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论文正文.doc

卧式铆压机液压系统设计【10张图纸】【优秀】【Word+CAD图纸全套设计】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49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44380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44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5-06-26 上传人:小*** IP属地:福建
50
积分
关 键 词:
x0005 卧式 铆压机 液压 系统 设计
资源描述:

您若下载本次文件,将获得(CAD图纸+word文档),以下为本次文件的目录及部分图纸截图。【需要其他机械类资料可以联系QQ97666224】

摘要

卧式铆压机是一种奖液压和电气控制技术相结合的铆接的机械,其运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汽车,桥梁,锅炉,建筑和其它工业中,尤其是在汽车工业中已被广泛使用。它设有一个铆力,高效率,低振动,低噪音,可靠的质量铆接,以及降低了劳动强度。通过对本课题的设计,可加深理论认知熟悉基本技能的理解与运用,并且逐步系统化。通过设计过程的训练,培养刻苦钻研的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以后打下基础,在将来生活中更好的发挥所学。

液压传感技术是机械制造中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其发展速度仅次于电子技术产业,尤其近几年来微电子产业与计算机技术结合,使液压技术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字:铆压机;液压元件;液压缸;机架


Abstract

Horizontal riveting press is an award hydraulic and elect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combines riveting machine, its use in all aspects of life, such as automobiles, bridges, boilers, construction and other industries, especially in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has been widely use. It features a riveting force, high efficiency, low vibration, low noise, reliable quality riveting, and reduce labor intensity. Through this project designed to enhance cognitive theory familiar with the basic skills of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and the gradual and systematic. The design process through training, training and teamwork attitude assiduously,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a better life in the future learn to play.

Hydraulic sensing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fastest growing technology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and its growth rate second only to electronics industry,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microelectronics industry, the hydraulic technology reached a new height.


Key Words: Horizontal riveting pressure machine; Hydraulic components; The hydraulic cylinder; The chassis

Written by:xiao yu

Supervised by:Yang Yong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1

1.1题目背景的简介1

1.2国内以及国外的发展趋势1

2 系统原理分析与设计3

2.1液压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3

2.2卧式铆压机液压系统3

2.2.1液压系统工作原理4

2.2.2确定液压泵的类型及调速方法5

2.3.1执行元件的选用5

2.3.2技术特点5

2.3.3快速运动回路和速度换接回路及选择6

3  元元器件选择和系统压力检查6

3.1液压泵及电机6

3.1.1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的计算7

3.1.2计算液压泵的最大流量7

3.1.3选择泵的规格8

3.1.4计算所述泵的功率并选原动机9

3.2其他液压元件的选用9

3.2.1选择液压阀及过滤器9

3.2.2油管的选择10

3.2.3油箱容积的确定10

       3.3系统压力损失验算·······························································································11

