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优化设计】(安徽专用)中考化学总复习 基础讲练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doc_第1页
【志鸿优化设计】(安徽专用)中考化学总复习 基础讲练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doc_第2页
【志鸿优化设计】(安徽专用)中考化学总复习 基础讲练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doc_第3页
【志鸿优化设计】(安徽专用)中考化学总复习 基础讲练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doc_第4页
【志鸿优化设计】(安徽专用)中考化学总复习 基础讲练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考纲要求备考指津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能解释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3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过量、多步、无具体数据等复杂计算不做要求)。4知道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5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并能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1.质量守恒定律是中考的常考内容,主要涉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含义及应用,能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进行分析,能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变化,进行一些相关计算。题型以选择题为主。2近年来,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是命题的热点,常见题型为填空题和实验题,难度中等偏上。3化学方程式是历年的必考点。在考查形式上是以填空题为主,通常结合社会生产、生活及科技前沿以信息题的形式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偏下。4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初中化学的必考内容,考查形式常结合其他化学知识及社会热点进行,考查的重点是计算的原理、格式等,难度一般不大。5能通过提供典型事例,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给定材料或原料,可以按反应类型书写化学方程式。考点梳理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理解(1)定律是针对化学变化而言的,不能用于解释物理变化中的质量守恒。(2)定律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是指实际参加了化学反应的质量,未参加反应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3)从微观角度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改变。3应用(1)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一物质的质量。(2)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3)确定物质的组成元素。(4)进行各物质间量的计算。考点二、化学方程式1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2意义(1)质的方面: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3读法(以4p5o22p2o5为例)(1)质的方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2)量的方面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4书写原则(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的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5书写步骤6配平化学方程式(1)依据:左右两边所有元素的原子的个数相等。(2)方法:观察法:对于一些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可直接观察左右两边各物质的化学式,在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之相等即可。最小公倍数法:选择在反应式两边各出现过一次,且原子个数不同的元素作为突破口,求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中该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再推出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温馨提示 (1)化学方程式必须尊重客观事实。(2)在配平过程中不得更改化学式中的小角码,只能更改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3)配平后不要忘记标明反应条件,缺少条件的化学反应一般是不能发生的;在标出生成物的状态时要注意,反应物、生成物中都有固体或气体物质时,箭头不标,只有当反应物中没有固体或气体、生成物中有固体或气体时,才在生成物的化学式后标相应的箭头。考点三、化学反应的类型1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类型反应特点举例化合反应abab2coo22co2co2h2o=h2co3分解反应abab2kmno4k2mno4mno2o2caco3caoco2置换反应abcacbc2cuo2cuco2fecuso4=feso4cu复分解反应abcdadcb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co2h2o2.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得、失氧分类反应类型反应特点举例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氧指氧元素,可以是氧气中的氧,也可以是含氧化合物中的氧)2h2o22h2oco2c2co还原反应含氧物质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h2cuoh2ocu3cofe2o32fe3co2温馨提示 复分解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而置换反应前后,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高与降低。考点四、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的有关计算1计算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关系。2计算的步骤:设、写、找、列、求、答,即:第一,设出未知数;第二,写出正确表达题意的化学方程式;第三,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质量关系;第四,列出正确的比例式;第五,求出未知数;第六,写出简明答案。为了便于记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编成顺口溜:一解二设最后答,化学方程式不能错;准确找到质量比,纯量代入不掺假;所有单位须一致,列式计算解决它。3基本题型(1)关于纯净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2)含杂质物质(杂质不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3)溶液中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4)利用图像或表格中的数据分析而进行的化学方程式计算;(5)无数据或缺数据的计算;(6)过量计算。温馨提示 (1)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若题中给出的量或求的量是体积,一定要换算成质量计算。(2)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进行计算的相关量必须是纯净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计算时一定要把杂质去掉。自主测试1(2012山东东营)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原子数目原子的种类分子数目分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物质的总质量物质的种类a bc d2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3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b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d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4(2012广东佛山)3月23至25日,佛山展开了“功勋航天员走进校园”活动,学生知道了很多飞船的知识,飞船常利用反应2na2o22co2=2o2来提供氧气,中物质的化学式是()。aco bna2ocnaoh dna2co35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事实且书写正确的是()。a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cacl2co2h2o=caco32hclb用稀硫酸洗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铜:cuh2so4=cuso4h2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4fe3o22fe2o3d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caco3caoco26(2012四川眉山)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物质均为化合物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7(2012湖北孝感)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co2o2h2ow反应前质量/g658523反应后质量/gx10320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w是一种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w是一种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x的值为448(2012山东济宁)某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对原实验进行部分改进,增加了称量操作,具体做法是:取10%的双氧水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放入气体发生装置,并对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进行称量,记录如下:反应过程反应前反应后质量变化(不含容器质量)34.3 g32.7 g若反应后,双氧水分解完全且氧气全部逸出,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中,不合理的是()。