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11(下)B植物学试卷园艺11.doc_第1页
答案 11(下)B植物学试卷园艺11.doc_第2页
答案 11(下)B植物学试卷园艺11.doc_第3页
答案 11(下)B植物学试卷园艺11.doc_第4页
答案 11(下)B植物学试卷园艺1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浙江农林大学 2011 - 2012 学年第 一 学期考试卷(B卷)课程名称: 植物学 课程类别: 必修 考试方式: 闭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2、考试时间 12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得分得分评阅人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同功器官:相异的器官,长期进行相似的生理功能,以适应某一外界环境,导致功能相同,形态相似,称为同功器官。2. 假二叉分枝:具对生叶的植物,顶芽停止生长或分化为花芽,由下面两侧对生的腋芽同时生长,形成两个叉状的侧枝。3. 世代交替:在植物的生活史中,由产生孢子的二倍体的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和产生配子体的单倍体世代(有性世代)有规律的交替出现的现象。4. 总状花序:无限花序的一种。花序轴单一,较长,由下而上生有近等长花柄的两性花,如油菜等。5.双名法:用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的词不达意给每种植物命名。一个完整的学名应为:属名+种加词+命名人缩写。属名用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种加词:一般用形容词,少数为名词,第一个字母小写;命名人:命名人的姓氏缩写。6. 细胞器:散布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结构称为细胞器,如各种质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7. 传递细胞:细胞壁内突生长,增大了质膜表面积,并含丰富的细胞器与胞间连丝,具短途运输的功能。8. 细胞全能性:每个细胞都具有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的遗传物质,都具有发育成一个完整有机体或任何细胞的所必须的全部基因的特性。9. 凯氏带: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内皮层细胞的部分初生壁上,常有栓质的和木质化增厚呈带状的壁结构,环绕在细胞径向壁和横向壁上,成一整圈,称为凯氏带。凯氏带在根内是一个对水分和溶质运输有着重要作用的结构,凯氏带是由凯斯于1886年发现的。得分10. 侵填体:木本植物多年生老茎中早期的次生木质部(即心材)导管和管胞失去输导作用。其原因之一,是由于它们附近的薄壁细胞从纹孔处侵入导管或管胞腔内膨大和积沉树脂、单宁、油类等物质,形成部分地或完全的阻塞导管或管胞腔的突起结构,这种突起物即侵填体。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1. 银杏种子外面包被的成分是 ( A )A 种皮 B 假种皮 C 花托 D 果皮2. 下列植物中孢子体和配子体都能独立生活的是 。 ( A )A、蕨 B、葫芦藓 C、念珠藻 D、银杏3. 西红柿的胎座属于下列 类型。 ( C )A 边缘胎座 B 侧膜胎座 C 中轴胎座 D 特立中央胎座4. 竹子茎维管束属 ( D ) A、辐射维管束 B、环状维管束 C、无限维管束 D、散生维管束5. 下列果实都属于假果的是 。 ( B )A、桃和杏 B、苹果和梨C、西瓜和杨梅 D、樱桃和哈蜜瓜6. 下列属于半自主性细胞器的是 ( B )A 高尔基体 B 线粒体 C 溶酶体 D 核糖体7. 被子植物叶的起源方式属于 ( D )A 内始式 B 外始式 C 内起源 D 外起源8. 边材是 ( B )A 在茎四周的初生、次生木质部 B 具有生理功能的次生木质部C 从周皮到形成层部分 D 没有生理功能的木质部9. 花粉发育的营养物质主要供自于花药壁的 ( C ) A、表皮 B、中层 C、绒毡层 D、纤维层10. 黑松靠 输导水分。 ( D ) A、筛管和筛胞 B、管胞 C、筛胞 D、导管和管胞得分三、是非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 茎次生生长中,心材直径逐渐加大,而边材则相对地保持一定的宽度。( )2. 叶芽将来发育成叶,花芽将来发育成花。 ( )3. 有些植物不产生花器官也能结果,如无花果。 ( )4. 被子植物的胚乳和外胚乳都是三倍体。 ( )5. 胚囊中最大的细胞是卵细胞。 ( )6. 所有植物的长高,都靠茎的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结果。 ( )7. 无胚乳种子在种子形成中不出现胚乳。 ( )8. 单叶的叶柄和复叶的小叶柄基部均有腋芽。 ( ) 9. 种子植物的特征之一是具有双受精现象。 ( )10. 毛竹茎的维管束主要由维管束鞘和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组成。 ( )四、识图题(每空格1分,共10分) 上图为 _双子叶_(双子叶/单子叶)植物的_茎_(器官)的横切面结构图,1_表皮_,2_髓射线_,3_髓_,4_皮层_,5_ 形成层_,6_初生木质部_,7_初生韧皮部_,其中5,6,7合称为_维管束_。得分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 请简述木本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过程。