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成语题汇总及解析_第1页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成语题汇总及解析_第2页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成语题汇总及解析_第3页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成语题汇总及解析_第4页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成语题汇总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1 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 成语 题汇总及解析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新课标卷 ) A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又步履维艰地开始了 从器物技术到思想文化的现代性追求。 B.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 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C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 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 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 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答案: D 解析:指日可待:指日,可以指出日期,为期不远;待,期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含有褒义,不能用在表示灾难很快来临。步履维艰: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便用恰当的一项是 ( 全国 卷 ) A. 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 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B. 吴羽先生知道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C. 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他趋之若鹜。 D. 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答案: A 解析: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势不可挡。繁文缛节:过分繁琐的礼节或仪式,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于的事项。这里对象使用错误。趋之 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 2 着敢去。这是贬义词,这里情感色彩不对。不绝如缕:声音或气息微弱,时断时续;也形容局面危急。这里与上文 “ 热闹非凡 ” 的情境不协调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北京卷 ) A. 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 “ 粉丝 ” 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B. 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 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 远眺,晓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上。 D. 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 90 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 3:0 取得胜利。 答案: A 解析: B 不期而遇: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不合语境。 C 江河日下:日:一天天;下:低处。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望文生义。D 兵不血刃: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不合语境。 3.下列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天津卷 ) 作为 “ 梅兰 竹菊 ” 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 。此刻,寺院周围庄承的红墙,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 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而晶莹如黄玉般的腊梅,暗香 , 遗世独立的佳人。 A.钟爱 洋洋洒洒 浮动 好像 B.喜爱 纷纷扬扬 浮动 犹如 C.钟爱 纷纷扬扬 飘动 好像 D.喜爱 洋洋洒洒 飘动 犹如 答案: B 解析: 钟爱指特别爱(子女或其他晚辈中的某一 人)适用范围较小,一般不用于物品。喜爱适用范围广。纷纷扬扬指(雪、花、叶等)飘洒的多而杂乱。洋洋洒洒则指 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 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显然洋洋洒洒不合语境。 “ 暗香浮动 ” 3 来自林逋的山园小梅 “ 暗香浮动月黄昏 ” 一句,此处化用,不可改动。 “ 犹如 ” 与 “ 好像 ” 没有必然的区别,但根据语境,用 “ 犹如 ” 更好。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 不恰当 的一项是 ( 重庆卷 ) A去凤凰,是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日子,凤凰的美便 弥漫 在这烟雨中,湘西的千年文化也在这烟雨迷蒙中荡漾开来。 B网络热词不仅以独 特的方式 即时 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而且还表现了人们思想观念的 变化。 C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数字阅读、网络阅读 方兴未艾 ,图书馆的传统职能正逐渐发生变化。 D. 他上学那会儿就是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的那种人。按照规定,他可以申请贫困生助学贷款,但他却硬撑着不肯申请。 答案: D 解 析: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因为骆驼本来就比马大很多,即使这个骆驼是饿死瘦死的,骨架子还在那儿,还是比马要大。引申为在一方面有特别特长的人 ,即使在这方面突然到了穷困的地步 ,也比一些在这方面刚出炉的人强,主要是指经济上的象征。弥 漫:充满;到处都是:烟雾弥漫黄沙弥漫的山野。漫远:路途弥漫。即时:立即。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湖北卷 ) 她 盲人和正常人一样也能做很多事情,这正是她只身来到拉萨旅游的原因。她喜欢这座 在历史和信仰中的圣城, 看不见,她也能感受到这里绵延的雪山、清冽的空气、闪耀着金光的寺庙和那些 向大昭寺缓缓前行的信徒。 A相信 沉醉 既然 顶礼膜拜 B自信 沉溺 即使 诚心诚意 C坚信 沉浸 尽管 三步 一叩 D确信 沉迷 虽然 毕恭毕敬 答案: C 解析: 坚信 是 坚决相信,毫无疑问的意思,是指对一种理论、事情的状态等的相信,不怀疑。 确信 是 确实地相信。 顶礼膜拜 : 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高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 4 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比喻崇拜到了极点。多为贬义。 三步一叩 是一种礼节 ,意为走三步就要叩一次头 。 表示晚辈对祖先的祭奠方法,以示尊重 ; 表示对某种信仰的敬畏 。 此处宜用“ 三步一叩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江西卷 ) 有人 认为他之所以对日 _,和他那个亲日媚日、飞扬跋扈的老婆的教唆与威逼不无关系。 “ 五一 ” 期间,市长 _会见了新加坡贸易代表团和台湾投资考察团。 女主人 公憧憬的丈夫是: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一定是卓有成就的,一定会成为_的人。 A.投降 分别 深孚众望 B.投诚 分别 深负众望 C.投降 分头 深负众望 D.投诚 分头 深孚众望 答案: A。 解析 : 投降:停止抵抗 ,放下武器 ,向对方屈服。投诚:军队或人员叛离所属集团,归属对方。投诚强调成建制主动放下武器并归属对方。 句中为 “ 他 ” ,是个人不是成建制,宜用 “ 投降 ” 。 “ 分头 ” 与 “ 分别 ” 的区别: 1.同一个主体对多个客体 ,只能用 “ 分别 ”, 不能用 “ 分头 ” 。如:我准备分别找老李和小张了解有关情况。 2.不同主体各自与不同客体一一对应 ,只能用 “ 分别 ”, 不能用 “ 分头 ” 。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性别构成比与年龄构成比分别为男性人口为 686852572 人,占 51.27%; 0-14 岁占 16.60%; 15-59 岁 人口占 70.14%; 60岁及以上人口占 13.26%,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为 118831709 人,占 8.87%.“ 分别 ” 与“ 分头 ” 的区别还表现在: (1)语义指向上, “ 分头 ” 指向施事主体,所以施事主体必须出现,当施事主体为单数时,客体必须为复数; “ 分别 ” 不受此限。 (2)“ 分头 ” 后的动词应具有动作性、分工性和任务性; “ 分别 ” 后的动词则无此限,它可以是非动作性的。 句符合 “ 同一个主体对多个客体 ,只能用 分别 ” 这个限制,因此,宜选用 “ 分别 ” 。 “ 深孚众望 ” ,意为 “ 在群众中享有威望,很使群众信服 ” ; “ 孚 ” 是诚 信的意思。能与 “ 深孚众望 ” 联系起来的,是 “ 不负众望 ” 中的 “ 负 ” 。在 “ 不负众望 ” 里, “ 负 ” 是 “ 辜负 ” 的意思。 “ 深负众望 ” 是个生造词语。 “ 不孚众望 ” 这个词倒是有,是人们根据 “ 深孚众望 ” 和“ 不负众望 ” 这两个成语新造出来的,是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的意思。 5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四川卷 ) A. 我刊以介绍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为主,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炉 , 欢迎广大读者到各地邮局 征订 本刊。 B. 官府的横暴和百姓的苦难,深深刺激着杜甫的心灵,他以 悲天悯人 的情怀写下 的 “ 三吏 ” 、 “ 三别 ” ,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C. 在岗位技术培训之后,小李成为了生产明星, 2010 年,他完成的全年工作量超过规定指标 的 百分之四十,获得了所在企业的嘉奖。 D. 九寨海之奇,奇在水,奇在云,奇在雾,奇在乍晴乍雨,波光云影,色彩斑斓,如梦如幻,不由得不让人惊叹太自然的 巧夺天工 。 