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瑞昌二中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培优练习(四十)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江西省瑞昌二中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培优练习(四十)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江西省瑞昌二中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培优练习(四十)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江西省瑞昌二中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培优练习(四十)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江西省瑞昌二中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培优练习(四十)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瑞昌二中2015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培优练习(四十)1、褪黑素(mlt)是机体分泌的一种激素,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对动物生殖产生一定影响。(1)机体内的mlt由腺体分泌后,经 运输到下丘脑,对下丘脑分泌的 激素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垂体细胞对催乳素(prl)和促黄体素(lh)等相关促性腺激素的分泌。(2)科研人员通过体外培养,研究单独使用不同浓度mlt以及不同浓度mlt和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共同使用对蒙古母羊垂体细胞分泌激素的影响。实验过程中每24小时更换一次培养液,并且分别在24h时、48h时测定激素含量,结果如下。表 母羊垂体细胞对mlt和hcg处理的反应 结果处理lh含量(miu/ml)prl含量(uiu/ml)24h时48h时24h时48h时对照组(只用细胞培养液培养)15.7914.78127.74115.6110 pg/ ml的mlt15.2815.5185.7791.55100 pg/ ml的mlt13.4014.3993.5396.321000 pg/ ml的mlt14.0414.5696.6998.8710 iu/ml的hcg167.26 26153.5595.2194.5010 pg/ ml的mlt十10 iu/ml的hcg149.40165.7274.388.20100 pg/ ml的mlt十10 iu/ml的hcg170.70155.8079.95101.501000 pg/ ml的mlt十10 iu/ml的hcg155.71156.96107.61111.97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单独使用mlt处理时,对垂体细胞分泌lh的影响不显著,而加入hcg后该激素的分泌 ,但与mlt的 无明显关系。可能的原因是动物体内的垂体细胞分泌lh受雌激素含量的 调节,mlt可通过影响血液中雌激素含量间接影响垂体分泌lh。而本实验是体外培养垂体细胞,只加入mlt没加雌激素,因此对lh的分泌影响不大。单独添加mlt或hcg后各组垂体细胞分泌prl的含量 对照组,表明mlt或hcg 垂体细胞分泌prl。当用mlt和hcg共同作用于垂体细胞时,随着 ,prl的分泌呈增长趋势,表明mlt和hcg可相互作用,从而影响prl的分泌。答案:(1)体液(血液)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2)显著增加 浓度 反馈 低于 抑制 mlt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 2、下列关于人在夏季进行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时,机体不会发生的是a.产生大量乳酸,血浆ph明显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液生成减少c.通过神经调节,增加汗腺分泌活动 d.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维持血糖稳定3、为研究油菜素内酯(br)在植物向性生长中对生长素(iaa)的作用,科研人员以拟南芥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1)br作为植物激素,与iaa共同_植物的生长发育。(2)科研人员在黑暗条件下用野生型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拟南芥幼苗进行实验,三组幼苗均水平放置,其中一组野生型幼苗施加外源br,另外两组不施加,测定014 h内三组幼苗胚轴和主根的弯曲度,结果如下图所示。上述实验均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目的是避免光照对_ _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可知,主根和胚轴弯曲的方向_ _。施加外源br的野生型幼苗的胚轴、主根在_h时就可达到最大弯曲度,br合成缺陷突变体的最大弯曲度形成的时间较其他两组_ _,说明_ _。(3)iaa可引起g酶基因表达,g酶可催化无色底物生成蓝色产物。科研人员将转入g酶基因的野生型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植株主根用含有无色底物的溶液浸泡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野生型植株主根的蓝色产物分布于分生区和伸长区,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植株主根的蓝色产物仅分布于_ _,说明br影响iaa的分布,推测br能够促进iaa的_ _。由于重力引起水平放置的幼苗主根中近地侧和远地侧iaa浓度不同,_侧细胞伸长较快,根向地生长。(4)为验证上述推测,可进一步检测并比较野生型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植株主根细胞中_ _(填“iaa合成基因”或“iaa极性运输载体基因”)的表达量,若检测结果是野生型植株主根细胞中该基因表达量_br合成缺陷突变体,则支持上述推测。