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一中高二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山东省泰安一中高二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山东省泰安一中高二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山东省泰安一中高二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山东省泰安一中高二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试题(文)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下图,完成13题。1.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a. 地形条件不同 b. 水热条件不同 c. 土壤条件不同 d. 光照条件不同2.图示、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a. 土壤和植被 b. 水文与植被 c. 地貌与气候 d. 地貌与水3.有关、三个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有()a. 区比区纬度高,故热量较少b. 区比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区强c. 区与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以400 mm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d. 区比区北部降水少,以400 mm等降水量线与区北部为界 由于区域所处的位置不同和自然环境的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读图回答46题。4造成甲、乙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洋流 b地形 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5关于甲国与乙国在自然环境方面的相似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都是岛国 b面积相差不大 c气候比较湿润 d都多火山、地震6关于甲国与乙国经济发展差异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国工业起步早,乙国工业起步晚b甲国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乙国农业以渔业为主c甲国工业为“资源型”布局,乙国工业为“临海型”布局d甲国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乙国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 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据此回答78题。7有关图中从阶段到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有()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图中城市人口比重增加,乡村人口比重减少图示区域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少,冬季流量增大a b c d8从阶段到阶段的过程中,影响图中农业生产空间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政策 b交通运输 c劳动力 d市场近100年来,世界造船产业转移的趋势是,从以英国为主的欧洲转移至日本,然后到韩国,2012年中国将成为造船业第一大国。读图回答910题。9导致造船业转移的因素不包括()a发达的科技 b投入要素的比较优势c承接国的优惠政策 d国际贸易的发展10当前造船业转移对我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沿海地区会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b促进我国中部地区产业升级c有利于东部轻工业基地建设 d促进我国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设城市化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完成1112题。指标1980198419881992199620002004i/%50.0241.1444.4845.4947.1649.6956.32u/%9.4712.2616.3228.234.9436.2543.5i/u5.283.352.721.611.351.371.290.54.782.852.221.110.850.870.7911.关于山东省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工业化过度地孤军深入b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逐渐缩小,到2004年可基本协调c城市化一直超前于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d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12资料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对山东省的影响有()a造成了城市建设步伐的超前 b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c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 d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读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构成变化情况示意图,回答1314题。1319802005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特点是()a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 b第二产业比重先降后升c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d第三产业比重位居第一位14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措施有()充分发挥珠三角地区经济基础好、产业集聚程度高的优势,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促进现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增加基础产业的比重大力发展劳动力导向型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abc d 下图为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的联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15上图中有一个箭头不恰当,这个箭头是()a b c d16鲁尔区钢铁工业布局时,从环境因素考虑,下图中所示最合理的模式是(阴影部分表示工业区,非阴影部分表示居民区)() 人们常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来形容青藏高原的气候特色;在青海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读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局部图,完成1719题。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中分别是()a是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 b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c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d是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18下列解释正确的有()“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青藏高原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都较大“一日须携四季装”: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大“山下百花山上雪”: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明显“日愁暴雨夜愁霜”:该地区白天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暴雨;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易结霜a b c d19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或面临的问题,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区光照资源丰富,可在区内大力推广小麦种植b该地地广人稀,草场资源丰富,增加牲畜数量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出路之一c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主要是干旱、霜冻、风沙d该地区南部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 下表是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科研人员对某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拟定的三种方案。据表回答2021题。农业用地构成(%)方案农耕地苹果园林地草地菜地a44.12.412.940.50.1b18.111.636.833.40.1c10.119.636.833.40.1经济与环境效益比较方案侵蚀量比较(%)径流量比较(%)土地利用总收入(万元/年)38年内8年以后a1001005757b64525088c50404811220.对三种方案的评价准确的是()aa方案环境效益最好 bb方案38年内的收入最高cc方案经济效益年年最佳 dc方案更有利于当地农业的持续发展2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a黄土高原 b江汉平原 c四川盆地 d两广丘陵 读西气东输工程路线图,回答2223题。