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高二语文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与答题卡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道德主义这一提法,是与中国的传统道德主义相对而言的。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能否区分知识与道德领域。中国的传统道德主义,不管旧儒家还是新儒家,虽然它们之间也有不同与变异,但在本质上,都未能区分开知识与道德,甚至坚决反对这种区分。这就是中国传统道德主义的核心纲领:知行合一。即统一知识与道德。 中国哲学始终强调的是知行合一与体用不二,知识、理性、理论总要紧紧围绕现实来做文章,并形成了中国实用理性传统。由于这种传统,直到今天人们仍未自觉意识到康德区分思维与存在的伟大启蒙作用,包括中国当代第一流的思想家们,都希望用中国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来批判康德。他们都认为康德割裂了天人合一这一道德宇宙论的哲学核心。而从根本上暴露的是,这些新旧儒者不能容忍区分知识与道德,即不能让道德脱离经验世界,变成先验的存在。 那么,中国的传统道德主义,在经验世界中的具体的“行”是怎样的呢?表面上孔子与康德一样,都提出“道德高于知识”,但是“孔子虽毕生抬举道德,高扬人的伦理主体性,但由于他只是在经验世界中进行这种活动,所以他标举的道德价值,仍是不够崇高,不够道德的”。把道德与实用挂靠起来,以某种经验范式作道德标准,就必然会鼓励各种冒牌伪劣产品涌现,产生伪君子和假道学。因此,与儒家伦理理想总建立在某种“模范”或“典型”上完全相反,康德认为,由榜样而求道德,恰是加于道德的致命伤。 从功利、知识角度探寻道德,事实上总是为恶披上道德外衣。道德的世俗标准,也会扼杀道德的真实源泉,为不道德、伪道德大开方便之门。知行不仅不能统一,合乎道德,而且越有知识,就会伪装得越隐蔽,危害也越大。于是,知识成为伪道德的根源。所以俗谚谓: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书人。所以章太炎先生说:“农人于道德为最高”,“知识愈进,则离道德也愈远。”毛泽东先生甚至讲手上脚上沾着牛屎的农民也比知识分子干净,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看到了知识与道德的分裂与背道而驰。 基于以上反思与觉悟,新道德主义者就必须在区分知识与道德的基础上提倡“道德高于知识”,由此看来,不建立起超验的道德本体,不下大气力培养中国人性对纯洁道德理念的信仰,不把知识与道德隔绝开来,而想重建中国道德文化,恐怕仍然只会是对传统文化的再次非理性的利用和盲目开垦,最终仍不会在人们心中树起道德的原则。 (选自一个新道德主义者的思想手记,有删减)1.下列对于道德主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道德主义是与中国的传统道德主义相对而言的,前者能区分知识与道德领域,而后者的核心纲领是知行合一。 b康德区分思维与存在的哲学思想对新道德主义者产生了启蒙作用,促使他们区分知识与道德。 c新道德主义者与传统道德主义者对道德的看法从本质上讲是有相同之处的,他们都提出了“道德高于知识”的观点。 d中国的传统道德主义不与经验世界相脱离,不让道德变成先验的存在,而新道德主义则与之相反。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今天人们还不能自觉意识到康德区分思维与存在的伟大启蒙作用,是因为中国的实用理性传统。 b毛泽东先生讲手上脚上沾着牛屎的农民也比知识分子干净,可见道德大旗是擎在劳动人民手中的。 c孔子虽然提出了“道德高于知识”,但由于他所讲的“道德”脱离不了经验世界,所以他标举的道德价值,仍是不够道德的。 d如不能区分知识与道德,而从功利、知识角度探寻道德,那就是为恶披上道德外衣,为不道德、伪道德大开方便之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德高于知识的成立,是建立在区分知识与道德两大领域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道德是道德,知识是知识。 b道德与实用是不能联系起来的,若以某种经验范式作道德标准,就必然会鼓励各种冒牌伪劣产品涌现,产生伪君子和假道学。 c“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书人”,“仗义”与“负心”的两相对照,说明知行不能统一,知识与道德是分裂的甚至是背道而驰的。 d只要下大气力培养中国人性对纯洁道德理念的信仰,把知识与道德隔绝开来,就能最终在人们心中树起道德的原则。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王及善,洺州邯郸人。父君愕,有沉谋。高祖入关,率军与君廓偕来,拜君愕大将军,封新兴县公,累迁左武卫将军。从太宗征辽,领左屯营兵,与高丽战驻跸山,死于阵,赠左卫大将军、幽州都督、邢国公,陪葬昭陵。 及善以父死事,授朝散大夫,袭邢国公爵。皇太子弘立,擢及善左奉裕率。太子宴于宫,命宫臣掷倒,及善辞曰;“殿下自有优人,臣苟奉令,非羽翼之美。”太子谢之。高宗闻,赐绢百匹。除右千牛卫将军,帝曰:“以尔忠谨,故擢三品要职。群臣非搜辟,不得至朕所。尔佩大横刀在朕侧,亦知此官贵乎?”病免。召为卫尉卿。垂拱中,历司属卿。山东饥,诏为巡抚赈给使。拜春官尚书。出为秦州都督、益州长史,加光禄大夫,以老病致仕。 神功元年,契丹扰山东,擢魏州刺史,武后劳曰:“逆虏盗边,公虽病,可与妻子行,日三十里,为朕治边,使为屏蔽也。”