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东片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东片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东片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东片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东片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东片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一、书写 (4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二、积累运用 (26分)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青春,yn 酿着淡淡的诗意,散发出浓浓的芬芳;青春,充满着年少轻狂,充满着无与ln 比的美丽和自信。青春是明mi 的阳光,青春是繁花似锦的春天,是生命最慷慨的ku 赠。让我们的青春在这里起航,让我们的生命在这里飞扬。 2.古诗文填空(8分)(1)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3)次北固山下中表现两岸宽阔、帆有悬空态势的千古名句: , 。(4)马致远在天净沙 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是: , 。(5)过故人庄一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 。3根据句意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一个( )的小村调来一个一个能( )孩子前程的老师,他能( )某个孩子能成为数学家,某个孩子能成为作家家长和学生都很( )他的话。多年以后,这个小村几乎每年都有几个人成为大学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这个小村也成为闻名遐迩的“大学村”。a.遥远 预想 预算 信任 b.远远 推测 预知 迷信c.偏僻 探测 计算 信服 d.偏远 预测 算出 相信4下列四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我们要认真地把教室布置得干干净净。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c、老师认真地听了我们的发言,并作了总结。d、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5.以下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冰心,现代著名女家、儿童文学家。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b.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c.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小说我遥远的清平湾,散文集我与地坛。d. 老舍,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北京人。主要作品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背影。6名著阅读(4分)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这首小诗的作者是 ,诗人以生动形象地比喻,把 之情传达出来,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7综合性学习。(4分)近年来,斑马线上交通事故屡发,教训惨痛。某校七年级(1)班发起“交通安全你我他”活动。请你参加相关活动,完成以下任务。活动一:探究下列材料,简要写出你的发现。【材料一】央视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1小时600人闯红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近日引起热议。【材料二】斑马线是马路上人行横道的标识。浙江日报记者现场观察发现:约30%的车辆距斑马线很近时才减速让行,约40%的车辆由于行人已先让开而快速通过斑马线,约30%的车辆强行从斑马线上的人缝中穿过。探究发现:_活动二:生活处处有语文,请你仿照示例,以斑马线的口吻写一句温馨提示,提醒司机和行人在穿越斑马线时注意安全。【示例】你让出的是一点时间,收获的是一份安全和幸福。温馨提示:_三、阅读理解(40分) (一)秋天的怀念(12分) 史铁生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窗外天上北归的雁群,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时,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8、母亲喜欢花,为什么“她侍弄的那些花豆死了”?说说你的理解。(2分)_9、联系上下文,品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4分)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_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_10、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文中“母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语段概括归纳。(3分)_11、第段中母亲说“好好儿活”和第段中“我”说“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义?(3分)_(二)妈妈的树春雨如丝,万物复苏,又是一个栽树的好时节。每到这个时候,我总会想起老家的那些树。老家的院子很大,正好适合栽树。每到春天,妈妈在劳作之余都会偷闲栽树,栽过榆钱树、桑树、桐树,还有好多我叫不出名字的树。我不知道妈妈到底栽过多少棵树,只知道妈妈对每一棵树都精心栽培,像呵护孩子似的呵护每一棵树。我们把这些树叫做妈妈的树。离开老家多年,许多树都在记忆中渐渐淡去,唯有白杨树、香椿树和柿子树常常出现在我梦中,因为它们都是有故事的树。