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艾灸法 2 灸法 是指利用艾叶等易燃材料或药物 点然后在腧穴上或患处进行烧灼或熨烫 借其温热性刺激及药物作用 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概念 3 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我国各地均有生长 古代以蕲州产者为佳 故称 蕲艾 艾叶本身是一种中药 有温经止血 散寒止痛 平喘化痰之功效 艾叶 4 为什么蕲艾最好 艾叶 5 规格艾绒的规格分类有按年份和比例两种分类方法 年份 一般有三年陈 五年陈 七年陈比例 2 1 5 1 30 1 40 1 50 1 艾绒 艾柱 6 什么情况需要艾灸 药之不及 针之不到 必须灸之 一 温经散寒常用于治疗脏腑虚寒证及实寒证如寒凝血滞 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寒湿痹痛 痛经 经闭 胃脘痛 寒疝 腹痛 泄泻 痢疾等 二 防病保健无病施灸 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 增强抗病的能力 使人精力充沛 长寿不衰 可调理亚健康状态 三 消瘀散结灸能使气机通畅 营卫调和 故瘀结自散 常用于治疗气血凝滞之疾 如乳痈 急性乳腺炎 初起 瘰疬 颈淋巴结核 瘿瘤等疾病 四 扶阳固脱凡气虚下陷或阳气欲脱之危证 皆可用灸法 以扶助虚脱之阳气 临床常用于治疗亡阳虚脱证和中气不足 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 脱肛 阴挺 崩漏 带下 久泄 久痢 痰饮等 灸法的作用 7 常用灸法 艾灸 其他灸法 艾炷灸 艾条灸 温针灸 温灸器灸 直接灸 间接灸 悬起灸 实按灸 灯火灸 天灸 白芥子灸 蒜泥灸 瘢痕灸 无瘢痕灸 隔姜灸 隔蒜灸 隔盐灸 隔附子饼灸 温和灸 雀啄灸 太乙针灸 雷火针天灸 回旋灸 一 基本技术 8 艾柱的制作 将纯净的艾绒 放在平板上 用手搓捏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艾炷 艾炷高1厘米左右 直径0 8厘米左右 燃烧完1柱为一壮 9 一 隔物灸 用药物或其他材料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 又称间接灸 10 隔物灸 隔姜灸 隔蒜灸 隔附子灸 隔盐灸 温胃止呕 散寒止痛治疗因感寒而致的呕吐 腹痛 痛经以及风寒痹痛等 回阳 救逆 固脱治疗急性寒性腹痛 吐泻并作 中风脱证 四肢发凉等 清热解毒 杀虫用于治疗淋巴结核 肺结核及初起的肿疡 未溃疮疖 乳痈 及虫 蛇 蝎 蜂蜇咬伤等病证 温肾壮阳适宜治疗阳痿 早泄 遗精 痛经及疮疡久溃不敛 指端麻木等病证 11 隔姜灸 12 隔盐灸 13 隔蒜灸 14 将艾条悬放在距离穴位一定高度上进行熏烤 不使艾条点燃端直接接触皮肤 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 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 约距皮肤3 5厘米左右进行熏烤 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 一般施灸10 15分钟 二 悬灸 15 悬灸 回旋灸 雀啄灸 温和灸 16 1 温和灸 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 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 约距皮肤2 3厘米左右 进行熏烤 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 一般每处灸10 15分钟 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17 18 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 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 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 