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3限时训练时间:40分钟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一则文言文,完成小题。(9分) 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为人骁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梁、晋争天下为劲敌。晋虏彦章妻子归之太原,赐以第宅,供给甚备,间遣使者招彦章。彦章斩其使者以自绝。然晋畏彦章之在梁也,必欲招致之,待其妻子愈厚。是时,晋已尽有河北,以铁锁断德胜口,筑河南、北为两城,号“夹寨”。而梁末帝昏乱,小人赵岩、张汉杰等用事,大臣宿将多被谗间。龙德三年夏,晋取郓州,梁人大恐。宰相敬翔入见末帝,泣曰:“先帝取天下,不以臣为不肖,所谋无不用。今强敌未灭,陛下弃忽臣言,臣身不用,不如死!” 末帝问所欲言,翔曰:“事急矣,非彦章不可!”末帝乃召彦章为招讨使,以段凝为副。末帝问破敌之期,彦章对日:“三日。”左右皆失笑。彦章受命而出,驰两日至滑州,置酒大会,阴遣人具舟于杨村,命甲士六百人皆持巨斧,载冶者,具鞴炭,乘流而下。彦章会饮,酒半,佯起更衣,引精兵数千,沿河以趋德胜。舟兵举锁烧断之,因以巨斧斩浮桥,而彦章引兵急击南城。浮桥断,南城遂破,盖三日矣。时庄宗在魏,以朱守殷守夹寨,闻彦章为招讨使,惊曰:“彦章骁勇,吾尝避其锋,非守殷敌也。”即驰骑救之。比至,而南城已破矣。时段凝已有异志,凝与赵岩、张汉杰交通。彦章愤梁日削,而嫉岩等所为,尝为人曰:“俟吾破贼还,诛奸臣以谢天下。”岩等闻之惧,与凝协力倾之,乃罢彦章。唐兵攻兖州,末帝召彦章使守捉(注)注东路,彦章以兵少战败,被擒。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庄宗爱其骁勇,欲全活之,彦章谢曰:“臣与陛下血战十余年,今兵败力穷,不死何待?且臣受梁恩,非死不能报,岂有朝事梁而暮事晋,生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遂见杀,年六十一。 (注:守捉,以少量兵力驻守。) (摘自新五代史 有删节)1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虏彦章妻子归之太原 之:到,往去 b. 大臣宿将多被谗间 宿将:有经验的老将 c. 与凝协力倾之 倾:倾力协助 d. 庄宗爱其骁勇,欲全活之 全活:保全,使活下来2下列句子分别表明王彦章“骁勇善战”和“忠义守节”的一组是( )a. 斩其使者以自绝 必欲招致之,待其妻子愈厚 b. 事急矣,非彦章不可 臣身不用,不如死 c. 非守殷敌也 俟吾破贼还,诛奸臣以谢天下 d. 比至,而南城已破矣 今兵败力穷,不死何待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叙述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彦章骁勇有力,晋人俘虏其家人,以此诱迫彦章投降。尽管末帝昏乱,奸臣当道,自己无用武之地,但他仍不为晋人所动。 b. 晋人攻取郓州,梁人举国震动。宰相敬翔以死谏末帝,荐彦章。彦章临危受命,不负众望,大破南城,显示了他在梁的重要地位和才能。 c. 王彦章激愤于国力日衰,立志诛杀奸臣,终为部下谗陷,被罢免官职。但后来当梁末帝委任他为招讨使时,仍挺身而出,直至兵败被俘。 d. 王彦章虽是介武夫,但他以“豹死留皮,人死留名”表白自己为人的准则,被俘后,宁死不事二君,表现出他的忠义守节。【答案】1c【小题1】d【小题1】c【解析】1倾:排挤、陷害【小题1】a“斩其使者以自绝”,表示彦章忠义,不是骁勇善战;“必欲招致之,待其妻子愈厚”,是晋人对彦章妻儿的态度。 b“臣身不用,不如死”,表明宰相敬翔的忠义,不是彦章。 c“俟吾破贼还,诛奸臣以谢天下”写彦章发誓为国锄奸。