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次分阶段推进信息技术应用.doc_第1页
分层次分阶段推进信息技术应用.doc_第2页
分层次分阶段推进信息技术应用.doc_第3页
分层次分阶段推进信息技术应用.doc_第4页
分层次分阶段推进信息技术应用.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层次分阶段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我国信息技术应用发展战略的思考信息产业部电子六所龚炳铮100083 北京927信箱 摘要 本文论述信息技术应用发展战略,提出了企业信息化、行业信息化、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信息技术应用的分层次分阶段推进、多样化多模式发展战略, 以及2010年企业信息化、电子政务发展预测。关键词 信息技术应用 企业信息化 行业信息化 电子商务 电子政务 发展战略 预测1 前言社会、经济信息化的实质是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各领域包栝行业、地区、政府、企业各业务领域广泛深入的应用,我国信息技术应用已有50年历史,取得巨大进展和成绩,但应用广度和深度不够,总体水平比较低,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为贯彻落实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信息化的发展,有必要深入研究信息技术应用发展战略与推进策略。作者多年来关注计算机应用、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及评价指标的研究,本文将在文献(5-10)及近年对信息技术应用调研分析基础上,提出行业信息化、电子政务的三个层次,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的四个阶段,全面论述信息技术应用分层次分阶段推进、多样化多模式发展战略,提出2010年我国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发展目标的预测。2.分层次分阶段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发展战略2.1分层次分阶段推进信息技术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倍增作用和影响力在社会经济各方面不断增强、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投入较大、周期较长、有风险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分层次分阶段推进。信息通信技术及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使各类信息系统具有开放式体系结构,软硬件模块化、组件化,信息系统分层次分阶段建设完全有了可能性;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评价指标的研究,为按应用水平划分层次和分阶段提供了依据。2.2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三个层次、四个阶段2.2.1企业信息化按信息化水平分成的三个层次或等级:初级、中级、高级信息化(6-8):(1)初级信息化企业在主要业务(如生产)、管理、经营服务中实现IT初级应用: CAD/CAM, PLC、DCS普及率、覆盖率达3040%,实现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能对企业人、财、物、产、供、销进行计算机辅助管理,OA/MIS、 MRPII与ERP普及率、覆盖率达3040%,网上营销普及率、覆盖率达3040%, 实现非支付型电子商务。信息化经济与社会效益初见成效,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贡献率5-10%(2)中级信息化企业在主要业务(如生产)、管理、经营服务中实现中级应用:CAD、DCS、FCS等信息技术普及率、覆盖率达5070%,基本实现MRP/II,ERP主要功能,初步实施供应链管理(SCM)及客户关系管理(CRM),OA/MIS、ERP的普及率、覆盖率达5070%。网络营销普及率,覆盖率达5070%,实现支付型电子商务。信息化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贡献率10-15%(3)高级信息化企业在主要业务(如生产)、管理、经营服务中实现高级应用:高度生产信息化,实现协同设计协同制造、最优智能控制,CAD/CAM、DCS/FCS普及率达8090%以上,高度管理信息化,在实现ERP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化管理, ERP、SCM、CRM的普及率、覆盖率8090%以上。高级经营服务信息化,电子商务覆盖率达8090%,全面实现协同电子商务,网上订货与企业内部ERP结合,及时精良生产,实现零库存。信息化取得显著经济与社会效益。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贡献率15-20%我国大中型企业大部分已实现中级信息化,部分大中型企业集团已进入高级信息化阶段。我国中小型企业4000多万家,相当部分(近半数)还没有开展信息化工作,2.2.2.企业电子商务三个层次企业电子商务,其应用水平及商务与电子的融合程度可分三个层次(11,12,14,15):(1).初级电子商务,商务初级电子化、网络化,初步开展电子商务,主要实现信息流网络化,即进行网上发布产品信息,网上签约洽谈,网上营销,网上收集客户信息,实现网络营销等非支付型电子商务,实现初级经营服务信息化。(2).中级电子商务,商务中级电子化、网络化,实现信息流与资金流的网络化,即实现网上交易、网上支付,实现支付型电子商务,以供应链管理与客户管理为基础,实现中级经营服务信息化。(3).高级电子商务,商务高级电子化、网络化、智能化,开展协同电子商务,全面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三流的网络化。实现支付型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网上订货与企业内部ERP结合,及时精良生产,实现零库存。从产品原材料的网上订货采购、产品网上营销、物流配送交货、财务管理等,都通过网络使交易各方能够同步作业。我国大中型企业大部分已开展网上订货采购、网上营销,部分大中型企业集团已开展协同电子商务;中小型企业近半数还没有开展电子商务,部分中小型企业已在网上发布产品信息,搞网上营销,开展初级电子商务应用。2.2.3.