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泰安英雄山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复习检测语文试题Xingzhe007第卷(选择题 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贾人g讥讪shn琵琶pba寻思xn恬然自安tinB堵塞s强劲jng魁梧kuw摇曳y烟熏火燎lioC猥亵wi xi瘦削xu应允yng哄闹hng翘首以待qioD粗犷gung花蕊ru爱抚f鞭笞ch横冲直撞zhu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发泄 和煦 脉博 健谈 震撼 出类拔萃 川流不息 金壁辉煌B拂面 笑颦 嶙峋 诠释 销魂 恍惚不定 高人一筹 深奥玄妙C禁锢 狂飙 弩马 摒弃 怅惘 恢心丧气 一窍不通 不可理喻D魅力 衣褶 磷火 病榻 呆滞 鹰歌雁语 无动于忠 惊惶失措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大地无休无止,天空总是重新出现,我疲于奔命。我感到这次旅行 了整整一个世纪。这平凡的点晴技巧,也许正是达芬奇所故意 的。因此,这副眼神蒙着一层惆怅的情绪,与她的似笑非笑的脸容正相协调。可是梅兰芳一出场,所有人的疲容立时一扫而光,人人脸上露出了抖擞的精神和充满了刚刚 出来的期望。空中发生了强烈的 ,犹如军号的一声巨响撕裂了我所在的天地。星光一点一点的扩大,明亮又灿烂,它光亮的光环越来越大,似乎把一束天光 到我的身上。A连续 摒弃 爆发 震动 倾倒B持续 抛弃 迸发 振动 倾泻C持续 摒弃 迸发 震动 倾泻D连续 抛弃 爆发 振动 倾倒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一道微光在深渊的蓝色深处摇曳,我似乎从梦中醒来,我环顾四周,看到我脚下是令人胆战心惊的悬崖峭壁。B我不得不随机在这些方队之中神魂颠倒地飞来飞去,它们和我一样失落、不安,它们发出的悲哀或野蛮的声音充满了层层乌云。C我又一次孤独又自由地置身于天上的平原之上,但这一次,我很快地不费吹灰之力地向天主飞去。D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音乐的摄魂夺魄的魔力,在于一个艺术家的神经上所起到的作用是如何强烈,如何持久。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可是这微笑所引起的疑问还多着呢:假定她真在微笑,那么,微笑意味着什么,是不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的温婉的微笑?或是多愁善感的人的感伤的微笑?B狂风暴雨中响起浑厚的声音,这声音压倒其他一切声响传入我的耳中:“去吧,我的精灵们,”这可怕的声音说,“勇敢地战斗吧!我的暴风雨凶猛异常,但你们生性坚强”C这里充满了北京的诗情画意:闪闪发亮的、青绿色的、寺庙般的屋顶从院墙上露出它弯弯的飞檐。D戏里角色的性格看客们自己可以毫无困难地识别出来那些戏的剧情虽然比较怪诞,人物的性格却在外表上毕露;脸上顺着画白条纹的注定要倒霉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全球“汉语热”与国人“母语荒”孙遣权近年来“汉语热”在全球异常火爆,目前全世界学习汉语的“老外”,已超过3000万人,有100多个国家,25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不仅如此,一些欧、美国家的大批“汉语”爱好者,远涉重洋到“东方取经”,来中国求学深造。与此同时,为满足更多“老外”学习汉语的需求,中国将在全球设立100所孔子学校。正如曾经20次访问中国的泰国公主诗琳通所说:“汉语是很有魅力的语言。”然而,面对“老外”对汉语的高涨热情,国人渐渐地冷淡了自己的母语已是不争的事实。从报纸、杂志、影视屏幕的“无错不成报”、“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戏”到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暑期英语班的异常火爆、一枝独秀,已成为近年来司空见惯的现象。翻开某些学者的专著、论文、学术报告,也难免错字频出,令人不忍卒读;而用中文写不好大学毕业论文的也大有人在。这里只列举几例:比如,笔者近读一位知名作家写的新书。书中引用了一段毛主席语录,“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我们共产党人就最讲认真”。一对照原文,短短一句话少了两个双引号,多了三个字。大作家的学问做到这种份儿上,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又如,扬州一位正在读大学三年级的学生,替邻居代写一份建房申请书。岂料,一篇不足百字的文章,且不说词不达意,竟然还有28个错别字。再如,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方克平教授曾痛陈,他的许多本科生和研究生“英译汉”词汇贫乏,用词不准确相当突出,“有些翻译过来的文章简直不像汉语”。更离奇的是,就连在央视做嘉宾解说的个别大教授也将“小篆”读作“小隶”,让人笑掉大牙大学者尚且如此,而学问不及他们的普通人的汉语水平又会怎样?真让人不得而知。如此荒诞至极的“天下奇闻”竟然出现在“吃文字饭”的“知识界”当中,这不仅是“中华母语”的不幸,更是教育界的悲哀。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古老而又神圣的语种之一,她不仅展示着东方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的魅力,还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踪迹和民族“记忆”,是根植于中华民族灵魂与血液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标志和传播载体。