因延问朝政得失,及善陈治乱所宜,后悦曰:“御寇末也,辅政本也,公不可行。”留拜内史。来俊臣系狱当死,后欲释不诛,及善曰:“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不剿绝元恶,且摇乱胎祸,忧未既也。”后纳之。庐陵王之还,密赞其谋。既为皇太子,又请出外朝,以安群臣。及善不甚文,而清正自将,临事不可夺,有大臣节。时二张怙宠,每侍宴,无人臣礼,及善数裁抑之,后不悦曰:“卿年高,不宜侍游燕,但检校阁中。”遂乞骸骨,犹不许,改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卒,年八十二,赠益州大都督,谥曰贞,陪葬乾陵.。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一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累迁左武卫将军 迁:贬职 b太子谢之 谢:道歉,谢罪c临事不可夺,夺:改变 d时二张怙宠 怙:依仗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及善有大臣节的一组(3分)( ) 与高丽战驻跸山,死于阵 臣苟奉令,非羽翼之美御寇末也,辅政本也,公不可行 不剿绝元恶,且摇乱胎祸,忧未既也庐陵王之还,密赞其谋 及善数裁抑之 ab c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王及善因为父亲为国捐躯的军功被授予朝散大夫,并袭邢国公爵。b皇太子李弘提拔王及善做了左奉裕率。后来高宗又提升他任三品要员,特许他佩带大横刀在身边侍卫。c王及善认为来俊臣胡作非为,滥杀无辜,是祸乱的元凶,必须予以严惩。武后采纳了他的建议。d二张由于受武后厚宠,在侍宴时全然没有做臣子的礼节,王及善多次指责他们,武后很生气,便罢了他的职。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御寇末也,辅政本也,公不可行。(5分) (2)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分春寒陈与义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注】此诗作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二月,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经逃难,避乱于岳州(今湖南岳阳),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8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5分)9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性格特征?(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2) ,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 阿房宫赋 (3)问君能有几多愁 。 虞美人 (4) ,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5)叶上初阳干宿雨, ,一一风荷举。 苏幕遮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梁漱溟:胡同里走出的“中国的脊梁” 安福胡同,梁漱溟先生的摇篮。 一生放言无忌的梁漱溟先生,生长在一个清朝末年的民主家庭。父亲梁济对儿子完全是宽放的,从不干涉他的思想、行为。“父亲对我信任且放任,是由于我少年时一些思想行径很合父意,很邀嘉赏而来。例如我极关心国家大局,爱读三名臣书牍)三星使书牍等书籍,写日记,勉励自己。” 在教育孩子这一点上,梁济很有些西方化味道,不让其读四书五经之类的古书,在读过三字经后,便让他读传播世界新知识的地球韵言。这在当时是一破例的事。 彭翼仲先生办报经营蚀本,债台高筑,几乎自缢。父亲梁济先生慷慨解囊,拯救朋友于危难。儿子梁漱溟年龄虽小,却能见其大者:“见出当时艰难情形和他们做事动机之纯洁伟大。他们一心要开发民智,改良社会。这是由积年对社会腐败之不满,又加上庚子亲见全国上下愚蠢迷信不知世界大势,几乎招取亡国大祸所激动的”。“大约从十岁开始,父亲和彭公的人格感召,使我幼稚的心灵隐然萌露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而鄙视那般世俗谋衣食求利禄的自了汉生活。” 地安门中学,梁漱溟先生的母校。 1906年夏天,13岁的梁漱溟考入“顺天中学堂”,地址在地安门外明清两代兵将局旧址。他在这里度过了美妙、充实的5年半的读书时光。 韶华壮志,书生意气。梁先生在国文课上,总喜欢做翻案文章,不肯落入俗套。一王姓老师年逾古稀,对其恼恨之余批语道:“好恶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但亦有一范姓老师对他赏识有加,曰:“语不惊人死不休。” 关于中学时期的自学,梁先生深有体味:“学问必经自己求得来者,方才切实受用。”“到十四岁以后,我胸中渐渐自有思想见解,或发于言论,或见之行事。先父认为好的,便明示或暗示鼓励,他不同意的,让我晓得他不同意而止,却从不干涉。十七八岁时,有些关系颇大之事,他仍然不加干涉,而听我去。就在他不干涉之中,成就了我的自学。”梁漱溟先生认为,“自学的根本,是一片向上心。所谓自学就是一个人整个生命的向上自强,要紧在生活中有自觉。有智慧识见发出来,就是生命向上自强之效验,就是善学。因此,一个人必须力争上游,倾所谓一片向上心,大抵在当时便是如此。