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材料.doc_第1页
感恩教育材料.doc_第2页
感恩教育材料.doc_第3页
感恩教育材料.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探析【摘 要】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和加强高校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是高校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后备人才战略要求的具体体现。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高校感恩教育的现状,提出了重视和加强高校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 感恩教育 大学生 途径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更是整个人类的一种精神美德。感恩教育能加深大学生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顺利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鼓励大学生积极追求一种高尚人生成就的精神境界,这已是目前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必然路径,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同样也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部分现状分析 1.缺乏对父母的体恤,孝顺尊重父母意识不够 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主体是积极、健康和向上的,部分大学生的共性问题仍然值得深思和探讨。当今一些大学生身上存在一些令人忧虑的倾向。部分大学生把父母的培养看作一种理所当然的过程,很多时候不能体会父母的种种艰辛,反而怨天尤人,怪父母没有给自己提供一个很好的家庭和生活环境,在言行中讥讽父母,缺乏起码的体恤和尊重。部分大学生寒暑假回家后很少做家务活,尽管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都全部推给父母。令人忧虑的是,一些本来身在农村的大学生寒暑假回到农村老家后,俨然一个从小生长在城市里不懂农家活的模样,把自己伪装在书本的背后,造成自己刻苦攻读的假象,逃避一些起码的责任和付出。 2.农村留守孩子增多造成道德教育的普遍缺失 近年来,农村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过于溺爱;不少家庭父母都在外面务工,中小学生都是留守子女;进入大学之后,部分大学生生活能力不强,而且在德育上特别是感恩教育普遍缺失,这些都是十分严重的社会现实。国家一直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迫于高考的压力,从小学到高中,老师和家长都把孩子的学习看作第一要素,始终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孩子是否成才有出息的重要砝码。部分中学教师也感觉教育的压力太大,有时候部分家长也缺乏对教育工作者的体谅和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乏沟通和互补,逐渐导致德育养成的关键时期教育和引导缺失。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对大学生早期的德育的养成和培育。 3.社会责任感淡薄,缺乏强烈的自尊、自立意识 大学生应该是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和中间力量,必须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自立、自强的精神。现在从农村考出来的大学生,大都想要留在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远离落后贫穷,追求高薪、高待遇,解决户口问题是他们心中唯一的目标。另外,部分大学生毕业后逾期迟迟不归还国家助学贷款。近年来,部分大学生丧失诚信意识,恶意拖欠贷款和利息,严重妨碍了助学贷款的顺利进行。这些现象的产生与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缺乏息息相关。二、培养和提升大学生感恩意识的一些途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构想,因此感恩教育尤为必要。感恩教育就是通过教育让学生发现生活中人、事、物的美好和价值,唤起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的一种认同和感激,形成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教育活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必须在深入分析感恩意识缺失的种种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 1.坚持以党的正确的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前社会瞬息万变,很多大学生极易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形势下迷失方向,只有以党的正确的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自身的是非鉴别能力,增强抵御不良文化,才不会被汹涌而来的商品经济大潮所淹没而化影响的免疫力,并逐步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德育水平,也必须要同时提升思政辅导员的各种素质,具有坚定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管理能力、引导能力,指导学生逐步提升德育水平,做到润物无声的境界。 2.从传统文化中掘宝,加大感恩文化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优秀书籍朱子家训、菜根谈等十分强调恩义、亲情,强调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至今仍训然广为流传,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能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开展提供深厚的土壤。适当的开设中华传统文化必修课程,大力推行传统优秀文化学习,比如通过学习传统,并要求学生积极探讨学习体会。同时,感恩教育更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自己在道德发展过程的亲身体验,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通过学生自己的切身体验来主动养成良好的德行。德育如河流,越深越无声在感恩中通过学生亲身体悟中避免了那种空洞说教,实现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主动地培养起健康向上的道德。 3.提倡环境育人,构建感恩教育的复合工程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和谐的人要靠和谐的教育来培养,和谐的教育是指教育的各个构成要素相互协调、有机统一。感恩教育是一个复合工程,是一次全民总动员的过程,学校虽作为感恩教育的主要渠道,仅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家庭、社会各方面都应当承担起相当的责任,以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网络,创造一种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才能使他们茁壮成长。在各个传统的节日、特别是如传统中秋佳节之时,要求学生必须给家里打电话;在春节前,要尽力帮助家中的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必须积极主动的和父母聊天和汇报学习生活情况,在春节过后将春节的体会和感悟当作思想汇报交上来,并在班级周会上进行交流。这样就能将感恩教育将育还原于真实的生活中。 4.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品德修为,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培养大学生的各项修为,引导大学生在总体上积极主动的把握历史发展的机遇,充分发挥自我的才智,创造自我之价值,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这是时代发展必须加强的主题。教育大学生应心怀仁爱,关爱社会,不仅要批评社会负面现象,更重要的是要建设性的推动社会发展,积极鼓励、支持和宣传社会正面典型。 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大学生德育教育中需要拓展的一个重要领域。提高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整体水平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一致帮助他们塑造健全人格,全面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意见Z.2004 2王争.感恩教育寻求德育实效J.思想理论教育,2005,(20). 3应飚,李金林,程若旦.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调研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4). 4鞠华.关于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4,(6). 5朱学义.论高校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J.高等教育,2006,(3):97-99.