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吉安一中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段考语文试卷第卷 (选择题 共36分)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参乘(shng) 奇葩(b) 顷之(qng) 长歌当哭(dng)b. 刀俎(z) 瘦削(xu) 劲敌(jng) 叱咤风云(zh)c. 箕踞(j) 骨髓(su) 衣钵(b) 屏息以待(bng)d. 契约(qi) 攒射(cun) 拊心(f) 妄自菲薄(fi)2. 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三番五次 嬉笑怒骂 文身 落木萧萧b. 陨身不恤 揠苗助长 吹箫 暗然泣下c. 桀骜不驯 文采斐然 袅娜 暗渡陈仓d. 戮力同心 察颜观色 安详 涸辙之鲋3. 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好莱坞私家侦探安东尼佩利卡诺臭名昭著,被法庭重判入狱15年,此外他和两名同伙各被罚款200万美元。 b. 他领导的起义军进入首都之后,秋毫无犯,老百姓很支持他们。c. 淘宝网和京东商城等网站精心策划了“双12”低价销售活动,但当天的网络购物市场依然不温不火,并没有出现商家们期待的抢购狂潮。 d. 以前没有看过卓别林的喜剧,今天看了,大家哈哈大笑,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 4.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 )a. 教育部公布,“汉语能力测试”研制工作已经完成,计划今年10月在上海、江苏、云南、内蒙古等地试点。b. 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c. 考试所用的铅笔、钢笔、橡皮、圆规、直尺和准考证等文具,都应集中在一起,放入一个透明的塑料袋中。 d. 这家老字号食品厂规模不大,但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备受信赖。 5. 下列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拆铺啦!起来!”穿着一身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像生气似的呼喊:“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 b. 所以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绝没有因为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的危险。 c. 所以当超过了“外头工人”(普通的自由劳动者)忍耐的最大限度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很自然地想起一种久已遗忘了的人类所该有的力量。d. 纱厂工人终日面临着音响、尘埃、和湿气三大威胁。 6.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密考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揭露了希普陷害威克菲尔并导致贝西小姐破产的种种阴谋。b. “我的小花”大卫常爱这么称呼艾妮斯。后来证明她的确像花朵一样纤弱。尽管他以最温柔的心小心呵护,她还是凋谢了。c. 觉新是个新旧参半的人物:一方面,同情弟弟们的斗争;另一方面,长房长孙的地位又使他怯懦忍让,客观上扮演了一个旧礼教旧制度的维护者的形象。 d.爱斯梅拉达拿水给加西莫多喝,这一情节感人至深。一个是美丽绝伦的少女,一个是丑陋至极的怪物,这样的组合,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也是雨果美丑对照原则的体现。二、现代文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魏晋时代的“啸”魏晋名士风流倜傥,雅好长啸。然而啸却不是由他们所首倡,早在诗经里就屡次提到啸,小雅白华中就有“啸歌伤怀,念彼硕人”之语。啸,郑玄说它的意思是“蹙口而出声”,也就是现代所说的吹口哨。值得注意的是,诗经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她们心怀忧怨,发而为啸。在其他记载中也常提到妇女作啸,如古今注音乐篇说商陵牧子婚后五年无子,将别娶,妻闻之,中夜起,倚户而悲啸。妇女用吹口哨舒其不平之气,大概是古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陌生的一种习俗。不过,啸也不完全是抒情的,它也用在某些行施巫术的场合中。葛洪的神仙传记西汉人刘根学成道术,郡太守知道后,命刘召鬼,如召不来,将加刑罚。刘根于是“长啸”,啸音非常清亮,“闻者莫不肃然,众客震悚”。忽然南壁裂开数丈,有许多兵护送一辆车出,车上以大绳缚着郡守已亡故的父母。至东汉时,这种音调既清越、用意又含有若干神秘色彩的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魏晋以后,关于吟啸的记事更加常见。