【小题1】唐兵攻兖州时,彦章使守捉,而不是招讨使;任招讨使是晋攻取郓州时。【参考译文】 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他勇猛很有力气,能光着脚在荆棘上行走百余步。(当时)梁、晋争夺天下,互为劲敌。晋人抓住彦章的妻儿把他们送到太原,赐给他们居住的宅第,供给的物资非常周全,(然后晋人)暗中派遣使者招降彦章。彦章将使者斩首而断绝了自己的退路。但是晋人惧怕彦章在梁国,决心招他归顺,(因此)更加厚待他的妻儿。这时,晋国已经全部占有黄河以北的地区,用铁锁截断德胜口,在黄河南、北两岸修筑两座城寨,号称“夹寨”。而梁末帝昏庸无能,奸邪的小人赵岩、张汉杰等当权,有名望的大臣老将多被他们的谗言所害。龙德三年夏,晋攻取郓州,梁举国惊恐。宰相敬翔入朝见末帝,哭泣说:“先帝夺取天下,不认为我不贤,我的谋略无不被采用。如今强敌还没有被消灭,陛下如果不听我的话,我这身老骨头也没什么用了,不如死了算了!”末帝问他想说什么话,敬翔说:“事情很紧急了,非用彦章不可!”末帝于是征召彦章担任招讨使,让段凝担任副将。梁末帝询问破敌的期限,王彦章回答说:“三天。”左右的人都忍不住笑了。王彦章接受任命出征,飞驰两天赶到滑州,摆酒大宴,暗中派人在杨村准备战船。命令六百身穿铠甲的士兵都手持大斧,载上锻铁的工匠,带上鼓风器和柴炭,顺水而下。王彦章聚集众人饮酒,酒喝到一半,假装起身更衣,率领几千精兵,沿河奔赴德胜口,船中的士兵挑起铁锁把它烧断,趁势用大斧砍断浮桥,而王彦章率兵猛攻南城,浮桥已断,南城于是被攻破,大概是三天吧。当时庄宗在魏地,命朱守殷驻守夹寨,庄宗听说彦章担任招讨使,惊慌地说:“彦章骁勇善战,我常避开他的锋芒,不是守殷所能抵挡得了的。”立即率军前去救援守殷。等庄宗赶到时,南城已被彦章攻破。这时段凝已对梁早有二心,与赵岩、张汉杰等人勾结窜通。彦章激愤于梁的国力一天天地衰微,因而痛恨赵岩等奸臣的所作所为,曾经对人说:“等我破贼之后返回,一定诛杀奸臣来向天下百姓谢罪。”赵岩等人听到后非常害怕,于是与段凝互相配合极力排挤、陷害彦章,(梁末帝)于是罢免了彦章的官职。唐兵攻打兖州,末帝征召彦章命他率少量人马驻守注东路,彦章因兵少而战败,被晋人捉拿。彦章是个武人,没有读过书,经常用民间俗话对人说:“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庄宗敬爱他骁勇善战,想保全他的性命,彦章推辞说:“我与陛下血战了十多年,如今兵败被俘走投无路,不处死我还等什么?况且我深受梁国的恩惠,不死就无法报答,哪有早上为梁效力而晚上又为晋效力的道理,那样我活着有何面目见天下人呢?”于是彦章被杀,终年六十一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羽,字鸿渐,不知所生。初,竟陵禅师智积得婴儿于水滨,育为弟子。及长,耻从削发,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始为姓名。幼时,其师教以旁行书,答曰:“终鲜兄弟,而绝后嗣,得为孝乎?”师怒,使执粪除圬塓以苦之,又使牧牛三十,羽潜以竹画牛背为字。得张衡南都赋,不能读,危坐效群儿嗫嚅若成诵状,师拘之,令剃草莽。当其记文字,懵懵若有遗,过日不作,主者鞭苦,因叹曰:“岁月往矣,奈何不知书!”呜咽不自胜,因亡去,匿为优人,作诙谐数千言。天宝间,署羽伶师,后遁去。古人谓“洁其行而秽其迹“者也。 上元初,结庐苕溪上,闭门读书。名僧高士,谈宴终日。貌寝,口吃而辩。闻人善,若在己。与人期,虽阻虎狼不避也。自称“桑苎翁”,又号“东岗子”。工古调歌诗,兴极闲雅。著书甚多。扁舟往来山寺,唯纱巾藤鞋,短褐犊鼻,击林木,弄流水。或行旷野中,诵古诗,裴回至月黑,兴尽恸哭而返。当时以比接舆也。与皎然上人为忘言之交。有诏拜太子文学。 羽嗜茶,造妙理,著茶经三卷,言茶之原、之法、之具,时号“茶仙”,天下益知饮茶矣。鬻茶家以瓷陶羽形,祀为神,买十茶器,得一鸿渐。初,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喜茶,知羽,召之。