一般施灸10 15分钟 2 雀啄灸 19 20 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虽然保持一定的距离 但不固定 而是均匀地左右移动或往复回旋熏烤施灸 3 回旋灸 21 22 以上诸法 悬灸 对一般应灸的病证均可采用 但温和灸多用于灸治慢性病 雀啄灸 回旋灸多用灸治急性病 23 4 温盒灸 将温灸盒置于所选的施灸部位中央 点燃艾条后 放在施灸穴位上方的灸盒中铁纱上 盖好封盖以调节温度 每次每部位20 30分钟 一次可灸数穴 24 一般需要灸治者均可采用 对小儿 妇女及畏惧灸治者最为适宜 有调和气血 温中散寒的作用 25 1 对实热证 阴虚发热者 一般不宜灸疗 2 对颜面 五官 有大血管的部位 关节活动部位 不宜采用瘢痕灸 3 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灸 施灸的禁忌 26 1 如因施灸不慎烧伤皮肤 局部出现小水泡 可嘱患者保护好水泡 勿使破溃 任其吸收 一般2 5日即可愈合 如水泡较大 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泡 放出水液 再适当外涂烫伤油等 保持创面洁净 2 注意晕灸的发生 如发生晕灸现象 按晕针处理 3 在患者精神紧张 大汗后 劳累后或饥饿时不适宜艾灸 4 注意防止艾灰脱落或艾炷倾倒而烫伤皮肤或烧坏衣被 尤其幼儿患者更应该认真守护观察 以免发生烫伤 艾条灸毕后 应将剩下的艾条套入灭火管内或将燃头浸入水中 以彻底熄灭 防止再燃 如有绒灰脱落床上 应清扫干净 以免复燃 注意事项 27 一 感冒感冒常由外感风寒 客于肺卫 以鼻塞 流涕 喷嚏 头痛 恶寒 发热 苔薄白 脉浮等为主要表现 本病相当于西医的普通感冒 治则 疏风解表散寒 常用悬灸法 隔姜灸法 操作步骤 1 取穴 风池 大椎 曲池 合谷 尺泽2 配穴 风寒加风门 肺俞 列缺 气虚加足三里 身痛加大杼 腹痛 腹泻加神阙 二 常见疾病的艾灸疗法 28 3 悬灸法 将点燃的艾条 对准穴位 以施灸部位有温热舒适感为度 每次选取2 4穴 每穴每次艾灸15 20分钟 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每日1 2次 至治愈 4 隔姜灸法 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厘米 4厘米 厚约0 3厘米 0 4厘米的薄片 中间以针刺数孔 然后置于穴位上 再将艾炷放于姜片上点燃施灸 当患者感觉灼烫时 可将姜片稍微提起 稍停后放下再灸 以免烫伤 艾炷燃尽 易炷再灸 每穴每次艾灸5 7壮 每次选取3 4穴 每日1次 至痊愈 特别提示 对于体虚易感冒者 可在夏季进行预防性治疗 在感冒流行季节可按上述方法预防性治疗一周 29 二 面瘫病面瘫常由风寒外袭 入中面部经络 以一侧面部肌肉瘫痪 额纹消失 眼裂增大 露睛流泪 鼻唇沟变浅 口角歪向健侧为主要临床表现 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 本病相当于西医的周围性面瘫 治法 疏风通络 行气活血 常用悬灸法 隔姜灸法 操作步骤 1 取穴 翳风 颊车 地仓 合谷 阳白 2 配穴 风邪胜者加灸风池 气虚者加灸足三里 30 3 悬灸法 将点燃的艾条 对准穴位 以施灸部位有温热舒适感为度 每次选取2 4穴 每穴每次艾灸15 20分钟 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每日1 2次 7 10次为1疗程 4 隔姜灸法 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厘米 4厘米 厚约0 3厘米 0 4厘米的薄片 中间以针刺数孔 然后置于穴位上 再将艾炷放于姜片上点燃施灸 当患者感觉灼烫时 可将姜片稍微提起 稍停后放下再灸 以免烫伤 艾炷燃尽 易炷再灸 每穴每次艾灸5 7壮 每次选取3 4穴 每日1次 5次为1疗程 31 特别提示 面瘫早期 应重灸翳风穴 悬灸时间在30分钟以上为佳 面瘫恢复期 可增加悬灸神阙穴以补益正气 面部皮肤娇嫩 应避免灼伤皮肤 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风寒 32 三 泄泻病 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 泄泻亦称腹泻 常有脾胃虚弱 湿邪内盛而致 