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文件制成时间的一般方法途径.doc_第1页
鉴别文件制成时间的一般方法途径.doc_第2页
鉴别文件制成时间的一般方法途径.doc_第3页
鉴别文件制成时间的一般方法途径.doc_第4页
鉴别文件制成时间的一般方法途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别文件制成时间的一般方法途径 曹吉明【摘 要】鉴别文件制成时间长期以来在文检界是一个比较疑难的检验项目,现阶段已被不断提出的检验要求所挑战。文件制成时间检验可分为文件的相对制成时间检验和文件的绝对制成时间检验。所谓相对时间检验,是指有比对样本的检验,通过将检材与样本进行比对,来确定检材的形成时间是在样本的先或后;所谓绝对时间检验是直接对检材进行时间检验,不需要比对样本。目前我国能进行的多是文件相对时间检验,而文件绝对制成时间的检验因文字色料、保存条件千变万化,同种类墨水同时间书写但来源不同的文件往往实验数据差异明显,故通过硫酸盐扩散法、压印法、萃取法、溶剂溶解法、挥发性成分测定等检验方法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总之,对于文件制成时间的检验,我们可以根据文件种类的不同,从确定文件的绝对制成时间和确定文件的相对制成时间两种检验思路进行探究。【关键词】文件;制成时间;方法途径Identify file made the general method of time wayCao JimingAbstract Identify file time in long made literature retrieval world is a more complicated inspection items, the present stage has been continuously put forward by the inspection requirements challenge. Files can be divided into documents made time inspection of the relative time inspection and documents made absolute time inspection. The relative time inspection, it is to point to have than the inspection samples, through the will for material and samples are matching, to determine the formation of material inspection time is in the sample after first or; so-called absolute time inspection is directly on the inspection time material inspection, dont need than samples. At present our country can more than the file is relative time test, while documents made absolutely the test of time for text pigment,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protean, the same kind with time writing but source ink different file often experiment data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so through the sulfate diffusion method, stamping method, extraction, solvent method, dissolve th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and determination of inspection method is still has some limitations. In short, for file made the test of time, we can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the file, from certain documents made the absolute time and make sure the relative documents made time two inspection ideas inquiry.Key words File; Made of time; Methods way 文件制成时间的鉴定是中外文检界一个重要而又艰难的课题。在经济案件呈上升趋势的今天,要求做书写时间鉴定的案件大量增加,并将有增无减。几十年来,我国和世界各国文件检验工作者一样,一直致力于书写时间的检验研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现阶段在不断被提出的检验要求所挑战。一、关于文件制成时间的概述关于文件制成时间的鉴定是对形成时间不明或对标称时间有争议的可疑文件进行检验,根据所获取的信息,对其实际形成时间所做的鉴别和判断。