答:(1)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包括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2)由维管束中保留的原形成层细胞恢复分裂的能力,形成束中形成层,同时维管束之间的部分髓射线细胞脱分化形成束间形成层,两者共同组成维管形成层。维管形成层的纺锤状原始细胞向外分裂产生次生韧皮部,向内分裂产生次生木质部,次生木质部占茎次生结构的大部分。(3)维管形成层的射线原始细胞分别向内外分裂形成次生木质部中的木射线和次生韧皮部中的韧皮射线,共同构成维管射线,也称次生射线,既是横向输导组织,也是储藏组织。(4)位于表皮、皮层等处的薄壁细胞脱分化形成木栓形成层,木栓形成层细胞分别向内外分裂形成木栓层和栓内层,三者共同组成周皮。 2. 简述植物对异花传粉的适应方式。答: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很多特殊性状以适应异花传粉,具体有: 单性花:有些植物仅有单性花,而雄花和雌花又分别在不同的植株上,称雌雄异株,这种情况是严格的异花传粉。 雌雄蕊异熟:有些植物虽为两性花,但雄蕊和雌蕊并不同时成熟,或者雄蕊先熟,在花粉散布时,同株的雌蕊尚未成熟,不能受粉,雄蕊先成熟的情况比较普遍。 雌雄蕊异长:有的植物可以产生两种花,一种为花柱长,花丝短的花,忠长柱花;一种为花柱短、花丝长的花,叫短柱花。 自花不孕:花粉粒落到同一朵花或同一植株上不能结实的现象叫自花不孕。3. 简述植物进化的一般规律。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1) 植物从水生生活到陆生生活,摆脱了水的环境,解决如何减少水分的损失、增加水分和养料的吸收、加强光合作用的效率、抵御风暴的袭击等问题。(2) 植物形态结构的演化,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单细胞到群体再到多细胞的个体。(3) 个体生活史的演化表现在世代交替过程中,进化的趋势是由配子体世代占优势到孢子体世代占优势。(4) 随着植物的进化,植物的生殖方式和生殖器官也发生着不断的演变。4. 细胞壁可分几层,各由什么成分组成。(1)根据细胞壁形成的先后、化学成分和结构方面的不同,细胞壁可分为三层: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2)胞间层:主要成分是果胶质或果胶酸钙和果胶酸镁,可塑性大。(3)初生壁:主要由纤维素结合鼠李半乳聚糖、阿拉伯半乳聚糖和木葡糖三类多糖组成,并含有大量羟脯氨酸的蛋白质,实际上是一个蛋白聚糖框架,也具弹性和可塑性,能适应细胞生长。(4)次生壁:次生壁由纤维素与半纤维素组成。5. 试述进化过程中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与环境之间的适应关系,以叶片为例。答:叶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但生活的环境不同,它的形态结构差别也很大。根据植物和水的关系,可将它们划为旱生植物、中生植物、湿生植物和水生植物。不同环境的植物,其叶的构造会有很大差异,而长期适应的结果,又形成相对稳定的叶的结构。一般地讲,叶是可塑性最大的器官。(一)旱生植物叶旱生植物叶一般以保持水分和防止蒸腾为明显特征。通常可以向两个方面发展,形成两种不同旱生植物类型:1叶肉薄壁组织增多,呈肉质状态,能贮存大量水分,并减少水分的消耗(如景天、芦荟、马齿苋)。2另一种,叶片小而硬,叶表皮细胞外壁增厚,角质层发达或密生表皮毛,气孔下陷或具多层表皮细胞,构成复表皮等。栅栏组织层次多,甚至分布叶上下两面,海绵组织和胞间隙,不发达。叶肉细胞壁内褶,叶脉分布密,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均较发达,可保证水分的及时供应。(二)水生植物叶水生植物的全体或部分生长在水中水分充足,但气体和光线不足,其结构与旱生叶相反,叶片分裂成丝状,并且没有正、反面,随水漂流,都能光合作用,例黑藻、金鱼草。(1)表皮细胞壁薄,无角质层,无表皮毛,也无气孔,而具叶绿体,所以吸收,气体交换和光合作用均可由表皮细胞进行。(2)叶肉不发达,层次很少,无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但胞间隙特别发达,形成通气组织,气腔中常充满空气。(3)由于沉水植物的全部表面都能进行吸收,所以导管不发达,机械组织十分衰退,可随水漂荡。有些植物具漂浮叶,仅上表皮具气孔。(三)湿生植物叶它处于前两者之间,一般其叶片常大而薄,角质层不发达或一般无蜡被和毛状物,海绵组织发达,叶脉和机械组织不发达,胞间隙大等特点。(四)阴性植物和阳性植物叶所谓阳性植物、阴性植物是根据对光照关系而言。阳性植物是在强光下生长良好的植物,像马尾松;阴性植物则须在光线较弱的条件下生长良好。阳性植物叶结构与旱生植物叶结构相仿,但不等于旱生植物。水稻为阳性植物,但叶结构趋向于湿生植物。得分六、问答题(共15分)1、 请阐述被子植物成熟胚囊的结构及发育过程(15分)。答:被子植物雌配子体的产生和发育过程如下: 随着胚珠的发育,珠心中形成一孢原细胞,孢原细胞或再经分裂分化或直接增大形成大孢子母细胞(胚囊母细胞); 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即四分大孢子;四分大孢子沿珠心排成一行,其中靠近珠孔的三个细胞逐渐退化消失,离珠孔端最远的一个具功能的大孢子继续发育,形成胚囊; 功能大孢子开始发育时,细胞体积增大,并出现大液泡,形成单核胚囊,随后核连续进行三次分裂,第一次分裂形成二核,移至胚囊两端,形成二核胚囊,二核胚囊连续进行两次分裂,形成四核胚囊和八核胚囊。八个核先暂时游离于共同细胞质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