在我的记忆里,白杨树的叶子是我童年最好的玩具。过家家的时候,我们把叶子做成佳肴,用草茎把叶子串成项链。夏日寂寞的午后,白杨树银白色的树皮微微泛出淡青色的光圈。一阵风过,树叶唱起了轻柔的摇篮曲,让我安然入眠。秋天寂静的清晨,白杨树叶随风起舞,飘飘悠悠落了一地,脚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声音,我一圈一圈绕着树走,乐此不疲。弟弟最喜欢香椿树。香椿树长得很高,每年春天发芽的时候,采摘它就很费事,要爬得很高才够得着。而香椿树的树干又很光滑,爬树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弟弟喜欢爬树,每到做饭的时候,不等妈妈采摘,他就小猴子似的哧溜哧溜上去了。这时,妈妈总要急急地从灶台边跑过来,站在树下大声叮嘱:“小心啊!可要踩实啦!”夜晚的饭桌上,在妈妈“不能上树啦”的絮絮叨叨中,我们快乐地吃着香椿炒鸡蛋,那滋味,太美啦!柿子树是我和弟弟都喜欢的一棵树。秋天来临的时候,满树金黄色的柿子挂在树上,黄灿灿的柿子在绿叶的掩映下是那样的美,一村的小孩都绕着我家院子咽口水。那场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简直就美得无与伦比。可是,有一年秋末,后邻的孩子为了摘我家的柿子,从院墙上摔了下去,送进了医院。那天晚上,妈妈 。第二天早上,柿子树倒在了院墙边,金黄的柿子滚落一地。如今,妈妈老了,可妈妈依然栽树,家里的院子栽不下就往外栽。院子前的池塘边,院子后的斜坡上,村子边的小山上,都有妈妈的树的身影。妈妈在小山上栽的柿子树已经成林,每年秋天,那里就成了全村孩子的乐园。每次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总是爱和我们说她的树。我一边接着电话,一边望着窗外都市狭小的天空,眼前似乎出现了一片苍翠。在许多年前的春雨里,妈妈已经把她的树栽进了我们的心里。无论我们走了多久,走得多远,那些树,它们总在那里。12.第段中“唯有白杨树、香椿树和柿子树常常出现在我梦中,因为它们都是有故事的树”一句中的“故事” 有哪些?根据文意,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3分) 13.品味第段“那场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简直就美得无与伦比”一句,请说说“美”的含义。(3分) 14.请在第段横线上添加一段符合语境的细节描写。(50字左右)(3分) 15.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妈妈”的形象。(3分) (三)论语节选(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1)不亦说乎 ( ) (2)思而不学则殆 ( )(3)必有我师焉 ( ) (4)不逾矩 (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8、同学们,在学习上你或许曾经有过困惑,或许你现在正在经受着困惑。那么,学习了论语六则后,你一定有所感悟,论语六则中哪一句话你感受最深?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的切身体会?(2分) (四)南歧之见(6分)南歧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之垒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细耶?”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注释:瘿(yng):颈瘤病,即颈上生囊状瘤子。 群小:贬称见识浅陋的人。焦细:瘦。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凡饮之者辄病瘿 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 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2分)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 译: 21你觉得南歧人的行为可笑吗?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2分) 四作文(5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50分)花的纤弱是一种姿态,树的挺拔也是一种姿态;山的沉稳是一种姿态,水的灵动也是一种姿态;迅疾奔跑是一种姿态,休闲徜徉也是一种姿态;仰望天空是一种姿态,关注脚下也是一种姿态。你心目中最美的姿态是怎样的?请以“最美的姿态”为题目,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4学年第一学期东片七年级抽测语文答案三、阅读理解(40分)(一)秋天的怀念(12分)8.母亲的全部心思都放到了我的身上而无暇顾及那些花草。(意近即可)9. 她知道我因病而烦躁,因此行动都变得小心谨慎,让“我”尽情发泄心中的苦痛,期待“我”能恢复平静和理智,无声地离开并在暗中关心“我”。(2分,意近即可)母亲因为我答应去北海看菊花而喜出望外,不断回忆愉快的往事。(2分,意近即可)10.面对儿子重病痛苦无助;强忍自己的重病折磨;千方百计唤起儿子的生活热情而不得;临死前仍放心不下自己的儿女。(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三点给3分)11.母亲说“好好儿活”,鼓励儿子不要失去与病魔抗争的自信与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母子俩都要战胜病魔;“我”说“要好好儿活”,体现出了心中的坚强,明白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决心和妹妹坚强地活下去。(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满分)(二)妈妈的树(四)南歧之见(6分)19. 辄:就故:所以(2分,1分1个)20. 我们这地方的人全是这样,哪里用得着去医治啊! (2分)21.我认为南歧人的行为十分可笑。南歧人不以为自己脖子粗是病,反而以为自己的脖子正常,可见闭关自守、孤陋寡闻会使人眼光短浅、盲目自大,甚至发展到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的地步。 (2分。观点1分,分析1分。) 译文:南歧在秦蜀的山谷之中,那里的水味道甘甜,但水质不好,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