这时的吟啸不仅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合,而且当其意趣恬适、心境旷放、谈玄挥麈、登高临远之际,也常常且吟且啸。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自然有点旁若无人的样子。可是在“魏晋之际,天下多故”荦卓不群之士由主张达生任性而走向逸世高蹈的时代背景下,这却正是他们很欣赏的一种姿态。所以吟啸之风,不胫而走,广泛流行,成为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实啸只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世说新语用“傲然”形容周顗啸咏时的神态,可谓搔中痒处。而这种动作和神态又可被简称为“啸傲”,即郭璞游仙诗所说的“啸傲遗世罗,纵情任独往”,陶渊明饮酒诗所说的“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至于归去兮辞中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虽不言傲,而傲世之态,已尽在其中。但魏晋时的吟啸,现代却有时把它理解为“唉声长叹”(新版辞海)或“感慨发声”(新版辞海),果如是,它就只不过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既谈不上什么音乐性,也和讲风骨、讲谈吐的魏晋名士的气质颇不相投。实际上并非如此。世说新语任诞篇说刘道真少时“善歌啸,闻者留连”,陈留风俗传说阮籍的歌啸“与琴声相谐”,都反映他们的啸声是带有旋律且相当优美的。啸之发声的特点不是唱,而是吹。正像啸旨中说的:“大气激于喉中而浊,谓之言;激于舌而清,谓之啸。”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李白游太山“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等句便可为证。唐以后,此风渐息。到了宋代,学者讲义理,士子重举业,没有谁再像魏晋时那样动不动就长啸了。诗文中偶或提到啸,多半是在掉书袋,不一定实有其事。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出中,吹口哨是丑角行当的一项重要表演技巧。但它和魏晋之长啸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已经完全不同。经过长时间的隔膜,现代人对魏晋之啸不甚了然,也就不足为奇了。7. 下列关于“啸”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 “啸”虽不是由魏晋名士首倡,但却成为魏晋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b. “啸”先秦时代即已有之,“啸”音调清越,发声特点是吹而不是唱。c. 古代妇女作“啸”主要是舒其不平之气,术士作“啸”主要是用召鬼。d. 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唐之后,“吟啸”之风渐渐平息。8.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诗经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在记载中常常提及的妇女作啸大概是古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陌生的一种习俗。b. 因为啸音调清越,用意含有若干神秘色彩,所以至东汉时,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c. 魏晋时的“吟啸”并不只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而是带有旋律的、相当优美的声音,有一定的音乐性。 d. 宋代诗文中偶或提及的啸多半是在掉书袋,大多并不像魏晋长啸那样反映着一代风流荦卓不群的气质了。9.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a. 魏晋时吟啸之风广泛流行。究其原因,“魏晋之际,天下多故”,长啸应该是魏晋士人精神苦闷的一种象征和心灵倨傲的一种表达。 b. 魏晋时吟啸不仅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合,也可以出现在意趣恬适、心境旷放之际,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却不被人接受。 c. 啸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王维竹里馆、李白游太山、陶渊明归去兮辞等都体现了作者的傲世之态。d. 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出中,吹口哨已经失去魏晋时代长啸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吹口哨在杂剧演出中已经是可有可无了。