向上心驱使我在两个问题上追求不已:一是人生问题,二是社会问题(即中国问题)。” 也许人们难以预料,为了研究、解答以上这两个问题,梁先生所用的自学资料,不是图书馆诸多名家的皇皇巨著,竟然是社会上热门的维新派报纸。“无论在人生问题上或在中国问题上,我在当时已能取得住在北中国内地的人所能有的最好的自学资料。我拥有梁任公先生主编的新民丛报新小说国风报和民立报等。这都是当时内地寻常一个中学生所不能有的丰富资料。” 西海西沿2号,梁漱溟先生的老宅。 梁漱溟先生的旧居遗址,垂柳、碧波、山石、小桥,叠加成画;一片祥和。秋天的阳光如同那成熟的智慧,并不刺人眼目,和煦、熨帖地照在身上,冷暖适中,不卑不亢。 正是在这里,父亲梁济于1918年投湖自尽前几天,曾问过只有25岁的儿子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 梁漱溟先生回答父亲:“我信任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父亲梁济在60岁生日前写下敬告世人书后投积水潭自尽。遗言:“国性不存,国将不国。必自我一人殉之,而后让国人共知国性乃立国之必要我之死,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唤起新也。他更从父亲的言传身教中,懂得了国事大于家事、国家命运重于个人生命的人生道理。 人们很难想象,猝然失去挚爱的父亲,梁漱溟先生是怎样平复内心伤痛的。就在父亲沉湖一年之后,他开始写作为其奠定学者地位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如果说今日中国不少学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自信,持有自尊,倡导自强,那一点儿不奇怪。但是,生逢乱世,饱经扰攘,在国家积弱、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况下,却仍然坚信中华文化伟力无穷者,乃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梁漱溟先生是也!(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父亲的信任且放任只是建立在梁漱溟少年时的一些思想行径很合父意,很受嘉赏的基础上,可见这个“民主家庭”奉行的并不是真正的民主。 b梁漱溟先生的父亲梁济亲历清末、民国时期的动荡,在60岁生日前写下敬告世人书后,带着对旧世界的眷恋投积水潭自尽。 c旧居遗址的描写,在一片祥和的秋日景象中。烘托出梁漱溟先生的成熟智慧和不卑不亢,并引出后文先生对未来人生的思考。 d在国家积弱、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况下,梁漱溟先生仍然坚信中华文化伟力无穷,认为中国文化较之西方文化更“深厚”。 e安福胡同、地安门中学、西海西沿2号,这一个个地方勾勒出梁漱溟先生的生命轨迹,从这里我们也看到了一代大师的成长。(2)梁漱溟先生对自学有怎样的认识?请简要概括。(6分)(3)在梁漱溟先生的人生里,父亲对他有哪些影响?请简要概括。(6分)(4)生逢乱世,父亲梁济带着“这个世界会好吗”的疑问投湖自尽,梁漱溟却坚信世界一天一天往好里去。做法不同,但都称得上“中国的脊梁”。对此,你怎么看?请谈谈你的理解。(8分)第卷 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鲁迅先生自写了狂人日记后,一发而不可收,其后作品不绝如缕,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崇高的地位。 b我们虽然缺乏经验,但可以向国内外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最终一定会走出自己的路子来的。 c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同学意外地在杭州西湖畔萍水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说起话来没完没了,别提多高兴了。 d如何让公众对本地奶粉有信心?这不是奶粉的事,而是公众对整个链条的不信任,一旦公众信任了药品、食品,那么奶粉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从央视“十一”黄金周期间对平民频繁追问“你幸福吗”,到各种有关幸福城市的排名,“幸福”成了当下一个热门话题。b近期被网友们调侃为“中国式过马路”的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不只是行人的错,恐怕某种程度上与“路权不平等”、与数不清的“中国式国情”之间也难脱干系。 c 从无到有,中国航母出现在东方的海平面上。从试航、改装到正式入列,“辽宁舰”迈出的这一步,注定是中国航母从梦想走向现实的一大步。 d门是危险的地方,家长一要防止孩子玩门,二要防止孩子在门附近玩,三要防止家中不要有强烈的穿堂风,以免门在被强力关闭的瞬间挤伤孩子。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大多数人选择网购的理由是省钱,”同样的东西,网上买的比商场便宜”。 。 因为网络中新奇有趣,受人追捧的商品太多了 但仔细一算账,更多的是没有什么用、图便宜或新奇买回来的闲置品 事实的确如此 所以普遍的现象是,消费者一开通网银,就沉溺于网购不能自拔 虽然买回不少物美价廉的产品 但很少有人只在网上购买单一货品 a. b. c. d 15以“弘扬竹文化,低碳先行”为主题的中国第六届竹文化节在江西宜春举办,下面是这次文化节节徽的主体部分,整个构图的色彩全为绿色。请用简要的文字说明其构图特征及文化内涵。