 4液压系统设计计算11

4.1液压系统能够完成的工作周期12

4.2液压缸主要尺寸的确定```````````````````````````````12

4.3液压执行元件的配置13

4.4校核活塞杆强度13

4.5液压缸活塞的推力和拉力计算14

4.6负载分析计算15

4.7活塞最大容许行程15

4.8液压缸缓冲装置设计16

4.8.1设置缓冲装置的目的和要求16

4.8.2缓冲装置的类型17

4.8.3缓冲装置的原理及要求17

4.9液压缸长度及壁厚的确定18

4.9.1液压缸内经与壁厚的计算19

4.10液压缸筒与缸底的连接计算19

5  液压缸各部分的结构、材料及制造技术条件20

5.1缸体20

5.1.1缸体材料20

5.1.2缸体端部连接结构20


5.1.3缸体技术条件20

5.2活塞21

5.2.1活塞的材料21

5.2.2活塞和活塞杆的联接方式21

5.2.3活塞密封的形式21

5.2.4活塞的技术要求21

5.3活塞杆22

5.3.1端部结构22

5.3.2活塞杆结构22

      5.3.4活塞的技术要求22

5.4活塞杆的导向、密封和防尘23

5.4.1导向套23

5.4.2活塞杆的密封和防尘24

5.5液压缸安装联接部分的形式及尺寸24

5.5.1液压缸进出油口的联接螺纹尺寸24

5.5.2液压缸为单耳型的主要尺寸24

5.5.3活塞式液压缸端部形式及尺寸24

5.5.4缸盖的材料25

5.6单向阀25

5.7液压缸排气装置26

5.8缓冲调节阀26

6  结论27

致  谢27

参考文献28






内容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资料翻译系 别: 机电信息系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外文出处: www.CNKI.com 附 件: 1. 原文; 2. 译文 2013年03月SR液压泵的驱动性能b.c .金姆;dh李;jw安EME部门;庆星大学,608 - 736年,韩国釜山奥蒂斯,昌原,韩国摘要:本文提出了一个采用变速SR驱动器和恒流泵的液压泵系统。液压泵选用最大速度、转矩决心的机械规格。驱动系统在最低功耗的基础上保持预设油压。为了节省液压泵电力和油压的功耗,操作速度SR的SRM信号反馈到DSP控制器和驱动控制。试验装置有一个2.2千瓦,12/8极SR电机和基于DSP设计和测试的数字控制器。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有一些不错的功能,如效率高和快速响应的特性。1.引言液压泵系统十分广泛的用于建造机械、车辆制动系统和工业应用的自动控制系统。液压泵系统的高动力特性可以使它提供高动力和流畅平稳的控制力。液压泵系统的负载转矩在试验中有了戏剧性的改变,液压泵电机为了获得高运行效率而满载载荷。最近, 驱动液压泵系统的高性能之所以非常受关注归功于它的电机可以平稳和迅速的使电源达到负载1。在传统的液压泵系统中, 感应电动机由于成本和操作简单而被广泛应用。然而,一般的具有可变负载条件的感应电动机 的速度控制系统已经不适用于高性能的液压泵系统,而且传动感应电动机的变速控制需要额外的逆变器系统。最近,调查发现SRM(开关磁阻电动机)由于机械强度和成本优势广泛应用于工业2 - 6。SRM的简便、低成本、和稳定的结构是适合于变速和牵引应用程序的。SRM结构简单,而且因为每个阶段的分离能够快速直观的找到错误7。此外,由于SRM有着高的功率和转矩重量比率以及宽的调速范围和良好的起动特性,因此它适用于经常停止,或者开始就处于满载条件的液压泵系统9-11。在本文中,SR驱动系统通过适当的油压控制方法提出了恒定容量液压泵系统。从基本的机械规格的液压油泵,电机转速和基础的转矩得到了由有限元法为原型设计的SRM。为了使操作性能更适合自身,电动机的速度和转矩被节能模式控制以减少油温的上升。根据SR传动系统液压泵测试与传统的液压泵和实验结果表明,该SR驱动适用于高性能液压泵系统。 2.SR推动液压泵2.1 SRM的设计传统液压泵由于能够方便的将马达驱动改为感应电动机,所以感应电动机尺寸决定了SRM的外部尺寸。根据最大转矩和额定速度特性进行详细的设计得到了该液压泵的机械规格。最大流量的液压泵是由容积效率和泵转速如下1: Qmax=nmvp (1)这里: Qmax :最大输出通量 nm:泵速率rpm vp:泵流量在压力确定的与假设恒定输出通量和不损失油液压泵如下: Pp=Tm/Vp (2) 这里: Pp :油压 Mpa Tm :泵转矩Nm从方程(1)和(2), SRM的最大转矩和额定速度分别为9.7(Nm)和3000(rpm)。尽管许多优点特性,但SRM液压泵在实际应用中有诸多限制如由于噪声和机械振动。而且根据定子和转子磁极数组,SRM使用的磁阻转矩和性能是有很大不同的。所以设计过程的SRM不同于直流和交流电机。SRM弧是一般结合定子和转子极阵列的6/4的赔率,8/6的12/8和16/12。然而8/6和16/12 SRM不适合液压泵应用于四相逆变器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问题。在本文中, 因为转矩脉动和SRM噪声定子和转子的数量组合是选定的12/8。为了液压泵SRM得到一个好的性能,根据效率和转矩特性进行了定子和转子极弧分析。图1显示了根据效率和输出转矩特性定子和转子极弧的模拟结果。 (a) 效率特性(b) 转矩特性 图1 SRM根据定子和转子极弧的实验结果模拟是通过改变定子极弧来实现改变转子极弧。在图1, 在低定子和转子极弧时输出转矩和效率是更好的。然而,在关键的定子和转子弧, 在一些转子位置由于死区输出转矩为零,自起动是不可能的。在本文中, 考虑了效率、转矩和死区定子和转子极弧决心为15和16度。图2显示了固定外尺寸的SRM根据深度率的定子、转子的磁极和配合而使转矩和效率的变化。虽然,SRM低深度率具有更好的转矩和转子极效率特点,但由于SRM的低职业率和高电流密度与低利率深度使转子磁极有严重的制造难度和热的问题。因为机械振动增大定子连接,厚的薄的定子齿、定子轭被选中范围在定子齿宽2/3。根据转子磁极的速度深度和轭原型SRM的扭矩和效率描述抛物线特性显示为图2(b)。效率是减少高速率的转子磁极深度和轭由于浓度的磁通密度。在其他情况下了边缘效应。在原型SRM,考虑效率和转矩特性的速率,转子的速度极深度和转子磁轭与定子极深度和轭是40%和54%。(a) 转矩和效率与深度的定子磁极(b) 转矩和效率与转子磁极的深度图2 SRM定子和转子磁极的特性与深度转矩和效率2.2设计比较表1显示了规范和仿真结果设计原型SRM规范的原型SRM参数数值参数数值堆栈长度 95 mm空气间隙0.25mm定子直径135mm转动52转子直径70mm最大扭矩9.96Nm定子极弧16 deg回转速度3000rpm转子极弧15deg效率87%图3显示了转子和定子的截面,总成的设计原型为液压泵应用。SRM额定输出功率是2.2(千瓦)220(Vac)输入电压。堆栈长度是95mm和转相绕组的数量是52转。(a) 原型SRM的截面(b) 转子 (c) 定子3.对SRM液压泵的控制图4表示液压泵的烟道和油-压力的关系。在预置油压、流量泵是有限的最大通量超过预设油压、流量控制节电模式显示为图4。在一个高油压、油温、快增长与摩擦的高通量。因为这个原因,最大通量是在有限的高油压范围。图4 通量和油压的关系因为流量恒定容量液压泵系统电机转速成正比,可以调整液压泵的通量控制电机的速度。 图5通量和油压控制的方块图图5显示了通量和油压控制与节能模式的框图。SRM的参考速度, 参考通量和实际油压是分别正比于由Pref , Pact。为了控制油压, 参考比例控制器确定泵的外控制回路速度。PI速度控制器调整实际的SRM在内部控制循环速度。预设在节电模式通量时间表是由机械结构的液压泵和石油显示。在油压控制器(图4),如果参考速度的p控制器是大于节电模式速度,那么速度的节电模式被选中作为一个新的参考价值。图6解释提出液压泵系统与SR驱动的控制框图。SRM为驱动泵齿轮和输出通量的油罐。图6液压泵系统与SR驱动的全框图4、实验和结果4.1实验系统设置原型SR驱动液压油泵系统是以速度和转速-扭矩响应特性的方向进行测试。图7显示了试验装置的液压泵系统原型SR驱动。图7 水力泵系统与SR驱动的试验装置的应用的SRM数字控制器是德州仪器的DSP TMS320LF2407。计算的速度由2000年SRM(ppr)光学编码器和QEP功能得出每个周期为1.6 TMS320LF2407(ms)。相电流信号和实际油压信号检测传感器和转换为在内部10位ADC的DSP数字数据。当前的控制是通过PWM方法实现SRM 100us采样周期。