4、植物激素种类多样,调控机制复杂。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下列述叙正确的是a单侧光下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的横向运输是极性运输b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的现象不能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c赤霉素与生长素可协同促进生长,而脱落酸与细胞分裂素可形成拮抗作用d植物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细胞生长、分裂5、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系统或器官,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与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表示主动运输c表示重吸收作用 d表示的器官是皮肤6、中国研究员们从树鼩这种动物入手,构建了高质量的树鼩肝细胞基因表达图谱数据库。他们结合先进的纯化技术和高分辨质谱分析手段,发现肝脏胆酸转运蛋白(ntcp)会与乙肝病毒表面包膜大蛋白的关键受体结合区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即乙肝病毒与肝脏细胞膜上的ntcp结合,进而感染肝细胞。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按生态系统成分来分,属于 , (能/不能)用普通的培养基进行培养,乙肝病毒能在肝细胞内繁殖,主要原因是 。请写出乙肝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方式 。(2)请举出一个病毒应用的例子。 。(3)病毒感染细胞一般是先要病毒与细胞膜表面的 结合,然后进入细胞内。乙肝病毒首次入侵机体,体内的 等细胞可特异性识别乙肝病毒,乙肝病毒诱使机体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的作用是 。(4)ntcp平时在肝脏起的基本作用是转运胆酸和钠离子。胆酸和钠离子进入肝细胞的方式是 。研究员们将ntcp导入以前不能感染乙肝病毒的细胞中,使这些细胞能被乙肝病毒感染,这个事实证明了 。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烯能促进果实的发育,脱落酸能防止果实脱落b在培育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改变了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c具顶端优势的枝条,其侧芽因生长素浓度过低而生长较慢d植物体内激素的合成受光照、温度、水等环境因子的影响8、人体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需要机体的调节机制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下图是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的关系及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请回答相关问题。(1)寒冷刺激时,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皮肤毛细血管_ _,减少散热。在完成该反射的过程中,传递神经信号的物质是_。若兴奋产生前某离子在神经元膜内和膜外的浓度分别是15 mmol/l、145 mmol/l,则该离子最可能是_ _。(2)下丘脑和垂体病变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_ _(分级或反馈)调节。(3)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机体产生某种抗体a,导致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比正常人多。其原因主要是该抗体与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与_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使甲状腺机能增强,但甲状腺激素增多不会通过_调节影响抗体a的分泌。(4)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临床上可以用物质c进行治疗,该物质可以通过抑制细胞x分泌_ _及细胞y的_过程,减少抗体a的产生。9、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会影响植物体乙烯的生成和成熟叶片的脱落,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脱落率随生长素和乙烯浓度的增加而不断提高 b生产上喷施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可提高脱落率c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对抗的d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乙烯的生成10、图1为科研小组探究a、b、c三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葡萄茎段侧芽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图 2为该小组探究某种南瓜矮生突变体属于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还是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的实验结果,请 回答下列问题:(1)为得到某浓度生长素处理后的实验数据,需要测量每个葡萄茎段 长度, 并计算出生长量;而且需要取每组多个葡萄茎段生长量的 作为该组的实验结果。(2)若选用带顶芽的葡萄茎段作实验材料,要对其进行 处理,目的是 。(3)图1中的a、b、c三种浓度中,浓度最高的是 ,判断依据是 。 (4)由图2可知,生长素对正常南瓜茎生长的作用具有 的特点;喷施生长素 (能、不能)使矮生南瓜的茎恢复至正常,由此可推测:该矮生南瓜属于 突变体。11、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血浆和泪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可以有吞噬细胞和t细胞的参与c发生过敏反应的人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不会发生免疫反应dhiv能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侵入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12、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ac表示器官,ac表示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就会出现“ab激素c”的分泌现象,这体现了激素分泌的_特点。据图示可知,激素主要通过影响核内_ _过程来调节生命活动。(2)在上述调节过程中,形成寒冷感觉的部位是_,通过图中过程“激素c”能作用于a、b的结构基础是_。(3)神经元是一种形状奇特的细胞,细胞体中合成的蛋白质、神经递质、小分子物质等都是通过轴突运输到轴突神经末梢的。科研人员要探究轴突内的物质运输对神经纤维和突触间的信息传递速度有无影响,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人员在除去原有突触小泡后自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神经递质ach,一段时间后在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兴奋感应时间测量点,实验结果如下:本实验中自变量是_ _,实验开始时需除去原有突触小泡,其目的是_ _。上述c、d处测得的数据说明_ _。如果我们要确证突触前膜释放的ach是来自a处注入的,可以采用_ _方法来获取相应的科学事实。瑞昌二中2015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培优练习(四十)答案1、(1)体液(血液)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2)显著增加 浓度 反馈 低于 抑制 mlt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 【解析】(1)人体内的激素都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由体液进行运输的。下丘脑可以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后者分泌促性腺激素(该题中给了两种促性腺激素prl和lh)。 (2)从表中可以看出,10-1000pg/ml的mlt单独处理之后lh的含量都没有明显变化,而加入hcg之后(表中最后四组)lh的含量明显增加了很多。不过我们看到这四组之间的lh含量没有太大的差别,但这四组中也加入了不同浓度的mlt,所以加入hcg之后lh的含量明显增加与mlt的浓度没有关系。下丘脑可以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使垂体分泌lh(促性腺激素),lh作用于性腺,使性腺分泌雌激素,而雌激素反过来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这属于反馈调节。 将第2、3、4、5组的prl含量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发现对照组的该物质含量高于其他几组,这就说明了mlt或hcg抑制垂体细胞分泌prl。再看第6、7、8组的prl含量,可以看到随mlt浓度的增加,prl的分泌量在增加。且三组的结果都显示48h的数值要高于24h的数值,所以随时间的延长,prl的分泌量也在增加。2、a【解析】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人在夏季进行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时,机体会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保证机体的各个方面维持基本稳定状态。 血浆中存在酸碱缓冲物质比如h2co3/hco3-,保证血浆ph在7.357.45左右,不会明显降低,a错误。 3、(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6分)(1)调节(或“调控”)(2) 向性生长 相反 4(1分) 延迟(1分) br促进胚轴和主根的向性(弯曲)生长(3)分生区(1分) 极性运输 远地(1分)(4)iaa极性运输载体基因(1分) 高于(1分)【解析】(1)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只起到调节或调控的作用,而不是控制。(2)题干信息“为研究油菜素内酯(br)在植物向性生长中对生长素(iaa)的作用”,而光照会使植物向光弯曲生长,所以避光就是为了防止光对植物向性生长的影响。图像中,主根弯曲度为正值,胚轴弯曲度为负值;在4h时,野生型br组的曲线达到最大值,此时弯曲度最大;在时间上,br合成缺陷突变体(无法合成br)的最高点比其他两组(能合成br或能合成br且加外源br)要晚,这说明br可以促进主根和胚轴的弯曲生长。(3)根据题意,可以得到以下物质作用的关系:(有iaa就可以出现蓝色物质)使用br合成缺陷突变体进行实验,如果根的分生区和伸长区中只有一个地方出现蓝色的话,那么这个地方一定是分生区,因为它是iaa的合成部位。伸长区没有蓝色说明,此处没有iaa,也就是没有br,iaa就不能由分生区运到伸长区。所以我们可以推测br是可以促进iaa从分生区运到伸长区(极性运输)。横放植物,近地侧的生长素多于远地侧,但根对生长素是非常敏感的,所以远地侧少量生长素起到促进作用,近地侧较多的生长素起到抑制的作用,结果远地侧生长的更快。(4)从第(3)小问可以看出br是影响了iaa的极性运输,所以此处应该检测和比较的就应该是iaa极性运输载体基因。且如果野生型植株主根细胞中该基因的表达情况高于br缺陷突变体,就可说明br是通过促进iaa 极性运输载体基因的表达来促进iaa极性运输的。4、c 5、b6、(1)消费者(1分),不能(1分) 乙肝病毒利用肝细胞的酶和物质完成基因复制和表达。(2)在基因工程中,充当运载体;在细胞工程中,可以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