a反应速率逐渐加快b最多得到氧气的质量为1.6 gc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3 gd反应得到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为989氢化锂(lih)为玻璃状无色透明固体,军事上用作氢气发生来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lihh2o=liohh2。计算80 g氢化锂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10请根据下图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已知:na2co3cacl2=caco32nacl归类精析归类示例一质量守恒定律【例1】 在如图的装置中,当两种溶液发生反应后,天平不再保持平衡,指针向右偏转。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反应物不变,要使天平在反应后仍然保持平衡,你认为对装置的改进措施是_。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应当在密闭的装置中进行。由于该反应是在敞口烧杯中进行的,稀硫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会逸散到空气中,从而使天平不再保持平衡,若要使天平在反应后仍然保持平衡,应当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把烧杯换成锥形瓶,并在锥形瓶口系一个气球。答案: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会逸散到空气中na2co3h2so4=na2so4co2h2o把烧杯换成锥形瓶,并在锥形瓶口系一个气球方法归纳 利用化学实验进行质量守恒定律定量探究实验时,若化学反应中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一定要保证反应装置的气密性。归类示例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例2】 下列应用及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都正确的是()。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2co32hcl=2naclh2oco2b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2h2o2=h2oo2c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中的废水ca(oh)2h2so4=caso4h2od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fe2o33co2fe3co2解析:a项中小苏打的化学式是nahco3而不是na2co3;b项中缺少反应条件(即mno2作催化剂)且没配平;c项中没有配平;故a、b、c均不正确。答案:d方法归纳 化学方程式的正误,主要从反应能否发生,生成物、反应物是否正确,化学式是否书写正确,反应条件是否正确,是否配平,“”“”等符号使用是否正确等方面进行判断;另外,还要看该反应与相关用途是否对应。归类示例三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例3】 以下化学反应都是高中将要学习的内容,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fesfesb2na2h2o=2naohh2ccl2h2o=hclhclod3no2h2o=2hno3no解析:置换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na、h2属于单质,h2o、naoh属于化合物,故选b。答案:b方法归纳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这四种反应类型的概念,抓住反应的特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类别进行判断。如化合反应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一变多”,置换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而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归类示例四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例4】 (2012安徽)在科学家眼里,二氧化碳是可以被利用的重要资源,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可以制金刚石co24nac(金刚石)2na2o,请计算92 g金属钠理论上可制得含碳96%的金刚石的质量。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原理、步骤、格式等。难度不大,但要会混合物和纯净物之间的质量换算,根据二氧化碳和金属钠的反应,结合题给的金属钠的质量,可以求算出能够制得的金刚石的质量。答案:解:设92 g金属钠理论上可制得含碳96%的金刚石的质量为x,co24nac(金刚石)2na2o921292 g96%x解得:x12.5 g答:92 g金属钠理论上可制得含碳96%的金刚石的质量为12.5 g。方法归纳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格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图表信息、数据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易错剖析易错点一: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例1】 如图所示,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22)aso2so2b2coo22co2c2h2o22h2odch42o2co22h2o解析:根据第二位同学的“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描述,可排除a、d选项;根据第三位同学的描述也可排除d选项;根据第四位同学的“各物质的质量比为189”描述,可排除a、b、d选项。答案:c误区警示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式前面的数字即化学计量数,表示反应中各物质的粒子数目之比。粒子可能是指分子或原子;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物质的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不能直接用化学计量数比;化学方程式还能表示化学反应类型。易错点二: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易出现的错误【例2】 校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取某钢铁厂生铁样品进行实验:将四份不同质量的生铁样品(假定其中只含单质铁和单质碳)分别加到100 g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已知:在标准状况下,22.4 l h2的质量为2 g)实验序号1234生铁样品的质量/g2.885.769.2410.28生成h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l1.122.243.36m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表格中m的值为_。(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解析:对比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第1次加入2.88 g生铁样品时生成h2 1.12 l,第2次再增加2.88 g样品时,生成氢气的体积也增加1.12 l,但当第3次再增加3.48 g样品时,氢气增加的体积却只有1.12 l,这说明第3次加入的样品就将酸完全反应了,故m3.36 l,这样利用第3次生成氢气的质量并借助化学方程式,求得所用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1)3.36(2)解:据实验3进行计算。生成h2的质量为:2 g0.3 g设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为x。feh2so4=feso4h2982x0.3 gx14.7 g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0%14.7%。答: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14.7%。误区警示 化学方程式中不能将体积代入,必须换算为质量。解答此题关键是数据分析,先用简捷的方法分清第几次反应中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再利用这次反应中相关数据并借助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解答。1(2010安徽)我国科学家在co低温氧化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氧化为co2,示意图如下。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b属于化合反应c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d反应前后氧原子数不发生变化2(2009安徽芜湖)有人将化学反应分为5种类型,除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外,第五种就是燃烧反应,燃烧反应是指一种物质快速结合氧气生成一种或多种氧化物的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些化合反应属于燃烧反应b有些分解反应属于燃烧反应c有些置换反应属于燃烧反应d有些复分解反应属于燃烧反应3(2011安徽)科学家提出:“硅是未来的石油”,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sin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化学方程式中n1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d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4(2012昆明,1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mgo22mgobbaco3h2so4=baso4h2oco2cccuo=cuco2dh2o2h2oo25(2012安徽)美国化学教材把化学反应分为5种类型,除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外,第五种就是燃烧反应一种物质快速结合氧气生成一种或多种氧化物的反应。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燃烧反应的是()。