一个不对称的经典逆变器与600V,50AIGBT模块,提供了对SRM脉冲电源。2 .实验结果图8显示了原型SR驱动液压泵系统中的转速-扭矩和操作效率 图8原型SR驱动的转速-扭矩和效率特性为了保证目标在低油压速度范围,输出转矩的SRM是13(Nm),大于所需的最大转矩9.7(Nm)。在SR驱动器在满载状态的最大操作效率是84%这是低于经典变频系统设计值87%由于制造误差和控制条件的。图9显示了通量响应的液压泵。参考通量在5(Mpa)油压情况下改变为15(L/min)到5(L/min)。在节电模式由于参考通量是有限的,实际的油压仅为2(Mpa)。在低通量,实际的油压是快速增加的参考价值5(Mpa)显示为图8。图9通量控制液压泵的结果在5(Mpa)图10分别是泵在I.25、2和3.0(Mpa) 的阶跃响应。在图9是到达在参考价值在200(ms) 实际油压力和电机的速度调节根据油压。 图10油压控制的特点在液压泵系统, 因为液压油的粘度,液压油的温度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在高温情况下很难保持液压油的油压低粘度,而在低温条件下高粘度液压油的压力变化会发生快速响应。在图11中电动机和液压油的温度变化显示了一个稳定的操作。 图11温度变化的SRM和石油在连续操作的液压泵结 论本文研究了SR驱动液压泵系统的性能。在传统的液压泵系统,感应电动机驱动系统被替换为一个原型SR驱动。一个考虑效率和输出转矩12/8的2.2kwSRM设计。原型SR驱动在全负载时的液压泵系统时具有84%效率。很好的实现SRM可以快速动态响应油压控制的系列转矩特性。在DSP控制器与节电模式,因为是限制实际油压和通量的故提出了原型SR驱动液压泵。其组成是由PI速度控制器的内循环和外p压力控制器控制通量,油压与光学编码器以及压力传感器。实验结果显示液压泵系统与SR驱动具有更多的优点。致 谢本工作是在先进的电机和电力电子中心(AEMPEC)进行, 这是由韩国MOCIE(商务部、工业和能源)下属电气和科学研究所(KESRI)(r - 2005 b - 109)支持。参考文献1 詹姆l约翰逊et al,介绍流体动力,科学与技术,20042 C.S.金姆, MG金,h . g .李和JW安,“发展和驱动系统为小型SRM拖板车”年度Proc。的KIEE,页732 - 734。3 C.S. 金姆,S.G.哦,J.W.安和Y .M.黄,”的设计和特点为低速车辆SRM驱动“年度proc的KIEE,页871 - 8734 阿里瓦埃勒,杰夫Zuraski,法哈德 保仑和阿肖克 强迪,建模和分析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转向和悬架技术研讨会,1999(5 P.J.劳伦斯,J.M.斯蒂芬森和P.T.菲利普et al,“变速开关磁阻电机”,IEE Proc。B,vol.127,4号,1980,pp.253 - 265。6 H陈和G谢,”一个开关磁阻电动机驱动系统为蓄电池电动汽车在煤矿”,在第五IFAC研讨会,1998年低成本自动化,pp.90 - 95。7 D.E.卡梅隆,j h朗和S.D.尤门思,起源和减少噪声在双凸极可变磁阻电机,台湾。工业应用,卷。ia 28,没有。6、12月1992年,pp.1250 - 1255.8 C波洛克,“吴”;声学噪声对消技术,开关磁阻驱动”,IEEE IAS。年度会议上,卷l,pp.448 - 455.9 “吴和C波洛克;“分析和减少振动和噪声在开关磁阻驱动”,台湾。对!一、Vo1.31,第一期,pp.91 - 98。l0 德州仪器“TMS320F243 / F241 / C242 DSP控制器参考指南一系统和外围设备”,2000年1月11 亚历山大.A.瓦埃勒,法哈德.保仑,史蒂文kGaut,引导重新定义转向技术”、汽车工程、汽车系统技术成果的回顾,pp。15,SAE国际杂志,1997年9月。13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报告题目:卧式铆压机液压系统设计系 别 机电信息系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导 师 2013年 03 月 19 日设计(论文)进展状况一、液压系统方案设计1、确定液压泵的类型及调速方式参考同类型液压机械,选用单向变量液压泵供油、调速阀进油节流调速的开式回路,溢流阀作定压阀。2、选用执行元件因系统动作循环要求正向快进,工作,反向快退,且在铆压的过程中,铆压杆触头伸出,撤收过程平稳,可靠。因此液压缸选用单活塞杆缸。3、快速运动回路和速度换接回路根据运动方式和要求,采用差动连接的快速运动回路来实现快速运动。即快进时,液压缸实现差动连接。4、换向回路的选择本系统对换向的平稳性没有严格要求,所以选用电磁换向阀的换向回路。为便于实现差动连接,选用了三位四通换向阀。为提高换向的位置精度,采用压力继电器的行程终点停止控制。二、液压系统及其工作原理 卧式铆压机液压系统原理图如图所示,液压系统的工作循环为空程快进工进快退停止,每个循环3-4s,根据已知数据,系统工作压力为26MPa。系统的油源为变量液压泵(柱塞泵),其最高工作压力由溢流阀3确定。 在铆压机工作的过程中,常常要求会液压执行元件在工进行程终止时,保持压力一段时间,故此时需要保压回路,此次设计选择液压泵保压回路,即在保压过程中,液压泵仍以较高的压力工作,采用这种变量泵在保压时压力较高,但输出流量几乎等于零,在回油路上使用单向阀,以保证系统工作时的压力恒定。 在本设计中,调速方案选用差动连接,在差动连接时液压缸的推力比较小,速度比非差动连接大,可使在不加大油源流量的情况下得到较快的运动速度。换向回路,由于该液压系统工作压力高,换向冲击大,因此选用电液换向阀,实现平稳换向及自动控制。其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卧式铆压机液压系统原理图三、液压系统设计计算3.1系统液压可以完成的工作循环(1)液压缸缸杆快速前进(2)加压,增压(3)液压缸缸杆快退(4)停止3.2 液压执行元件的配置 在铆压机中,由于卧式铆压机要求行程较小(仅50mm)液压缸是,故选用缸筒固定的单出杆直动式柱塞缸,工作压力 P=26MPa,因选用单向液压泵故可设背压为0,缸的机械效率.表1系统要求启动时间(s)负载力(N)移动体重力(N)0. 5 5000001000 速度(m/ min) 行程(mm)快进工进快退快进快退5 1. 55 5050 液压缸所受的外负载F包括3种类型,即: (3.1)式中为工作负载,对于铆接机即为活塞运动的铆接力,本设计中为500kN;为运动部件速度变化时的惯性负载;为摩擦力由液压缸的密封阻力与活塞运动时的摩擦力组成,其中 (3.2) (3.3) 因轻载取小值所以总负载力为: 3.3 确定液压缸主要尺寸(1)确定液压缸的主要结构尺寸 主要确定液压缸内外径,活塞直径,活塞杆直径。 液压缸内径(活塞直径) (3.4) 其中 (3.5) 故mm按GB/T2348-1993,将液压缸内径圆整为标准值D=180mm=18.0cm。又因为快进快退速度相同,选取所以 d=118.09mm取标准值d=125mm=12.5cm从而可算得垂直液压缸无杆腔和有杆腔的实际有效面积为 四、元件选型和设计液压系统的组成元件包括标准元件和专用元件。在满足系统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现有的标准液压元件,不得已时才自行设计液压元件。(1)液压泵及其驱动电动机的选择(2)其他液压元件的选择液压阀及过滤器的选择油管的选择油箱容积的确定 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在于该液压系统的总体设计。难点在于各种液压平衡回路的计算与校核。选择液压元件时一般应考虑一下问题:应用要求,如主机的类型、原动机的特性、环境情况、安装型式及外形连接尺寸、货源情况及维修要求等。系统要求,如压力和流量的大小、工作介质的种类、循环周期、操纵控制方式、冲击振动情况等。经济性问题,如使用量,购置及更换成本,货源情况。应尽量采用标准化、通用化及货源条件较好的产品,以缩短制造周期,便于互换和维护。 在设计过程中,由于找到的铆压机方向资料比较匮乏,导致在设计计算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卡克现象,故在后期的设计过程中还需查阅参考更多的资料。后期工作安排接下来,我将继续学习铆压机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按计划继续完成铆压机及液压系统主要部件的设计。