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汉语将为更多的“老外”所接受和运用。而作为我们中国人,架起通往世界的桥梁,惟一凭借的是自身的文化优势。如果连中国话都说不明白,连中国字都写不清楚,将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毋庸讳言,如果今天我们漠视母语,不精通、不会用母语,不仅是一个缺乏个性特征的民族,还将是一个“愚蠢的民族”。即便我们在经济上取得高速发展,物质生活得到明显改善,而精神文化素质跟不上去,终究会在全球竞争中败下阵来,赔掉“老本”,甚至输掉未来。全球“汉语热”的“盛世”景象,对我们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当务之急的是需要我们的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大力营造振兴“母语”的氛围,积极投入到纯洁母语、规范使用母语的努力中去,为汉语迈向世界再创辉煌。(选自语文报)6作为近年来“汉语热”在全球异常火爆或国人“母语荒”的证据,错误的一项是( )A学汉语的“老外”超过3000万人,100多个国家,25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而且一些欧美国家的大批“汉语”爱好者,远涉重洋来“东方取经”,来中国求学深造。为满足更多“老外”学习汉语的需求,中国将在全球设立100所孔子学校。B学者的专著、论文、学术报告,报纸、杂志、影视屏幕,错别字层出不穷;央视做嘉宾解说的个别大教授也将“小篆”读作“小隶”,让人笑掉大牙,普通人更不必说。C假期英语辅导班异常火爆、一枝独秀,而语文辅导班不见一个;许多本科生和研究生“英译汉”词汇贫乏,用词不准确相当突出,“有些翻译过来的文章简直不像汉语”。D曾经20次访问中国的泰国公主诗琳通说:“汉语是很有魅力的语言”;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汉语将为更多的“老外”接受和运用。7下列理解符合作者写作此文动机和目的的一项是( )A保护展示东方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的魅力、根植于中华民族灵魂与血液的世界上最古老语种之一的汉语。B品味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踪迹和民族“记忆”作为中华民族重要标志和传播载体的世界上最神圣语种之一的汉语。C宣扬体现中国人民族个性特征、架起通往世界桥梁的惟一凭借的自身文化优势的汉语。D呼吁国人特别是年轻人不能漠视、不精通、不会用母语,要纯洁母语,规范使用母语,为汉语迈向世界再创辉煌。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老外”对汉语的高涨热情,国人对母语的渐渐冷漠,说明汉语对外国人来讲是很有魅力的语言。B全球“汉语热”对我们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给我们国人制造了压力又带来了动力。C相形于国人的“母语荒”,老外的“汉语热”不仅使我们国家蒙受耻辱,更使我们中华民族遭受伤害;不仅昭示着我们“中华母语”的不幸,更说明了我们教育界的悲哀。D我们要大力营造振兴“母语”的氛围,否则,我们就会失去自己的母语,甚至失去自己的精神文化支柱,而被外国人占领,从而失去在全球中的地位、资本、将来。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任延,字长孙。更始元年,拜会稽都尉。会稽颇称多士。延到,皆聘请高行,敬待以师友之礼。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掾史白请召之。延曰:“龙丘先生躬德履义,有原宪、伯夷之节。都尉埽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遣功曹奉谒,修书记,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先死备录。遂署议曹祭酒。苌寻病卒,延自临殡,不朝三日。是以郡中贤大夫争往宦焉。建武初,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趾,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拜武威太守,帝亲见,戒之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延对曰:“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帝叹息曰:“卿言是也。”既之武威,时将兵长史田绀,郡之大姓,其子弟宾客为人暴害。延收绀系之,父子宾客伏法者五六人。绀少子尚乃聚会轻薄数百人,自号将军,夜来攻郡。延即发兵破之。自是威行境内,吏民累息。又造立校官,自掾吏子孙,皆令诣学受业。郡遂有儒雅之士。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 (后汉书循吏列传)注功曹:官名。修书记:写好书信。议曹祭酒:官名。交趾:地名。累息:累气。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苌寻病卒,延自临殡寻:招致20081030B民常告籴交趾告:请求,要求C龙丘先生躬德履义履:实行D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坐:由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延乃令铸作田器今其智乃反不能及B父子宾客伏法者五六人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C敬待以师友之礼作师说以贻之D有原宪、伯夷之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说明任延尊重、任用、培养人才的一组是( )会稽颇称多士聘请高行,敬待以师友之礼躬德履义,有原宪、伯夷之节延自临殡,不朝三日郡中贤大夫争往宦焉造立校官,自掾吏子孙,皆令诣学受业ABCD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延敢于除暴安民。