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梅山二中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沪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南京市梅山二中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沪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南京市梅山二中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沪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南京市梅山二中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沪教版.doc_第4页
江苏省南京市梅山二中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沪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一、 文言文(39分)(一) 默写(15分)1、 水何澹澹, 2、 万籁此俱寂, 3、 今年元夜时, 4、 ,佳木秀而繁阴。5、 ,皆叹惋。(二)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6、这首诗歌的作者是 , 被称为“ ”。7、下列对望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赞叹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用语奇特,意境高远,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崇敬。b、 这首诗描写了青年诗人登上了泰山绝顶之后所看到的雄奇秀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泰山的赞颂之情。c、 这首诗描写了齐鲁大地群山高耸,山色青郁、飞鸟往还的情景,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d、这首诗是诗人漫游齐鲁途径泰山附近时写下的作品。诗中描写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和开阔的胸襟。(三)阅读下篇选文文,完成第810题。(8分)甲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乙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8、甲选文选自课文黔之驴,作者是唐朝的 ,乙选文选自小说集 ,作者是 (朝代) (人名) 。9、这两篇选文都是与动物有关,但是主旨是不一样的,甲文主旨是 ,乙文的主旨是: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荀巨伯(东汉桓帝时人,生平不详)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指入侵的军队)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损害,毁坏)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这里是表示轻蔑的称呼),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世说新语)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吾今死矣,子可去 ( ) (2)一郡并获全(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12、荀巨伯不肯离去的原因是什么?(3分) 13、荀巨伯的行为感动了胡贼,从“ ”一句可以看出。(2分)二、现代文(共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学会转身 董建昌一个木匠丢了一块手表,几个热心的邻居一起帮他找,他们将地上的刨花、工具箱,以及木匠身上的每一个口袋都翻烂了也没有找到,结果却让一个孩子找到了。木匠很惊讶,问那孩子是怎么找到的。孩子说:“很简单啊!你知道,手表是有声音的,我只是在你们都安静下来的时候坐到刨花旁听,然后沿着声音的方向走过去,就找到了。”事实上,在遇到困难时只要稍稍转个身,我们看到的就会是一个崭新的天空,就像丢失在刨花里的那块表,大人们翻烂了刨花,找遍了工具箱,甚至木匠的口袋,都没能找到,而那个孩子只是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即凭借手表指针“嘀嗒、嘀嗒”的走动声就轻易地找到了。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卡耐基说:“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生活愉快、自在,在事业上取得重大的成就,学会变通是很重要的。”一次,爱迪生让助手帮助自己测量一下一个梨形灯泡的容积。助手接过后,立即开始了工作,他一会儿拿游标卡尺测量,一会儿在稿纸上计算,后来甚至还动用了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可几个小时过去了,他忙得满头大汗,还是没有算出结果。