羽野服挈具而入,李曰:“陆君善茶,天下所知。扬子中泠水,又殊绝。今二妙千载一遇,山人不可轻失也。”茶毕,命奴子与钱。羽愧之,更著毁茶论。与皇甫补阙善。时鲍尚书防在越,羽往依焉,冉送以序曰:“君子究孔释之名理穷歌诗之丽则远野孤岛通舟必行鱼梁钓矶随意而往。夫越地称山水之乡,辕门当节钺之重。鲍侯知子爱子者,将解衣推食,岂徒尝镜水之鱼,宿耶溪之月而已。”集并茶经今传。:此处指陆羽的塑像。4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天宝间,署羽伶师 署:官府b与人期,虽阻虎狼不避也 期:约定c工古调歌诗,兴极闲雅 工:擅长d岂徒尝镜水之鱼 徒:仅仅5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古人谓“洁其行而秽其迹”者也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b羽野服挈具而入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c命奴子与钱,羽愧之与嬴而不助五国也d与皎然上人为忘言之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6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究孔释之名理/穷歌诗之丽则/远野孤岛/通舟必行/鱼梁钓矶/随意而往b君子究孔释之名/理穷歌诗之丽/则远野孤岛通舟/必行鱼梁钓矶/随意而往c君子究孔释之名理/穷歌诗之丽/则远野孤岛/通舟必行/鱼梁钓矶/随意而往d君子究孔释之名/理穷歌诗之丽/则远野孤岛/通舟必行/鱼梁钓矶/随意而往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危坐效群儿嗫嚅若成诵状,师拘之,令剃草莽。 (2)鬻茶家以瓷陶羽形,祀为神,买十茶器,得一鸿渐。 (3) 鲍侯知子爱子者,将解衣推食,岂徒尝镜水之鱼,宿耶溪之月而已。 【答案】4a5b6a7(1)(他却)端坐着学小孩子念念有词的样子,禅师抓住他,让他割草。(2) 卖茶的店家用瓷土陶制出陆羽的塑像,奉为神来祭祀,每买十件茶具,就送一具陆羽的塑像。(3)鲍长官是了解先生爱惜先生的人,会对先生解衣推食(倍加关照),先生此去怎能是仅仅品尝镜湖的鱼,欣赏耶溪的月而已呢?【解析】4署,本指官署,在此处是动词,“任命”的意思。5a项的人/停顿;b都表修饰;c给/亲附;d成为/被动6注意句子的对称性。7本题考查翻译能力。关键词为(1)危、嗫嚅、剃。(2)鬻、瓷陶、祀。(3)知、爱、徒。【参考译文】陆羽,字鸿渐,人们不知道他的父母是谁。当初,竟陵的僧人智积在河边捡到一个婴儿,就把他当作自己的弟子来养育。等到长大后,他不愿意跟从智积削发为僧,就用易经为自己占卜,卜得蹇卦中的渐卦,卦上说:“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器。”他才用陆羽做自己的姓名。小时候,他的师傅教他抄经书,陆羽却说:“(释氏弟子)生无兄弟,死无后代,能称有孝吗?”禅师听后很生气,就用挑粪扫垃圾来惩罚他,又让他放三十头牛,陆羽就用竹画牛背学写字。(偶然)得到张衡的南都赋,(不识字)不能阅读,却端坐着学小孩子念念有词的样子,禅师抓住他,让他割草。当他记经书的时候,糊里糊涂好像有所丢失一样,过了一天还是无法记住,禅师鞭打他,陆羽感叹说:“时间流逝了,怎么还是不会写呢!”他泣不成声就逃走了,成为优伶藏了起来,撰写了谈笑一万多字。天宝年间,陆羽被官府任命为优伶的老师,后来他逃走了。这就是古人说的“品行高洁而行迹污秽”的人。上元初年,陆羽在苕溪上修建了房子,闭门读书。还与有名的高僧和隐士相聚,整日喝酒聊天。陆羽相貌丑陋,说话结巴,却很善辩,他听到别人的美德,就像自己具有这种美德一样高兴。与别人约会,即使虎狼当道也会如期前往。他自称“桑苎翁”,又号称“东岗子”。