他任武威太守后首先镇压了凶暴为害的田绀父子及宾客多人,又平定了田绀之子田尚策动的暴乱,使官吏民众非常敬畏。B任延济困敬老。对贫穷的属官,分出自己的俸禄周济他们;对孝子,经常予以慰问和勉励。C任延直言敢谏。他认为某些有着很好声望的上级长官其实一味利己,不是忠臣,因此拒绝了皇帝要求他遵从上级长官的劝告。D任延任地方官时注重发展生产。不善农耕的九真之民,在他的指导下制造农具,开垦荒地,逐渐由贫穷变为富足。第卷(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译文: 掾吏白请召之译文: 皆令诣学受业译文: 履正奉公,臣子之节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注望岳: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为开元二十四年,二十四岁的诗人游泰山而作。近岳而望,并未登山,故题作“望岳”。眦:读z,上下眼睑的结合处,靠近鼻子的叫内眦,靠近两鬓的叫外眦,通称眼角。(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末了”这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2分)答: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卒意显志句,常为读者赞叹为写出了气势、写出了精神,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分)答: 15补写出下面各句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6分)(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励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2)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 。彼此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五、(12分)16请根据大赛获奖作品的名称推断山东报业协会、广告协会等联合举办的“海信”广告创意大赛的主题。(10字以内)(3分)特等奖:用科技创建节约型社会一等奖:节约能源随手做到乌鸦的尴尬二等奖:您的节约可以改变他们的命运建设节约型社会请支持并选用节能家电产品一水多用谁榨干了母亲的乳汁节约之“结婚”篇由上述获奖作品可推断出这次广告创意大赛的主题是: 17仿照下列例句中妙解汉字的用语特点,再自选一个不同的例字并对其进行妙解。(仿式可多样化,但必须要突出“妙解”二字)(6分)例句1愁:秋来了,叶落了,心烦了。旱:烈日当空照,遍地水分干。例句2思:耕耘心田,收获牵挂。谤:不当面指责,只在一旁议论。 18请给这幅漫画你写一个题目,揭示其中的寓意,18字以内(3分)六、(18分)该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下面所给(一)(二)两个不同的阅读文本中任选一个文本作答(只能选一个,不能全选);作做时请标明(一)或(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美意朦胧佚名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为此,过去的许多好时光在浏览唐诗中流去了。因为唐诗很美,而且美意朦胧,就像久久笼罩在朦胧中的一抹天光。唐诗的朦胧美,先是朦胧在它的形式美。唐代的律诗、绝句,每句字数相等,且求对仗、平仄音律,讲究字面的整齐性和音调的明亮感。唐代英才辈出的诗人们,几乎每一个都能在清纯的诗情和几近桎梏的格律的碰撞中,吟成几首流传后世的好诗。然而,既然格律已近乎桎梏,纵是最伟大的天才,也无法把所有的诗篇都写得那么完美。杜甫是使唐诗的形式美最终迷失在层峦叠嶂中的伟大的诗人。杜甫让世人如梦如幻地领略到唐诗的形式无与伦比的朦胧美意。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是非凡的。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然而,历史自有静观的明眸。杜甫赖以名垂千古的最终是他的新乐府“三吏”、“三别”,他的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然而,带着镣铐,怎么能跳好所有舞蹈?一首被誉为“千古七律压轴之作”的登高,终因他追求四联对仗而不免“气竭意尽”。这是唐诗失之于完善的悲哀,但这并非是伟大诗人的悲哀。晚年入蜀后的杜甫写出的打破了韵律的如春水生、江畔独步寻花,那些诗篇,至少与他许多真气弥漫的杰出律诗相映成辉。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数以万计的唐人诗篇,真正流传于口碑的,不过三百。后世家喻户晓的,更多的是唐人瑰丽多姿的零落诗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因为谋篇之难能,往往是先成句,尔后凑合成篇,也因此唐诗佳句多于佳篇。一如雾中之星光,朦胧间,只见斑斑点点,隐隐绰绰。唐诗的形式美在朦胧中迷失,而唐诗秀色可餐、光可鉴人的字面美,则在朦胧中生成。中国传统文化最神秘的源头,恐怕是它独特的汉字。