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4.2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选修2.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4.2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选修2.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4.2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选修2.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4.2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选修2.doc_第4页
高中历史 4.2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选修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2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2)一、选择题1.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根据王位继承法,汉诺威选帝侯即英国王位,由于乔治一世来自德意志汉诺威,对英语和政务不熟悉,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甚至不出席内阁会议而让大臣料理国事。乔治一世的以上特点( )a.有利于内阁制的形成 b.造成了英国统治的极端腐败c.有利于改善德意志和英国的关系 d.标志着内阁制的形成 2.(2012信阳模拟)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威尔克斯主持的苏格兰人报刊出谴责政府对外政策并攻击国王乔治三世的文章,英王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其议员资格。英王的做法( )a.违背了权利法案的规定b.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c.是行使正当权力的体现d.维护了英国政府的权威3.在2011年4月的英国,最吸引民众眼球的两大新闻热点,莫过于威廉王子大婚与利比亚战况。比较来看,王子大婚的覆盖率要更高一些。英国国民如此关注英国王室婚礼,体现了英国王室的重要作用。那么英国国王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中的政治作用主要表现为( )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象征国家的统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直接提名首相人选a.b.c.d.4.(2012马鞍山模拟)2011年5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对爱尔兰进行了国事访问,成为自爱尔兰脱离英国以来首位访爱的英国君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伊丽莎白二世行使政府首脑权力b.英国重视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c.伊丽莎白二世对外代表英国访爱d.君主制度在英国持续的时间较长5.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王权得到空前强化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机关的象征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 6.由政治实践开创的某些宪法惯例是英国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1746年,首相佩勒姆要求国王任命一位重要内阁大臣,遭到国王拒绝。佩勒姆带领内阁成员集体辞职,以示抗议。最后,国王不得不向佩勒姆让步。该事件开创了内阁集体辞职的先例,这一事件还( )a.削弱了国王对内阁的控制b.强化了国王对政府的干预c.进一步显示了议会的力量d.严重破坏了英国的民主传统7.(2012乌鲁木齐模拟)一名英国学者对环球时报记者称,英国人把议会比作政坛“大本钟”除了“还在那里闹出动静外,没有更大用处”。这表明( )a.代议制民主政治已丧失其存在基础b.议会不再代表广大选民的利益c.英国人厌倦了资产阶级的民主闹剧d.行政权的扩张弱化了议会权力8.英国代议制民主在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形成的自身特点不包括( )a.是间接民主b.保留着中世纪的传统特征c.基本框架较中世纪发生了根本变化d.内阁是英国现代政治权力的中心9.君主立宪制确立后,英国的代议制民主是通过哪些方面完善的(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议会改革使得议会制度民主化通过权利法案两党制形成并不断发展a.b.c. d.10.英国代议制民主政体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有利于促使英国进入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促进了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对于欧洲和北美地区许多国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了英国海外殖民地的政治文明a.b.c. d.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根据宪法的规定,英国是一个君主制国家,世袭的国王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议会的组成部分、司法首脑、武装部队总司令和国教的世俗领袖。从形式上说,英王的权力是最大和最广泛的,但不能单独行使,而由内阁和议会行使,所以英王的权力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材料二 英国行政机构的构成比较复杂,它包括政府、内阁、政府各部、枢密院和地方行政机构等。政府大臣中包括阁员大臣和非阁员大臣。由阁员大臣组成内阁。内阁由首相主持,它是英国政府的领导核心,是行政决策机构。17世纪末18世纪初,内阁和政府日益融为一体,内阁构成人员也趋于稳定。材料三 英国前任内阁首相布莱尔是由下议院多数党选举产生的,所以他要出兵伊拉克,一般会很轻易就在下议院获得多数票通过,但也有120多名工党议员对政府决议投反对票,使布莱尔蒙受了打击。政府的决议遭到反对怎么办呢?就需要首相为自己的决策进行辩护。但是无论辩护结果如何,只要下议院是多数票通过了,最后英国就可以出兵伊拉克。材料四 2010年1月,由于英国前任首相布莱尔在2003年因情报称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曾派兵伙同美国等联合打击伊拉克,正遭到议员的质询。请回答:(1)在责任制内阁中,英国国王与内阁之间是什么关系?(2)在责任制内阁中,内阁与政府是什么关系?(3)在责任制内阁中,议会与政府的关系是如何体现的?(4)为什么会发生材料四中布莱尔受到议员质询的情况?12.(2012唐山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英国宪政”是一种不成文的宪法,它由历史上形成的许多习俗、惯例、“先例”所组成。由于它建立在浓厚传统的基础上,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它比成文的宪法更牢固。材料二 1832年,议会改革方案获得英国议会通过。方案规定:城市居民凡年收入在10镑以上的房主和年付房租额在10镑以上的房客都有选举权;农村居民年收入在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在50镑以上的租地者都有选举权;取消了56个“衰败选区”的议会代表名额,30个小选区选举名额也从2名减至1名,并将空出的143个席位分配给新兴的工业城市。材料三 “先例”本身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创新,推动了英国宪政的调整和完善。1975年,工党威尔逊首相为解决在加入欧洲共同市场问题上出现的党内和国内的分歧,决定进行一次全民公决。