aso2so2bco2h2o=h2co3chclnaoh=naclh2odch42o2co22h2o1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b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c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d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密仪器为我们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2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22785反应后质量/g待测24014试判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a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3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 g a和8 g 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a9 g b11 gc12 g d14 g4某合金6 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如果生成0.2 g氢气,该合金中的元素可能是()。azn和fe bcu和auczn和cu dmg和al5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作用。(1)我国从2011年5月1日起,酒驾入刑。“酒精检测仪”可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cr2(so4)32co29x,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cr2(so4)3,其中x的化学式为_。(2)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由“”聚集成的物质_(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3)已知m1 g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2 g氧化镁(不考虑其他反应),m1_m2。小西在做该实验时,观察到耀眼的白光,冒出大量白烟,称量无误时,发现m1m2。其原因是_。6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1)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的反应: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2)生石灰作干燥剂的反应:_;它是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湿法冶铜”的反应: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4)中和反应(试举一例):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5)金属镁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扑救,因为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单质:_。7在用白磷(白磷与红磷组成相同,着火点为40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晓涵同学将橡皮塞上的细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白磷,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观察到a、c中气球的大小不同,用理化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2)将c再次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仍然平衡,在此化学反应中,从具体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分析天平平衡的原因是_。8利用工业煤制乙二醇(重要的化工原料),因具有低成本、低能耗、低排放等特点而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该制备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造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制备合成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合成气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钢铁。请写出合成气与fe2o3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3)合成气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_(填字母序号)。a草酸(hooccooh)b甲醇(ch2oh)c尿素co(nh2)2(4)从煤直接作燃料到用煤制取乙二醇,你得到的启示是_。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一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称取25.0 g石灰石样品,平均分成两份,并分别加工成块状和粉末状;将两份样品分别投入两个锥形瓶中,各加入足量的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样品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每份样品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 g;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2)若每份样品中加入10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不考虑水、氯化氢的逸出,结果精确到0.1%)(3)由图中曲线分析得出,影响该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_。请另外举出一个生活或生产中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的实例:_。参考答案导学必备知识自主测试1a2.b3.c4.d5.d6.d7.c8.a9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则有:lihh2o=liohh28 280 g xx20 g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20 g。10答案:解:生成沉淀的质量22.3 g86.1 g100 g198.4 g10.0 g设混合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na2co3cacl2=caco32nacl106100x 10.0 g106100x10.0 gx10.6 g则混合固体中氯化钠的质量22.3 g10.6 g11.7 g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10.6 g()11.7 g()9.2 g解析:解题的思路:(1)使na2co3转化成caco3,由caco3的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2)从22.3 g 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中减去na2co3的质量,即得nacl的质量。(3)由na在na2co3和nacl中的质量分数计算样品中na元素的质量。品鉴经典考题1c在这个反应中四氧化三钴纳米棒起催化作用,充当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会改变,故选c。2a碳、硫、铁等物质的燃烧既是燃烧反应,又是化合反应,故选a。3b这个化学方程式中n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会改变;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故选b。4ab中化学方程式标注不正确,在co2之后应标注“”;c中化学方程式漏写条件,没有标注“”且没有配平;d中化学方程式没有标注“”也没有配平。5ab是化合反应但不是燃烧反应;c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燃烧反应;d是燃烧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故选a。研习预测试题1a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表现在宏观方面则是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故a错。2a对照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z的质量减少了78 g,则z为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z的质量为78 g,y的质量增加了22 g,q的质量增加了9 g,则y、q均为生成物,因生成y、q的质量和(31 g)小于78 g,故x也为生成物,这样z为反应物,x、y、q为生成物,故该反应为分解反应。3c由图示可知该物质a与b2是按质量比为11参加反应的,故6 g a能与6 g b2反应生成12 g ab。4a设金属m的化合价为2价,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mh2so4=mso4h2x26 g0.2 gx60所以应选zn和fe组成的合金。5答案:(1)h2o(2)可能21(或12)化合反应(3)(或小于)生成物氧化镁部分以白烟的形式扩散到空气中解析:(1)根据反应前后的原子个数相等,推断x的化学式为h2o。(2)因为“”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可能是氧化物;从图示可知,2个“”分子与1个“”分子反应生成2个“”分子,1个“”分子没有参加反应,所以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是21(或12),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镁与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所以m1小于m2;由于镁燃烧生成的氧化镁以白烟的形式扩散到空气中,导致m1大于m2。6答案:(1)2h2o22h2oo2分解反应(2)caoh2o=ca(oh)2放热(3)fecuso4=cufeso4置换反应(4)hclnaoh=naclh2o复分解反应(5)2mgco22mgoc解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可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1)反应物是一种物质(过氧化氢),生成物是两种物质(水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2)生石灰与水的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3)反应物是一种单质(fe)和一种化合物(cuso4),生成物也是一种单质(cu)和一种化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