他精通古调歌诗,兴致极为安闲高雅,著书很多。他驾着小舟在在山寺间来往,总是头戴纱巾,脚穿草鞋,身穿粗布短衣,腰系围裙,敲打着林间树木,戏耍着河中清流。他有时独行在旷野之中,吟咏古诗,来往徘徊直到月亮下山,兴致尽了才痛哭着回家。当时的人们都把他比作春秋时楚国的狂人接舆。陆羽与僧人皎然是最好的朋友。皇上曾下诏任命陆羽为太子文学。陆羽嗜好喝茶,创制了茶道的精妙理论,著有茶经三卷,论述茶道的根源、茶道的方法、茶道的器具,被当时的人称为“茶仙”,天下人由此渐渐懂得喝茶了。卖茶的店家用瓷土陶制出陆羽的塑像,奉为神来祭祀,每买十件茶具,就送一具陆羽的塑像。当初,御史大夫李季卿到江南任宣慰使,他喜欢喝茶,知道陆羽的名声,就派人召陆羽来。陆羽身穿农夫的衣服提着茶具进入衙门。李季卿说:“陆先生精于茶道,天下了解。扬子江的中泠泉水又极为绝妙,如今二妙碰到一起,千载难逢,陆先生不可错过这个机会啊。”喝完茶,李季卿命令家奴付给陆羽茶钱,陆羽感到很羞愧,改著毁茶论一篇。陆羽与皇甫补阙交好,当时尚书鲍防在越中,陆羽前往依附他。皇甫冉写序送给他说:“君子推究儒、佛二家的名理,穷尽诗歌的丽则,遥远的别馆,孤零的岛屿,有船通行的地方就一定要去;有鱼梁钓矶之处,可随意前往。那越中地方是著名的山水之乡,军门又承担这朝廷节钺的重任。鲍长官是了解先生爱惜先生的人,会对先生解衣推食,倍加关照,先生此去怎能是仅仅品尝镜湖的鱼,赏若耶溪的月而已呢?”陆羽的诗文集和茶经流传至今。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太行毛大福,疡医也。一日,行术归,道遇一狼,吐裹物,蹲道左。毛拾视,则布裹金数事。方怪异间,狼前欢跃,略曳袍服,即去。毛行,又曳之。察其意不恶,因从之去。未几,至穴,见一狼病卧,视顶上有巨疮,溃腐生蛆。毛悟其意,拨剔净尽,敷药如法,乃行。日既晚,狼遥送之。行三四里,又遇数狼,咆哮相侵,惧甚。前狼急入其群,若相告语,众狼悉散去。毛乃归。 先是,邑有银商宁泰,被盗杀于途,莫可追诘。会毛货金饰,为宁所认,执赴公庭。毛诉所从来,官不信,械之。毛冤极不能自伸,惟求宽释,请问诸狼。官遣两役押入山,直抵狼穴。值狼未归,及暮不至,三人遂反。至半途,遇二狼,其一疮痕犹在。毛视之,向揖而祝曰:“前蒙馈赠,今遂以此被屈。君不为我昭雪,回搒掠死矣!”狼见毛被絷,怒奔隶。隶拔刀相向。狼以喙拄地大嗥,嗥两三声,山中百狼群集,围旋隶。隶大窘。狼竞前啮絷索,隶悟其意,解毛缚,狼乃俱去。归述其状,官异之,未遽释毛。 后数日,官出行。一狼衔敝履委道上。官过之,狼又衔履奔前置于道。官命收履,狼乃去。官归,阴遣人访履主。或传某村有丛薪者,被二狼迫逐,衔其履而去。拘来认之,果其履也。遂疑杀宁者必薪,鞫之果然。盖薪杀宁,取其巨金,衣底藏饰,未遑搜括,被狼衔去也。 昔一稳婆出归,遇一狼阻道,牵衣若欲召之。乃从去,见雌狼方娩不下。妪为用力按捺,产下放归。明日,狼衔鹿肉置其家以报之。可知此事从来多有。 (节选自聊斋志异)注疡医:指治疮伤的外科医生。数事:数件。搒:笞击考问。絷:捆绑。稳婆:接生婆。8下列句子中,对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官不信,械之 械:用枷锁拘禁 b会毛货金饰 货:卖c一狼衔敝履委道上 委:舍弃 d未遑搜括,被狼衔去也 遑:急迫9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敷药如法,乃行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b官不信,械之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c衔其履而去 骊山北构而西折d君不为我昭雪 何为其然也10下列各句分编为四组,每句都能体现狼讲“义气”的一组是(3分)咆哮相侵,惧甚日既晚,狼遥送之。狼见毛被絷,怒奔隶。君不为我昭雪,回去搒掠死矣明日,狼衔鹿肉置其家以报之a b c d11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外科医生毛大福在回家途中遇到一只衔着包裹来求助的狼,因见狼没有恶意而出手相助,后在狼的护送下平安到家。