根据设计需要设计液压系统并撰写论文,完成所需CAD零件图。本次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与相应的时间安排如下:第9周 进行液压缸的结构设计 第1011周 选定液压阀并根据压力进行调整第1214周 用AutoCAD画出完成铆压机主体功能结构总装设计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卧式铆压机液压系统设计系 别 机电信息系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导 师 2012年 12 月 17 日一、 毕业设计综述(题目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1目的和意义液压传动技术是机械制造中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其发展速度仅次于电子技术,特别是近年来与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使液压传动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卧式铆压机是一种把机械、液压和电气控制技术结合在一起的铆接机械,它可用于汽车、桥梁、锅炉、建筑等行业,特别是在汽车制造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特点是铆接力大、工效高、振动小、噪声低、铆接质量可靠,此外还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9。卧式铆压机设计的最大铆压力500kN,可冷铆直径20mm及以下的钢质铆钉,铆压速度1520次/min,铆接动作可实现点动、单次及自动。铆压机装上相应装置可进行冲孔作业;可单机使用,也可组成流水线作业10。通过对本课题的设计,可以加深对所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理解与运用,并逐步系统化;可培养独立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通过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的训练,掌握撰写技术报告的能力;通过设计过程的训练,培养刻苦钻研的科学态度及团队协作能力,为以后工作时的产品开发、技术改进打下坚实基础,在将来的实际生产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所学。2研究现状在我国,液压行业已形成了门类齐全,有一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初具规模的生产科研体系。目前全国约有近300家企业,还有液压研究室(所),国家级液压元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我国液压工业重视同国外企业进行有效的经济和技术合作,近年来先后从国外引进了很多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等制造技术,为提高产品水平和生产能力起了重要作用。目前已和美国、日本、德国共同建立了某些合资企业,这些企业将推动我国液压工业的发展。在国外,液压工业的发展速度高于机械工业。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主机品种日益增多,产品更新速度加快,相应要求液压元件增加品种,实现多样化,因而液压件属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相对减少,大部分属于成批或小批生产。为适应这种动向,国外生产方式也有所变化。目前国内所使用铆压机多为人工手动操作或半自动操作,铆压的一致性不好,即同一批次组装件的铆压力不同,造成超频质量不稳定,产品合格率不高,另外,较高的人工成本及较低的生产效率,不利于产品的市场竞争。二、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或措施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设计完成卧式铆压机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的设计,以及工作原理的分析说明。选择AutoCAD为设计开发工具,完成卧式铆压机主机功能结构的总体设计。完成卧式铆压机的液压站、铆压缸、铆接装置等的设计。2、拟采用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或措施(1)铆压机的机械结构设计:收集、查阅典型的铆压机机械结构,到工厂进行参观记录,根据现有的铆压机尺寸进行类比设计。(2)铆压机液压系统设计:通过收集资料、查阅熟悉通用柳芽机的原理及结构,然后根据设计参数及技术要求初步拟定设计方案,确定液压泵的类型及调速方式,通过使用相关设计手册来计算液压系统各项参数和选择执行元件与液压元件,通过对常用液压基本回路的比较分析后确定液压系统原理图5。三、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前期已开展工作铆压机液压系统以压力控制为主,压力高,流量大,且压力、流量变化大。既要满足系统对压力的要求,又要注意提高系统效率和防止产生液压冲击,更重要的是系统要安全可靠,防止误操作、突然停电和元件意外损坏因素所导致的安全隐患。故本次课题研究的重点在于设计合理机械结构和符合系统压力要求的液压系统,难点在于如何提高铆压机的工作效率及保证铆压机工作的安全可靠7。前期除已查阅各类资料对卧式铆压机及其液压系统有了初步的认知和了解,还加强了对机械制图和AUTO-CAD的训练,即便后期制图的顺利进行。四、 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按周次填写)第12周 调研、收集资料,熟悉课题内容,完成开题报告第3周 借助资料了解铆压机对液压系统的相关要求第4周 拟定液压系统的方案设计第56周 选定液压泵、压缸的相关计算第7周 进行液压泵的结构设计第8周 中期检查,填写中期检查表第9周 进行液压缸的结构设计 第1011周 选定液压阀并根据压力进行调整第1214周 用AutoCAD画出完成铆压机主体功能结构总装设计第15周 提交初稿、修改、定稿及打印、答辩前准备第16周 毕业答辩五、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六、 所在系审查意见: 系主管领导: 年 月 日参考文献1 杨培元,朱福元.液压系统设计简明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2 王文斌.机械设计手册(第三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3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第五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4 濮良贵 纪名刚.机械设计(第八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周世昌.液压系统设计图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8-526 俞新陆.液压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7 陈启松.液压传动与控制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8 崔延辉 袁志生 孟兆新 谭光宇 任红丽.基于AutoCAD的组合机床夹具元件的参数化设计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39 闫茂春 孙磊 王保松.铆接压机液压系统的研制J.流体传动与控制.2008年 第4期10 易捷 张振军 耿钢.卧式铆压机液压系统的设计J.液压与气动.2006年 第1期11 张立平.现代液压技术应用220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2 张磊.