“舛互”就是对某一事物既对其全部加以肯定,又对其部分加以否定;或既对其全部加以否定,又对其部分加以肯定。运用舛互修辞方式的句子,常被人误认为违反了矛盾律,被断为病句。其实,正确运用舛互修辞手法,通过对比、扩大反差,不但可使句子达意清楚,还能收到衬托、强调、突出目的的表达效果。如: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草原)作者先写草原非常宁静“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但觉得这样写还不足以突出草原极为宁静的景象,于是又用“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来反衬,以进一步强调草原宁静至极的特点。 “不大一会儿,什么也听不见了,只从街上传来一两声狗叫。”(小英雄雨来)全句以“从街上传来一两声狗叫”,来进一步强调爸爸已经很快走远,屋里、院子里无比的寂静。 思考: 1.教师为什么要尽可能多地认识一些修辞方式,并能领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2.说说每种常见修辞方式的类型与表达效果。 3.结合现代汉语等书籍认识一些鲜见的修辞方式。 案例导读案例名称: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12册穷人(第2课时)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12册詹天佑(第2课时) 导读教师: 杨德伦(北京市密云县教研中心,小学特级教师) 【导读文本】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习惯于以“讲析”为主要的教学方式。近10余年来,串问串读与虚、闹、杂、偏之风充斥课堂,致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长期以来处于耗时低效的境况。那么怎样冲破这种“魔障”,使阅读教学充分彰显学科特点,更高效呢? 在阅读下面两份课例文本或观看这两节课例视频时,教师们可着重关注如下教学要领: 教师是怎样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 教师是怎样指导学生有层次、有目的地读书? 教师是怎样指导学生以多种方式辅助读书? 教师是怎样把指导精读与泛读整合为一? 案例展示一 【案例信息】 案例名称: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12册 穷人(第2课时) 授课教师:马丽(北京市密云县第二小学,小学高级)指导教师:杨德伦(北京市密云县教研中心,小学特级)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穷人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读来使人深受感动。 学情分析: 该文篇幅较长, 学生在概括主要内容时可能不容易一下子说清楚,可提示学生先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或桑娜的活动给课文分段,然后归纳段意,最后合并段意。识字教学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在已有识字能力的基础上,自主地、创造性地识字。阅读教学方面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感受人物美好心灵。文中对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是体会人物美好心灵的关键,因而也是研读的重点。在品味中体会思想感情,在体会中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桑娜复杂不安的心理活动及她与丈夫的对话,可作为练习和指导朗读的重点。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概括课文内容,学习文中穷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好品德。 2通过批注品味文中语句,比较准确地理解桑娜的心情,从人物的心理、语言、行动、神态中感悟人物善良的品质,并做出评价。 3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体会环境描写以及心理描写对表达人物品质所起的作用,体会省略号的不同用法,学习写一个心理活动的片段。 教学重点: 从桑娜夫妇的心理和言行神态中感受渔夫和桑娜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 理解桑娜矛盾的心理,体会省略号的不同用法。 教学方法: 抓住人物心理、对话去朗读,在读中品味情感,在读中学习表达。 设计理念: 对于这样一篇从内容到表达方式都堪称典范的文章,教学中,教师面临的核心问题是难以取舍的。从故事背景、作家生平到故事内容、表达方式,需处处用心,但面面俱到的教学往往是低效的。因此,教学本课,进行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取舍得当,长文短教”,具体的教学策略是:直奔重点,上挂下联;一气呵成,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根据教学设计制作的幻灯片,查阅作者的生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内容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穷人这篇课文,谁能用简单的话来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说完后,教师引导学生领悟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然后再让大家都说一说) 2.随着故事的发展,文中的一个个情节也在感动着我们,哪些场景令你感动呢?请看阅读提示。( 出示阅读提示: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中的哪些场景令你感动?你感动于什么?在你认为重要的地方用一两个词语或简练的句子写出自己的感受或由此想到的内容。) 二、抓住重点,感悟人物品质 ( 预设: 如果学生说到7自然段,教师可作两方面引导母爱是相通的,虽然贫穷,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一细节描写中真切地感受到西蒙对孩子强烈的爱。 