(6分)16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概括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的意义,要求简洁、有条理。(5分) 以“书写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为宣传语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迅速引起关注,收视率飙升4倍,“汉字”成了今年最热门的词汇之一。 观众表示,随着节目进程做检测,结果很“汗颜”。不只是结构复杂、不常用的汉字写不出来,更有笔画简单而“高频”的汉字也“举白旗”。信息化时代,键盘录入和语音录入让人们书写能力退化,提笔忘字、错别字等越来越普遍。有位汉语言文学家说;“提笔忘字其实是母语情感的淡化。世界历史上所有文明的衰亡都伴随着文字的消亡,这是文化层面的危机。”听写大会的裁判长刘丹青说:“大会从选词、命题到读词、解释、评判,到嘉宾的评说讲解,都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学专业的基础上,这个节目在传承、传播、规范汉字方面,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在歌唱类、选秀类等节目扎堆的当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既有趣味性,又引领观众感受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正如参赛选手所说:“不论输赢,最后胜利的都是汉字。”五、写作(60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四川凉山某县的理科状元刘宁,考入国内某名牌大学。大家都觉得他会有一个美好的前途。刘宁大学毕业后,不断应聘辞职,不是嫌累就是嫌待遇低,连续几年都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他觉得像大多数人一样,工作、结婚、生子、挣钱、养家,很无聊,很没意思。他开始沉迷网络,四处流浪。父亲不理解,儿子毕业于名牌大学,本身能力也不弱,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对于刘宁的悲剧,你有什么感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学校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一 考场号 座位号 * 密 *封*线*高二期中考试 语文 答题卡联 考 证 号注 意 事 项1.考生答题前,务必先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用2b铅笔填涂)填写清楚。2.严格按照题号在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3.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严禁使用涂改液、修正纸和修正带。4.若考生未按上述要求填写答题,影响评分结果,后果自负。000000000111111111222222222333333333444444444555555555666666666777777777888888888999999999此栏考生禁填缺考!违纪!题号得分一二三四五总分一、选择题 (27分)1abcd4abcd12abcd2abcd5abcd13abcd3abcd6abcd14abcd二、古诗文阅读(27分)7(10分)(1) (2) 8(5分)答: 9(6分)答: 10.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1)(5分) (2)(6分)答: (3)(6分)答: (4)(8分)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11分)15(6分) 16(5分) 六、作文(60分)817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9分)1c (“新道德主义者与传统道德主义者对道德的看法从本质上讲是有相同之处的”错)2b (“毛泽东先生讲手上脚上沾着牛屎的农民也比知识分子干净”是为了证明“知识成为伪道德的根源”“知识与道德分裂”甚至“背道而驰”)3d (“只要就”表示的是充分条件关系,原文分句间是必要条件关系)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4a(迁:升迁)5c(说的事王及善的父亲。是武后对王及善治国方略的赞赏。表现王及善很受重用。) 6d (武后虽然不高兴,但并未免他的职。)7翻译(10分)抵御敌寇是小事,辅佐政事才是根本,你不能前行, (“末”、“ 本”、“辅”各1分,句子通顺2分。)(2)来俊臣凶残狡猾,不合仁义,带领亡命之徒,诬陷杀戮善良的大臣,天下人都很痛恨他。(“不道”、“引”、“疾”各1分,句子通顺2分。)8“怯”字既描绘出漂泊异乡的诗人在春寒未尽时节,对料峭春寒难以忍受的畏惧。(2分)也写出了对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的担忧。(3分)9写出了海棠“不惜”损毁胭脂容色,不畏春寒独立于细雨之中的孤高绝俗的特点。(3分)体现了诗人在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勇于在这样艰难的世事中傲然挺立的性格特征。