以致排便次数增多 粪便稀薄为临床表现 本病相当于西医的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 治则 健脾化湿 常用悬灸法 隔盐灸法 操作步骤 1 取穴 天枢 足三里 2 配穴 胃脘胀痛者加中脘 内关 湿盛者加上巨虚 阴陵泉 脾胃虚弱者加脾俞 公孙 气海 命火虚弱者加命门 肾俞 关元 神阙 肝木乘脾者加脾俞 太冲 33 3 悬灸法 将点燃的艾条 对准穴位 以施灸部位有温热舒适感为度 每次选取2 4穴 每穴每次艾灸15 20分钟 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每日1次 10次为1疗程 4 隔盐灸法 取神阙穴 用纯净食盐填敷于脐部 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 中间以针刺数孔 上置大艾炷施灸 当患者感觉灼烫时 可将姜片稍提起 稍停后放下再灸 当艾炷燃尽 易炷再灸 每次艾灸7 10壮 每日1次 5 7次为1疗程 特别提示 隔盐灸前应清洁神阙穴局部 艾灸时时刻询问患者的局部感觉 避免烫伤 34 四 痛经痛经多因体质素弱 气血不足 冲任失调 胞宫失养 复因情志失调 或经期受寒饮冷 以致经血滞于胞宫而成 以月经期前后或月经期中发生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为主要临床表现 本病相当于西医的原发性痛经治则 温养冲任 通经止痛 常用悬灸法 隔姜灸法 操作步骤 1 取穴 中极 气海 三阴交 地机 2 配穴 气血亏虚加脾俞 胃俞 肝肾不足加肝俞 肾俞 寒凝加归来 地机 气滞加肝俞 太冲 35 3 悬灸法 将点燃的艾条 对准穴位 以施灸部位有温热舒适感为度 每次选取2 4穴 每穴每次艾灸15 20分钟 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每日1次 每个月经周期 以月经前3 4天开始治疗 5次为1疗程 共治疗三个月经周期 4 隔姜灸法 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厘米 4厘米 厚约0 3厘米 0 4厘米的薄片 中间以针刺数孔 然后置于穴位上 再将艾炷放于姜片上点燃施灸 当患者感觉灼烫时 可将姜片稍微提起 稍停后放下再灸 以免烫伤 艾炷燃尽 易炷再灸 每穴每次艾灸7 10壮 每次选取3 4穴 每日1次 以每个月经周期的月经前3 4天开始治疗 5次为1疗程 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 36 特别提示 灸法具有温肾暖宫 活血化瘀的功效 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较好 月经前后及行经期应注意保暖 避免受凉 忌劳累 37 五 膝痹病膝痹常因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慢性劳损 肝肾不足 外邪痹阻经脉所致 不通则痛 不荣则痛 以膝关节疼痛 肿胀 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 活动或天气变化时疼痛加重 常反复发作 本病相当于西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治则 通痹止痛 常用悬灸法 隔姜灸法 操作步骤 1 取穴 局部压痛点2 配穴 血海 梁丘 犊鼻 膝眼 阴寒重者加阴陵泉 足三里 38 3 悬灸法 将点燃的艾条 对准穴位 以施灸部位有温热舒适感为度 每次选取2 4穴 每穴每次艾灸15 20分钟 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每日1次 10次为1疗程 4 隔姜灸法 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厘米 4厘米 厚约0 3厘米 0 4厘米的薄片 中间以针刺数孔 然后置于穴位上 再将艾炷放于姜片上点燃施灸 当患者感觉灼烫时 可将姜片稍微提起 稍停后放下再灸 以免烫伤 当艾炷燃尽 易炷再灸 每穴每次艾灸7 10壮 每次选取3 4穴 每日1次 10次为1疗程 39 特别提示 注意膝关节的防寒保暖 增强体质 肥胖者应适当减轻体重 避免久行 久立 40 六 项痹病项痹常因督脉劳损 气血不足 感受外邪等导致经脉痹阻 以项部疼痛麻木 