就在助手搬出大学里学过的知识,准备再一次计算灯泡的容积时,爱迪生进来了。爱迪生看到助手面前摆满了各种工具书和身旁的那一堆稿纸,立刻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于是,他拿起灯泡,朝里面倒满水,递给助手说:“你去把灯泡里的水倒进量杯里,就会得出我们所需要的答案。”这时,忙得满头大汗的助手才恍然大悟:自己想的太复杂了。看来,学会变通,善于让自己的思维转身是很重要的。是的,我们很多人就像爱迪生的助手一样,做事不知道变通,结果是花费了很多力气,到头来却一事无成。遇到看似难解的问题,学会换一种思维,从不同角度看,这样,“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变得简单化了,而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1916年,美国犹他州的小镇准备修建一座银行。镇长买好了地,备好了建筑图纸,可最后在砖头上出现了问题。因为,从盐湖城用火车运砖过来,每磅要2.5美元。这个价格远远超出了镇里的预算。后来,大家又想了许多种货运方式,甚至包括空运都不行。就在人们束手无策的时候,不知谁说了句,邮寄砖啊!结果是,包裹每磅邮费是1.05美元,比火车便宜了一半多。这样,小镇的居民很骄傲地拥有了他们的第一家银行。更为有趣的是,这个故事后来还被西点军校作为案例选入了教材,用来诠释一条校训:要保持“头脑简单”,敢于去干所谓“办不到”的事情。通过邮局邮寄货物,这无疑是最常见的运输方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常见、简单而又便捷的方式,很多人就是想不到。为什么呢?他们就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达芬奇语)。细想,我们生活中我们缺少的,不正是达芬奇说的这种将问题简单化的思维嘛。同一件事,如果依照同样的习惯思维去运作,肯定不会有新的改变。但 能改变一下固有的思维方式,转个身,用不同的方法去开拓, 会结出不同的硕果。学会转身,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把看似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你就会发现人生其实好简单,成功其实离你也并不远。14. 第段“转身”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15.第段两个横线上填入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只要 就一定 b. 如果 就可能 c. 只有 才 d. 只要 就 16.根据第段文意,完成下表。(10分)提出论点(1)分析论证(2)论证方法:引证法爱迪生指导助手测量灯泡容积论证方法:(3)得出结论(4)17.下列对上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那个孩子找到手表是因为他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b.爱迪生的助手在测量灯泡容积时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c.西点军校的校训告诉我们只要保持头脑简单就会把事情做好。d.人们常常想不到用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是因为不懂得坚持。18. 明代宋濂幼时家贫,努力克服困难,刻苦求学,终于成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宋濂的这个事例能否作为本文的论据?为什么?(4分)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0分)来学校的父亲上课的时候,父亲来了。穿过长长的走廊,父亲站在教室外的窗门边,他侧着身子朝教室里张望,他在努力搜寻着他熟悉的那张脸。父亲的头发有点乱,汗湿的发丝粘胶着,他的脸黑油油的,泛着亮光,父亲穿着件粗布衣,左肩上,贴了块补丁,脚上是一双解放鞋。父亲的腿裤卷着,他劳动时都是这么卷的。父亲在众多的人头里找到了属于他的,笑了,这傻儿子,父亲心里骂了声。父亲的笑似菩萨的笑,诚恳善良,且带着点儿童的天真。下课铃响了,儿子跑出教室,站到父亲面前。父亲的眼光在儿子的身上上上下下打量,一边呵呵地笑,傻笑,眼两边的皱纹挤在一起。儿子的脸忽然红了,因为好多同学在看着他们。儿子拉拉父亲的衣服说:“到那边去吧。”那边是学校操场,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在走动。在一棵老槐树下站定,父亲伸出右手,一只粗糙宽大的手,这只手抚摸着儿子的头,继而又抚摸儿子的脸。儿子的脸上感到一阵糙辣辣的,似有块毛板子磨过,但是儿子心里很抒畅很激动,父亲很久没有这般抚摸过他了。父亲问:“学校里过得惯么?”儿子点点头。父亲问:“读书吃力么?那么多书。”儿子点点头。父亲说:“那天的事,心里还记恨么?”儿子咬了嘴唇,沉默不语。父亲落了眼光,停了停,父亲说:“那天,那天我的脾气暴了点。”父亲说这话时,喉咙里咕噜一声,脸僵成了一块。儿子还是没有响,他的眼睛湿润了。那天傍晚,儿子向着一边在灶头炒菜的母亲要五十元钱,说要交班委费。母亲说手头暂时挤不出,能否向同学先借借,下个月再凑给你。儿子不高兴了,粗起喉咙说,借借借,我可没有这脸皮!