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l012题。饮茶茶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本草云:“止渴,令人不眠。”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至临淮县馆,或言伯熊善茶者,李公请为之。伯熊着黄被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茶熟,李公为啜两杯而止。既到江外,又言鸿渐能茶者,李公复请之。鸿渐身衣野服,随茶具而人。既坐,教摊如伯熊故事,李公心鄙之。茶毕,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茶博士。鸿渐游江介,通狎胜流,及此羞愧,复著毁茶论。伯熊饮茶过度,遂患风,晚节亦不劝人多饮也。吴主孙皓每宴群宦,皆令尽醉。韦昭饮酒不多,皓密使以茶茗自代。晋时谢安诣陆纳,纳无所供办,设茶果而已。此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亦足怪焉。续搜神记云:“有人因病能饮茗一斛二斗,有客劝饮,过五升,遂吐一物,形如牛胰。置柈中,以茗浇之,容一斛二斗。客云:“此名茗瘕。”(选自唐五代笔记小说选)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鸿渐身衣野服。 衣:穿。 b. 大驱名马市茶而归。 市:买c. 鸿渐游江介,通狎胜流 胜:超过d. 穷日尽夜,殆成风俗。 殆:大概、几乎。11.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a. 其茶自江、淮而来。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 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 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c. 既到江外,又言鸿渐能茶者。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d. 皓密使以茶茗自代。 敢以烦执事。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茶与茗是以所采时间的早晚为区分,南方人喜欢喝茶,北方人并不喝茶。茶不仅能止渴,也可使人不想睡觉,泰山灵岩寺的和尚为了坐禅时不打瞌睡而不断喝茶。b. 人们互相仿效和尚喝茶,于是就成了一种风俗,很多地方的城镇里都有茶铺,无论什么人都付钱取茶喝,茶叶的买卖也不断。 c. 陆鸿渐对茶道的盛行作了重要的贡献,他不仅写了茶论,而且造了二十四件茶具,王公朝臣没有不喝茶的。 d. 士大夫们都很看重喝茶,御史大夫李季卿到江南时请人为他煮茶;晋时谢安去拜访陆纳时,陆纳用茶与水果招待。第卷(114分)四、(28分)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 (2)既坐,教摊如伯熊故事,李公心鄙之。 (3)晋时谢安诣陆纳,纳无所供办,设茶果而已。 14. 阅读下面这首清代诗歌,完成(1)(2)题(8分)小 园黎简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注:寒花:菊花。(1)这首诗首联中“窥”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其妙处。(4分) (2)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4分) 15. 默写(8分)(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 。(2)惨象, 。流言,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4)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五. 现代文阅读(共21分,共4小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倾听滴水何羽我常常因幻觉中的滴水声响而惊悸。在睡梦中,在清醒的白天。 少年时为了复习迎考,我想出了一个方法(灵感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的勤学故事),在洗手间,我将水龙头关至仅能滴水的程度,下面摆放一只水桶,滴嗒,滴嗒,然后,我跑回房间,练字,背书。间或在凝神的瞬间,在绷紧的心弦稍一松弛的瞬间,我便听见那滴水的声音在催促。我知道,这会儿,水桶底部已铺上一层水膜,且正以极难察觉的速度攀升;乃至睡梦中,我也常被幻觉中的滴水声惊醒,猛然坐起,冲进洗手间,胡乱擦了把脸,又坐回书桌前,却两眼发懵,茫然无措。只好倒头又睡,总不敢睡深,半梦半醒之间,思维一片沉重的混浊。而那滴水的声响却异常清晰,粒粒分明,坚定,固执,扣人心弦。 这滴水的声音就这样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地追逐着我。你听,这滴水是有生命的。 