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四个阶段国内外有诺兰模型信息系统六阶段、电子商务六阶段、企业信息化五阶段(14-20)等划分,划分界限缺乏评价指标而较模糊,用以上基于层次评价指标分成四个阶段较为适宜:(1)起步入门阶段,企业上网,建电子邮箱,网上发布商品信息;财务,人事管理,办公应用,计算机辅设计,生产控制等单项应用 (2)初级信息化阶段,主要业务局部监控,人财物管理及网络营销,初步集成应用(3)中级信息化阶段,主要业务综合监控,企业资源管理及支付型商务,综合集成应用(4)高级信息化阶段,主要业务智能控制,供应链管理及协同商务,协同、智能应用已开展信息化的中小型企业大部分是单项应用的起步入门阶段,小部分中小型企业已实现初级信息化阶段,少数中小型骨干企业已进入中级信息化建设阶段。三个层次或四个阶段划分标准可定期调正,与时俱进。2.3行业信息化三个层次按产业(行业)信息经济与产业信息化的评价指标将产业(行业)信息化(13)水平分成三个层次或阶段:初级、中级、高级信息化,分层次分阶段推进行业信息化:(1)初级行业信息化:信息技术产业应用普及率(%)达30-50%;企业初级信息化的行业覆盖率达30-50%,初步建立信息化与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为行业内中小型企业服务,初步建立行业数据库,为行业内30-50%中小型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提供服务(2)中级行业信息化:信息技术产业应用普及率达60-80%;企业初级、中级信息化的行业覆盖率达60-80%;建立行业技术、市场、专业人才等行业信息资源数据库,行业信息资源能实现信息共享,为行业内各类企业提供服务(3)高级行业信息化:信息技术产业应用普及率达80-90%以上,企业初级、中级、高级信息化的行业覆盖率(%)达80-90%以上,建立完整的行业技术、市场、专业人才等行业信息资源数据库,为行业内各类企业决策提供服务2.4电子政务三个层次(三个阶段)国内外电子政务有六阶段、五阶段、四五阶段等划分(14-20),划分界限缺乏评价指标而较模糊,用基于水平层次评价指标(8)分成三个阶段较为适宜:(1)初级电子政务(政府信息化初级阶段):政府通过网站发布政务及各种公共服务信息,如法规、指南、手册、联络方式等。政府除了在网上发布与政府服务项目有关的动态信息,还提供更便利的服务, 实现政府与企业和公民之间的单向与双向沟通 ,网上传递文件数占传递公文总数的比例30-40%, 网上办公的业务工作量占办公业务工作总量的30-40%,网上采购量占政府采购总量的比例30-40%,信息资源初步利用,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所需的信息,对领导决策提供初级支持。 (2)中级电子政务(政府信息化中级阶段):网上办公的业务工作量占办公业务总量的比例50-70%,网上审批项目占政府审批项目总数的50-70%,网上采购量占政府采购总量的比例50-70%,网上采集信息占政府采集信息总量的比例50-70% ,政府内部实现主要数据共享; 能为领导决策提供各种方案,对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支持。政府能与企业和公民主动在网上双向互动。不仅可以从网上下载政府的各类表格,还可将填好的表格通过上报到相关部门。政府可以随时就某事项或议题,在网络上征询公民的意见, 公民或企业也可以就感兴趣的事项,向政府提出建议,发扬电子民主,使公民更好地参与政府的管理与决策。政府机构内部进行资源整合, 能为企业和公民提供“一站式”服务。(3)高级电子政务(政府信息化高级阶段): 政府机构之间进行垂直、水平整合,开展协同政务,网上办公的业务工作量占办公业务总量的比例达80-90%以上,网上采购量占政府采购总量的比例达80-90%以上,全方位的网上处理事务 ,政府的公共服务全方位电子化, 政府通过网络提供各项公共服务, 企业和公民直接在网络上完成交税、交费等事项。完全通过网络与政府联系。能为领导决策分析比较各种方案,优选出最佳方案,提供最优决策。建立电子服务政府,提供以公民为中心, 能为企业和公民提供“一站式”个性化服务,企业和公民对政府高度满意。 目前大多政府的政府信息化处于初级阶段。实现初级电子政务,中央部委与京沪粤部分省市开始进入中级阶段,开始实现中级电子政务。要分层次分阶段推进电子政务。3. 信息技术应用多样化、多模式发展3.1.多样化、多模式发展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11,12)3.1.1企业类型多样化(1)行业业态多样化,企业类型多样化,多种业态的企业,需要多样化的信息化、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企业与消费者参与电子商务形式的多样化,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相结合;(2)多模式:多种开发模式:外包、内外合作、自主开发;政府与行业建立行业性及地区性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企业与消费者采用多种方式开展电子商务与信息化。3.1.2根据企业自身状况,确定企业信息化的开发模式。(1)外包式: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由系统集成商,专业化的ASP公司承包,提供解决方案、成套设备、系统实施及技术服务。(2)内外合作式:企业与系统集成商ASP、计算机软硬件厂商合作,联合开发应用软件。合作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3)自主式:企业有信息化的队伍,在采购成熟软硬件系统设备基础上,进行自主开发,主要依靠企业自身力量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上述三方式,各类企业要结合自身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应该提倡采用外包方式、内外合作方式,不管哪种方式企业必须进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进行业务流程重组,选好切入点和突破口及合作伙伴,这是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关键。3.1.3企业参与电子商务的多种方式:(1)企业自建网站;(2)企业委托ASP.ICP或租用设备建立主页和网站;(3)企业参加行业电子商务平台、龙头企业组织的电子商务平台与交易市场;(4)企业参地区性组织的电子商务平台与电子交易中心或交易市场。3.1.4消费者参与电子商务的多种方式:(1)个人电脑、掌上电脑、移动电话上网购物;(2)家庭电脑、信息家电上网购物;(3)社区居民点服务站上网购物;(4)传统商场上网选购商。