实用液压技术300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813 许福玲 陈兆明.液压与气压传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514 徐承意.Auto CAD 2007应用教程与实训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15 张利平.液压控制系统及设计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6 M. Oblak; B. Harl; B. Butinar. Optimal design of hydraulic support.199917 Oblak, M.; Ciglaric, I.; Harl, B. 1998: The optimal synthesis of hydraulic support. ZAMM 3, 1027102818 P. Dreansfield,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s. Design and Analysis of their Dynamics, Springer-Verlag, 1981.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卧式铆压机液压系统设计系 别: 机电信息系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 学 生: 学 号: 指导教师: 2013年4月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卧式铆压机液压系统设计系 别: 机电信息系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 学 生: 学 号: 指导教师: 2013年4月卧式铆压机液压系统设计摘要卧式铆压机是一种把机械、液压和电气控制技术结合在一起的铆接机械,它可用于汽车、桥梁、锅炉、建筑等行业,特别是在汽车制造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特点是铆接力大、工效高、振动小、噪声低、铆接质量可靠,此外还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本文分析了铆接的方便快捷的工作过程,及铆接的大量需求必定有着好的市场前景。针对液压缸的设计是实现整个铆接机工作的基础,重点设计了卧式铆压机的液压站、铆压缸、铆接装置和机架。并根据系统压力、流量选择了液压阀、电机、泵。本文的设计能够满足卧式铆压机要求具有方便快捷制钉的特点。关键字:卧式铆压机;液压元件;液压缸;机架The design of the horizontal pressure riveting machine hydraulic system AbstractHorizontal riveting pressure machine is a mechanical, hydraulic and elect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in combination of riveting machines, it can be used in car, bridge, boiler, construction and other industries, especially in the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been widely used. It is characterized by large riveting force, high efficiency, little vibration, low noise, reliable riveting quality, in addition to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workers. Riveting convenient working process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riveting of the huge demand must have a good market prospect.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of the hydraulic cylinder is to implement the riveting machine work, the basis of the key design of horizontal pressure riveting machine, riveting pressure cylinder of the hydraulic pressure station and riveting devices and chassis. And according to the system pressure and flow rate hydraulic valve, motor, pump. This design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horizontal riveting pressure machin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venient and quick nail.Key Words: Horizontal riveting pressure machine; Hydraulic components; The hydraulic cylinder; The chassis主要符号表 D 活塞直径 d 活塞杆直径 A1 无杆腔的有效面积 A2 有杆腔的有效面积 F1 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刚体材料的许用应力 vmax 液压缸的最大移动速度V目 录1 绪 论11.1题目背景及研究意义11.2国内外研究情况12研究方案及系统原理32.1液压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32.2卧式铆压机液压系统32.2.1液压系统及其工作原理32.2.2技术特点52.2.3技术参数52.3液压系统方案选择52.3.1确定液压泵的类型及调速方法52.3.2选用执行元件52.3.3快速运动回路和速度换接回路52.3.4换向回路的选择53液压系统设计计算73.1系统液压可以完成的工作循环73.2液压执行元件的配置73.3负载分析计算73.4确定液压缸主要尺寸83.5活塞杆强度校核83.6液压缸活塞的推力和拉力计算93.7活塞最大容许行程103.8液压缸缓冲装置设计113.8.1设置缓冲装置的目的和要求113.8.2缓冲装置的原理及要求113.8.3缓冲装置的类型113.9液压缸长度及壁厚的确定123.9.1液压缸内经计算123.9.2液压缸壁厚计算123.10液压缸筒与缸底的连接计算124 元件选型及系统压力验算144.1液压泵及电机144.1.1计算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154.1.2计算液压泵的最大流量154.1.3选择泵的规格164.1.4计算泵的驱动功率并选原动机164.2其他液压元件的选择174.2.1液压阀及过滤器的选择174.2.2油管的选择174.2.3油箱容积的确定184.3系统压力损失验算195 液压缸各部分的结构、材料及制造技术条件205.1缸体205.1.1缸体端部连接结构205.1.2缸体材料205.1.3缸体技术条件205.2活塞215.2.1活塞和活塞杆的联接方式215.2.2活塞的密封215.2.3活塞的材料215.2.4活塞的技术要求215.3活塞杆225.3.1端部结构225.3.2端部尺寸225.3.3活塞杆结构225.3.4活塞的技术要求235.4活塞杆的导向、密封和防尘235.4.1导向套235.4.2活塞杆的密封和防尘245.5液压缸安装联接部分的形式及尺寸245.5.1液压缸进出油口的联接螺纹尺寸245.5.2液压缸为单耳型的主要尺寸245.5.3活塞式液压缸端部形式及尺寸245.5.4缸盖的材料255.6液压缸排气装置255.7缓冲调节阀255.8单向阀266 结论27参考文献28致 谢29毕业设计(论文)知识产权声明30毕业设计(论文)独创性声明31271 绪 论1.1题目背景及研究意义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称为流体传动,是根据17世纪帕斯卡提出的液体静压力传动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1795年英国约瑟夫布拉曼(Joseph Braman,1749-1814),在伦敦用水作为工作介质,以水压机的形式将其应用于工业上,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1。