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一化学物质的量浓度说课稿我将从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和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预想五个方面对“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概念教学的一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同研究和交流。一、指导思想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我力求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学案导学、目标教学与分层次教学和分组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本节课是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的第三课时,是在介绍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通过本节的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并了解一定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2. 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a.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b.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区别与联系。c.了解物质的量浓度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2)能力与方法:a.通过课前探究,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b.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学习,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c.通过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比,提高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在相互交流与评价中,养成团结协作的品质。b.关注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生活、生产问题,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c.通过溶液组成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关系,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应用教学难点:一定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三、学情、学法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初步具有一定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但是对初中接触的“溶液体积”与“溶剂体积”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主动的去感受概念、应用具体实例去运用概念、在交流评价中强化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消除学生对概念的抽象感和乏味感。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课前收集生活中各种溶液的标签,如各种口服液、84消毒液、眼药水、泸州老窖、哇哈哈矿泉水等标签。在课堂上我将请他们相互展示,并根据自己手中的标签归纳表示溶液组成的多种方法:v/v 、m/v 、n/v、m/m,从而引入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之一物质的量浓度。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又真正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自主探究探究一、配制0.1lnacl溶液,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04mol设计小组实验,在“方法导引”的帮助下指导学生完成高中第一个定量实验,进行一定体积的溶液配制的探究活动,完成两个目标:(1)了解容量瓶的使用方法;(2)通过对溶液配制步骤的设计和具体配制过程,加深学生对溶液组成的认识。强调学生对实验程序的分析:目的、仪器、药品、步骤、误差等。探究二、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从以上探究实验的基础上,学生首先自主阅读课本感受概念,以学案作为指导,学生不再把“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从课本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物质的量”、“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等基础,通过学生与学生间、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协作来获取新的概念,然后在三个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练习中运用概念。(计算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1.1molnaoh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2.40克naoh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3.1molnaoh固体溶于1l水配制的溶液。第一个练习直接运用概念的表达式;第二个练习巩固前面所学知识“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间的换算”。两个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第三个练习看似简单,实际上可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学生们将在各自不同的判断与反思中,进行激烈的争论,相互解答困惑,自主进行合作探究。学生对此练习可能会有下列见解:(1)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2)溶液的体积和溶剂的体积是不相同的;(3) 此题尚须补充、添加已知条件;(4)必须知道naoh固体的密度,则可计算naoh固体的体积,然后与水的体积相加就可求出溶液的体积;(5)体积是不可以相加的,必须知道naoh溶液的密度,通过溶液的质量求出溶液的体积。整个过程中,他们不仅自己去想、去听、去说,还会彼此研究交流。直到他们达成共识,我再给出练习3所缺条件溶液的密度,同学们再次进行计算,他们就不仅仅领悟了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还掌握了溶液体积的计算方法。然后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做学案上的几个判断题,启发学生总结溶液稀释和体积分割时对物质的量浓度的影响,即为后面的“当堂反馈”作好铺垫,又达到了升华概念的目的,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为丰富。探究三、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区别与联系呢?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我请同学们自行设计表格将两个物理量进行对比。相信他们很快就能从两者的“溶质的单位、溶液的单位、计算公式”作出比较。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 建立两个物理量间的转换关系存在着较大难度。于是我为学生准备了密度为1.38 g/cm3的40%的naoh溶液,当他们经过具体化、形象化的转换,再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将所有的数据换成字母进行推导,抽象的公式随即而生。3、当堂反馈精心设计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学案内容包含当堂反馈部分,以达到巩固知识、技能目标。1.下列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与150ml0.5 mol/l氯化铝溶液中的氯离子的浓度相等的是:a.150ml1mol/l氯化镁溶液 b.450ml1.5 mol/l氯酸钾溶液c.50ml1.5 mol/l氯化钾溶液 d.50ml0.5 mol/l氯化铁溶液通过这个练习,可以归纳出比较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无需考虑溶液体积这一结论。2. 一种naoh溶液的浓度为a mol/l, 密度为g/cm3,则这种溶液的质量分数是:a.1000a/40 b.40/1000a c.1000/40a d.40a/1000通过这个练习,强化记忆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相互转化的公式,同时要注意在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体积单位要统一的问题。而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我为他们准备下列练习。(1)饮料中各元素的组成常用单位为mg/l来表示,如含钙为40mg/l,其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2)白酒的酒精度为45,它表示体积百分含量,要将其换算成物质的量浓度,还须哪些物理量?通过以上两个练习,实现了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衔接,有效的激发了他们学习此部分内容的兴趣。4、归纳总结运用比较的方法,使学生正确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明确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异同;同时强调学习物质的量浓度的必要性。五、效果分析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可在理解概念和对概念进行应用的基础上,了解应用物质的量浓度的好处,初步建立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质量分数、密度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对易错易混淆的问题加以积极的指导,同时采用的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节制闸设备保养施工方案
- 第3课 课外留影巧美化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电子工业版安徽五年级下册-电子工业版(安徽)
- 新能源产业政策碳足迹评估与减排路径报告
- 建筑方案设计文献综述模板
- 2025年焊接中心考试试题及答案
- 浙江医生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专业面试题型及答案
- 2025年排序算法考研真题及答案
- 延期焊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DB65T 4364-2021 籽用南瓜滴灌栽培技术规程
- 空间生产与社区发展-深度研究
- SMT工艺制程详解
- 大连理工大学《大学计算机高级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肺栓塞(讲课教学课件)
- (完整版)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校园内操场的智能化设施布局规划
- 2025年度拍卖会竞拍者资格审查合同4篇
- 门诊挂号与预约管理制度
- 国能日新的光功率预测系统培训
- DB45T 2473-2022 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规程
- 国能灵璧浍沟70MW风电项目 XGC15000TM-1000t履带吊-1000及SCC8000A-800t履带吊安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