(3分)10(1)出师未捷身先死 (2)长桥卧波 不霁何虹 (3)问君能有几多愁 (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5)水面清圆 (每空1分,共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1)选e得3分,选c得2分,选b得1分。 (a项“这个民主家庭奉行的并不是真正的民主”理解错误;b项父亲的自尽“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唤起新也”;d项“中国文化较之西方文化更深厚”属无中生有)(2)通过自学获得的学问才能切实实用;开放民主的教育氛围方能成就自学;自学的根本是向上心。 (每点2分,共6分) (3)民主宽放的家庭氛围,使得梁漱溟先生思想开放,也成就了他的自学;西方化的教育理念,使梁漱溟先生从小就接触世界新知识;父亲的言传身教,使梁漱溟从小萌露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懂得了国事大于家事的人生道理。(每点2分,共6分) (4)示例: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国家积弱、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况下,梁漱溟先生仍然坚信中华文化伟力无穷,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自信,持有自尊,倡导自强,堪称“中国的脊梁”。是父亲梁济的言传身教教会儿子国事大于家事、国家命运重于个人生命的道理。父亲的死“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唤起新也”,是以身殉国,是舍生取义,父亲也是“中国的脊梁”。 (观点2分,能结合文本分别从梁漱溟先生和父亲梁济两个方面阐述6分,共8分)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d (a项“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也比喻技艺等濒临失传;也比喻微妙的声音连绵不断。此处用来形容作品不当。b项“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连自己原来会的东西也忘掉了。是贬义词,用在此处感情色彩不符。c项 “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与句意不合。13a (b句式杂糅; c 语序不当 d否定失当)14c 15由竹叶构成汉字“竹”,点明了竹文化节的特点;(2分)数字6代表第六届文化节;(2分)整个构图的色彩为绿色,彰显了“弘扬竹文化,低碳先行”的主题特征。(2分)(意思对即可)16(1)直面汉字书写能力退化的问题(强化母语情感,防民族文化危机)(2)唤起大众对汉字的热情 (3)起到传承、传播、规范汉字的作用,(4)引领观众感受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5)“书写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一点一分)五、写作(60分)17立意提示:1、刘宁想要他理想中的生活,但是要面对现实。与其在浑浑噩噩中荒废生命,不如踏踏实实去一点一点做起,为自己的理想努力。2、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为事业献出自己的青春。觉得一般工作无聊,平凡的生活没意义,这是世界观和价值观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平凡的人生同样可以活的精彩。3、刘宁的悲剧折射教育的失败。家庭教育以出人头地为荣、学校教育唯分数论、社会教育的评价体系是权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住院医师规培-江西-江西住院医师规培(口腔颌面外科)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住院医师规培-江苏-江苏住院医师规培(临床病理科)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住院医师规培-新疆-新疆住院医师规培(儿外科)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北京-北京药剂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电工职业技能提升:接线电工面试题及答案实践指南
- 威宁面试:乡镇工作职位类别解析及答案示例
- 集团招聘面试实战:高级职位面试题目与解答
- 消防系统容灾与备份方案
- 2025年信号与系统选择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满分必刷】
- 吉林大学 人工智能原理 下
- 身份证地区对应码表
- 洗车场专项施工方案
- 中药饮片采购配送服务投标方案
- 风光电站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 五大神电力华煤炭公司劳动定员统一标准
- WB/T 1036-2006菱镁制品用玻璃纤维布
- 【词汇】高中英语新教材词汇总表(共七册)
- 北京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
- 笔迹、指纹鉴定申请书
- 长沙市历年中考数学试卷,2014-2021年长沙中考数学近八年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