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训练20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光绪年间的嘉善志风俗类记载:“乾嘉时风尚敦朴,咸同而后染苏沪风气,城镇尤甚,男女服饰厌旧喜新。”这反映出当地()a思想观念完全西化 b服饰等级之别消失c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d传统习俗受到冲击解析:材料大意是乾隆、嘉庆年间社会风气尚且淳朴,到咸丰、同治年间受苏沪等地社会风气的影响,特别是城镇中,男女穿着服饰都变得喜新厌旧。材料中没有反映思想观念完全西化,a错误;服饰等级在材料中没有涉及,b错误;c与题干和设问无关,排除。答案:d2原先的学堂,上课开始之前,学生有拜孔子、拜先生的礼节,后来代之以上课铃声响起,全班学生起立,并问候“老师好”,老师鞠躬还礼。这种变化最有可能开始于()a唐宋时期 b明朝后期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成立后解析:本题考查生活习俗的变迁。从材料可以看出,跪拜礼已经被取消,这是民国时期出现的新现象。答案:c3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装。20世纪20年代初,流行于上海等地社会上层妇女。当时有人撰文指出:“近来上海女界旗袍盛行惟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清朝贵族组成的秘密团体)之臭味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以旗名。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民主共和观念传播文明开化之风流行新旧观念激烈碰撞a bc d解析:在题干信息中,“旗”暗指清朝贵族,“不可以以旗名”体现的是一种狭隘的民族观,正确;旗袍是中西合璧的产物,故符合;由其狭隘的民族观说明在当时新旧思想激烈碰撞,正确。在材料中无从体现。答案:c4西餐传入中国的同时,也为中国带来了西餐文化。下列关于西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人大批来华传入中国b烹饪方式和就餐礼节与中餐有明显差异c西餐常用的原料开始大量摆上百姓的饭桌d西餐馆由外国人经营,顾客主要是归国华侨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习俗的变化。d项说的只是西餐出现初期的情况,不符合后来乃至改革开放后的情况,所以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5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解析:由“乘客不分男女座”可知新式交通工具对男女有别的传统伦理道德的冲击,a正确;b、c不符合材料内容,d与材料无关。答案:a6.1912年8月20日时报刊载的苏州之士煞一文,对苏州人士的装束评论说,“绸伞高擎足踏革履之女界学生华丽煞”“马鞭高挥自穿之将弁人材(才)气焰煞”“草帽高戴口衔雪茄之少年学生时髦煞”。对此评论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的传统服饰很受苏州人的喜爱b苏州处于社会转型时期c西方的时装越来越被中国百姓所接受d苏州最早被开放为通商口岸解析:“绸伞高擎足踏革履之女界学生”“马鞭高挥自穿之将弁人材(才)”“草帽高戴口衔雪茄之少年学生”均体现了苏州人士装束中传统和现代、中式和西洋的混杂,b正确;a、c无法从题干的材料中得出,可以排除;苏州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1895年马关条约中规定的,d错误。答案:b7.近代中国,“赶火车”“赶轮船”“赶汽车”成为新的社会俗语。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新式交通工具运行时间相对固定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a bc d解析:火车、轮船、汽车是西方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巨大成果,它们的传入逐渐改变着近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因其运行时间相对固定,所以人们不得误时,同时它也推动了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是其结果,排除。正确。答案:c8近代以来,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促进了人口流动和信息交流b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化进程c便利了列强侵略势力的扩展d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交通发展的影响。近代交通工具传入中国,便利了列强对我国的侵略,而不是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故d项说法错误。答案:d9据人民网报道:2012年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8.5万公里,仅次于美国(10万公里),为了让人民分享改革开放成果,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2012年国庆期间国家出台了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政策,7座及7座以下小客车免费通行,下图是京珠高速公路上的滚滚车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交通事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财政已能提供充裕的资金 b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c国家已具备自主设计施工的能力d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是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高的结果。a、c两项也是原因之一,但归根结底是由b项决定的。答案:b10求是杂志所属的“求是理论网”开通官方微博,不久就集结了不少“粉丝”;某知名女艺人在“七夕”公布婚讯的微博被转发累计达508 649次。微博的“崛起”说明()a其短小精悍的特点适应快节奏生活的需要b网络成为最主要的传播媒体c政府开始启用现代科技理政d微博能够准确、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解析:本题考查传媒的变迁。微博形式短小,适应了现代快节奏生活的需要,因此受到人们的青睐。网络是重要媒体,不是最主要的,b错误;c项错在“开始”;微博的内容不见得都是真实的,d错误。答案:a11“凡事百度,我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和狭窄的思路。”这一极具幽默感的网络签名,形象地反映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下列对其理解正确的是()a网络极大地方便了工作和生活b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c国内网站的影响力超越了国际网站d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解析:本题考查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根据材料中“丰富的知识和狭窄的思路”可知,网络对人们的影响是双向的,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b122012年4月28日,17岁的安徽高中生小郑为了买一个ipad2,竟然以2万元的价格卖掉了自己的一个肾。