22西气东输采用管道运输,主要是因为管道运输()a能改善所经地区的交通状况 b投资大、周期长c运量大、连续性好,受外界影响小 d灵活、能满足不同数量的要求23“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a地形类型 b城市分布 c水源状况 d人口 我国某湖泊面积2.8 km2,海拔高度583 m,湖泊水位变化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2425题。24该湖泊最有可能位于()a青藏高原 b西北地区 c珠江三角洲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25引起该湖泊水位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 b降水c海陆位置 d季风环流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综合题26.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c (1)乙地区湖泊周围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别为;简要说明乙地区图中c地农业地域类型的优势自然条件。(4分)(2)甲地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但近年来地位有所下降。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2分)(3)宝山、芝加哥同为世界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试比较二者在区位因素上的异同。(4分)27. 丹江口水库是长江支流汉江上的水利枢纽。目前,丹江口水库集水区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14分)材料一汉江流域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示意图。材料二汉江上白河、皇庄、仙桃三个水文站近50年年输沙量变化示意图。(1)秦岭是半湿润区与区的分界线;汉江的流向为。汉江流域所属的自然带是 ,城市分布特点是 。(4分)(2)丹江口水库建成后,汉江年输沙量的年际变化变,对三个水文站年输沙量影响最大的是站。(2分)(3)汉江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其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4)为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水量和水质,简述该地区在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两方面应采取的措施。(4分)28在四川抗震救灾的关键时期,随着火车汽笛一声长鸣,满载黑龙江3800万人民深情厚谊的2400吨优质大米运往四川成都,专列一路南下,运抵四川灾区,直接发放到灾区群众手中。据下图以及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1)丁地区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简述该商品粮基地商品率高的原因。(2分)(2)丙地区发展水稻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有哪些?(2分)(3)乙地区是重要的林区,该地区森林合理利用的措施有哪些?(2分)(4)丁地区和甲地区相比,农业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和戊地区相比,作物熟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5)甲地区土地利用不合理最易出现的生态问题是什么?如何避免这类问题?(4分)29读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1)该区域主要地形类型是什么?简述你的判断理由。(4分)(2)图中铁路中段沿线是重要农业区,分析其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3分)(3)p城市产业结构组成中第三产业比重较大,原因是什么?(3分)(4)a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分) 2013级高二上学期学情检测试卷地理试题(文) 2014.12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综合题26、(10分) (1) ;(1分) (3分)(2) (2分)(3) (4分)27、(14分)(1) ; ; ; 。(4分)(2) , 。(2分)(3) (4分)(4) (4分)28、(12分)(1) (2分)(2) (2分)(3) (2分)(4) (2分)(5) (4分)29、(14分)(1) (4分)(2) (3分)(3) (3分)(4) (4分)座号2013级高二上学期学情检测试卷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答案】1.b 2.c 3.d解析:第1题,地理界线p是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北侧主要种植小麦,南侧主要种植水稻,主要影响因素是水热条件的差异,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第2题,图示、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地貌与气候。第3题,、三个自然区分别是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区虽然比区纬度高,但由于地势低,所以热量条件要好于区;区光照强于其他两区主要是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的缘故;区与区南部以3 000米等高线为划分依据。【答案】4.c5.d 6.b解析: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条件存在差异的影响因素。甲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是终年受西风的影响形成的;乙国属于季风气候。故造成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为大气环流。第5题,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条件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甲国为英国,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活动不活跃,火山、地震少;乙国为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第6题,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甲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故甲国乳畜业发达;乙国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答案】7.a8.d解析:第7题,图中从到阶段,林地面积减少,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变差,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村庄由小城镇发展为中等城市,然后到大城市,说明城市人口增加。第8题,从到时期,靠近城市的农业用地由耕地变为花卉及蔬菜用地,是城市人口增加,市场扩大的结果。【答案】9.a10.d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世界造船业的转移趋势符合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特点,其工业生产不是技术导向型,因此科技的影响比较弱。我国承接造船业转移的地区是东部沿海地区,造船业不是重度污染企业。【答案】11a12.b 解析:第11题,读表格数据可知,山东省工业化水平发展很快,但是城市化水平发展缓慢,城市化发展落后于工业化的发展。第12题,城市是第二、三产业集聚的区域,城市化水平低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答案】13.a14.d 解析:第13题,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总趋势是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第二产业始终位居第一位,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第14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应尽快调整产业结构,将劳动力导向型产业有序地转移出去。【答案】15. d 解析:鲁尔区以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为核心,形成了电力、机械、化工、等重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体系。由图可知,箭头不恰当。化工与机械之间并无直接的工业联系。【答案】16.a 解析:考虑钢铁工业产生大气污染及当地盛行西风的影响,钢铁工业应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即城区的东北方向。【答案】17. c18. b 19. d【答案】20. d 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可知,a方案侵蚀量大,环境效益差,a方案38年内的收入最高,c方案38年内的收入最低,但从长远看,经济效益会变好,所以c方案更有利于当地农业的持续发展。【答案】21.a 解析:根据题干“某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拟定的三种方案”和表中反映的耕地比重大时,侵蚀量和径流量也大,可知该地最有可能位于生态环境较差、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答案】22. c 解析:天然气工业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受经济、技术和市场影响大。管道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好,受外界影响小,可昼夜不停地运输。【答案】23b 解析: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和化工原料,主要市场在大中城市。【答案】24b25.a二、 简答题26. (10分)(1) 乳畜业c地区优势自然条件: 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4分)(2)甲地区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逐步转向以生产蔬菜、花卉和乳畜品为主,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