1905年将工作介质水改为油,又进一步得到改善。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后液压传动广泛应用,特别是1920年以后,发展更为迅速。液压元件大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20年间,才开始进入正规的工业生产阶段。1925年维克斯(F. Vikers)发明了压力平衡式叶片泵,为近代液压元件工业或液压传动的逐步建立奠定了基础。20世纪初康斯坦丁尼斯克(Go Constantimsco)对能量波动传递所进行的理论及实际研究;1910年对液力传动(液力联轴节、液力变矩器等)方面的贡献,使这两方面领域得到了发展2。第二次世界大战(1941-1945)期间,在美国机床中有30%应用了液压传动。应该指出,日本液压传动的发展较欧美等国家晚了近20多年。在1955年前后,日本迅速发展液压传动,1956年成立了“液压工业会”。近20-30年间,日本液压传动发展之快,居世界领先地位。液压传动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因此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一般工业用的塑料加工机械、压力机械、机床等;行走机械中的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农业机械、汽车等;钢铁工业用的冶金机械、提升装置、轧辊调整装置等;土木水利工程用的防洪闸门及堤坝装置、河床升降装置、桥梁操纵机构等;发电厂涡轮机调速装置、核发电厂等等;船舶用的甲板起重机械(绞车)、船头门、舱壁阀、船尾推进器等;特殊技术用的巨型天线控制装置、测量浮标、升降旋转舞台等;军事工业用的火炮操纵装置、船舶减摇装置、飞行器仿真、飞机起落架的收放装置和方向舵控制装置等。1.2国内外研究情况 卧式铆压机是一种铆接机的一种机械,用于汽车、桥梁、锅炉、建筑施工、汽车制造中的铆接作业。铆压机对板件表面无任何要求,连接点处板件表面原有的镀层、漆层不受损伤。连接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可单点或多点同时连接,能进行无损伤连接强度检测及全过程自动监控,生产效率高。无铆钉连接技术是一种逐步取代传统落后连接工艺的新型连接方法。目前国内所使用铆压机多为人工手动操作或半自动操作,铆压的一致性不好,即同一批次组装件的铆压力不同,造成超频质量不稳定,产品合格率不高,另外,较高的人工成本及较低的生产效率,不利于产品的市场竞争3。2研究方案及系统原理2.1液压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和液压油。动力元件的作用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指液压系统中的油泵,它向整个液压系统提供动力。液压泵的结构形式一般有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柱塞泵额定压力高,适用于工作压力较大的场合,故本次设计采用柱塞泵作为动力元件。执行元件(如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的作用是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负载作直线往复运动或回转运动。本设计采用的执行元件是一个单活塞杆液压缸。控制元件(即各种液压阀)在液压系统中控制和调节液体的压力、流量和方向。根据控制功能的不同,液压阀可分为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和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又分为溢流阀(安全阀)、减压阀、顺序阀、压力继电器等;流量控制阀包括节流阀、调整阀、分流集流阀等;方向控制阀包括单向阀、液控单向阀、梭阀、换向阀等。根据控制方式不同,液压阀可分为开关式控制阀、定值控制阀和比例控制阀。辅助元件是指液压系统中出去以上三种元件的装置4,包括油箱、滤油器、油管及管接头、密封圈、压力表、油位油温计等。 液压油是液压系统中传递能量和信号的工作介质,有各种矿物油、乳化液和合成型液压油等几大类5。2.2卧式铆压机液压系统2.2.1液压系统及其工作原理铆压机的液压系统的油源为变量液压泵(斜轴式轴向柱塞泵),其最高工作压力由溢流阀设定,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用于控制液压泵的卸荷和供油。系统的执行器为单柱式活塞液压缸,其液压缸的运动方向均采用电磁换向阀作为导阀的液控顺序阀控制。液压缸进回油路中并联的顺序阀和单向阀用于该缸差动反馈连接,液控顺序阀在缸差动时关闭回油路,在非差动时,提供回油路。压力表及其开关分别用于调整系统最高压力和压力继电器的动作压力时的显示和观测。卧式铆压机的液压系统原理如图2.1,系统的油源为变量液压泵(柱塞泵)1,其最高工作压力由溢流阀3设定。系统的执行器为单柱式活塞压缸,其运动方向采用电磁换向阀6作为导阀的三位四通换向阀5控制。液压缸进回油路中串联的可调单向节流阀7、8用于该缸差动反馈连接。压力表及其开关3、2用于调整系统最高压力的显示和观测。当点击启动时,电磁换向阀6换至左位1YA,左位导通,经可调单向节流阀7使三位四通换向阀5左位导通,使液压油经阀5左位流至液压缸无杆腔,产生压力使活塞杆向前行进,此时可通过液压泵调节流量来改变行进速度,完成快进及工进过程;当电磁换向阀6换至右位2YA,右位导通,经可调单向节流阀8使三位四通换向阀5右位导通,使液压油经阀5右位流至液压缸有无杆腔,无杆腔液压油顺管道流回油箱,产生压力使活塞杆回收。1-斜轴式轴向柱塞泵 2-压力表 3、4-溢流阀 5-三位四通换向阀 6-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7、8-可调单向节流阀图2.1 卧式铆压机液压系统原理图2.2.2技术特点a. 卧式铆压机的液压系统采用变定量泵供油的单回路形式,没有流量阀及其带来的节流和溢流能量损失;单柱式活塞液压缸采用差动连接实现快速变向,减小了液压泵的规格6。b. 采用电磁换向阀作先导阀,三位四通换向阀作主阀构成液压缸的换向阀,不致因系统高压而影响换向的灵敏。c. 采用压力控制(压力继电器)及一些其他电器元件实现工作循环的电动,调整方便,性能可靠。2.2.3技术参数该卧式铆压机选用液压系统压力26MPa;额定功率为11Kw;铆压工作速度为1.5m/Min;最大铆压力500KN;铆压速度15-20次/分;铆接压触头行程为50mm。2.3液压系统方案选择铆压机的设计过程包括:提供铆压压力的液压缸,将铆钉铆压成型的铆压触头等装置。针对液压缸的设计是实现整个卧式铆压机工作的基础,重点设计了液压缸的结构、铆压装置、机架。并根据系统压力、流量选择了液压阀、电机、泵。本文的设计能够满足制钉机要求具有方便快捷铆压的特点。2.3.1确定液压泵的类型及调速方法参考同类铆压机,选用斜轴式轴向柱塞泵供油、调速阀进油节流调速的开式回路,溢流阀作定压阀7。2.3.2选用执行元件在本系统动作循环中要求正向快进和工作,反向快退,并且快进和快退速度相等,因此选用单活塞杆液压缸,快进时差动连接。2.3.3快速运动回路和速度换接回路在本次设计中,调速方案选用差动连接,在差动连接时液压缸的推力较小,速度比非差动连接大,可是在不加大油源流量的情况下得到较快的运动速度。2.3.4换向回路的选择由于该液压系统工作压力高,换向冲击大,因此选用电液换向阀,实现平稳换相机自动控制8。 3 液压系统设计计算3.1系统液压可以完成的工作循环a.快进b.工进c.快退3.2液压执行元件的配置由于卧式铆压机要求卧式布置,行程较小,故选用缸筒固定的卧式单杆活塞杆(取缸的机械效率)。