这件事引发媒体热议,连美国的一些媒体也报道了这个“卖肾买苹果”的事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科技产品能给人带来全新的享受b我们既要利用高科技之利又要认识其弊c对高科技产品就应努力追求拥有d电子产品的诱惑力谁都不可阻挡解析:本题考查通讯工具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注意题干“说法正确的是”,材料反映了高科技产品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a、c、d都不正确。我们要全面看待高科技产品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在充分认识其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其负面影响,如影响视力、影响社交、使人沉迷游戏等。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顺治二年清廷颁布“易服令”,规定“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强迫各族人民改满服。清政府还严厉禁止私藏明朝衣冠,不少人因为私藏“方巾”等明代服饰而被清政府扣上大逆罪名而遇害。摘自百度百科名片之剃发易服材料二太平天国鄙视清代衣冠,开始起义时穿着传统服装打仗,而将清代官服“随地抛弃”,“往来践踏”。当时除天王可袍上绣龙以外,其他高级官员须根据场合而定,低级官员则绝对不着龙袍,但缀有龙纹的朝帽却是大多数官员的首服。其他规定多来自周礼,以五行四神来确定背心图案、服装以及缘边的颜色。摘自庄华峰等著中国社会生活史材料三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宋恕等人认为:“盖欲化除文武满汉之域,必自更官制始;欲通君、臣、官、民之气,必自设议院始;欲兴兵、农、礼、乐之学,必自改试令始。三始之前,尚有一始,则曰: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摘自刘力衣冠之制的解体:中国传统服饰的近代化材料四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给上海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复函中说:“礼服在所必更,常服听民自便,此为一定办法,可无疑虑。但人民屈服于专制淫威之下,疾首痛心,故乘此时机,欲尽去其旧染之污习。去辫之后,亟于易服,又急切不能得一适当之服式以需应之,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极其流弊,诚有如来书所云者。”摘自论辛亥革命前后的服饰改革(1)据材料一归纳清初“剃发易服”政策的特点,并指出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2)据材料二评价太平天国的服饰变化。(3)据材料三概括康有为“改易服饰”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的“易服”改革带来了什么影响?(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清初至民国初年“易服”的认识。答案:(1)特点:以满人样式为基准;强制;残酷;时间长。目的:巩固满洲人对全国的统治;削弱被征服民族的反抗意识。(2)评价:是反清斗争的一种形式,具有进步意义;存在等级尊卑,具有落后性(封建性)。(3)思想:“易西服”是政治改革的开端和关键。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近代西方思想观念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改易服饰”对维新变法起推动作用;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4)影响:促进中国服饰近代化;冲击传统习俗,促进观念变革;国货滞销,制约民族工业的发展。(5)认识:“易服”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服饰从等级、尊卑走向大众化,具有进步性;“易服”与政府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关;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促进了“易服”;民族交往、中外交流是“易服”的重要因素之一;“易服”在与世界接轨的同时,要保留自己的民族特色。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以来,外报传入中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引进“西学”,自办报刊。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在国内始于19世纪7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有艾小梅办的汉口昭文新报,王韬主编的香港环球日报,容闳等创办的上海汇报,以及广州的述报等。这些报刊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广收博览,学习吸收洋为中用,以求自身发展。其版式、体例和印刷技术,都仿效外国报纸。材料二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在18951898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120种,其中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同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开始了办报活动。在北京创办的中外纪闻,在上海创办的强学报、时务报,湖南维新派创办湘学新报、湘学报等,宣传变法图存。这些活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姚福中中国编辑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70年代中国办报者的主体是什么?报刊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当时出现国人自办报刊的原因。(2)材料二所述报刊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些报刊的创办有什么特点?(3)综上材料,国人自办的近代报刊在当时有什么意义?答案:(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硅冶炼工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运动场看台改造设计施工方案
- 企业年度销售目标制定与绩效考核标准
- 制鞋工节假日前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全媒体运营师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导演雇佣合同6篇
- 园艺生产技术员节假日前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高校毕业生实习反馈及评估表设计
- 生物农药生产工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四方台区2025年中考数学模拟预测试卷含解析
- 视频监控调取记录表
- 第2章 Windows 10操作系统
- 教研活动:幼儿园班级主题墙创设课件
- GB/T 42430-2023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检验
- 酒店住宿水单模板-可修改
- SF-三福的历史与文化 v2.0
- 幼儿园故事《小红帽》PPT模板
- GB/T 6723-2017通用冷弯开口型钢
- GB/T 4456-2008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 葫芦丝(初学教学)-课件
- 李家小学教师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