将滴水控制在一秒钟两滴的速度,这水声听起就像十六七岁的我,年轻,矫健,朝气蓬勃,勇往直前,滴,滴,滴,滴,不及看清什么,不及后悔什么,细细密密的日子就这样快速地过去了;稍慢一些,就像中年的我,矜持,沉稳,稍作停留,但也不及多想,被身后一大摊琐事杂务推着向前;再慢一些,那就是老年的我,慢慢地渗化出,汇拢,凝聚,像一颗盈盈欲滴的泪,又像一颗思维的结晶体,饱满,丰硕,而后,“咚”的一声,落入耳膜,凝重、庄严,掷地有声,像一句古代的誓言。 这滴水的声音,是存在的宣告。而后,一切又归至于沉默的虚无。你说,这一条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由多少颗这样微弱而真实的水滴汇成的呢?生命投入时间的长河,如一滴水跃入无边的汪洋。世间万物的历程,又与一滴水的生命有什么不同?我常常无言以对滴水的责问。这滴水工夫,地球上,抑或宇宙间正上演着多少出剧目呢?这滴水之舟,究竟能承载多少的笑与泪,悲与喜,生离与死别? 一滴水,谁都可以掬之于掌心,然而,谁也无法掂出一滴水的分量,谁也无法将一滴水永远留住。 天地之间,万籁俱寂,唯有滴水声,如珠玑,如佛音,点点滴滴落心头。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水滴,石穿,更何况是脆如蝉翼的生命?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有多少智者,倾听滴水之声,浊心因此而明净,他们顿悟后的长叹落在历史之河中,激起滴水的层层回音,至今不绝如缕。 漫步田野,一颗颗露珠正凝于叶尖。无色,无声。一忽儿,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光芒四射。露珠们开始闪烁不定,窃窃私语,如忽明忽灭的萤火。光线慢慢移过,移过,在一个恰当的角度,聚集。瞬时,灵犀一点,心领神会,回应着阳光的这滴水珠便折射出炫目的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雍容富丽,金碧辉煌,如梦如虹与平生的素朴纯净形成反差。任何生命拥有的色彩它都拥有,一切大红大绿,大喜大悲,都消融其间,默默包涵,而自身却是剔透无比,通体明亮,这是一种何等气度的生存智慧?甚至,这一滴水的华美比之一颗罕世的钻石更无价,因其转瞬即逝,而更富有灵性,富有生命的绚丽的喧响,因而,美得异常触目惊心,无与伦比。或许,这一滴水一生的期待,只为了这瞬间的辉煌。此时,谁敢鄙视,谁敢漠视,这一滴水的存在?此时,谁还能说,无色与沉默是一种苍白与单调?无色是至色,沉默是绝响。也许,人的一生,还不够用守望滴水升腾为云的历程,但我不能不信奉这滴水之音。(选白散文,有删节)16. 为什么“幻觉中的滴水声响”会让作者“惊悸”?作者为什么说“这滴水是有生命的”?(6分) 17. “一滴水,谁都可以掬之于掌心,然而,谁也无法掂出一滴水的分量”,为什么?请分点阐述道理。(4分) 18. 作者从阳光下的水滴的光彩,领悟到了“生存智慧”,这“生存智慧”是什么?(不超过15个字)并用自己的语言对此作简要阐述。(7分) 19.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 文中引用了一些著名的诗句,为的是说明人生的短暂、脆弱,而滴水却永恒、坚韧的道理。b. 本文通过倾听滴水而展开联想,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像小水滴一样的人:外表不张扬,内心却无限充实、丰富。c. 文中写太阳的光芒四射,水滴折射出的炫目的颜色,为的是反衬水滴的“无色”,因为只有无色,才能使人的浊心因此而明净。d. 作者笔下的小水滴,微小与宏大,柔弱与坚韧,平凡朴素与辉煌璀璨和谐统一,令人叹为观止。e. 作者从听觉、视觉的角度,运用比喻、叠词、对比;展开想象说明“这滴水是有生命的”。六、(15分)20. 语言综合运用。生活中,总有那么一曲旋律或几句歌词,拨动过你的心弦,引起过你的共鸣。请你用动情的笔墨抒写出来。要求:(1)侧重在描写中抒情。(2)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3)不少于200字。七、作文(50分)21. 请以“我 ,多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 先在横线上填入词语,使题目完整。2.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 不少于700字。高一语文第二次段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36分)1. b 解析:a:葩p 顷qng c:髓su d:契q2. a 解析:b:陨改为殒,暗改为黯 c:渡改为度d:颜改为言3. d 解析:臭名昭著:指坏名声人人都知道。秋毫无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不温不火:不冷淡也不火爆,形容平淡适中。涣然冰释:涣然,流散的样子;释,消散;像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不用于忧愁。应为“烟消云散”。4. a 解析:b项表意不明;c项分类不对,准考证不属于工具;d项主客体颠倒,改为“备受新老顾客的信赖”5. c 解析:a. 