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高中历史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同步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1).doc_第1页
【三维设计】高中历史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同步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1).doc_第2页
【三维设计】高中历史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同步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1).doc_第3页
【三维设计】高中历史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同步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1).doc_第4页
【三维设计】高中历史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同步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2012高考统计高考动向分析试卷考点题型1.从考查内容看,科技方面侧重于印刷术,汉字与书法方面侧重于使用工具与书法特点,文学方面考查了诗经、唐诗等内容。整体来看,知识点较为分散。2.从考查角度看,既有对主干知识特点、内容影响及所属时期的知识方面的考查,也有对解读历史信息、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方面的考查。3.从命题形式看,延续了2011年全部都是选择题的风格,这就是提示考生要加强对本专题主干知识的理解、解读与分析能力的培养。4.从备考热点看,本专题是相对的冷点内容,不过,如果与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相联系的话,对文学方面的知识应重点关注。山东卷印刷术选择题上海卷活字印刷术选择题大纲全国卷汉字、元曲选择题福建卷汉字选择题安徽卷书法(行书)选择题四川卷艺术(雕塑)选择题江苏卷文学(诗经)选择题浙江卷文学(唐诗)选择题新课标全国卷文学(话本)选择题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前期出现,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用便宜易得的原料造出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印刷术隋唐出现雕版印刷术,宋刻本被后世藏书家视为珍品。北宋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火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朝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指南针最早是战国时期的“司南”,后制成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2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二、中国古代的艺术1文字(1)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2)演变趋势:汉字演变经历了由繁到简、由实用到审美的变化。2书法(1)书法的发展历程:秦朝:已经有了汉字书法。代表:李斯著名篆书家。魏晋时期:书法开始成为艺术。代表:王羲之“书圣”。隋唐时期:书法发展到了新的高峰。代表:草书张旭、怀素;楷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北宋时期:个性化、平民化。代表:“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明时期:书法艺术不断完善。代表:赵孟、文征明、董其昌。(2)发展趋势:书法经历了从规范法度向追求个性的过程。3绘画类别特征代表作文人画强调个性,注重写意;讲究借物抒情,集诗、书、画、印为一体。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元代王冕的墨梅图山水画讲究布局,气势雄壮,意境深远。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是中国画的精粹明朝代表作江城送别图风俗画以人物故事和社会风俗为主题,体现民间风情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4京剧(1)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2)道光年间:湖北汉剧艺人进京演出,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经过广大徽汉艺人的表演实践,徽剧与汉剧相互融合,兼收昆曲、秦腔、民间曲调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京剧”。三、中国古代的文学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作品,异彩纷呈,雅俗共赏,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代表作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习俗、时代风貌和作者心声,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1(2012山东高考)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a汉朝b唐朝c宋朝 d元朝解析:本题涉及政治与科技等知识点。由“印刷技术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可知此印刷技术应是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再结合北宋加强中央集权与商品经济有了突破性发展等史实,与表中内容对应,可以确定是宋朝。答案:c2(2012上海高考) 公元1500年左右,欧洲出版了大约4万册图书,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求知欲。此种情形直接得益于()a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b新教翻译出版圣经的需求c人文学者传播古典文明的需要d大学发展对图书需求量的增加解析:注意“直接得益于”这一关键信息。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为其大量印刷书籍提供了最直接的条件,故选a项。答案:a3(2012大纲全国高考)秦汉而后,官府下层文职人员俗称“刀笔吏”,这一称谓起因于秦汉时期此类人员的()a工作器具 b工作内容c工作职责 d工作性质解析:古人使用简牍书写时,如有错误,即以刀削之。因刀笔并用,秦汉时期官府下层的文职官员也常被称作“刀笔吏”。“官府下层文职人员”由众多部门的人员组成,因此,“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和“工作性质”都差别很大,b、c、d三项都错误。答案:a4(2012福建高考)说文解字释读为:“大册也。”今人认为似手捧册置于架上。该释读与下列记录文字信息材料相关的是()a甲骨 b丝帛c竹木简 d石碑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文字的记载方式。依据材料信息“大册也”“手捧册置于架上”可知,当时书写文字的材料是竹木简,故选c项。甲骨、石碑无法被“手捧册置于架上”,丝帛当时属于贵重之物,不可能大量使用。故排除a、b、d三项。答案:c5(2012安徽高考)2010年发行的首套宣纸材质邮票中国古代书法行书,被称为国家名片与国宝艺术的完美结合,彰显了宣纸“纸寿千年,墨润万变”的独特魅力。下图中属于该套邮票的是()解析:a项邮票的字体方正,多为长方形,属于隶书;b项邮票的字体笔画详备、结构严整,属于楷书;c项邮票的字体工整清新,飞洒活泼,属于行书;d项邮票的字体任情纵性、勾连不断,属于草书。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答案为c项。答案:c6(2012四川高考)下图是成都地区出土的东汉说唱俑,作为历史材料,它()展现了汉代高超的雕塑艺术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文化生活证明了汉代娱乐方式的多样性增加了我们对说唱人的直观感受a bc d解析:题干材料描述的是汉代的说唱俑。题中只提到说唱这一表演形式,因此不能说明这一时期娱乐方式具有多样性,排除;“俑”做工精细,反映了当时高超的雕塑艺术,正确;东汉说唱俑的表情、动作丰富,有利于了解当时人们的文化生活,并增加了我们对说唱人的直观感受,正确。答案:b7(2012江苏高考)“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a诗经 b楚辞c汉赋 d唐诗解析:本题考查诗经。题干中的郑卫均属诗经国风中的篇目。国风是指民间歌谣,真实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故最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故选a项。b、c、d三项与题干不符。答案:a8(2012浙江高考)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不足为信b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c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d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辨解析:本题以文学形式考查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以诗证史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但诗歌本身是一种文学形式,有一定的艺术加工,而且其说法本身的真伪仍需鉴定,故d项说法最为合理。a、b两项的说法片面,不能笼统地说李白的诗歌不足为信或具有权威性。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的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但不能证明其关于邯郸人口繁盛的论断是正确的,故c项的说法不符合题干材料。答案:d9(2012新课标全国高考)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解析:本题以文学形式考查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两个故事本质上反映了市民阶层对自由公平生活的追求及对理学和封建专制制度的反抗,因此答案为d项。材料仅仅反映了杭州一地的情况,不能得出c项的结论。a、b两项未能正确反映材料信息。答案:d10(2012大纲全国高考)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a元代文学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