b毛大福出售金饰被宁家认出后,有口难辩,只好在差役的押解下进山向狼求证,狼一听毛大福的求告,就愤怒地奔向差役。c县官出行,一只狼衔来破鞋示意县官收起来,县官暗地里派人查找鞋的主人,最终抓到杀死宁泰的凶手丛薪。d过去,有个接生婆曾遇到一只母狼难产,在她的帮助下狼顺利分娩后,狼衔着鹿肉到接生婆家来报恩。1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6分)先是,邑有银商宁泰,被盗杀于途,莫可追诘。狼竞前啮絷索,隶悟其意,解毛缚,狼乃俱去。【答案】8d9c10c11b【小题1】在这之前,县里有个名叫宁泰的钱商,在路上被强盗杀死,没有可以追查的线索。狼争着上前咬毛大福的绑绳,差役明白了它们的意思,便解开毛大福的绑缚,狼这才一起离开了。【解析】8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考点,能力层次为b,侧重“理解”能力的考核。遑:闲暇9a项,第一个“乃”是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第二个“乃”,为副词,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等。b项,第一个“之”是第三人称代词,“他”。第二个“之”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c项,“而”都是表顺承的连词,不译。d第一个“为”是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第二个“为”为介词,可译为“因为”。10此题考查对描写对象性格特征的概括,每句都能体现狼讲“义气”的一组是c,回答此题,一要读懂文意,结合文意判断,二要用排除法,排除干扰项。第句是写毛大福在看到群狼咆哮时害怕的情状,第句是毛大福在请求狼为他昭雪。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关键是翻译出“狼见毛被絷,怒奔隶”,不是“狼在听了毛大福的求告后,就愤怒地奔向差役”,而是“狼见毛被絷”后,才奔向差役。【小题1】翻译句子时,第一步:联系语境明大意。联系具体语境,把握句子大意,写出主干。第二步:字句落实莫疏漏。注意重要实词、虚词,看清语法现象,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明确特殊句式如省略、倒装、固定句式等。第三步:翻译句子要得法。文言文“六字翻译法”:留、替、补、删、移、猜。“留”,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替”,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补出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移”,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猜”,指文言句中多义实词、带修辞的句子,要根据上下文灵活猜测处理。第四步:隐性失分要避免。回顾原文,检查是否符合语境“看”;再读一遍,保证句子准确通顺“念”;誊上卷子,字迹清楚端正无误“写”得分点“是”“ 被盗杀于途”状语后置句“追诘”“ 竞”“ 其”“ 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王鼎字鼎臣,以进士第,累迁太常博士。时天子患吏治多弛,监司不举职,而范仲淹等方执政,择诸路使者令按举不法,以鼎提点江东刑狱。与转运使杨纮、判官王绰竞擿发吏,至微隐罪无所贷。于是所部官吏怨之,目为“三虎”。仁宗闻之,不说,后傅惟几奉使江东,戒以毋效“三虎”为也。