冒号应改为逗号;b. “罐装了的劳动力”“安全地”,加双引号;d把第二个顿号去掉。6. b 解析:不是艾妮斯,是朵拉。7. c 解析:“术士作啸主要是用来召鬼”原文没有依据,无中生有。8. b 解析:“因为所以”因果关系不成立,属于强加因果的错误。9. a 解析:b项“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却不被人接受”属于无中生有。c项王维竹里馆,李白游太行只是证明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d项“可有可无”并不准确,原文吹口哨是丑角行当的一项重要表演技巧。10. c 解析:胜:有名,出名。11. d 解析:a. 表修饰;表转折,“但是、却”;b. “根据”;“趁机”;c. “的人”,表时间;d. 都是“用、拿”。12. c 解析:原文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13. (1)茶叶从江、淮一带运来,运茶的车船接连不断,存放处茶叶堆积得像小山,品种数量很多。(“相继”“山积”“色额”各1分,大意1分)(2)坐下以后,让人摆设茶具,和常伯熊过去的做法相同,李季卿心里看不起他。(“教摊”“故事”“鄙”各1分,大意1分)(3)晋时谢安拜访陆纳,陆纳没有供应置办什么东西,只是摆出茶和水果罢了。(“诣”“无所”,“而已”各1分,大意1分)【参考译文】茶,采得早的叫作茶,采得晚的叫作茗。本草说:“茶能止渴,使人不想睡觉。”南方人喜欢喝茶,北方人并不多喝茶。开元年间,泰山灵岩寺有位称降魔师的和尚大力提倡禅宗,坐禅时必须不打瞌睡,又不吃晚饭,于是允许和尚们喝茶。和尚们各自携带着茶,到什么地方都煮茶喝。从此,人们互相仿效,喝茶就成了风俗。从邹、齐、沧、棣等州,直到京城,城镇里大都开设店铺煮茶卖,不管是僧道之徒,还是世俗之人,都付钱取茶喝。茶叶从江、淮一带运来,运茶的车船接连不断,存放处茶叶堆积得像小山,品种数量很多。楚地人陆鸿渐写了一篇茶论,论说茶的功效以及煮茶的方法,又造了二十四件茶具,用大篮子装着。远近四方的都钦佩、羡慕,喜欢新鲜事的人家里也都收藏了一套这样的茶具。有个叫常伯熊的人,又根据陆鸿渐的论说作了大量修订补充。于是茶道盛行,王公朝臣没有不喝茶的。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到临淮县客舍的时候,有人说常伯熊精通茶道,李季卿就请他表演。常伯熊身穿黄披衫,头顶乌纱帽,手拿茶器,口报茶名,安排指点,使旁观者刮目相看。茶煮熟了,李季倾喝了两杯才住口。到了江南以后,又有人说陆鸿渐精通茶道,李季卿又请他来表演。陆鸿渐身穿山野居民的服装,带着茶具进门。坐下以后,吩咐摆设茶具,和常伯熊过去的做法相同。李季卿心里看不起他。茶事结束后,李季卿让奴仆拿出三十文钱,说是酬答煎茶博士的。陆鸿渐游历长江一带,与名流一向交好,受到这次讥笑后感觉羞愧,又写了一篇毁茶论。常伯熊喝茶过度,就患了风气病,晚年也不鼓励人多喝茶。吴国皇帝孙皓每次宴请群臣,都强迫他们喝醉。韦昭酒量不大,孙皓暗中让用茶代酒。晋时谢安拜访陆纳,陆纳没有供应置办什么东西,只是摆出茶和水果罢了。这说明人也喝茶,但不像现在的人这样过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物资储备管理专业知识面试题集
- 2025年初级市场营销师考试试题集与答案详解
- 2025年初级财务经理面试技巧及模拟题答案
- 三球仪演示教学课件
- 2025年经济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模拟题及解析全解版
- 2025年行政助理招聘面试模拟题及答案集
- 2025年嵌入式系统工程师中级考试预测题及备考指南
- 电信运营行业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师中级实务操作模拟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行政主管面试指南与常见问题解答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高速天桥拆除方案(3篇)
- 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历史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 2025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投资前景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2025合作合同范本下载
- 手外伤急救诊疗流程标准化
- 2025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
- GB/T 19867.5-2008电阻焊焊接工艺规程
- GB/T 1706-2006二氧化钛颜料
- 2023年安徽省国有金融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新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上册单词默写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