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钱集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长征教案 苏教版.doc

收藏

预览图
编号:4440591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29.51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1-15 上传人:扣*** IP属地:宁夏
5.99
积分
关 键 词:
江苏省沭阳县钱集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长征教案 苏教版 江苏省 沭阳县 集中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一 单元 长征 教案
资源描述:
江苏省沭阳县钱集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长征教案 苏教版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体会关键词语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感悟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 理解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极度夸张的手法的运用,了解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年是2009年,七十五年前的十月,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史无前例的大事,那件大事载入了史册,至今令人难忘,那就是——长征。一个“长”字,你知道了什么?长征是怎么回事?(蒋介石为首的反动派调集军队对红军进行围剿,前四次,我们都取得了胜利,第五次却在王明左的路线指挥下,失败了,红军为了摆脱困境,被迫开始了长征,长征途径11个省,走过25000里,最终到达陕北。)在漫长的征途中发生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指名说说。(可以列举) 长征是红军战士用双脚走出来的,今天就让我们循着伟人的足迹,走进历史,走近长征。 二、预习检测 1、给下列字词注音: 逶迤( ) 磅礴 ( ) 岷山 ( ) 2、解释下列词语。 逶迤 :弯曲绵延的样子。   磅礴 :气势雄伟的样子。   走泥丸:像小泥丸一样地滚动。   三军:古代指上军、中军、下军三路军队。本诗中指红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   开颜:颜,脸;脸上的表情。开颜,欢悦的意思。 三、合作学习:初读诗歌。 1、齐读, 1)、介绍这首诗的体裁:这是一首七言诗。所谓的七言诗就是七言八句。言,就是字,每行有七个字,一共有八句话。就是七律。七律诗中间四句两两相对应,而且朗读的时候还有和谐的韵律与鲜明的节奏。 2)、通过同学的介绍,我们知道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那么,现在我们自由读读这首诗,体会舒适的韵律与节奏。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 2、给出节奏和韵律。如果,我们按照一定的节奏来读,那样这首诗会读的更好,生再读这首诗。 出示已经划分好节奏的诗歌读。 红军/ 不怕 / 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这首诗写了什么?(红军在长征途中不怕艰难险阻,最终到达目的地。) 人们喜欢这首诗,因此,人们把它编成了歌脍炙人口的歌曲,播放片段 4、听歌曲《长征》,从这首歌曲中你感受到什么?(精神饱满的红军勇敢顽强的红军战士) 四、探究学习:再读诗歌,积蓄情感 过渡:在诗歌中,哪里直接可以直接看出红军战士的勇敢顽强呢?出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哪几个词最能凸显 “不怕 只等闲” 理解等闲,仅仅是平常事。 1、同学们设想一下,远征路上会有什么难?(a.没有吃的,穿的,生活条件难b.路途远,难走,天气恶劣自然条件难。c.敌人前堵后追,难)这些困难,红军战士——不怕 2、据统计这一年中总共爬过18座山脉,走过600里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渡过24条河流,打过大小战斗300多次;诗歌中的万水千山中的“万”“千”实际是虚指,指的是爬的山多,渡的河多,而这些红军战士们都当作平常事。 从这一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乐观主义精神) 指导朗读第一句。 3.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到底遇到了哪些困难呢?自读下面六行诗句 指名回答(五岭逶迤 乌蒙磅礴 金沙水拍 大渡铁索寒 岷山千里雪) 4.能说说这些地方如何困难吗? 五岭指什么?理解“逶迤”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生板演画图(板书:~~~~~) 红军是怎样看待这些山岭的呢?(像荡起来的小浪花)红军眼里的五座高大的山就是那小小浪花。看出什么了?(红军战士藐视困难) 乌蒙山的情况你知道吗?理解“磅礴” 气势雄伟,高大险峻。生板演画图。(板书:∧∧)雄伟险峻的高山在红军眼里是什么?滚动的小泥丸 师:天哪,多夸张啊,五座连绵起伏的山岭在红军眼里是……,2000多米的乌蒙山在红军的眼里就是……这一组夸张的对比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英勇气概,乐观主义精神)指导朗读 5、你能用我们刚才研读的方法去体会红军长征途中的困难吗? 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生概述金沙江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补充:“暖”何意?(图片)1.水流湍急,两岸悬崖峭壁极其危险,红军不费枪炮,巧渡金沙江,我们是智取,红军靠七条小船,经过七天七夜,全部安全渡过了金沙江,伤亡很小。夜晚,两岸燃起的熊熊火光,照亮了江面,照红了红军战士的脸庞,照暖了领袖毛主席的心,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路。过江之后喜悦的心情无法形容,因而人心暖。 “寒”什么寒?(图片)泸定桥上木板被敌人抽掉,桥上连扶手只有13根铁索,铁索离江面是几十丈。怎么样,有什么感觉?害怕,心寒,除此以外,前面有敌人的炮火,还有烫手的铁链,更有脚下这万丈深渊,你说行进在铁链上,能不让人心惊胆战吗?即使战役过后,还不免让人感觉惊心动魄。 尽管这样,还是没有能够动摇红军战士的决心, 朗读第三句 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岷山是怎样一座山呢?(高达4000多米一望无际的千里雪山)为什么喜? 白雪皑皑,荒芜人因,为翻过雪山而喜。 三军:古时候,左、中、右三军,现在指长征的红军。 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一望无垠,被皑皑白雪覆盖的岷山,这岷山要比五岭和乌蒙山更加难走,当大家都爬过雪山后,人人心情开朗,个个喜笑颜开是可以想到的。这时候的战士们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兴奋自豪)是啊,终于胜利完成了让世界人民震惊、令世界人民敬佩的长征! 这段心情描写,对应了首联……。 4、现在明白这首诗的意思了吗?说给你的同桌听。 5、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首诗歌,想想:现在读这首诗,你又有什么感受呢? 6、齐读,要读出你的理解,读出感情。 五、拓展迁移 再看一首他写的诗歌,你能体会到什么。出示《六盘山》指名说说异同。内容差不多,都是表现的战士们乐观主义精神,革命的豪情。诗体不同,一是诗,一是词。 小结 这首革命史诗通过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全面再现了红军这一伟大的革命史实,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七、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诗 完成练习册 附: 《清平乐六盘山 》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译诗】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 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 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 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 六盘山上雄峰再拔, 烈烈西风漫卷着红旗。 今天我长绳之武装紧握手中, 哪一天才会将那蒋家狂龙捆缚?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教后记: 3
内容简介: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江苏省沭阳县钱集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长征教案 苏教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4405919.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