是啊,看到两个可怜的孩子,桑娜想都没想就把孩子抱回家,这种本性的善良怎不令人感动呢?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这段话。) (一)抓住桑娜的心理描写,感受善良 (出示课文第9自然段: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抱回孩子后,桑娜的心情怎样? 2.(再读读这段话)你从中体会到她怎样的忐忑不安?(害怕、自责、担心、决断) 教师引读:短短的几句话,既让我们感受到桑娜的紧张、担心、自责,又让我们感受到她的坚定。大家都感受到了吗?你们都体会着读一读。 3.引导学生体会省略号的作用:想一想,段中的省略号对表达桑娜的心理起到了什么作用? 4.你们再想一想:仅仅是多了两个孩子,桑娜为什么如此地忐忑不安呢?(引导学生结合上文理解。板书:环境描写) 5.指名把课文的1、2自然段连起来读读一读,此时你觉得这两个自然段对表现人物品质起什么作用?(板书:铺垫、衬托) 过渡:仅仅是描写桑娜的这个场景让你感动吗? (二)抓住渔夫的语言、神态描写,感受善良 学生汇报后,(课件出示24自然段句子: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让学生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你们想一想,家中只多了两个孩子,渔夫为什么会如此的严肃、忧虑?(板书:严肃、忧虑) 你还从哪个字感受到的?“熬”字还可以换成哪些词?渔夫的语言中为什么没用这些词?(板书:搔、熬) 透过渔夫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既让我们看到了渔夫淳朴的形象,又让我们感受到他同样善良的品质。(板书:神态、言行) 我们分角色来读读这段对话,再一次感受当时的情景。 三、总结全文,回顾写作方法 1穷人的心是相通的。课文结尾写道:“你瞧,他们在这里了。”你们想象一下,桑娜拉开帐子后又会怎样呢?(生说)再读读这个结尾,你觉得怎么样? 学生总结:给人更多想象的空间,令人回味。托尔斯泰真不愧是伟大的作家! 2.通过学习课文,你们悟到了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写作方法呢?学生看板书总结。(板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四、读写结合,完成片段练笔 1.学习课文第9自然段的写法,自选内容写一个片段,写一写自己遇到这些情况后当时的心理活动: 课间,小刚的文具盒被王强碰到地上,小刚认为是我碰掉的就大声指责我,此时,我非常 上课时,老师把检测的试卷发下来,我只考了70分,此时我 作文讲评课上,我的作文获得 “ 最佳习作 ” 受到老师表扬,此时我 2.学生展示作品,借助实物投影,师生赏评,再修改。 3.教师推荐作品:托尔斯泰的许多作品写的都非常好,如:李子核讲的是又如战争与和平讲的是要想知道事情的结果怎样,课下你们一定读一读。 【教学反思】 穷人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12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语言朴实、准确,读来使人深受感动。 穷人一文是世界文学泰斗托尔斯泰的作品。文章篇幅较长,重难点较多。许多地方都有可推敲之处,是一篇具有深刻内涵的作品。对于这样一篇从内容到表达方式都堪称典范的文章,教学中,教师面临的核心问题是难以取舍。从故事背景、作家生平到故事内容、表达方式,需处处用心。但面面俱到的教学往往是低效的。因此,教学本课,我进行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取舍得当,长文短教”,具体的教学策略是:直奔重点,上挂下联;一气呵成,拓展延伸。 一、抓住核心问题,实现长文短教 如何辩证解决“长文”教学内容长与教学时间“短”的矛盾,实现“长文短教”,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如果像以往的教学那样,按课文顺序串讲串问,结果肯定耗时低效。著名特级教师于映潮说过:“无论怎样处理,无论运用什么手法,长文短教都重在一个短字,这个短字,又表现在点上,长文短教的主要技巧在选点。”也就是说,长文短教最重要的是从冗长的教学内容中选出“教学点”。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要抓住开放的思维空间、广阔的牵一问而动全篇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在反复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核心问题:“文中的哪些场景令你感动?你感动于什么?”以此问题放手让学生阅读批注,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汇报时自然把目光集中在桑娜和渔夫的表现上(即文中的重点段落),此时教师及时抓住学生生成的资源,引导学生品味文字,感受桑娜的善良,进而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尤其是在把课文中相关语段重组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品质,体会表达方法无痕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了阅读教学所提倡的得意、得情、得法。 二、注重读中领悟,学习表达方法 “读”是学生与文本间实现心灵对话与沟通的最有力桥梁,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让学生充分的品读、感悟。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非常想构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在广阔的空间里自由飞扬。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文本,注重以读为主,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带动学生,努力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读中品味语言,读中领悟方法。 