仲淹等罢,鼎与纮、绰皆为人所言,时鼎提点两浙刑狱,降知深州。明年,河北大饥,人相食,鼎经营赈救,颇尽力。徙建州,其俗生子多不举,鼎为条教禁止。时盗贩茶盐者众,一切杖遣之,监司数以为言,鼎弗为变。徙提点河北刑狱,治奸赃益急,所劾举,不避贵势。召为开封府判官,改盐铁判官,累迁司封员外郎、淮南两浙荆湖制置发运副使。内侍杨永德奏请沿汴置铺挽漕舟,岁可省卒六万,鼎议以为不可。永德横猾,执政重违其奏,乃令三司判官一员将永德就鼎议,发八难,永德不能复。鼎因疏言:“陛下幸察用臣,不宜过听小人,妄有所改,以误国计。”于是永德言不用。居二年,遂以为使。前使者多渔市南物,因奏计京师,持遗权贵。鼎一无所市,独悉意精吏事,事无大小,必出于己。凡调发纲吏,度漕路远近,定先后为成法,于是劳逸均,吏不能为重轻。官舟禁私载,舟兵无以自给,则尽盗官米为奸。有能居贩自赡者,市人持以法,不肯偿所逋。鼎为移州县督偿之,舟人有以自给,不为奸,而所运米未尝不足也。 鼎性廉不欺,尝任其子,族人欲增年以图速仕,鼎不可。父死,分诸子以财,鼎悉推与其弟。尝知临邛县,转运使选摄新繁,新繁多职田,斗粟不以自入。奉使契丹,得千缣,散之族人,一日尽。所至不扰,唯市饮食日用物,增直以偿。事继母孝,教育孤侄甚至,自奉养俭约。当官明敏,强直不可挠。所荐士多知名,有终身不识者。 (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九,有删改)13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择诸路使者令按举不法 按:追究,查办b.时盗贩茶盐者众,一切杖遣之遣:发配c.唯市饮食日用物,增直以偿 偿:偿还d.事继母孝,教育孤侄甚至 至:周到1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明王鼎做官“强直不可挠”的一项是( )(3分)竞擿发吏,至微隐罪无所贷一切杖遣之,监司数以为言,鼎弗为变 治奸赃益急,所劾举,不避贵势 分诸子以财,鼎悉推与其弟 所至不扰,唯市饮食日用物 事继母孝,教育孤侄甚至,自奉养俭约a b. c. d.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傅惟几奉命出使江东,仁宗就拿“三虎”的做法告诫他,要他像王鼎等人那样检举不法,坚持原则,刚正不阿。b. 河北地区发生大灾荒,人吃人,王鼎想方设法救济灾民。调为建州知州,那里的风俗是生了孩子多不抚养,王鼎就制定条例教育州民,禁止他们这样做。c. 杨永德横暴狡猾,执政难于违背他的奏请,就让三司判官中的一个人带永德来和王鼎辩论,王鼎连发八问,杨永德回答不出。d. 王鼎担任临邛县知县时,在新繁办公,新繁有很多官田,但王鼎一斗粟也不拿回家。他奉命出使契丹,得到一千匹缣,就把他分给了族人。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与转运使杨纮、判官王绰竞擿发吏,至微隐罪无所贷。(2)鼎为移州县督偿之,舟人有以自给,不为奸,而所运米未尝不足也【答案】13c14a【小题1】a15(1)(王鼎)与转运使杨纮,判官王绰竞相揭发贪官污吏,甚至对微小隐蔽的罪行也不宽恕。(2) 王鼎就发文书要州县监督偿还,舟人有办法自给了,就不再干坏事了,而所运的米也不再短缺了。【解析】13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考点,能力层次为b,侧重“理解”能力的考核。结合“增直”即增加价值来推断,偿 :补偿 14此题考查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概括,全都能表明王鼎做官“强直不可挠”的一项是 ,表现的是王鼎的谦让, 表现的是王鼎爱民,表现的是王鼎的善待家人,生活节俭。【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关键是翻译出“后傅惟几奉使江东,戒以毋效“三虎”为也。