答案: B 解析: A 句种 “征订”是指 出版、发行机构向单位或个人征求订购或订阅出版物,主客关系错误,可改为“订阅”。“悲天悯人”意为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使用正确。 C 句中“的”为结构助词,表领属关系,仅仅是 “超过规定指标的百分之四十”,岂能受嘉奖?应删除“的”字。 D 句中“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生成的,只用来形容人的技艺高超,使用对象不当。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 不恰当 的是一项是 ( 广东卷 ) 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学巨匠的诗文专集、选集及各种汇编的整理问世,更是卷轶浩繁,蔚为大观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各国文学读物大量出现,使人 自顾不暇 ,这里有各种文化珍品的精译精编,有各国新作的争奇斗艳,也有选材不严的作品, 鱼目混珠 ,为读者所 诟病 ,但就其主流来看,文学翻译家的辛勤劳动,大有益于我们文学的“外 为中用”,大有助于文学新人的迅速成长,因此也是值得重视的。 A蔚为大观 B自顾不暇 C鱼目混珠 D诟病 答案: B 解析: 自顾不暇:暇,空闲。自己照顾自己都没有工夫,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可改为“目不暇接”。 A蔚为大观:蔚,茂盛;大观,盛大的景象。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形容事物丰富多彩,汇聚成一种盛大壮观的景象。 C鱼目混珠:混,搀杂,冒充。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D诟病:指责;指出他人过失而加非议、辱骂。 6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 当的一项是 ( 山东卷 ) A. 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 漫无边际 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B. 从长辈们的 闲言碎语 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C. 在 44 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 浓墨重彩 的一笔。 D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 良莠不齐 ,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答案 : C. 解析: A 漫无边际,应为 “ 浩如烟海 ” 。 B 闲言碎语,应为 “ 只言片语 ” 。 D 良莠不齐,应为 “ 鱼龙混杂 ” 。 1下列各 组成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3 分)( 江苏卷 ) A归根结底 旁征博引 莫衷一是 舐犊情深 B察言观色 胜卷在握 美轮美奂 醍醐灌顶 C孺子可教 随遇而安 铩羽而归 相形见拙 D运筹帷幄 励精图治 咳不容缓 沧海桑田 答案 : A 解析: “卷”改为“券”,“拙”改为“绌”,“咳”改为“刻”。 没想到,今年江苏改考成语为错别字,实出人意料!但是从考生的实际情况 写错别字的现象太多 出发,使用此招,应该有必要。 17.下面一段文字后的四个选项中能准确概括文字内容的一项是 ( 安徽卷 ) 琴声渐起。我仿佛看见一滴滴饱满的水珠儿洒落在含苞待放的桃花上,又恋恋不舍地挂着丝儿似的落下来,犹如一个活泼的小精灵。这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它裹挟者泥沙、卵石,翻滚着向前奔去,撞击着河岸,向阻挡它的一切势力发起猛烈冲击。那河上还有勇敢的艄公,正在与恶浪搏斗。一阵清风穿过树林,一粒沙子从屋檐上滚落,掉在门前那口空水缸里,清脆悦耳,回音似璧。琴声欲止,似一朵烟花静静地绽放。 A.琴音似水 B.琴音遐想 C.琴声悠扬 D.琴声如风 7 答案 : B 解析: 此题非常新 颖,考语段的理解和词语的辨析: 对象是 琴音 还是 琴声 , 重点 是 描写还是想象 ,抓住“遐想”二字找解题的突破口。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是 ( 浙江卷 ) A、竹叶和阳光彼此恋慕所闪出的光,使人坠入了无我境地; 纵令 不闪光,竹叶自身或浅黄、或翠绿的色彩,不也令人陶醉吗 ? B、老校区遗留着一中旧时的氛围,参天的古木,平滑的石道,随处可见的老旧建筑一切 浓重 得无需装饰就可做电影的背景。 C、日常交往中,平等是人与人之间 投桃报李 、礼尚往来的前提,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只会使人与人彼此疏离、产生隔阂。 D、班长在 征文比赛中得了第二名,大家都夸她是才女,她却 求全责备 ,谦虚地说年级里水平比她高的同学有很多,自己的文章还 存在很多不足。 答案: D 解析:求全责备: 求、责,要求;全、备:完备,完美,齐全。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是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A、 纵令 : 放任;任凭 :纵令罪犯逃脱。连词。 即使 , 用在偏正复句的偏句 ,表示假设的让步 ,即退一步提出某种情况 。 B、浓重: (色彩、气味、烟雾等 )很浓、很重:设色浓重浓重的香气江面上的雾越发浓重了。 C、投桃报李: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 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辽宁卷 ) A应广大读者的要求,他为那本很受欢迎的获奖小说写了续篇,但遗憾的是。续篇相形见绌,不能让人满意。 B由于有关部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