这篇课文多年来一直被选入小学课本,不仅因为文中人物善良的品质感动着我们,课文在刻画人物时突出的写作技法也非常值得学习,如:课文具体描写了桑娜抱回西蒙两个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理,让人品味到其复杂而多元的内心矛盾,看到了穷人美好的心灵;又如:文中对桑娜家庭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精心描写,对凸现人物品质起到了很好的铺垫和衬托作用;再如:渔夫回家后,侧重描写了渔夫与桑娜对话时的语言、神态描写,使一个淳朴善良的渔夫形象跃然纸上。要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理解内容,而且悟到以上写法,最有效的解决方法便是读。 文中桑娜的心理活动描写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在教学这一环节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层次: 1.在学生自学自悟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引导他们体会桑娜当时的复杂心情,感受她的善良品质; 2.借助课件,从省略号的删填对比朗读中,体会省略号对表现桑娜复杂内心活动所起的作用; 3.结合上文对桑娜家庭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描写,通过对相关句段的重组朗读,进一步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 4.把1、2自然段连起来再读,体会这两个自然段的描写对表现人物品质所起的作用。 这样的教学过程,读的目的性很明确,符合学生结合人物心理活动描写,感悟人物品质的习惯与规律,遵循了在联系中读懂文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把感受人物品质与学习表达方法紧密、自然无痕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读进去”又“读出来”,阅读教学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性。又如,在体会课文结尾“言已尽而意无穷”的写作技巧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想象“桑娜拉开了帐子”后的情形,再读课文结尾,与之进行比较,学生自然领悟到作者高超的写作技法。 三、强化动笔实践,加强读写结合 读是为写服务的。要创建开放高效的课堂教学,就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变课堂上只动口为既动脑又动手。学生学习时已领悟到真实的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品质所起的作用,课后作业中也安排了一项描写心理活动的片段练笔,将仿写练笔(心理描写)安排在课堂上,既帮助学生巩固和强化了“借省略号来表现人物复杂心理活动”这一表达方法,又引导学生加深领悟了“心理描写”在表现人物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课堂上,教师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练笔,并帮助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历过的场景,再提供一些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减少了练笔的难度,很多学生当堂便顺利地完成了片段,教师有针对性的赏评,对所有学生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不但使“课堂练笔”具有了多元的作用,而且使课堂教学更具时效性。 当然,由于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有限,教学中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我虽然有意识地进行了读的训练,但学生读得还不够充分、畅快,源自教师对读的指导方法还有待提高。此外,及时捕捉课堂生成资源,进行有目的的引导,教师语言还不够准确精炼。今后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真正实现以学定教、以学导教的最佳境界。案例展示二【案例信息】 案例名称: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 12册詹天佑(第 2课时) 授课教师 :胡玉香(北京市密云县第三小学,小学高级) 指导教师: 杨德伦(北京市密云县教研中心,小学特级)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詹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豫园飞天课件
- 2025年智能仓储物流系统软件开发采购合同
- 2025年度网络安全宣传海报设计制作服务合同
- 2025吊装合同协议:城市景观设施吊装施工合同
- 2025版三方协议附加技术支持与维护服务附加协议
- 2025年度电子元器件采购委托合同范本
- 2025版摊铺机设备租赁与道路施工安全验收与评价合同
- 2025年度智慧城市安防监控技术合同
- 说课小蝌蚪变青蛙课件
- 红酒品鉴科普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临床研究课题验收报告
- 扳机点(激痛点)疗法(理论及实操演示附全身激痛点分布图)
- 2024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解读
- 村级换届业务培训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课件(图文)
- 医院数据分级分类制度
- 常见皮肤病的治疗课件
- GB/T 22838.5-2024卷烟和滤棒物理性能的测定第5部分:卷烟吸阻和滤棒压降
- 议论文阅读训练10篇(附答案及解析)
- 《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14版》
- 《市场营销英语》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