独特的汉字天生是灵犀一点,只可意会。由它直接产生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真可说是上溯远古,下接千载。以至当代抽象为其精灵的现代艺术,似乎也是滥觞(shng)于它,而似乎最美的书法艺术又多是书录唐诗的作品。这不难让人想到,汉字甚至不须阅读,便有一种让人在视觉上获得愉悦的字面美。汉字经过富有灵性的选择、组合,能让人望而生情,可歌可泣。而唐诗的字面美,达到的是几乎空前绝后、出神入化的境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信手拈来这两首唐诗,不须细读,不求甚解,单从字面所洋溢出来的朦胧美意,便是千盅酒、万朵花。红尘无涯,万象朦胧,蒙蒙迷雾中偶现得一线天光,自然更见娇妍。而娇妍无比的唐诗,到今低回不去的正是她的意象美以及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美。它是青青竹林间的一个浣沙女,它是胡天飞雪中的两行马蹄痕,它是碧水中嫣然而出的一支芙蓉,它是月夜里凄然而泊的一叶独舟。万里悲秋,百年多病,是为咏史。半壁日出,千里江陵,是为纪游。而尤为管领千秋的,是唐诗中参尽的人间真禅。三春晖,明月光,白发悲,班马鸣,生死、离合、荣辱、悲欢,凄美之至,伤感之至,潇洒之至,淋漓之至。道千秋人之未道,歌千秋人之未歌。这一娇妍的天光,让红尘更见其朦胧,至美至真。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在流去的许多好时光里,我想我的肩头和心中,已沐浴过无尽娇妍的万斛天光。(选自文学随笔)19结合原文,回答以下两个问题。(4分)(1)第1自然段中,作者以“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起笔,这种表达有什么作用?(2分)答: (2)文中画线部分,是此文的结束语,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这段话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2分)答: 20“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一句中“写绝了唐诗”与“写完了唐诗”在文中的含意分别是什么?(4分)答:(1)“写绝了唐诗”的意思是 (2)“写完了唐诗”的意思是 21联系全文,回答以下两个问题。(4分)(1)第7自然段中,作者说:“因为唐诗很美,而且美意朦胧,就象久久笼罩在朦胧中的一抹天光。”“唐诗很美,而且美意朦胧”中所指的“唐诗的朦胧美”指哪些具体内容?请分格概述。(2分)答: (2)文章说“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请简要说明“迷失”的原因。(2分)答: 22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杜甫的认识与评价。100字左右。(6分)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漫谈说理文(节选)朱光潜写说理文究竟难在哪里?在推理还是在行文?问题的这种提法本身就有问题。它假定了理在文先,第一道手续是把理想清楚,第二道手续才用语言把理表达出来。这种相当流行的看法是对的,但也不完全对。说它对,因为语言总是跟着思想走,思想明确,语言也就会明确,思想混乱,语言也就会混乱。如果不先把意思想好而就下笔写,那就准写不好。所以学写说理文,首先就要学会思考,而这要深入生活,掌握事实,再加上对分析和综合的思想方法的长期辛苦训练。谈到究竟,难还是难在这方面。为什么说两道手续的看法又不完全对呢?因为语言和思想毕竟是不能割裂开来的,在运用思想时就要运用语言,在运用语言时也就要运用思想。语言和思想都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在生发的,在生发时语言和思想在密切联系中互相推动着。据我个人的经验,把全篇文章先打好腹稿,而后把它原封不动誊写出来,那是极稀有的事。在多数场合,我并不打什么腹稿,只是对要说的道理先有些零星片断的想法,也许经过了一番组织,有一个大致不差的粗轮廓,一切都有待进一步的发展。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就是对所要说的道理总要有一些情感,如果对它毫无情感,勉强敷衍公事地把它写下去,结果就只会是一篇干巴巴的应酬文字,索然无味。如果对它有浓厚的情感,就会兴会淋漓,全神贯注,思致风发,新的意思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这是写作的一种乐境,往往也是写作的一个难关。意思既然来得多了,问题也就复杂化了。新的意思和原来的意思不免发生矛盾,这个意思和那个意思也许接不上头,原来自以为明确的东西也许毕竟还是紊乱的模糊的乃至错误的。有许多话要说,究竟从何说起?哪个应先说,哪个应后说?哪个应割爱,哪个应作为重点?主从的关系应如何安排?这时候面前就像出现一团乱丝,“剪不断,理还乱”,思路好像走入一条死胡同,虽然遭到堵塞,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不免心烦意乱。这就是难产的痛苦,也是一个考验的时刻。有两种情况要避免。一种是松懈下去,蒙混过关,结果就只会是失败,理不通,文也就不通。另一种是趁着心烦意乱的时候勉强继续绞脑浆,往往是越绞越乱,越想越烦。这时候最好是暂把它放下,让头脑静下去,得了足够的休息,等精力再旺时再把它提起来,进行一番冷静的分析,做到“表里精粗无不到”,自然就会“一旦豁然贯通”,令人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乐趣。在这种情况写出的文章总会是意到笔随,文从字顺,内容与形式都是一气呵成的。所以在说理文的写作中,思想和语言总是要维持辩证的关系:不想就不能写,不写也就很难想得明确周全。