如何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摘要:感恩教导能加深大学生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情绪,有利于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顺利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加壮大学生的感恩教导工作是高校教导工作者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导的必定请求,也是造就大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必定路径,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同样也具有奇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教导;和谐社会;建设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美德,然而时至今日却日渐为当代大学生所遗忘。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疏忽可贵的亲情、友谊、师生情,从而表现出必定程度的精力“真空”。这种现象折射出长期以来我国感恩教导的缺失。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壮大学生的感恩教导刻不容缓。 一、加壮大学生感恩教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之一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重要领导干部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究班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部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心,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无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然而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对如何找到待遇好的工作、如何享受生活成了众多大学生关心的热门话题,而对于如何承担责任、奉献社会他们却很少涉及。一些人总是抱怨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亏欠”,却不想自己给予了他人和社会什么。为了虚荣心,他们不愿谈及受过国家和他人的赞助。每个大学生只有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心、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力,只有对家庭、他人和社会常怀感恩之心、常留感恩之意、常存感恩之情,才干增进全部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当前感恩教导的缺失 目前,作为大学生道德教导重要组成部分的感恩教导显得十分单薄,尚需大力加强。 1.家庭教导偏失。国家经济发展了,国民群众生活富饶了,加上现在基础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仅为孩子创造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条件,更为他们供给了众星捧月的生活气氛。只要儿女过得好,父母再苦再累也心甘甘心,根本不求什么回报,使本来应为双向互动的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情绪,成为仅是父母对儿女无私奉爱的“单边举动”。在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强烈愿望需要去博弈实现的背景下,父母对孩子最大的盼望就是学习成绩优良。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似乎就能“一俊遮百丑”。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更多地停留在物质层面,很少涉及精力领域,尤其是缺乏对子女感恩意识的造就和教导。父母的过度宠爱,使不少孩子对来自长辈的爱麻痹了,成了不懂感谢、不愿感谢、不会激动的“冷淡一代”;孩子过火依附父母,使他们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现在有许多孩子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肆意糟蹋父母的血汗钱,养成了唯我独尊、骄横任性的坏习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父母应教导子女不能只会吸收爱,更应懂得爱的反馈和回报。从小造就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是家庭教导的必备内容。它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也是一种社会进步、 现代文明的体现。 2.学校教导不足。多年来,我们的教导更多地是在关注升学率和就业率,教学成绩成了学校的唯一寻求,甚至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下,育人变得更加微不足道,感恩教导很难本质性地进人中学教导教学领域。学生在考人大学后,又将重心放在专业技巧的控制上,关心最多的是就业问题。一些高校过于重视教导的功利性,而疏忽了教导的育人功效。学生自私自利、缺乏修养、情绪冷淡,这与高校德育落实不够,尤其是疏忽感恩教导有关。感恩教导本来应当成为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广泛的情况是感恩教导在中学、大学校园中被疏忽甚至被遗忘了,这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既然中学感恩教导没有落到实处,高校德育理应补上感恩教导这一课。高级教导必须以学生的“成人”为出发点,让学生“成才先成人”,努力造就“有德又有才”的接班人,这是高校德育的重点所在,也是感恩教导必须加强的重要原因。 3.社会环境负面影响。现在社会上各种不良影响的增长,社会风气的败坏,奉献社会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报答,给涉世之初的大学生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感恩是中华民族的精良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教导的一项重要内容。全社会应掀起一股感恩教导的热潮,提倡、弘扬感恩文化,共同营造知恩报恩的好风气,从而使人们在感恩的气氛中共同走向和谐。只有人人怀有感恩之心,处处心生感谢之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才会拉近,世界也因此才会多一分阳光、少一点冷淡,我们对年轻一代的教导才会更加有效。总之,加壮大学生的感恩教导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是学生感恩教导最重要的三个环节,只有实现家庭教导、学校教导、社会教导三者有机联合,做到“三位一体”,互相连接、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才干形成合力。 三、加壮大学生感恩教导,提升大学生基础道德素质 和谐社会不但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更是人与人的和谐。生活在社会大家庭里的大学生们,受到许许多多恩泽,有国家的造就,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亲友的关爱,他人的服务,陷入困境时好心人的救助等等。大学生只有学会感恩,才会少些抱怨、仇恨和反抗,多些宽厚、友善和快活;才会对生活寄以盼望,对别人施以爱心,对工作报以敬意,对社会予以回报;才干在社会中与人和谐相处。常怀感恩之心,常行报恩之举,应当成为每个大学生的行动准则。我们应当通过感恩教导,建立起知恩图报的社会风范,让这个世界充满友爱,以期实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三大和谐。 1.大学生对父母的养育应怀有感恩之心。我们每个人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天起,就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父母的爱。生育我们的母亲,用甘甜的乳汁一天天将我们养大,养育我们的父亲用宽厚的肩膀将我们高高地托起,让我们看见外面的世界,父爱如山,母爱似海。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我们爱最多的便是父母。因此,我们首先要感恩父母。对父母的养育,我们应心存无尽的感恩与报答之情。如果连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漠然置之,又如何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爱、来自社会的体恤、来自祖国的造就? 2.大学生对师长的教导应有感恩之意。当今社会,尊重教师已成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 的重要表现,反响着全社会的精力文明程度。然而,在大学校园里,课间不擦黑板、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已不是个别现象;有些同学见了老师擦肩而过不打招呼,如同陌路人;对老师的辅导答疑,连句“谢谢老师”都不会说的学生并不鲜见;更有甚者还给老师起外号。教师是人类文化的流传者,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发展 中起着桥梁纽带作用。在学生的成长中,无不凝结着教师的辛苦劳动。今天的大学生更应当像毛泽东当年尊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