连及头 肩 上肢 颈部活动受限 并可伴有眩晕等为主要表现 本病相当于西医的颈椎病 治则 活血通经 常用悬灸法 隔姜灸法 温盒灸法 操作步骤 1 取穴 颈部压痛点 颈夹脊 大椎 肩井2 配穴 督脉劳损者加命门 腰阳关 气血不足者加足三里 神阙 风寒胜者加风门 肺俞 气滞血瘀者加膈俞 41 3 悬灸法 将点燃的艾条 对准穴位 以施灸部位有温热舒适感为度 每次选取2 4穴 每穴每次艾灸15 20分钟 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每日1次 7 10次为1疗程 4 隔姜灸法 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厘米 4厘米 厚约0 3厘米 0 4厘米的薄片 中间以针刺数孔 然后置于穴位上 再将艾炷放于姜片上点燃施灸 当患者感觉灼烫时 可将姜片稍微提起 稍停后放下再灸 以免烫伤 当艾炷燃尽 易炷再灸 每穴每次艾灸7 10壮 每次选取3 4穴 每日1次 7 10次为1疗程 5 温盒灸法 将温灸盒置于所选的施灸部位中央点燃艾条后 放在施灸穴位上方灸盒中的铁纱上 盖好封盖以调节温度 每次每部位灸20 30分钟 一次可艾灸数穴 每日1次 7 10次为1疗程 42 特别提示 灸法对颈椎病的颈型 神经根型 椎动脉型疗效较好 同时要劳逸结合 减少颈部劳损 防风寒 适当颈项功能锻炼 43 七 腰痛腰痛常因肝肾不足 外邪侵袭 经脉气血痹阻所致 以腰部及腰骶部的慢性疼痛 时轻时重 缠绵不愈 休息可缓解 劳累后加重 常有固定压痛点为临床表现 本病相当于西医的慢性腰肌劳损 治法 补益肝肾 温经通脉 常用悬灸法 隔姜灸法 温盒灸法 操作步骤 1 取穴 腰部压痛点 腰夹脊穴2 配穴 肝肾不足者加肾俞 志室 阳虚者加命门 腰阳关 寒湿重者加大肠俞 气海俞 44 3 悬灸法 将点燃的艾条 对准穴位 以施灸部位有温热舒适感为度 每次选取2 4穴 每穴每次艾灸15 20分钟 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每日1次 7 10次为1疗程 4 隔姜灸法 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厘米 4厘米 厚约0 3厘米 0 4厘米的薄片 中间以针刺数孔 然后置于穴位上 再将艾炷放于姜片上点燃施灸 当患者感觉灼烫时 可将姜片稍微提起 稍停后放下再灸 以免烫伤 当艾炷燃尽 易炷再灸 每穴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有关员工劳动合同范本
- 2025河北省人民医院招聘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解除劳动合同范本:试用期内终止合同协议
- 2025年白城市暨洮北区人才交流中心就业见习岗位和见习人员征集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全民安全宣传测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 激光测量与三维成像试卷及答案
- 发电厂电气安全题库及答案解析
- 轨道交通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简化版房屋租赁合同
- 驾驶岗前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直属事业单位第二批招聘应届毕业生初试有关安排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经济学研究生组会文献汇报
- 智能化凝点试验系统多源数据融合的异构接口标准化难题及解决方案
- 防滑跌安全培训课件
- 湖南省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
- 2025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英语试卷附答案
- 彩虹超轻粘土课件
- (2025秋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月嫂培训教材及课件
- 2025职业病诊断化学中毒试题及答案
- 银行趣味测试题目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