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新泰泉沟中学中考语文模拟题一.doc_第1页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泉沟中学中考语文模拟题一.doc_第2页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泉沟中学中考语文模拟题一.doc_第3页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泉沟中学中考语文模拟题一.doc_第4页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泉沟中学中考语文模拟题一.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泉沟中学2014中考语文模拟题一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基础测试(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蓓蕾(li) 脂肪(zh) 斤斤计较(jio) 万恶不赦(sh)b. 伫立(zh) 阴晦(hu)满载而归(zi) 中流砥(d)柱c. 分泌(m)机械(xi) 既往不咎(ji) 猝(c)不及防d. 汲水(j)炫耀(xun)惩恶扬善(chng)鳞次栉(zh)比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久经决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就在这严冬的天空中荡漾了。b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便是敬。c他读过私塾,年长后外出闯码头,碰了几次壁,穷愁缭倒,无以为生,回来做了信客。d那双眼睛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又间(私自,偷着)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司马迁陈涉世家)b蹴(用脚踢)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c薄(跟“厚”相对)雾冥冥,虎啸猿啼。(范仲淹岳阳楼记)d秦王怫然(盛怒的样子)怒,谓唐雎曰。(唐雎不辱使命)4、根据句意,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可以用括号中的词语替换的是 ( )a、舍前有两棵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驳(斑斓),此时尤为幽艳。b、奶粉含有毒物质被揭发后,政府急谋对策,遏止(遏制)相关制品流入市面。c、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地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杳无消息)了。d、人要变成野兽,比变成圣徒要容易千万倍。自古以来,变成野兽的人多如牛毛,但变成圣徒的人却寥寥无几(寥若晨星)。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b古人不是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吗?c第二届“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征文大赛”暴露出“少年作家”的众多问题。错别字连篇,文风华而不实,模仿韩寒。d礼的公正性体现在社会个体成员身上便是义。孟子认为,义与仁不同,“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它是一种外在表现,正是它,决定着社会个体成员对礼的遵循。6. .对下面复句关系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转折关系) b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递进关系) c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并列关系)d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条件关系)7. 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不一致的是( )a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c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生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d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8.下面对文学常识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朦胧诗派的舒婷的代表作之一,题目采用呼告式句子,表明这是一首深情的爱国之歌。b.谈生命为冰心的作品,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例,揭示生命的生长、壮大和衰老的普遍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则,同时表达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c.威尼斯商人 是美国的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讽刺性的喜剧。这部剧作塑造了夏洛克这一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内容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二、阅读孔乙己中的一段文字, 完成9-13题。(10分)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9分析文中标序号语句的描写方法和作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句是外貌描写,说明孔乙己的悲惨遭遇,是因为他的好喝懒做,四体不勤。b句是语言描写,表明孔乙己以谎言来维持自己的“尊严”,精神麻木可悲。c句是行动描写,说明孔乙己深怕旁人揭他的短处,想在瞒和骗中苟且偷生。d句是动作描写,“摸”字形象地写出了孔乙己舍不得花掉仅有的四文钱的吝啬心理。10选文中几次写酒店的人对孔乙己“笑”,这有什么作用?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a增强悲剧气氛,与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强烈的对比。b揭露封建社会的冷酷。c批判当时群众的麻木、冷漠。d加强喜剧色彩,是对孔乙己可笑性格的嘲讽。11掌柜的一再提到“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对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说明掌柜唯利是图,一心只想着钱。b担心孔乙己不能还他的钱。c含蓄地表现孔乙己的地位低下,全部身价还不如十九个钱。d表明孔乙己每况愈下,穷困潦倒。12“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一句揭示了()a孔乙己的经济地位和思想意识。b孔乙己站着喝酒说明他经济地位低下,穿长衫说明他放不下儒生的臭架子。c孔乙己是个思想迂腐的读书人。d孔乙己没钱,所以只能站着喝。当时读书人都穿长衫。所以孔乙己也穿长衫。13“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这一句说明()a他学问渊博,一般人听不懂b他读的古书多,因为古书上写的都是“之乎者也”,因此他说话也“之乎者也”。c他思想性格迂腐,自视清高。d.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三、读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完成1417题。(8分)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中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14、文中加点的“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 )a.劳动人民心中的话 b.布谷鸟唱歌c.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d.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15、第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 )a.下定义 列数字 b. 下定义 举例子 c. 作比较 举例子 d. 列数字 作比较16、对选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那里,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b.“传语”“ 暗示”“ 唱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写活了。c.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春天,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d.这句话体现了说明语言的生动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17、从前两段看,对选文说明对象的判断,准确的一项是( )a.四季的变化 b. 物候现象 c. 物候规律 d. 气候变化四、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8-21题。