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_第1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_第2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_第3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_第4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村居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村居是三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春天的脚步第一篇文章古诗二首其中之一。村居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高鼎。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色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写时间和自然景物。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人物活动。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趁着刮起的东风,赶忙放起了风筝。儿童处在人生早春,东风带来融融的暖意,纸鸢是放飞的乐趣,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几分希望。二、教学目标: 1.认识“醉”字,会写“居、杨、趁”三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3、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认识“醉”字,会写“居、杨、趁”三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感受孩子们愉快的心情。四、教学准备:校园春景的图片、教学课件和相关视频。五、教学过程: 板块一:解诗题 1.出示春天的图片:美丽的春天悄悄来到我们身边,看谁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能用学过的一句古诗来表达你看到这幅美景的心情吗? 2.这些古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春天) 3.古代的诗人都非常喜欢春天,特别爱写诗赞美春天。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清代诗人高鼎是如何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呢?一起来学习古诗二首村居(齐写课题) 4.出示“居”的字形演变:看到这个“居”字你会想到什么?(居住、安居乐业。) 5.指导书写“居”。(生练写) 6.补充课题:村居什么意思?(在乡村居住) 板块二:读诗句 1.请同学们自读诗歌,把字音读准。 2.生汇报:指名读、个读。 3.(出示多音字“草长”)这个词怎么读? 4.你怎么知道这样读? 5.是啊!除了根据意思判断生字的读音,我们还可以借助图片。 6.(出示图片)仔细观察图片,因为是早春二月,小草都是刚刚长出来,所以读“长”。 7.出示“散学”这个词呢? 8.谁想来示范读一读呢?(个读) 9.古诗诵读都特别要注意停顿,读出节奏。(生听后再次诵读) 10.村居这首诗一共有几行?每行几个字?(四行每行七个字) 11.咱们学习过得古诗大多数都是四行为一首,比如静夜思、春晓,这样的古诗被称为“绝句”(板书“绝句”)今天学习的村居每行有几个字?(七个字)所以又叫做“七言绝句”(板书“七言绝句”),那以此类推还有一行五个字的古诗呢?(生:五言绝句) 12.(出示诵读的节奏和停顿)真会学习!正是因为古诗的特殊形式,朗诵时一定要读出节奏、注意停顿。(生自由练习) 13.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14.(出示鸢字的拼音)课文中给“鸢”字注音,请同学们顺着这个字从后往前读一读,注意每一行最后一个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天、烟、鸢都发“an”的音。 15.这样读起来朗朗上口,这就是我们说的押韵,谁想试一试?(个读) 16.朗读古诗:分男女生朗读、齐读。板块三:感诗境 1.诗人在这乡村之中看到了哪些景物?请用笔圈画出来。 2.生:小草、黄莺、杨柳。(板书:小草、黄莺、杨柳) 3.这是什么季节?(春季) 4.春天不是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的季节吗?可是作者怎么只写了“小草”没有花啊? 生:因为是早春二月,花还没有开。 5.诗人在描写春景时一定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写的。 