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二语文 文言文综合复习与训练.doc_第1页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二语文 文言文综合复习与训练.doc_第2页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二语文 文言文综合复习与训练.doc_第3页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二语文 文言文综合复习与训练.doc_第4页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二语文 文言文综合复习与训练.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二语文 文言文综合复习与训练一本讲主要内容 (一)理解文句: 1正确解释常见实词的词义及语境义 2了解句式和用法 宾语前置、被动句、判断句、省略句以及主谓倒装句。 3文言文的翻译 (二)把握文意并进行分析、评价: 1正确把握文意 2了解作者观点、态度 3分析文章的内容 4对文章内容作出评价(三)大体了解唐、宋、明三代散文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风格。二综合复习与训练 (一)关于文学常识的复习: 1韩愈和祭十二郎文 韩愈,字退之,河阳人,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他自称昌黎人,因为昌黎郡韩姓为望族,世称他“韩昌黎”。谥号文,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 祭十二郎文是一篇哀祭文。十二郎名老成,是韩愈二哥韩介的儿子,从小过继给韩会(韩愈之兄)做儿子,在叔伯弟兄中排行十二,称十二郎。韩愈三岁丧父,由兄嫂抚养,与十二郎年龄相仿,情感甚笃,听到十二郎死讯,他十分哀痛,作此文寄托哀思。此文感情真挚,抒写尽意,被称为祭文中的“千年绝调”。 2柳宗元和愚溪诗序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人称柳河东。他也是“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山水游记,文笔清新秀美,富有诗情画意。 愚溪诗序是柳宗元政治革新失败,谪贬永州后,为其所作八愚诗写的序。本文将写景、议论、抒情巧妙地融合起来,以一“愚”字贯穿全文,既有无奈的反讽意味,又寓深沉的悲愤之情。 3苏轼赤壁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1082年秋、冬,苏轼两次游览附近的赤壁,写下了两篇赋。后人称两篇赋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本文是前赤壁赋 赤壁赋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表现作者不以得失为怀的旷达胸襟。 4袁宏道和虎丘记 袁宏道,字中郎,号万公,明代公安人。与其兄宗道,弟中道都以文学见长,被称为“公安派”。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虎丘记是一篇游记,是作者在吴县任职期间和辞官之后数次游览虎丘后的综合描述。 (二)关于通假字的复习: 1时羞之奠:“羞”通“馐”,美味食品。 2早世:“世”通“逝”,去世。 3零丁:通“伶仃”,孤单的样子。 4冯虚御风:“冯”通“凭”,依凭。 5举匏樽以相属:“属”通“嘱”,劝酒。 6阖户:“阖”通“合”,全。 7敛不凭其棺:“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三)关于词类活用的复习: 1远具时羞之奠:“远”形容词作状语,在远方。 2东亦客也:“东”名词作状语,在东面。 3东流入于潇水:“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4得其尤绝者家焉:“家”名词作动词,安家。 5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东北”,名词作状语,向东北。 6合流屈曲而南:“南”,名词作动词,向南流去。 7然则虽辱而愚之:“愚”,形容词作动词,用愚字来称呼。 8扣舷而歌之:“歌”,名词作动词,唱歌。 9舞幽壑之潜蛟:“舞”,名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10泣孤舟之嫠妇:“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 1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12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名词的义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 13欲祠韦苏州:“祠”,名词作动词,祭祀,供奉。 14最可觞客:“觞”,名词作动词,劝人饮酒 15吏吴两截:“吏”,名词作动词,任县令。 (四)关于特殊句式的复习: 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主要有: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等等。 1被动句:主语是动作行为的受动者的句子就是被动句。被动句的常见句式有: (1)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 如: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2)用介词“为”引出行为的主动者,或用“为所”“为所”表被动。例如: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3)用“见”、“见于”、“受于”表示被动。例如: 信而见疑(屈原列传)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4)用“被”表被动。例如: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京口北固亭怀古) (5)无被动标志的被动句。