(8分)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a)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b)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18、文段要论证的观点是( ) a要论中国人,必须要看他的筋骨和脊梁。b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c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d自信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19、下列句中对中国人含义的理解错误的是a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句中的“中国人”指广大人民。b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一句中的“中国人”指国民党反动派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c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句中的“中国人指一部分中国人。d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该句中的“中国人”指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中国人。20、理解文中画线句子所指的四种人,不准确的一项是( )a “埋头苦干的人”指广大劳动人民,包括为人类做出有益贡献的知识分子。b “拼命硬干的人”指反抗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c “为民请命的人”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正义的人。d “舍身求法的人”是指英勇献身、维护国家法律的人。21、综合分析节选文字的内容和写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节选的前三段文字在文中是第三部分,这部分正面立论,间接批驳敌方谬论。b在段中,作者运用事实论据证明论点。c文中(a)(b)两处加点的中国人所指的内涵相同。d节选文字表明作者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她怀有深厚的民族感情,充满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五、阅读鱼,我所欲也,回答22-25题。(8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22、对加点的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a、故患有所不辟(躲避)也 b、所欲有甚(超过)于生者c、乞人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也 d、此之谓失其本心(自己的修养)23、选出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a、得之则生 齐国之美丽者也b、舍生而取义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c、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今为宫室之美为之d、二者不可得兼 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24、指出翻译有误的一项()a、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吆喝着你给你吃。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c、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d、贤者能勿丧耳:(只不过)贤者能不丢掉它罢了25、选出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a、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二者不可得兼”。b、首段用“舍鱼而取熊掌”的常情来比喻“舍生而取义”的道理。c、第二段主要用对比的方法说明不应为物欲所获而丧失本心。d、文中运用了不少两两相对的句子,形式优美,情感强烈,说理透辟。第卷 答题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第卷 表述题(70分)六、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628题范文正正直范文正公仲淹悴,依睢阳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而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2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常与一术者游 文正方辞避 以汝尚幼,故俾我收之 今汝成立,当以还汝27、翻译: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 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 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28、短文中的事例表明范仲淹具有怎样的品质?除此之外,你还了解范仲淹的那些可贵的品质,并简单做一下介绍。七、阅读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完成2932题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许金榜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首先,中国戏曲强调神神似、强调写意。戏曲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形态是不同的,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是变其形而传其神、写其意。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舞台上此刻可以是书房,但剧中人一转身,舞台就可以变为花园,甚至可以变成千里之遥的另一地点。由此可见,戏曲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这样,戏曲就可以自由灵活而又连贯流畅地表现无限广阔、瞬息万变的空间,也就可以十分自由地表现极其丰富复杂的生活事件。而西方戏曲强调摹仿,造成了西方戏剧的写实观念,主张运用布景按照生活的样子确定空间,亦即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态是相同的或相似的。中国戏曲的情节有时也是写意性的,如二将相斗几个回合,便可表示千军万马的一次复杂的战斗,甚至只要吹奏一个曲牌一场宴会便已结束。在表演方面,戏曲中有许多虚拟的动作,如打渔杀家中肖恩父女划船,舞台上只有桨而没有船,但却给人以划船的真实感觉。难怪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1935年在莫斯科看了梅兰芳表演此剧赞不绝口呢! 还有,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中国戏曲包含着诗、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艺术因素,也包含着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再有,中国戏曲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演员的念诵、吐字、行腔、哭、笑、身段、动作,都有高度的技巧,处处讲究形式美。可以说,中国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典型代表。(选自中国戏曲文学史,齐鲁书社。有改动)29阅读全文,说说中国戏曲“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答: 30简析“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一句中“一般”一词的表达作用。(4分)答: 31“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句中,“这些”一词指代怎样的内容?(4分)答: 32选文介绍的是中国戏曲,文章在第段中还介绍了西方戏剧的特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答: 八、用工整的正楷或行楷字将下面句子写在方格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九、作文(40分)3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据说,凡是报考印度盂买佛学院的学生,进校的第一堂课就是由该校教授把他们领到该学院正门一侧的一个小门旁,让他们每人进出小门一次。这个门只有1.5米高,0.4米宽,一个成年人要想过去,必须弯腰侧身,不然,就只能碰壁撞头了。进出过这个小门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承认,正是这个独特的行为,使他们顿悟,让他们受益终身。在人生之路上,常有需要我们弯腰侧身才可以过去的小门。请以“人生路上的小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书写规范、工整;内容充实丰富。 答案: 一.选择题1-8 b d c d d a c c9-13 b d c b c14-17 d b c b 1821 c c d c22-25 d c a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