见母亲仍在忙着炒菜,对自己的话置之不理,儿子就要上前去夺母亲的锅铲。其时,父亲正在洗脚,当即发了火,一脚踢翻了脚盆,赤脚起身把拳头打到儿子身上。那个晚上,儿子逃出了家门,在村里游荡一圈后,在家附近,他忽然听见奶奶的声音传来,娃啊,你在哪里?你爸不打你了,回来哦。在黑黑的夜里,奶奶是看不见他的,奶奶一边走,一边呼唤着他,奶奶的声音颤颤的。儿子贴着墙边,眼睛湿润了。父亲望着儿子的眼睛,说:“我是顺路来看看你的,今早我拉了一车柴禾来镇上卖。嗨,这柴还是你星期天帮忙砍的呢!”儿子的脑海里闪出一幕:深深的大山里,一大一小两个人。大人骑在高高的松树枝丫上,挥舞着,狠命地砍着树枝。儿子在底下,头顶着个草帽,把砍下的松树枝一一拖拢来。清亮的砍柴声久久地回荡在山谷里。父亲说:“要好好读书,嗯?”儿子点点头。父亲把手伸进内衣口袋,摸出一包折叠着的油布袋,拿出五十元钱,递给儿子。儿子看见父亲的手背上爬着几条蚯蚓似的青筋。父亲说:“留着慢慢用,要好好读书。”儿子握住了那留有父亲体温的钱,使劲地点点头。父亲说:“我回家了。”走了几步,又折回身,父亲对着儿子嘿嘿地笑,说:“忘了,忘了。”又从口袋里掏出两个桔子,塞到儿子的手里。父亲说:“前几天,你表姐来看你奶奶,拿了几个桔子来,你奶奶藏着留给了你。”儿子送着父亲到学校门口,在传达室边上的墙角,父亲拾起一根挑柴用的扁担,扁担的一头缠绕着几根麻绳。父亲扛着扁担走出校门。儿子问:“走路回家么?”父亲答:“走路。”一边走,父亲一边扭过头,朝儿子挥挥手。儿子站着不动,看着父亲的身影一晃一晃走远去。儿子的眼睛又湿润了,泪水簌簌地流下来 19 第段画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是 ,正确的字应是 。(2分)20. 第段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其作用是_。(2分)21. 文中儿子三次“眼睛湿润”的原因分别是:(1)_;(2)_;(3)_。(6分)22. 对本文的主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歌颂了宽厚纯朴、深沉伟大的父爱 b.抒发了儿子对父辈祖辈的感恩之情 c.阐明了理解与宽容能消融矛盾之理 d.体现了贫苦是磨练人格的最佳课堂23. 文中第段能否删去?请结合全文,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写出你的看法。(6分)三、综合运用(11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4-26题(11分)材料一:各种媒体上经常可见“绯闻”一词,许多人甚至一些著名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都把“绯”读为“fi”,其实“绯”的正确读音是“fi”材料二:有人对某中学高二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全班共45人,其中39人认为“绯闻”的“绯”读“fi”6人认为读“fi”;前者还认为“绯”是多音字,在“绯闻”中读“fi”,在“绯红”中则应读“fi”。材料三:调查结果还显示,学生对“绯闻”的认知来自平时收看电视、网络及广播的娱乐节目,而“绯红”一词则是通过正式的课堂学习获得的。材料四: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绯闻”一词常被误写成“诽闻”。如“编造同事诽闻被判3000元。”(注:“诽”读“fi”,意思是说别人的坏话。)从第二则材料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答: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绯”字读错的原因有几条?(3分)答: 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纠正这种错误?(3分)答: 在上述材料的画横线句中还有两处语病,请指出错处序号并改正。答: (3分)四、写作(60分)题目: 这也是一种美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答案:7、b(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离开、保全败坏了道义只为了自己求生,哪里是我荀巨伯的所做所为呢?12、荀巨伯不肯离去的原因是什么?(3分)不肯败义求生 13、荀巨伯的行为感动了胡贼,从“遂班军而还”一句可以看出。(2分)两篇阅读14、.转换方式(角度) 15、b 16.(1) :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2)、引用卡耐基的话 (3):举例论证 (4):善于让自己的思维转身是很重要的17、a18、不能,本文阐述的观点是遇到困难时要换个角度看问题,而所给事例侧重表现勤奋刻苦,所以不能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19(2分)抒 舒22.(3分)肖像描写(1分)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父亲是一个淳朴辛劳、家境贫困的农民 (2分)24.(6分)(1)父亲特意来校向儿子道歉,令儿子顿时没有恨只有感动(2)奶奶在黑夜里寻找他、呼唤他,令他受伤的心倍感温暖(3)父亲送钱来,又走着回家,父亲的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