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简单事件的概率(2).doc_第1页
2.2简单事件的概率(2).doc_第2页
2.2简单事件的概率(2).doc_第3页
2.2简单事件的概率(2).doc_第4页
2.2简单事件的概率(2).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上2.2简单事件的概率(2)教学设计 海曙区 宁波实验学校 莫蓉丹一、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建立在前期,已经完成了概率的概念教学和公式教学后的一节概率公式的应用课。在上一节的单个步骤事件中,直接枚举结果进行概率计算的基础上,这节课主要解决的是多个步骤事件。本节课在强调枚举,列表,树状图各种方法的应用以外,还提供了如何把不等可能性结果转化为等可能性结果的一种方法,也为后期进一步学习概率奠定了基础。二、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简单事件的概率的计算公式以及它的适用条件。2.进一步掌握适用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的方法。3.体会概率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应用。三、教学重点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四、教学难点 例5要先转化为各种结果的可能性都相等的概率问题,学生不容易想到这种转化方法,是本节教学的难点。五、教学流程(一)回顾旧知识(1)课前学生预习完成以下题目 1.小明周末去外婆家,走到十字路口时,记不清哪个路口通往外婆家,问他一次选对路 的概率是_。 2.有100张卡片(从1号到100号),从中任取1张,取到的卡号是7的倍数的概率为_。3.下列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1) 一道选择题有4个选择支,有且只有一个选择支正确。如果从4个选择支中任选一个,一共有4种可能性相同的结果,选对的可能结果只有1种,所以选对的概率是1/4 ;2) 自由转动如图三色转盘一次,事件“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概率为 1/3 。 利用公式求概率的注意点:_设计意图:利用枚举法进行单个步骤事件的结果列举是上节课的内容,学生的掌握程度较好,这三题帮助复习利用公式法求概率。 第三题的设计意图是发现公式的适用前提:所有结果等可能性且互相排斥 并且为例5的等可能性结果转化的必要性进行铺垫。(2)回顾公式P(A)=m/n 让学生口述公式中各个字母表示的意思,以及这个公式使用的前提,因为有前面第三题做铺垫,学生比较容易记起公式的适用条件。设计意图:概率公式的使用,说明了列举事件结果的重要,只有把事件结果列清楚了,利用公式才能求得概率。并且再次强调了:公式使用的条件是所有结果必须是等可能性的。(二)引入新课利用引例:一个口袋内装有4个只有颜色不同的球,其中3个红球,1个白球。从布袋里摸出1个球,求: (1)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2)摸出1个红球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3)摸出1个白球的概率是多少? 设计意图: 这是单个步骤的概率题,因为只有4个结果,所以可以直接使用枚举法。变式:增加条件“记下颜色后放回,搅匀,再摸出1个球,求下列事件发生的概率(1)事件A:摸出1个红球,1个白球(2)事件B:摸出2个红球。”进行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这个事件分几个步骤?事件的结果有几种可能性?为什么要放回,并搅匀?如果不放回对概率有什么影响?如果不搅匀又有什么影响?如何列表?如何画树状图?如果不放回对列表和树状图分别有什么影响?而后由小组成员展示讨论结果。通过学生的展示,老师进行总结列表法的注意点以及放回与不放回的区别。设计意图:这种摸球游戏在本章第一节课就有涉及,学生善于使用树状图解决此类问题,而且对于放回与不放回的影响比较模糊。双向细目表用来解决两个步骤的复杂事件有一定的优势,并且不放回的影响在表格中也比较直接体现。(三)例题教学例2:学校组织春游,安排给九年级三辆车,小明与小慧都可以从这三辆车中任选一辆搭乘.小明与小慧同车的概率有多大?问题:(1)研究对象是什么?(学生经常不清楚事件的本身到底是什么)(2)该事件有几个步骤?每个步骤有几个结果? (3)列表法中的标目应该如何设计? (4)如果又来一个小聪也从这三辆车中任选一辆搭乘,那么三人同车的概率有多大? 这个问题应采用什么方法列举?列表法的缺点是什么?设计意图:因为上个例题设计为小组合作,虽然学生和老师共同总结了一些知识点,但没有规范应用,所以例题2定义为示范性例题。 例3:如图,转盘的白色扇形和红色扇形的圆心角分别为120和240,让转盘自由转动2次,求指针一次落在白色区域,另一次落在红色区域的概率。问题设计:(1)研究对象是什么?几个步骤?每个步骤几个结果?为什么不是每个步骤两个结果?(2)概率公式的使用前提是什么?导致不是等可能的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在同圆中,扇形面积是由什么要素决定的?圆心角大小不等,如何划分?是不是唯一的分割方式?(4)如果换成144呢?取的是144度和216度的什么数(最大公因数)作为分割单位?设计意图:反复强调研究对象,和步骤,结果的提问,是为了让学生对于做概率题有一定的脉络可寻,避免后期多个动作的复杂问题中混扰研究对象。(四)课后练习1.有甲,乙两只不相同的锁,各配有2把钥匙,共4把钥匙,设事件A为“从这4把钥匙中任取2 把,打开甲,乙两把锁”,求P(A)2.有两道门,各配有2把钥匙。这4把钥匙放在2个抽屉里,使每个抽屉里恰好有每一道门的1把钥匙。若从每个抽屉里任取1把钥匙,则能打开两道门的概率是多少?3.华东地区N市和S市之间每天有往返飞机航班各2趟。业务员小赵和小黄同一天从N市飞往S市,第二天又从S市飞回N市,如果他们可选择任一航班往返,则选择同一航班从N市飞往S市的概率是多少?选择相同航班往返两地的概率是多少?设计意图:书本中课后练习的题2比较难以区分已知条件和研究的未知事件,所以利用题1 进行区分,并降低难度。题3是本节课中难度最大的一题,主要是航班排列是已知条件,人选航班是研究事件,学生比较容易搅混。(五)课后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最后以“梅累的赌局”结尾1653年的夏天,法国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帕斯卡(BlaisePascal,16231662)前往浦埃托镇度假,旅途中,他遇到了“赌坛老手”梅累。为了消除旅途的寂寞,梅累向帕斯卡提出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分赌注”的问题。问题是这样的 一次,梅累与其赌友赌掷骰子,每人押了32个金币,并事先约定:如果梅累先掷出三个6点,或其赌友先掷出三个4点,便算赢家。遗憾的是,这场赌注不算小的赌博并未能顺利结束。当梅累掷出两次6点,其赌友掷出一次4点时,梅累接到通知,要他马上陪同国王接见外宾。君命难违,但就此收回各自的赌注又不甘心,他们只好按照已有的成绩分取这64个金币。这下可把他难住了。所以,当他碰到大名鼎鼎的帕斯卡,就迫不及待地向他请教了。然而,梅累的貌似简单的问题,却真正难住他了。虽然经过了长时间的探索,但他还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设计意图:数学史是数学文化的一块重要组成部分,适当的历史故事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同感与求知欲。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一节习题课,在章节的开头,学生已经接触了枚举,列表和树状图,特别是枚举和树状图在小学五年级就已经开始接触,所以学生比较熟悉,也更愿意用,所以本节课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让学生熟悉列表法,同时能区分枚举列表和树状图的利弊,但是上完课后,作业的反馈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更愿意使用树状图解题,显然课上并没有做到让学生意识到列表在某些情况下的优越性。 在课的最后部分课后练习时发现,虽然完成了课本的目标,但学生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就是已知条件与研究的未知事件区分不明,包括程度好的学生,在摸钥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