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15课 辛亥革命教案22 岳麓版必修1.doc_第1页
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15课 辛亥革命教案22 岳麓版必修1.doc_第2页
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15课 辛亥革命教案22 岳麓版必修1.doc_第3页
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15课 辛亥革命教案22 岳麓版必修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主题 辛亥革命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潮流的第16课。辛亥革命上承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下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它以革命为甲胄,以约法为干橹,根本之图在于制度近代化。 “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近代以来,面对日益深刻的民族危机,实现民族振兴和中华崛起是近代中国人的迫切愿望。辛亥革命是在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统治危机不断加深、中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的背景下爆发的。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来看,洋务运动的历史功绩是为近代化留下了虽然菲薄却又极其珍贵的物质 遗产,维新派的历史功绩则是为近代化留下虽然是昙花一现却影响深远的政治遗产。 中国早期近代化进程的艰难和曲折,成为呼唤辛亥革命到来的社会要求和强大推动力;而早期近代化的最初成果,则为辛亥革命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条件。这场伟大的革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中国历史出现了前所未有 的变化。 二、学生分析 基于学 生在初中已经学过辛亥革命的一些相关内容,对辛亥革命的经过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能力和对历史理论的理解力,但其历史知识储备 和认知能力仍然有限,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增强系统性、时序性和逻辑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辛亥革命历史背景的讲述,使学生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通过展现辛亥革命的内容示意图,使学生掌握其历程;通过分析辛亥革命的影响及其失败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史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及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理解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通过历史比较法,使学生理解美国1787年宪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治国理念上的异同,以及孙中山“三民主义”与“民有、民治、民享”的承继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 过对辛亥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和孙中山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为了民主和独立而奋斗的历程,学习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 派为挽救民族危亡、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从史实中感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而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大量的图片、声音、影视资料等素材,应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创设新颖的情境,客观地向学生反映历史面貌,生动地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景。 运用多媒体声画技术,在导入新课,课堂探究、材料解析、问题探究和知识建构五个主要方面浸润课堂。运用多媒体突破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解决的重难点,建立历史知识的框架结构 ,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归纳能力等历史学科能力,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创设情境:播放孙中山演讲音频,插入走向共和片段。 聆听感知思考 音频,avi格式 新授 辛亥革命的发生绝非偶然,革命的酝酿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我们应该从革命前的中国社会状态中,寻找它爆发的原因。材料呈现:据统计,18581911年间全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2亿多元。而19011911年就设立了650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其中江苏162家,湖北82家,广东54家,四川42家,直隶37家,浙江36家,奉天(今辽宁)30家,福建22家,安徽21家,山东20家,湖南11家,江西10家。运用计量史学分析方法引导学生深层思考。 请同学们浏览以下资料,结合课本,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认真审读数据和图表,重点关注图表的标题、图注和数据的变化。其中数据注意大小变化,饼状图注意各项数据的比例关系,柱状图注意高低变化,曲线图注意与时间联系反映的高低起伏。探究合作。 图片,网络技术、视频、计量史学分析法、比较史学、心理史学、影视史学等。 探究 探究一:辛亥革命与四川保路运动之关系;探究二:南京临时政府所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探究三:政治近代化“刺激反应”模式 下面,请同学们分组,结合材料运用比较史学观,分析问题 。 文字材料、人物视频截取,图表数据、ppt、激光笔、计算机、ipad 评价 1、多元史观:关于辛亥革命的成败问题,历来有着多种看法。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只是赶跑了皇帝,换上了“民国”的一块招牌。也有人认为我们过去对辛亥革命的评价过低。那么,辛亥革命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现在请同学们围绕“辛亥革命的成败”这一话题进行辩论。 2、指导学生:分组板演主要知识,循环式批改并激励。 组成正方与反方,加以辩论。分组展示成果,各小组量化评比。 训练 一、例题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二、大家思考:孙中山先生辞去大总统后,从事实业强国的探索,其经济活动有哪些?有何影响?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质疑卡并及时上交 投影仪、视频资料 建构 对教师而言:应 加强史学理论研究,加强史法教学。作为中学教师,教育教学当然是主要任务,但一定不能忽视科研。一定要多读书,多研究,多总结。尤其是对西方史学研究主要 流派、研究领域、史学观念、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主要特征等,要加以重点关注。并在平时的教学中,尤其是高考复习中给学生以渗透。可以设计一些小专题进行 专项讲解和方法指导。 对学生而言:应 加强相关专题的训练,总结规律和方法。要有意识地对失分率非常高的题型进行专项训练,并从中总结规律和方法。如计量史学体现在选择题中,实际上是一种数据 型选择题。这种题型主要以数字、表格、各种柱状图、饼状图及坐标曲线等为载体,借助具体数字信息考查学生对表格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及灵活迁移所学知识的能 力。 运用微课进行知识建构。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在本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指导下的计量史学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导学案这一有效工具,重新整合教材,调整个性化知识体系,为学生预设材料和问题,指导学生在课前充分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并训练其“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 在课上,则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积极参 与。课后,通过完成质疑卡让学生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及时查漏补缺。教学手段上创新,智图互动电子蓝光板。能力培养上,搜集辛亥革命前中国社会政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