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整合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整合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整合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整合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整合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才之路 历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岳麓版 必修1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一单元 单元整合 第一单元 主干结构 归纳深化 技能提升 本单元有两条基本线索 一是以血缘纽带维系的宗法分封制向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转变 二是中央集权和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 1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历程 2 中国古代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 1 加强君主权力 比如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 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王权 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等 2 加强思想控制 比如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武帝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明清八股取士 大兴文字狱等 3 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 比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 推行郡县制 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 明代废丞相设内阁 清代设军机处等 4 注重选拔官吏和任免官吏 自秦废分封制后 官吏任免权由皇帝一人决定 隋唐之后科举考试 也是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的重要途径 5 加强监察机制 比如秦代设御史大夫 汉代设刺史 宋代地方设通判等 3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指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 其特点主要有 1 君主专制 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贯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 父权和夫权观念渗入到政治生活中 2 政权与神权相结合 以神权作为政权合理性的依据 3 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 儒家学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 4 皇位世袭 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伴随中国古代政治的始终 5 在高度强化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下 行政权力包揽一切 并且实行人治 规律 选择题的一般解法 1 审读题目 从题干到备选项 弄清限制性条件 如时间 空间 程度等 理解特殊词的含义 答案应该符合每一个限制性条件 2 对有一定难度的题目 变换思维方式 反向排除 3 对备选项中提供了新知识的题 判断另外三个备选项是对还是错 以熟定新 4 对材料型选择题 坚持一点 读懂材料 因为这类题的答案大都与材料有关 在材料中有对应语句 信息 如题干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 正确的是 2014 新课标 24 中国古代 天 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 以 天子 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 表明自己 承天 而 子民 官员 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 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 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 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导学号146100091 解析 a项说法本身错误 君主专制源于自然经济这一经济基础 c项中的皇权至上与祖先崇拜没有必然联系 d项说法不是材料强调的内容 皇帝举行祭天大典 表明自己 承天 而 子民 官员 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说明皇帝与其他人存在等级差别 故b项正确 答案 b 2014 天津 1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里 许多皇帝由于年幼庸弱 或由于当时的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 因而受制于母后 外戚 宦官 权臣 地方割据势力等 导致了权力的萎缩或丧失 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 君主专制被颠覆b 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 君权至上的后果d 君主权利受到制约 导学号146100092 解析 自秦汉以来 中国形成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在这一制度下的皇帝制度 使君权至高无上 君位独尊 不可僭越 君主为防止大臣擅权往往又重用身边的人 一旦君主昏庸或年幼 又造成大权旁落 出现外戚干政 宦官专权 权臣弄权等现象 故应选c 答案 c 2014 新课标 27 明初废丞相 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 严防权臣乱政 明中后期严嵩 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 权倾一时 这表明 a 皇权逐渐衰弱b 君主集权加强c 内阁取代六部d 首辅权力失控 解析 明清时期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 明朝废丞相 设内阁是重要的表现 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 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 阁臣权力的大小取决于皇帝的宠信与否 故应选b 答案 b 导学号146100093 规律 非选择题解题技巧解题过程应把握好五个环节 审 审题 找 相关信息 联 联接 思 构思 答 组答案 1 审 审题 审题是解题的前提或解题的基础 审题一旦出错 则整个解题都毫无意义 审问题要注意五个方面 要审答项语 即所要回答的情况 经过 内容 原因 结局等 要审限定词 即时间 空间 数量 角度 频率 程度等方面的限制词 还应特别注意组织答案的材料来源提示词 如依据材料x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等 要审主干语 即题目的中心 答题内容的对象成分 提示答案围绕的中心和落脚点 要审提示语 即题型 告诉你用什么方式来解答 是简述还是概述 是分析还是比较 是说明还是论证 是评述还是评价 要审分值 正如量体裁衣 我们答题也要根据分值写要点 2 找 读材料 找相关信息 带着问题读材料 找信息主要指通过阅读材料找出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尤其是解答 根据x或依据材料x 等问题时 带着问题在材料中找信息显得特别重要 主要步骤 根据问题指向找到相关材料 对相关材料分层 提炼出各层的中心词 或句 划分层时应注意句号 省略号 分号等标点符号 且应注意熟悉的材料出处 是图文表格类材料的还应注意图名或表名 图注 图例等 注意横向 纵向分别比较 3 联 联接 联接主要指根据问题回忆出所学的相关历史知识 并把从材料中找到的中心词 或句 涉及的历史知识还原或定位到课本中去 4 思 构思 确定好组织答案的材料后 便要进行构思 考虑答案范围可分哪几个部分 各部分要点有哪些 怎样安排 根据题意要求 拟出简明扼要的答案提纲 构思提纲要遵循的原则 问什么答什么 用序号分段 观点正确 史论结合 5 答 组答案 组织答案是解题的归宿或落脚点 组织答案的基本要求是 段落化 要点化 序号化 条理化 语言专业化 卷面整洁化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 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 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 县 乡 亭 里 郡有郡守 郡尉等 分掌政治 军事 监察之权 县分大小 万户以上设县令 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 国史概要 材料二 汉高祖 矫秦县之失策 封建王侯 并跨州连邑 有逾古典 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 有土之爵 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 一是 自置吏 二是 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导学号146100094 材料三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 以私恩自裂地 分其子弟 为列侯 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 分别隶属于汉郡 淮南王刘安谋反 国除为九江郡 衡山王刘赐谋反 国除为郡 又颁布律令 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 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 从此 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 陈振江主编 新编中国通史 1 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 指出其渊源 2 依据材料二 说明汉初 矫秦县之失策 的措施及具体内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 3 依据材料三 结合所学知识 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 并分析其意义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涉及秦 汉两个时期 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炼和所学知识的运用理解能力 第 1 问中第一小问据材料可以看出是皇帝制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渊源从与秦制的关系上寻找 第 2 问措施内容据材料二中 受封的诸侯王 任官 收赋税 归结即可 后果根据所学知识从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上分析 第 3 问措施据材料三的三句话每句话归结一个要点即可 意义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