判明文件制成时间,归结起来是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判明文件制成的绝对时间,二是判明文件制成的相对时间。所谓相对时间检验,是指有比对样本的检验,通过将检材与样本进行比对,来确定检材的形成时间是在样本的先或后;所谓绝对时间检验是直接对检材进行时间检验,不需要比对样本。文件制成时间检验长期以来在文检界是一个比较疑难的检验项目,这是因为它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目前只能有条件、有选择地解决部分案件问题。到底如何在所限定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能够做到既科学又有可操作性地检验部分文件的制成时间,我们可以从确定文件的绝对制成时间和确定文件的相对制成时间两种检验思路进行探究。二、确定文件的绝对制成时间它是指结合调研,通过对与时间有关联文件诸要素的时间上限进行检验,以确定文件制成最早时间的方法。根据具体内容的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途径:(一)通过文字所载内容判断文件制成时间通常许多文件中常常会涉及到已发生或已出现的人、事、物、地名等以用来说明问题,而这些人、事、物、地名等必定存在于时空的某一段,通过调查分析,就可以确定文件的绝对制成时间。若文件出现“改革开放”、“经济特区”字样,则文件制成时间必在1980年以后;若某文件中涉及汶川大地震话题,则该文件必定成于2008年5月12日以后。 (二)通过文字、语言特色及书写格式等的演变判断文件制成时间我国的文字、语言及书写格式等特征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比如,现代文字就历经三次汉字简化革新:1956年1月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500多个简化字被推广;1964年5月又公布简化字总表,一共收简化字2238个;1977年又公布试用了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尽管该方案试用时间不长,但对社会影响也很大。另外,语言的时代特色也可成为判断文件形成时间的依据,如文革语言、网络语言等。文件的书写格式在1955年10月以前均为从右至左纵排,在此之后,则要求从左至右横排。对于这些特征快速及时地把握,有助于对时间跨度较大文件的制成时间进行检验、确认。 (三)通过文字色料种类及文件制作工具判断文件制成时间它是指通过对书写、打印、盖印的文字色料,如墨水、圆珠笔油、打印色带、印泥、印油等的种类、成分、配比进行区分,以确定被检色料最早出现的时间,从而确定被检文件制成的时间上限的方法。20世纪30年代出现强碱溶液墨水,40年代中期出现圆珠笔,50年代以后出现醇基圆珠笔油,70年代出现碳素墨水等,而且随着时间的推延,同类型色料自身组成成分也会不断变化,这些时间点可以作为判断文件制成时间的依据。 (四)通过纸张生产及印刷时间判断文件制成时间纸张通常是文件的载体,通过对构成纸张的基本元素即“一浆三料”(纸浆、胶料、填料、色料)的种类、比例及纸张的物理特征和网痕、毯痕、纸病等进行检验,以确定被检纸张的生产批次和日期,从而为文件的最早制成时间作出比较明确的界定。另一方面,书写纸往往是一种印刷有格线的纸,每一批次纸张的印刷版面、版式特征均有不同,而每一批次纸的出厂日期在印刷厂一般都有记载,通过对同版纸同一认定,结合调查访问,就可以判断被检文件的绝对制成时间。 (五)通过印章启用时间及其后的变化特征判断印章盖印时间 印章一经启用,则该启用时间就成为判断时间的依据。如在办理某一经济纠纷案件中,原告认为被告出示的一份落款日期为“93年12月”的文件系后补形成。经检验,该单位19931995年间换过印章,经调查,新印章系1994年5月4日启用,而在1993年12月的文件上却盖的是新印章,从而确定该文件系1994年5月4日以后形成的事实。另外,印章启用后,就会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化,并在不同时期文件中表现出来,这些变化最具时间性的就是印章因磕碰、磨损、修补等原因造成局部破损特征和硬质颗粒被卡住或具有粘附力的块状印泥形成的疵点、斑块等特征,这些特征的出现,也可以成为判断文件绝对制成时间的依据。(六)其他判断被检文件绝对制成时间的途径例如在文件制成过程中有时会伴有其他痕迹的形成,如书写压痕、装订痕、切痕、折痕,甚至污染的斑痕等,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文件上这些痕迹及其变化规律来判断文件的制成时间。又如我们所看到的文件经常会出现各部分书写文字之间或文字与印章印文之间的相互交叠,因此我们就可以通过研究相交的文字笔画与印章印文形成的次序,进而来判断文件的制成时间。以上几种判断文件绝对制成时间的途径只能判定某份文件系何时以后形成,而对其以后具体时间则无法检验,即它只能排除某份文件所落款日期在纸张、色料、印章等生产、启用前的真实性,所以在实际运用中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三、确定文件的相对制成时间它是指通过理化的方法,确定文字色料等在纸张上随时间延续所表现出的在溶解度、成分、扩散性及其它特征上规律性的变化,经过与已知制成时间的样本比较,从而得出文件相对制成时间的方法。(一)普通墨水书写时间的测hhhh墨水书写时间是确定文件制成时间的重要依据。