仲淹等罢,鼎与纮、绰皆为人所言,时鼎提点两浙刑狱,降知深州”,由此推断是曲解原文,应是仁宗用不要效仿“三虎”的做法告诫傅惟几。15翻译句子时,第一步:联系语境明大意。联系具体语境,把握句子大意,写出主干。第二步:字句落实莫疏漏。注意重要实词、虚词,看清语法现象,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明确特殊句式如省略、倒装、固定句式等。第三步:翻译句子要得法。文言文“六字翻译法”:留、替、补、删、移、猜。“留”,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替”,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补出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移”,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猜”,指文言句中多义实词、带修辞的句子,要根据上下文灵活猜测处理。第四步:隐性失分要避免。回顾原文,检查是否符合语境“看”;再读一遍,保证句子准确通顺“念”;誊上卷子,字迹清楚端正无误“写”。(1) “竞”竞相;“擿发”揭发;“至”甚至;“贷”宽恕。(2) “移”递送文书;“督偿”监督偿还;“为奸”干坏事;“未尝”不再;“不足”短缺。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刘行本,沛人也。行本起家武陵国常侍,寓居京兆之新丰。每以诵读为事,精力忘疲,虽衣食乏绝,晏如也。性刚烈,有不可夺之志。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进攻怀州。行本率吏民拒之,拜仪同,赐爵文安县子。及践祚,征拜谏议大夫。未几,迁黄门侍郎。上尝怒一郎,于殿前笞之。行本进曰:“此人素清,其过又小,愿陛下少宽假之。”上不顾。行本于是正当上前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置臣左右。臣言若是,陛下安得不听?臣言若非,当致之于理,以明国法,岂得轻臣而不顾也!臣所言非私。”因置笏于地而退,上敛容谢之,遂原所笞者。雍州别驾元肇言于上曰:“有一州吏,受人馈钱三百文,依律合杖一百。然臣下车之始,与其为约。此吏故违,请加徒一年。”行本驳之曰:“律令之行,并发明诏,与民约束。今肇乃敢重其教命,轻忽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管理制度中保密协议
- 健身房场地租赁合同协议
- bim深化设计合同范本
- 厂房工程包清工合同范本
- 去哪里签订赠与协议合同
- 2025年河南省张家口市涿鹿中学数学高三上期末监测试题
- 公司货物买卖协议书范本
- 卫生院口腔承包协议合同
- 农村网模板建设合同范本
- 商用小仓库租用合同范本
- 2025年供水管道工职业技能竞赛参考试指导题库300题(含答案)
- 预包装食品配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第二章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生理课件
- 宁波市慈溪市人民法院招聘审判辅助人员笔试真题2024
- 2021-2022学年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相似三角形性质与判定 同步练习卷
- 《高尔夫基础培训》课件
- 沪教版(五四学制)(2024)六年级下册单词表+默写单
- 城市管理辅助队伍服务投标方案
- 第五课+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储罐及输油管道拆除方案
- 手术室院感防控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