这是意念上的被动,通过动词本身来表示被动意义。例如: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 在愚溪诗序中,“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一句,则属于“见于”式被动句。 在赤壁赋中,“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一句也是被动句,“于”表被动。 2省略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适当省略句子的某些成分或成分中的部分词语,是古今汉语常见的现象。而古汉语的省略现象比现代汉语普遍得多,省略的类型也更多样,有省主语、省谓语、省宾语、省介词等等。 (1)可以染也。“以”后省略宾语“之”,用它来。 (2)然则虽辱而愚之。“辱”后省略“之”,它。 (3)皆出山下平地。“出”后省略介词“于”,从。 (4)吏吴两载。省略主语“余”。 (5)何为其然也。省略主语“箫声”和谓语“悲凉”。 3宾语前置句: 古代汉语里,宾语一般也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的语言条件下,宾语也可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这种语法现象叫宾语前置。翻译时应把宾语放回到谓语后面。以下句子都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1)惟兄嫂是依:只有依靠兄嫂,在前置宾语前加副词“唯(惟)”,构成“唯是”式。 (2)何为而在吾侧也;(东野的来信,耿兰的报丧,)却又为什么在我身边呢? 介词宾语前置。 (3)寂寥而莫我知也:寂寞清净没有谁能够了解我。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莫我若也:(凡是愚人)没有谁能比得上我。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4)而今安在哉:可现在在哪里呢?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4判断句: 判断句是谓语对主语作出判断的句子。一般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翻译时要加判断词“是”。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 (1)“者,也”式。例如:子瑜者,亮兄瑾也。 (2)“,也”式。例如:梁,吾仇也。 (3)“者,”式。例如:粟者,民之所种。 (4)“者也”式。例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5)变式,即用较虚化的动词“为”或副词“乃”“皆”“必”等构成判断句。还有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本册书涉及的判断句不多,主要有如下几句: (1)夫水,智者乐也。 (2)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5主谓倒装句。为了强调谓语,在一定的语境之下,将谓语放到主语之前。 “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这句话是主谓倒装句,应为“乌纱之横,皂隶之俗,甚矣!” (五)关于文言文翻译的复习: 用现代汉语来表达文言文的句段的意思叫做文言文的翻译。其要求是信、达、雅。即译文忠实于原文(信),文句流畅通畅(达),语言生动优美(雅)。三者以“信”为最重要。翻译的原则是: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助手段。 我们可以根据大家多年来总结的“换、留、删、补、调”五个字,去翻译本册的文言文。 1换已被现代汉语中形同义异的词或双音词所代替的文言词语,以及运用借代,比喻等修辞手法的文言词语,翻译时应注意替换。 2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等,在译文中可以保留。 3删有的文言虚词只起某些语法作用,无实在意义,翻译时,可以删减。 4补补充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增添语素,使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变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 5调即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 (六)文言文的阅读理解: 本册的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主要体现在对古代散文的鉴赏上。鉴赏的重点,一是古代散文的语言,二是古代散文的抒情和议论。 古代散文的语言非常精妙而富有神韵。古代散文中的名篇,是古代汉语的精品瑰宝。在祭十二郎文中,作者采用与死者对话的方式,边泣边诉。全文多用排比句,情绪激宕,一气呵成。如“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仔细体会,里面饱含着悲哀之意,连用三个“而”,则每个“而”字都包含着一层哀伤。在赤壁赋中,语言优美流畅,生动形象。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段文字韵散结合,偶句和散句交互叠出,错落有致;音节自然、具有流利的节奏感,充满着诗情画意: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这样优美的语言,脍炙人口,令人陶醉。阅读时应仔细体会。 古代散文的议论和抒情都是与叙事或写景和结合的。如祭十二郎文是在叙事中抒情,愚溪诗序是在写景中抒情,赤壁赋在写景记游中议论、抒情,虎丘记在记游中抒情,要整体把握文意,进而欣赏作品中的议论或抒情。 欣赏古代散文的议论和抒情,还要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愚溪诗序、赤壁赋是柳宗元和苏轼被贬后写的,了解了这一点,对于理解他们的情怀是很有必要的。 古代散文的抒情,有的是直说,有的则有曲笔。如愚溪诗序中,柳宗元自认天字第一号愚人,把他所居之处,统统冠以一个“愚”字,那是一种愤激不平之情,需要多方剖析才能体悟入微。 (七)文言文综合训练: 1基础知识及运用: (1)下列加点字音、形、义全对的一组是( ) a怙(g依靠) 孥(n儿女) 薨(hng唐二品以上官员去逝称薨) b窆(bin葬时下棺入穴) 飨(xing鬼神享用祭品) 龂龂(yn争辩的样子) c知者乐也(l快乐) 遽(j突然) 邃(su深远) d锵(qing金玉碰击的声音) 棹(zho一种划船的工具,形似桨) 栉比(zh木梳) (2)下列各句全含通假字的是( ) a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不知尚识余言否邪 b倾城阖户 杯盘狼籍 举杯属客 c逝者如斯 皆不幸早世 呕者百千 d少者强者而夭殁 零丁孤苦 而汝抱无涯戚也 (3)下列句式归类正确的是 惟兄嫂是依吾又罢去其又何尤今是溪独见辱于愚皆山水之奇者客有吹洞箫者寂寥而莫我知也是造物主无之无尽藏也而今安在哉莫我若也 a b c d (4)下列加点字词义有误的一项是( ) a孰谓(谁料)少者殁而长者存 b以愚辱(屈辱)焉 c凌(越过)万顷之茫然 d月影横斜,荇藻凌乱(纵横交错) (5)下列句子加点字意思相同的是( ) 请归取其孥 a取 还必相迎取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 b可 最可觞客 栉比如鳞 c比 比至深夜 不可辨识 d识 不知尚识余言否邪 (6)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是( ) 乌纱之横千顷山得天池诸山作案飞鸟为之徘徊檀板丘积声若聚蚊驾一叶之扁舟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a借代 拟人 夸张 夸张 比喻 夸张 引用 b借代 拟物 夸张 夸张 夸张 比喻 对偶 c夸张 拟物 拟人 夸张 比喻 比喻 对比 d借代 拟物 拟人 夸张 比喻 夸张 引用 (7)“于”字的意义不同于其它三句的是( ) a东流入于潇水 b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c纪于溪石上 d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8)“以”字作介词的是( ) a汝殁以六月二日 b殁不能抚汝以尽哀 c以为虽暂相别 d而不是与汝相养以生 (9)“比”字不用作动词的一句是( ) a栉比如鳞 b比得软脚病 c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力 d天涯若比邻 (10)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虎丘记柳宗元明代 b赤壁赋苏轼南宋 c祭十二郎文韩愈唐代 d愚溪诗序袁宏道清代 (11)以下四篇文章的作者在各自的文章中所表现的情感,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虎丘记的作者在文中表达出一种去官后的庆幸与欢欣之情 b赤壁赋的作者在文中表达出一种看破人生红尘,消极悲观之情。 c愚溪诗序的作者在文中表达出一种被贬遭冤、埋没受辱的愤激之情。 d祭十二郎文的作者表达出一种痛失亲人后的自责内疚,痛惜哀伤之情。 (12)下列有关“赋”这种古代文学体裁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讲求文采、韵味,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b赋的特点是“铺采 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c赋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 d唐代以后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 2填空默写: (1)默写祭十二郎文第五段。(呜呼!其信然邪?而寿者不可知矣。) (2)默写赤壁赋中“壬戌之秋羽化而登仙”一段。 3课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1)给加点字释义: 漱涤: 牢笼: 超鸿蒙: 混希夷: (2)指出画线句子的语法特征,并释义。 (3)结合全文,指出“予虽不合于俗”的含义:_。 (4)文中的“溪”与“己”之间的相似点是_。 (5)作者是怎样愚溪风景抒发抑郁不平的? 4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阴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其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节选自苏轼放鹤亭记) (1)解释下边加点字的词语 水及其半扉 明年春 东山之麓 适当其缺 其驯而善飞 (2)解释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思 独缺其一面 ( ) 缺 适当其缺 ( ) 列缺霹雳 ( ) 隐然如大环 ( ) 纵其所知 ( ) 如 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 ( ) 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 ( ) 迁于故居之东 ( ) 故 故名之曰“放鹤亭” ( ) 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 )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 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 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 (八)文言文综合训练题点拨与解答: 1基础知识及运用 (1)b(a“怙”念“h”,c“乐”读“yo”,“锵”读“qing”、“棹”读“zho”、“栉”读“zh” ) (2)a(“羞”通“馐”,“冯”通“凭”,“识”通“志”,记着。b“属”通“嘱”c“世”通“逝” ) (3)b(宾语前置/被动句/定语后置/判断句) (4)b(辱:使受辱) (5)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