各类墨水书写到纸面上以后因各种自然因素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字迹笔画成分会发生氧化、还原、分解、扩散等物理、化学变化,通过各种实验手段测出这些变化,就可以依据已知时间的对照样本测定其制成时间。1、墨迹的溶解速度测定墨迹的溶解速度测定,是基于墨水书写到纸张上后,墨水中的部分物质会逐渐发生氧化、聚合,并向纸张内部渗透等物理、化学变化。同时墨水中的溶剂也开始挥发,在笔画上形成固定膜层,时间越长,越难被溶解。根据此原理,通过墨水被溶解的速度,判断其制成时间。但需要注意的是制成时间间隔较短的笔迹,不易用此法检验。2、硫酸盐扩散影像测定法 硫酸盐测定法也称离子扩散法,该方法的主要原理是蓝黑墨水中的硫酸根离子随着时间的推延,超越笔画沿着纸张向外扩散,通过硝酸铅、高锰酸钾、硫化钠等溶液显色,将硫酸根离子以黑色影像显现出来。制作时间越长,硫酸根扩散到笔道影像越宽,颜色较浅;制作时间越短,硫酸根到扩散笔道影像越窄,颜色较深。这个方法因为对扩散影像与时间关系的数据测量较难掌控,最好是采用测量显微镜或阿贝比长仪,测量原笔道和硫酸根笔道的精确宽度。该方法主要针对蓝黑墨水书写的字迹进行检验,纯蓝墨水也有用此法的介绍。3、热分析法该种方法也主要针对蓝黑墨水形成字迹时间的检验,通过DSC法测蓝黑墨水随时间变化的成分含量及物理化学动态参数值;这些数值随时间不断变化,它们与时间存在定量关系。在程序温度控制下,表现为一系列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即吸热和放热特征峰。根据已知时间的样品找出这些数值与书写时间的定量关系,作出热分析线,再比较同种墨水书写在相同纸张,并保存于相同或相似条件下的不同书写时间的曲线,就可检验出被检字迹的相对书写时间。4、草酸溶解法该方法主要针对蓝黑墨水进行检验,其原理是文件具备书写时间愈长墨水开始溶解的时间也愈长的特征。具体方法是将5草酸溶液与5柠檬酸溶液等量混合,用细滴管汲取后,对准被检笔画,仔细滴上一滴,用秒表观察其开始溶解的时间。一般书写时间在一年以内的,经36秒开始溶解,如果在三年左右,则59秒开始溶解。该方法操作简单,但与墨水、纸张、保管条件具有较密切的关系,检验时最好有相同墨水、纸张、保管条件的已知时间样本对照。(二)圆珠笔油墨书写时间测定目前国内使用的圆珠笔油,一般由染料、树脂、溶剂、ph调整剂和添加剂五部分组成。因此,圆珠笔油都能被某些有机溶剂所溶解,不同的有机溶剂对书写到纸面上的圆珠笔油墨笔画溶解能力不同;更重要的是,不同时间书写的油墨笔画,在同种有机溶剂中的被溶解能力也不尽相同。通过测定染料、溶剂、树脂含量及理化参数,以及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可判断文件的制成时间。1、单一溶剂溶解法单一溶剂溶解法,是选用一种最佳的有机溶剂,将纸上的圆珠笔字迹油墨溶解下来,检验其溶解量,进而确定其制成时间的一种方法。其步骤包括:选择恰当的溶剂、取样、溶解、点样、测量、测算等。2、双溶剂溶解法双溶剂溶解法是使用两种有机溶剂,对样品顺次提取。先选择一种溶解能力较差的有机溶剂(甲苯),这种溶剂能表现出不同时间书写的圆珠笔油墨字迹溶解能力的差别;在选择溶解能力强的有机溶剂如苯甲醇。(三)签字笔油墨书写时间测定近年来,各类经济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在许多案件的侦审过程中,签字笔字迹的比对分析及其形成时间的确认经常成为鉴定文件真伪的唯一依据,因此备受司法鉴定人员的关注。1、气相色谱质谱法此方法是根据色料随时间延续使其挥发性成分逐渐挥发的原理来测定相对书写时间。因为挥发性成分在签字笔油墨中比较突出,如:苯甲醇、三乙醇胺等,这些成分随着书写时间的延长而减少。此法也是针对黑色签字笔来研究检验的,它主要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议,并要求至少二种以上的挥发性成分存在,以便选择合适的比值,消除一些质量因素的影响。此法能测定近期内黑色签字笔书写文件的相对制成时间。2、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此法也是针对蓝色签字笔来研究检验的。当电压为15kV、柱温为25时,以0.03mol/L四硼酸钠水溶液(外加10%的甲醇)为缓冲液,所有样品都可以得到良好的区分;依据紫外区检测结果,样品可以分为三大类、五小类;依据可见区检测结果,样品可以分为四类;两种分析结果相结合有助于增大不同样品之间的区分度;选择3种样品进行暗处保存老化制样,根据字迹中色料成分相对含量的变化,对文件的相对形成时间进行测定。(四)印章印文形成时间的测定印文是印章的印迹,是文件真实性的凭证。一般正式文件都需加盖公章或名章,以确认文件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一般来说,盖印的时间与文件落款时间是一致的。但在某些情况下,有印章没有落款时间,或没有办案单位,当事人对印章形成的时间提出异议,这就要求鉴定人员对印章形成的时间予以测定。1、印油渗散程度的测定它是根据印文中的油痕在纸张上的渗散速度由快到慢,并由于分子间范德华引力而趋于平衡,最终达到稳定的原理实施检验。具体地说是在A时间测出油痕渗散距离S1,在B时间测出油痕渗散距离S2,比较S1与S2即可推算出盖印形成时间。即测量(S2S1)S1100的百分比,该百分比随时间延续由大到小并趋近于0。该方法特别适用于对2个月内形成的印文还是3个月后形成印文进行区别检验,即百分比大于0,应为近期形成;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