这在英国历史上是破天荒第一次,自此以后,全民公决就成了决定国家大事、特别是有争议的大事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方式。20世纪,类似的“先例”也不断形成。例如:在1895-1902年,仍然由出身古老世家的贵族担任首相,继承着18、19世纪的传统。但是在后来的几十年中,则一直由“平民”出任首相,似已成为惯例。现在,人们一般都认为只有下议员才有资格充当首相,而贵族聘任首相似乎已经不合时宜了。所以,1963年霍姆勋爵在接任首相时,只好放弃贵族头衔,改称亚历克道格拉斯霍姆爵士。钱乘旦20世纪英国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变异请回答:(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哪些法律文件打破了材料一中所述英国宪政“不成文”的局面?试加以评述。(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时代背景并指出改革改变了什么“先例”。(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英国宪政的发展历程。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48小时首相”1746年,乔治二世否决了时任首相亨利配兰的提案,导致配兰率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乔治二世恼羞成怒,任命巴思伯爵为新的财政大臣,但是巴思伯爵受到了上届阁员的抵制,只当了两天首相就被迫辞职,时称“48小时首相”。乔治二世被迫请配兰复职并接受了其苛刻条件,由此开创了新的先例。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1)材料中“新的先例”指什么?“48小时首相”说明了什么问题?(2)人类进步不乏政治上的创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政治创新”在美国建国之初是如何体现的。答案解析1.【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可得出英王乔治一世对英语不熟悉,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国家事务逐渐转由内阁大臣处理,英王逐渐“统而不治”,有利于内阁制的形成。故a项符合题意。b项表述错误;c项从题干中不能得出;内阁制形成是沃波尔时期,故d项错误。2.【解析】选a。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1762年,英国已经颁布了权利法案,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君主已无实权,故不可能授意政府逮捕议员约翰威尔克斯并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其议员资格。答案为a。3.【解析】选a。本题容易错选d项,解题时混淆了国王权力的范畴。在英国君主立宪制下,随着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国王的权力逐渐缩小,英王不能直接提名首相人选,而是任命下院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4.【解析】选a。本题考查识记基础知识并理解分析能力。英国自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以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国王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而政府首脑由首相担任。故a项错误。5.【解析】选d。明朝内阁是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的中央机构,而英国内阁则是近代代议制下的权力机构。6.【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国王向首相让步,批准任命首相要提名的内阁大臣,极大削弱了国王任免首相及大臣的权力,削弱了国王对内阁的控制。7.【解析】选d。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体现了英国在责任内阁制下,议会权力受到冲击。只有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史实不符。8.【解析】选c。长期以来,英国代议制度的基本框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仍然由国王、上院、下院、内阁几部分组成,c项符合题意。9.【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由题干中的“君主立宪制确立后”可排除。英国的代议制民主包含议会制、责任制内阁、两党制、君主立宪制等各项制度,都是在君主立宪制确立后对英国代议制民主的发展完善,故选d。10.【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基础史实的记忆能力。均符合英国代议制民主政体产生的影响。11.【解析】本题是对英国责任制内阁形成后,英王、政府及议会的关系的考查,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及综合归纳的能力。第(1)题应从材料一出发,注意从内阁产生的程序和特点方面分析国王与内阁之间的关系。第(2)题紧扣材料二,注意材料二中“内阁和政府日益融为一体”、“内阁由首相主持,它是英国政府的领导核心”等相关信息,据此分析、归纳内阁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第(3)题,应注意结合材料三中首相布莱尔与下议院的关系、出兵伊拉克这一决策通过的程序等信息,并结合必修1内容分析议会与政府的关系。第(4)题应在第(3)题基础之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1)在国王的授权下,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名单,呈请国王批准后,内阁即告组成。但国王的授权批准只是程序上的,只具象征意义,并不能真正约束、监督内阁对议会负责。(2)“政府”和“内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内阁是政府的领导核心,由议会的多数党组成,内阁成员既是政府的行政官员,又是议会的议员。(3)在责任制内阁中,英国的议会与政府的关系体现为:内阁必须得到下议院议员的支持,内阁首相必须是议院多数党的领袖。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4)在英国,以首相为首的内阁和政府,都必须接受议会的监督,集体对议会负责,如首相本人就有义务向议会报告工作,有责任回答议员的质询。12.【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不难回答,评述需结合教材进行简要评述。第(2)题第一问需要联系必修1、2所学的相关内容进行回答;第二问根据材料信息容易看出工业城市即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第(3)题依据三则材料所贯穿的主题,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1689年权利法案和1701年王位继承法。评述:君权受到议会严格的限制,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2)背景: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英国群众斗争运动的高涨;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为谋求参政权进行的斗争。改变: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3)自光荣革命以来,英国宪政走上和平发展的改革之路,经过18、19世纪议会改革,到20世纪政治制度的传统框架基本形成。它具有连续性、渐进性的特点。随着历史的发展,英国宪政不断完善与成熟。【规律方法】把握题眼、加工信息材料解析题作为一种考查方式,有它自己的特点,不管有几个材料,总有一个中心,我们可以称其为题眼,也可以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