作为执行元件,驱动滑块及铆压机构对铆钉进行铆压。3.3负载分析计算系统各项数据如下表所示:表3.1 系统要求启动时间(s)负载力(N)移动体重力(N)0.55000001000速度V(m/min)行程(mm)快进工进快退快进快退51.555050 因采用单向恒压变量泵,故可将背压近似选为0,即不考虑回油腔的背压力,而液压缸的密封装备产生的摩擦阻力在机械效率中加以考虑8。则液压缸所受的外负载F包括3种类型,即: (3.1) 式中为工作负载,对于铆接机即为活塞运动的铆接力,本设计中为500kN;为运动部件速度变化时的惯性负载;为摩擦力由液压缸的密封阻力与活塞运动时的摩擦力组成。 其中 (3.2) (3.3) 因轻载取小值所以总负载力为: 3.4确定液压缸主要尺寸要求动力滑台的快进、快退速度相等,现采用活塞杆固定的单杆式液压缸,预设压力26MPa,取缸的机械效率。快进时采用差动联接。 (3.4)垂直液压缸内径(活塞直径) (3.5)按GB/T2348-1993,将液压缸内径圆整为标准值D=180mm=18.0cm。根据快速下行和快速上升的速度比确定活塞杆直径d:由于 d=0.7D=0.7=118.09mm取标准值d=125mm=12.5cm。从而可算得垂直液压缸无杆腔和有杆腔的实际有效面积为 (3.6) (3.7)3.5活塞杆强度校核活塞杆在稳定工作下,如果仅受轴向拉力或压力载荷时,便可以近似的采用直杆承受拉、压载荷的简单强度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活塞杆应力 (3.8) 或 (3.9)式中P活塞杆所受的轴向载荷 d活塞杆直径 活塞杆制造材料的许用应力由上可知可见,活塞杆的强度满足要求。3.6液压缸活塞的推力和拉力计算液压油作用在液压缸活塞上的作用力P,对于一般活塞杆液压缸来说,当活塞杆前进时的推力: (3.10)当活塞杆后退时的拉力:(3.11)当活塞杆差动前进时(即活塞的两侧同时进压力相同的压力油)的推力:(3.12)液压缸活塞的推力及拉力可以直接从附录中的有关计算中查出;大部分也可以从机械设计手册9表11-133中直接读出。表11-133为活塞杆直径d采用速度比计算得出,不同液压缸直径D和压力下液压缸活塞上的推力及拉力数值。图3.1 液压缸活塞的受力3.7活塞最大容许行程根据机械设计手册表11-141和表11-142即可以概略的求出液压缸的最大容许行程。两个液压缸均采用如图固定自由模式进行安装。 图3.2 液压缸安装简图根据长度公式 (3.13) (3.14)可知液压缸活塞杆计算长度l和实际行程S分别为 =57.53cm=57.53-7=51.53cm3.8液压缸缓冲装置设计3.8.1设置缓冲装置的目的和要求液压缸带动工作部件运动时,因运动件的质量较大,运动速度较高,则在到达行程终点时,会产生液压冲级,甚至使活塞与筒之间产生机械碰撞。为防止这种现象的产生,在行程末端设置缓冲装置10。通常液压缸在工作压力100KN、活塞速度0.1m/s时,可以不考虑缓冲装置;否则,应当采用带缓冲装置的液压缸或其他缓冲办法。然而这也只能是一个参考条件,主要还是要看具体情况和油缸的用途来决定。液压缸的缓冲装置可以设在液压缸的内部也可以设在液压缸外部回路中。本设计采用设在液压缸内部的缓冲装置。3.8.2缓冲装置的原理及要求尽管缓冲装置的结构类型很多,然而它的缓冲原理则基本相同。即当活塞在到达行程末端之前的一定距离内,设法把液压缸排油腔内的油液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封闭起来,使通过节流小孔(或缝隙)排出,从而使被封闭的液压油,产生适当的反压力(缓冲压力),作用在活塞的排油侧上,与活塞的惯性力相对抗,以达到减速制动的目的。对于缓冲装置的要求,最理想的情况是使活塞的运动在整个缓冲过程中,能均匀的减速下来,不会出现尖峰的不能容许的缓冲制动压力,使液压缸的负荷达到最小。3.8.3缓冲装置的类型 液压缸缓冲装置的类型有很多,但是可以根据节流孔(或缝隙)的通流面积,在缓冲过程中能否自动改变,大致可以分为恒节流面积缓冲装置和变节流面积缓冲装置两类。恒节流面积缓冲装置,在缓冲过程中,由于其节流面积不变,故在缓冲开始时,产生的缓冲制动力很大,但很快就降低下来了,最后不起什么作用,其缓冲效果并不是很好。但在一般系列化标准液压缸中,由于事先无法知道液压缸活塞的运动速度,以及运动部分的质量和承受的载荷等,因此为了使结构简单,便于设计,降低成本,故多采用此种方法。在本设计中也采用恒节流面积缓冲装置。3.9液压缸长度及壁厚的确定3.9.1液压缸内经计算当F和p已知,则液压缸内径D可按公式得: (3.15)式中:F-活塞杆上的总作用力,N p-液压油工作压力,KN易知液压缸的内径为180mm3.9.2液压缸壁厚计算液压缸的壁厚一般是指钢桶结构中最薄处的厚度,从材料力学可知,承受内压力的圆筒,其内应力分布规律因壁厚的不同而各异。一般计算时可分为薄壁圆筒和厚壁圆筒10。液压缸的内经D与其壁厚的比值的圆筒称为薄壁圆筒。工程机械的液压缸,一般采用无缝钢管材料,大多属于薄壁圆筒结构。则 (3.16)其中-缸体材料须用应力,无缝钢管MPa p-液压缸内工作压力,Pa应当注意,当计算出的液压缸壁较薄时,要按结构需要适当加厚。因此,根据上式可得, 故液压缸的壁厚为21.3mm,为安全取壁厚30mm 3.10液压缸筒与缸底的连接计算前后脚架连接螺栓计算缸体与工作台用前后脚架连接,螺栓的强度计算如下: 螺纹处的拉应力: (3.17) 螺纹处的剪应力: (3.18)合成应力: (3.19) 式中 Z螺栓或拉杆的数量 材料为45钢时,=304 元件选型及系统压力验算液压系统的组成元件包括标准元件和专用元件。在满足系统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现有的标准液压元件,不得已时才自行设计液压元件11。选择液压元件时一般应考虑一下问题:a. 应用方面的问题,如主机的类型、原动机的特性、环境情况、安装型式及外形连接尺寸、货源情况及维修要求等。b. 系统要求,如压力和流量的大小、工作介质的种类、循环周期、操纵控制方式、冲击振动情况等。c. 经济性问题,如使用量,购置及更换成本,货源情况及产品质量和信誉等。d. 应尽量采用标准化、通用化及货源条件较好的产品,以缩短制造周期,便于互换和维护。4.1液压泵及电机确定液压执行元件的形式液压执行元件大体分为液压缸或液压泵。前者实现直线运动,后者完成回转运动,二者的特点及适用场合见下表5.1 表4.1 各执行元件的特点名称特点适用场合双活塞杆液压缸双向对称双作用往复运动柱塞缸结构简单单向工作,靠重力或其他外力返回齿轮泵结构简单,价格便宜高转速低扭矩的回转运动叶片泵体积小,转动惯量小高转速低扭矩动作灵敏的回转运动摆线齿轮泵体积小,输出扭矩大低速,小功率,大扭矩的回转运动轴向柱塞泵运动平稳,扭矩大,转速范围宽大扭矩的回转运动径向柱塞泵转速低,结构复杂,输出大扭矩低速大扭矩的回转运动常用液压泵主要有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等类型,各种泵间的特性有很大差异。选择液压泵的主要依据是其最大工作压力和最大流量。同时还要考虑定量或变量、原动机类型、转速、容积效率、总效率、自吸特性、噪声等因素。这些因素通常在产品样本中均有反映。轴向柱塞泵具有耐高压。效率高、传输功率大、转速范围宽、寿命长、双向变量能力好等显著优点。故选用轴向柱塞泵作为系统的油源。通过查找资料,得知轴向柱塞泵的额定压力32MPa,高压,公称排量为2.5400ml/r,最高转速10001500r/min,最大功率200kW,容积效率85%95%,总效率75%90%,自吸能力好,功率质量比大,输出压力脉动小,污染敏感度大,叶片磨损后效率下降较小,黏度对效率的影响较小,噪声小中,价格中,主要用于中高压、高压和超高压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源,如液压机、工程机械、冶金矿山机械等12。4.1.1计算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取决于执行元件(液压缸或液压马达)的最大工作压力,即 ppp1+ (4.1)式中 p1液压缸或液压马达的最大工作压力,26MPa;系统进油路上的总压力损失系统管路未曾确定前,可按经验进行估取,简单系统取Pa,复杂系统取Pa,该系统中取Pa。故可知 pp=26.5Pa,即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为27MPa。