6.不仅如此,诗人还写了“黄莺”,知道黄莺鸟吗? 生:叫声清脆。 7.作者为什么会选黄莺,不写乌鸦呢? 生:乌鸦不吉祥,声音也不悦耳。 8.小草、黄莺、杨柳这些景物都是特别美的景,而且给人感觉非常喜悦、愉快的。你听,黄莺的鸣叫多么悦耳,听到这清脆的歌声你觉得? 生:我觉得动听。 9.其实诗人通过描写美景表达了自己此刻的心情。(举例出示古诗中描写的“白鹭、黄鹂”) 10.除了小草、黄莺,诗人还写了什么?(杨柳树) 11.那个字写出了杨柳的姿态?(板书:醉) 12.“醉”这个字你会想到什么?(喝醉、醉酒)在这里是杨柳喝醉了吗? 生:不是,应该是陶醉。 13.是呀!此时的杨柳仿佛和诗人一起陶醉在这美丽的春光中,这种写法就是拟人。 14.特别是“杨”这个字书写时要特别注意什么?(生练写) 15.让我们来美美的读一读这一句。(指导朗读,齐读) 16.清风吹过,你想象一下还有谁也沉醉了?(生汇报) 17.师渲染画面:清风徐徐,微风拂过柳梢,黄莺歌唱,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18.瞧!这美丽的春景还吸引来了谁?(一群儿童) 19.(出示插图)孩子们在干什么?(放风筝) 18.刚才还是安静地,此刻孩子们放学了. 19.你猜他们放学后最想干什么?(玩耍 放风筝) 20.那个字写出他们放风筝时的样子?(生:忙 师板书“忙”) 21.孩子们在“忙”什么啊?谁能发挥想象猜一猜,孩子们会说些什么? 生:忙着跑出去放风筝,忙着叫同学一起,忙着和同学比赛谁放的高。 22.指导书写“趁”,这个字不容易写好看,要注意什么?(生练习) 23.那也让我们一起高高兴兴地读一读吧(齐读) 24.听你们说完,我的心情也豁然开朗,能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欣赏着美景,像孩子们一样放风筝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是多么美妙的生活呀!你愿意乡村里的孩子一起吗?板块四:悟诗情 1.对啊!看到此情此景,你猜诗人高鼎此时又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生:景色真美,孩子们真快乐!我很羡慕啊! 2.介绍诗人创作背景:清咸丰年间,政府政治腐败。一心想通过科举考试踏上仕途的高鼎怀才不遇,和众多的心高志远却失意人生的读书人一样苦闷彷徨。一天,在朋友的邀请下,郁郁寡欢的高鼎去村郊散心解闷。乡村的二月是最生气勃勃的季节。阳光娇艳明媚,空气清新润朗。泥土中散发着绿草的清香,鹅黄淡绿的草儿被风儿梳理得柔顺鲜润。蓝天碧空如洗,把整个田野映衬得更加亮丽生动。莺儿在天地间自由自在地飞翔。听到它们发出悦耳得鸣叫声,高鼎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盈愉快起来。 3.高鼎心中的不快一扫而光,他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诗兴大发,随即吟诵出了流传千古的七言绝句村居。让我们一起读! 生:全班齐读(配乐朗读) 4.(出示图片)古代的诗人都喜欢用古诗表达心情,就像课前同学们诵读的这些古诗句都描绘了美丽的春景,村居这首诗中也有这么一句。 5.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经典,是老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大家不光学会了一首赞美春天的古诗,更多的是品读中华经典文化的博大。我们在班里也召开一次“诗词大会”“诗情画意赏古诗”,给今天学的村居这首诗配上图,把你的感受画下来,相信你的体会更加深刻。整理描写春天的古诗句,我们一起分享。 六、板书设计: 村居 (清)高鼎 小草 黄莺 杨柳 景 儿童 人 七、教学反思: 赏诗景 寻诗趣 让古诗充满童趣古诗教学并不是只能一板一眼的教,学生逐字逐句的学,想要弘扬传统文化,首先得让文化接地气,这次的古诗教学我决定读出韵味,品出趣味。当然,“一切景语皆情语”清代诗人高鼎便把自然景物和任务活动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春天的喜爱。诗中所表达的意象是小草、黄莺、杨柳和孩童,那么春天的美景则是诗人想表达的意境。一、借助图画,理解诗意。古诗教学其实忌讳一字一句的分析,这样一来把原本有的美就打破了。所以经过调整,我讲原本由学生说诗句意思改为“借助插图”读中感悟,这样的好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喜欢看图,在图画中寻找美景,此时我巧妙地结合学过的描写景物的古诗句,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等,让学生通过对比发现诗人选择景物是美好、充满生机,富有朝气的,描写时也是有寓意的,让孩子们感受美好的事物、景物在诗句中能够反映诗人的心情。2、 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怎么样课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