3.1.5政府推进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的多种方式:(1)通过电子政务(网上纳税、年检、审批等)带动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2)引导与推动ASP、ICP、电信运行商等第三方服务商为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3)推动地区、行业及龙头企业建设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平台为企业提供服务(4)通过培植各类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示范典型,推进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3.2.多样化、多模式发展政府信息化(1)外包式:今后政府信息化建设主要由政府委托系统集成商,专业化的软件公司承包,提供解决方案、成套设备、系统实施及技术服务。(2)内外合作式:政府与系统集成商、计算机软硬件厂商合作,联合开发应用软件,合作进行政府信息化建设。(3)自主式:政府有信息化的队伍如信息中心,在采购成熟软硬件系统设备基础上,进行自主开发,主要依靠政府部门自身力量从事政府信息化建设。上述三方式,政府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应该提倡采用外包方式、内外合作方式,必须进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进行业务流程优化重组,这是政府信息化成功的关键。4. “十一五”全国企业信息化(含电子商务)及电子政务应用发展预测4.1“十一五”全国企业信息化(含电子商务)发展预测过去所作预测(11,12)因未考虑半数中小企业未开展信息化而欠准确,根据有关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的情况及调查(1,3,4),对十一五”发展预测现调正如下:“十一五”企业信息化(含电子商务)发展预测Forecast develop of enterprise infomatization & E-commerce in 2010目标2005年2010年大中型企业高级信息化23%910%中级信息化2025%4850%初级信息化6065%3032%单项IT应用718%03中小型企业高级信息化0.51%23%中级信息化45%810%初级信息化1520%3540%单项IT应用2530%3035%未开展信息化 4455.5%1225%表中%数为全国企业未开展信息化、实现单项IT应用、初级、中级、高级信息化(含电子商务)的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百分比。 “十一五”期间中小企业信息化广度与深度有大幅度提高,2010年,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实现信息技术单项应用(3035%)及初级信息化(3540%),小部分中小型骨干企业实现中级信息化(810%),少数(23%)建设成高级信息化示范企,为今后推广积累经验。根据(1,4)部分省市“十一五”信息化规划,如辽宁省市“十一五”信息化规划:到2010年,CAG/CAPP/CAM 普及率达100%,ERP普及率达70%;广州市“十一五”信息化规划目标:中小企业互联网普及率达90%,网上采购、销售普及率达50%;内蒙电脑普及率达40%,上述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量化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4.2“十一五”全国电子政务发展预测根据对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理解及目前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情况(4),按上述电子政务三个层次,对“十一五”全国县级以上政府电子政务发展预测如下:“十一五”电子政务发展预测Forecast develop of E-govement in 2010目标2005年2010年电子政务高级电子政务0.5-1%2-4%中级电子政务4-5%30-50%初级电子政务70-80.5%46-68%政府未上网比例13.5-25.5%0 表中%数为全国未开展电子政务、实现初级、中级、高级电子政务的政府机构占全国政府机构总数百分比。参考文献(1)国家信息中心 中国信息协会编 中国信息年鉴M 中国信息年鉴期刊社 2005,2006年 (2)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R 2006年(3)曲维枝主编 信息社会:概念、经验与选择M p.109-127,375-398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年(4)计算机世界,中国计算机报有关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报道J. 2005,2006年(5)龚炳铮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目标与对策的探讨J. 网络世界 2000年 第46期(6)龚炳铮 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的初探J. 微型机与应用2001年 第10期 p.7-9(7) 龚炳铮 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与对策A. 2003全国计算机大会论文集 p1494-1498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 (8) 龚炳铮 关于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探讨A 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及综合评A陈禹 方美琪 中国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C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p90-94,p.199-206(9)龚炳铮 ERP水平测度指标及综合评价 J. 电子商务世界2003 第11期 (10)龚炳铮 十一五”至2020年信息化发展目标与战略J. 中国信息界 2004年 第10期 p.7-11(11)龚炳铮 “我国社会经济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思考“ A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产业战略研究分会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