4.1.2计算液压泵的最大流量主液压缸的最大流量()取决于系统所与流量对于采用差动回路的系统,液压泵的最大流量为 (4.2) 式中A1、A2 液压缸无杆腔与有杆腔的有效面积,m3; Vmax液压缸的最大移动速度,m/s;K系统的泄漏系数,一般选1.11.3(大流量取小值,小流量取大值) 则: 取液压泵的最大流量为4.1.3选择泵的规格 按照液压系统图中拟订的液压泵的型式及上述计算得到的pp和qP值,由产品样本或手册选取相应的液压泵规格。为了保证系统不致因过渡过程中过高的动态压力作用被破坏,液压泵应有一定的压力储备量,所选泵的额定压力一般要比最大工作压力大25%60%(高压系统取小值,中低压系统取大值13)。关于泵的流量,在实际选择中,由于产品样本上通常给出泵的排量、转速范围及典型转速下不同压力下的输出流量,故在系统所需流量已知的情况下,泵的流量(L/min)、转速n(r/min)与排量 (ml/r)应综合考虑。事实上,由于泵的输出流量为: (4.3)式中泵的容积效率说以,一般首先根据系统所需流量(L/min)和初选的液压泵转速n1(r/min)及泵的容积效率(可查产品样本或估取为0.92),计算泵排量参考值: (4.4)然后再倒算(复算)出泵的实际流量即可,对于定量泵,最终选择的泵流量尽可能与系统所需流量相符合。根据上述计算公式,可知 泵的输出流量根据以上数据最终选取80PCY14-1B泵,该泵的基本转速为1500r/min,排量80ml,额定压力32MPa,电机转速1500r/min,容积效率0.92,总效率为0.85。4.1.4计算泵的驱动功率并选原动机 a.驱动功率的计算若工作循环中,泵的压力和流量比较恒定(即工况图上p-t曲线和q-t曲线变化较为平稳),则液压泵驱动功率应按下式计算 (4.5)式中 为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Pa)和最大流量(m/s);为液压泵的总效率,取85%,预设额定功率为11KW。KW11KW故选功率为11KW。b.电动机的选择固定设备的液压系统,其液压泵通常用电动机驱动。根据上述计算出的功率和液压泵的转速及其使用环境,从产品样本或手册中选定其型号规格额定功率、转速、电源、结构型式(立式、卧式,开式、封闭式等),并对其进行超载能力核算,以保证每个工作阶段电动机的峰值超载量都低于25%50%15。根据液压传动系统设计与使用的参数信息,选择同步转速为1500r/min的Y160M-4三相异步电动机。满载转速为1450r/min,额定功率为11kW。4.2其他液压元件的选择4.2.1液压阀及过滤器的选择根据液压阀在系统中的最高工作压力与通过该阀的最大流量,可选出这些元件的型号及规格。卧式铆压机系统中,所有液压阀的额定压力都为26MPa,额定流量根据各阀通过的流量,所有元件的规格型号列于下表中。过滤器按液压泵额定流量的两倍选取吸油用线隙式过滤器。表中序号与系统原理图中的序号一致。 表4.2 液压元件明细表序 号元件名称最大通过流量/L型 号1斜轴式柱塞泵11080PCY14-1B2压力表 K-6B3、4溢流阀4Y-10B5三位四通换向阀3235D1-63BY6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3235D1-63BY7、8可调单向换向阀4.2.2油管的选择在液压传动装置中,常用的管子有钢管、铜管。胶管、尼龙管和塑料管等。 钢管能承受较高的压力,价廉;但弯曲比较困难,弯曲半径不能太小,多用在压力较高、装配位置比较方便的地方。一般用无缝钢管,当工作压力小于1.6MPa时,也可以选用焊接钢管。紫铜管能承受的压力较低(6.310MPa),经过加热处理后,紫铜管软化,装配时可按需要进行弯曲;但价贵且抗震能力较弱。尼龙管用于低压系统;塑料管一般用作回油管。胶管用作连接两个相对运动部件之间的管道。胶管分高、低压两种。高压胶管是钢丝编织体为骨架活钢丝缠绕体为骨架的胶管,可用于压力较高的油路中。低压胶管是麻线或棉线编织体为骨架的胶管,多用于压力较低的油路中。由于胶管制造比较困难,成本高,因此非必要时尽量不用15。在本次设计中采用钢管连接。根据选定的液压阀的连接油口尺寸确定管道尺寸。液压缸的进、出油管按输入、排出的最大流量来计算。由于本系统液压缸差动连接快进快退时,油管内通油量最大,其实际流量为泵的额定流量的两倍达216L/min。综上所述,液压缸进、出油管直径d按产品样本,选用公称为32mm,外径为42mm的10号冷拔无缝钢管。4.2.3油箱容积的确定在确定油箱尺寸时,一方面要满足系统供油的要求,还要保证执行元件全部排油时,油箱不能溢出,以及系统最大可能充满油时,油箱的油位不低于最低限度。初设计时,按经验公式 (4.6)式中 液压泵每分钟排出压力油的容积 经验系数,按下表取 =5:表4.3 各系统经验系数系统类型行走机械低压系统中压系统锻压系统冶金机械12245761210高压系统的油箱容积一般取液压泵额定流量的612倍,故油箱容积为=7110=770L又因为在设备停止运转后,设备中的那部分油液会因重力作用而流回液压油箱。为了防止液压油从油箱中溢出,油箱中的液压油为不能太高,一般不应超过液压油箱的80%16. 故选择油箱容量为800L。4.3系统压力损失验算验算的目的在于了解执行元件能否得到所需工作压力。系统进油路上的压力损失由管道的沿程压力损失、局部压力损失两部分组成,即 =+(Pa) (4.7)a. 沿程压力损失 =(Pa) (4.8)式中 沿程阻力系数,可按液压传动系统设计与使用表2-34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也可以由图2-14查得; 管道长度,m; 液体密度,; 液流平均速度,。因此由公式可得沿程压力损失 =0.0786(Pa)b. 局部压力损失(Pa) (4.9) 式中 局部阻力系数,其具体数值与局部阻力装置的类型和雷诺数有关,通常,当Re时,; 液体密度,;液流平均速度,。因此由公式可得局部压力损失(Pa)5 液压缸各部分的结构、材料及制造技术条件5.1缸体5.1.1缸体端部连接结构采用简单的焊接形式,其特点:结构简单,尺寸小,重量轻,使用广泛。缸体焊接后可能变形,且内径不易加工。所以在加工时应小心注意。主要用于活塞式液压缸。5.1.2缸体材料液压缸缸体的常用材料为20、35、45号无缝钢管。因20号钢的机械性能略低,且不能调质,应用较少。当缸筒与缸底、缸头、管接头或耳轴等件需要焊接时,则应采用焊接性能比较好的35号钢,粗加工后调质。一般情况下,均采用45号钢,并应调质到241285HB。缸体毛坯可采用锻钢,铸铁或铸铁件16。铸刚可采用ZG35B等材料,铸铁可采用HT200HT350之间的几个牌号或球墨铸铁。特殊情况可采用铝合金等材料。5.1.3缸体技术条件a. 缸体内径采用H8、9配合。表面粗糙度:当活塞采用橡胶密封圈时,Ra为0.10.4,当活塞用活塞环密封时,Ra为0.20.4。且均需衍磨。b. 热处理:调质,硬度HB241285。c. 缸体内径D的圆度公差值可按9、10或11级精度选取,圆柱度公差值应按8级精度选取。d. 缸体端面T的垂直度公差可按7级精度选取。e. 当缸体与缸头采用螺纹联接时,螺纹应取为6级精度的公制螺纹。f. 当缸体带有耳环或销轴时,孔径或轴径的中心线对缸体内孔轴线的垂直公差值应按9级精度选取。g. 为了防止腐蚀和提高寿命,缸体内表面应镀以厚度为3040的铬层,镀后进行衍磨或抛光。5.2活塞5.2.1活塞和活塞杆的联接方式表5.1 活塞与活塞杆的联接型式联接方式备注说明整体联接用于工作压力较大而活塞直径又较小的情况螺纹联接常用的联接方式半环联接用于工作压力、机械振动较大的情况下这里采用螺纹联接。5.2.2活塞的密封活塞与缸体的密封结构,随工作压力、环境温度、介质等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常用的密封结构见下表表5.2 常用的密封结构密封形式备注说明间隙密封用于低压系统中的液压缸活塞的密封活塞环密封适用于温度变化范围大,要求摩擦力小、寿命长的活塞密封O型密封圈密封密封性能好,摩擦系数小;安装空间小,广泛用于固定密封和运动密封Y型密封圈密封用在20MPa下、往复运动速度较高的液压缸密封结合本设计所需要求,采用O型密封圈密封比较合适。5.2.3活塞的材料液压缸活塞的材料为耐磨铸铁、灰铸铁(HT300、HT350)、钢及铝合金等,这里采用45号钢5.2.4活塞的技术要求a.活塞外径D对内径的径向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卧式铆压机液压系统设计【10张图纸】【优秀】【Word+CAD图纸全套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43808.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