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3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考点7 辛亥革命课件.ppt_第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3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考点7 辛亥革命课件.ppt_第2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3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考点7 辛亥革命课件.ppt_第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3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考点7 辛亥革命课件.ppt_第4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3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考点7 辛亥革命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必修第一册 考纲考情 预测角度 1 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 成果及局限性 2 五四运动的进程及影响 3 国民大革命的意义和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原因 4 新民主主义革命各时期的探索及内容 5 解放战争的进程及影响 内容索引 排查基础知识 细讲核心考点 精练高考模拟 考点7辛亥革命 排查基础知识 一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 微点拨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1 爆发 年10月10日 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 2 结果 占领武昌 成立湖北军政府 推黎元洪为都督 改国号为 3 影响 各省纷纷响应 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二 武昌起义的爆发 b 1911 中华民国 答案 1 建立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就职 定都南京 以五色旗为国旗 改用公历 以中华民国纪年 2 性质 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成立 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三 中华民国的建立 b 临时大总统 南京临时政府 答案 1 颁布 1912年3月 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 内容 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确定了国民的自由和权利 按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实行责任内阁制等 3 性质与意义 是中国第一部 从法律上宣告了 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四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三权分立 资产阶级宪法 答案 君主专 制制度 易错提醒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并不能等同于人民当家做主 主权在民实际上是用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取代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 性质 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 意义 1 政治民主化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颁布 临时约法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 2 思想近代化 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3 经济近代化 刺激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在1912 1919年间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五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c 4 社会生活近代化 移风易俗 推动了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5 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全球史观 3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遭遇 没有使中国获得独立和富强 4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妥协性 封建势力强大 帝国主义干涉 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微点拨1 1912年2月12日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 清王朝的统治结束 不是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2 区别封建制度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封建制度包括政治上的君主专制制度 经济上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等 封建制度是国体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政体 因此 中国的封建制度被推翻的标志是新中国成立后三大改造的完成 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是辛亥革命 返回 细讲核心考点 史料实证1 政治民主化进程 主题近代中国民主化的丰碑 2 政治体制的巨变 3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史料一 一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 民国均认为有效 至于条约期满为止 二 革命以前 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 民国亦承认偿还之责 不变更其条件 三 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 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 对外宣言书 解读承认不平等条约 承认对列强的赔款及列强在华特权 体现出对列强抱有幻想 不敢公开反帝 体现了资产阶级政治上的不成熟及软弱性 探究据以上史料及所学知识 说一说对辛亥革命成功还是失败的理解 提示 提示成功 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了中华民国 颁布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 果实被篡夺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史论总结1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四大原则 1 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 2 确立行政 立法 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3 规定国内各族人民一律平等 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4 规定内阁总理的产生与职权 体现出责任内阁制的原则 2 辛亥革命是如何借鉴西方政治文明的 1 指导思想上 三民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就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 2 政体方面 学习西方 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在政权组织方面借鉴了西方的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的原则 3 思想内容上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体现了主权在民 分权制衡和以法治国的原则 这在本质上与欧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是一致的 3 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 1 政治上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了中华民国 颁布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 2 经济上 提高了资产阶级政治地位 颁布了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法令措施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3 思想上 辛亥革命带来了一次思想大解放 促进了思想解放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4 社会生活 废除了一些陈规陋习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的变革 返回 精练高考模拟 1 2016 10月浙江选考 19世纪初叶 中国丛报 一篇文章写道 在中国 最时尚的区域里 大部分的妇女都缠足 促动缠足陋习开始改变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a 辛亥革命b 新文化运动c 新中国成立d 改革开放 解析 1 2 3 4 5 6 解析民国成立后 开展了剪辫易服 迫令放足 破除神权等活动 由此可知答案为a 2 2016 浙江新高考联盟调研 下面是1902年 1912年中国报刊数量统计表 其呈现的变化反映出 a 维新变法产生巨大影响b 清末新政鼓励创办报刊c 革命过程注重舆论宣传d 临时政府提倡言论自由 1 2 3 4 5 6 解析 解析维新变法于1898年失败 与 1902年 1912年 不符 故a项错误 清末新政与 1912年 不符 故b项错误 1912年 已是中华民国 而非革命过程 故c项错误 1912年 报刊数量的猛增是关键信息 联系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政策可知原因 故d项正确 1 2 3 4 5 6 3 2016 余杭查缺补漏 宣统皇帝的退位诏书写道 今全国人民心理 多倾向共和 人心所向 天命可知 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 拂兆民之好恶 此诏书 a 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b 见证了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c 意味着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实现d 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终结 解析 1 2 3 4 5 6 解析宣统皇帝颁布退位诏书时 中国还没有实现重新的统一 北方地区依然处于清王朝的控制之下 故a项错误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时间早于宣统皇帝退位诏书的颁布 故b项错误 宣统帝退位诏书的颁布并不能代表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实现 故c项错误 宣统帝退位诏书的颁布说明了帝制在中国的结束 故d项正确 1 2 3 4 5 6 4 2016 奉化尖子生加餐检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这是因为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颁布 a 导致清帝退位 帝制结束b 制约了袁世凯的独裁c 为民主共和提供宪法支持d 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1 2 3 4 5 6 解析 解析清帝退位是在1912年2月 临时约法 颁布于1912年3月 故a项错误 临时约法 颁布的目的是为了限制袁世凯 维护共和 但没有真正起到制约其独裁的作用 故b项错误 临时约法 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具有反封建的重大意义 故c项正确 临时约法 没有限制袁世凯的独裁 成为一纸空文 无法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故d项错误 1 2 3 4 5 6 5 2016 建德查缺补漏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是 a 钦定宪法大纲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中华民国约法 d 中华民国宪法 解析 1 2 3 4 5 6 解析 钦定宪法大纲 是清政府制定 与 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 不符 故a项错误 1912年春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故b项正确 中华民国约法 与袁世凯复辟有关 与 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 不符 故c项错误 中华民国宪法 与 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不符 故d项错误 1 2 3 4 5 6 6 2016 浙江新高考联盟学考交流 晚清民国时期 将不受束缚的帝制皇权关进民主国家法制框架之下 推动中国现代化 就是众多先贤的 中国梦 为此他们 a 颁布 资政新篇 b 掀起义和团运动c 主张 中体西用 d 制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解析 返回 1 2 3 4 5 6 解析关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