多年来我养成一种习惯,读一部理论性的书,要等到用自己的语言把书中要义复述一遍之后,才能对这部书有较好的掌握;想一个问题,也要等到用文字把所想的东西凝定下来之后,才能对这个问题想得比较透。我发现不但思想训练是写说理文的必有的准备,而写说理文也是整理思想和训练思想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因此,我认为理先于文或意在笔先的提法还是片面的。19请将划线句“难还是难在这方面”“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这是写作的一种乐境”中“这”的指代内容分别概括出来。(每小题不超过20字)(3分)答:(1)“这方面”的“这” 。(2)“这里”的“这” 。(3)“这是”的“这” 。20请概括节选文字所要表达的作者的观点。(4分)答: 21下面两句话和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请选取文中与其意义相同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处。(5分)(1)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思想的载体。( )语言引导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了更严密的思想和感情,才能更细致、更严密的(2)表现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 )22这篇说理文在语言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文中多次提高到“我”怎样怎样,这在说理文中有何作用?(6分)答: 七、(60分)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苏东坡与惠崇和尚戏语,苏东坡说:“我看你像牛粪。”惠崇说:“我看你像如来。”苏轼不解,这和尚怎么以德报怨呢?问其妹苏小妹。苏小妹说:“心存牛粪,看人都如牛屎;心存如来,看人都是如来。”东坡有所悟。你以为苏东坡悟到了什么?它又给你怎样的启发?请联系实际,以“心境”为着眼点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20081030参考答案1D 2B 3C 4B 5A 6D 7D 8B9A(寻:不久)10B(都是称代助词,“的人”A连词,“于是”/副词,“竟然”;C介词,“用”,表方式/连词,表目的;D结构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11C(介绍会稽士人多的情况;是称赞成丘先生的话;表现郡中贤士大夫愿意为他所用。)12C(“他认为某些有着很好声望的上级长官其实一味利已,不是忠臣”一句理解不当,原文说的是“我听说忠臣没有私心,有私心的臣子不是忠臣。履行职责,秉公办事,这是臣子的节操。上下官吏都一个模样,并不是皇上您的福分。好好地侍奉领导,我不敢遵照去办。”)13每当按时在县里巡查时,就派人勉励孝子,去请他们吃饭。(关键词是“时”“辄”“慰勉”“饭”)(4分);掾吏们报告请求召请他任职(关键词是“白”“召”)(2分);都让他们到学校接受学业(关键词是“诣”“受”)(2分);履行职责,秉公办事,这是臣子的节操(关键词是“履”“奉”)(2分)。14(1)(1分)这两句运用设问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泰山给诗人的突出印象泰山巍峨高大,青翠之色望不到尽头;(1分)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的高远,突出峰峦的苍青之色、绵延不绝之势,突出诗人内心的激动喜悦之情。(2)(2分)尾联虚写诗人由仰望泰山而产生的登临绝顶的愿望。(2分)“会当凌绝顶”“凌”字写出了诗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气概,贴切传神;“一览众山小”,写出了诗人想像中登上绝顶后放眼四望所见到的泰山巍峨而群山顿显矮小的景象。(2分)此句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气势豪迈,神采飞扬。15(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 森林防灭火知识培训简报课件
- 森林防火知识培训课件
- 梭菌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软件架构师面试攻略与热点预测题解析
- 《招标采购专业实务》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药品安全操作规程题解
- 2025驾照检验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生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政府公务员考试模拟试题及标准答案详解
- 担保合同与保证合同(标准版)
-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件】-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医学检验技术职业道德
- 2025年全国“质量月”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答题(含答案)
- 2025年初级工程测量员考试试题(附答案)
- 皮肤 T 细胞淋巴瘤诊疗指南(2025年版)
- 2025年高压电工作业操作证考试题库及答案含答案
- 中职学校就业管理办法
- 医用高压氧舱安全管理与应用规范
- 广西个体医生管理办法
- 绘画种类介绍课件图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