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1页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2页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3页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4页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问上节课内容 1 女真族原生活的地区 建立政权的名称 时间 都城 人物 2 北宋建立时间 灭亡时间 史称 3 南宋建立时 都城 人物 4 宋金议和时间 内容 影响 5 南宋著名抗金将领 第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农业 结合课本和图片说出两宋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 1 和 有很大改进 出现插秧工具 2 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秧马 占城稻 水稻 两宋时水稻的推广 两宋时 由于政府提倡 水稻种植推广到淮河和黄河流域 并从越南引进优良稻种占城稻 兴盛的采煤业 材料一 宋朝人的书中记载说 昔汴都 即北宋都城东京 数百万家 尽仰 依靠 石炭 古时称煤为石炭 无一家燃薪 柴 者 结合材料和图片及课本内容说出两宋时期我国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兴盛的采煤业 材料二 结合材料和图片及课本内容说出两宋时期我国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手工业 1 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2 冶炼质量 数量都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 产量大致相当于18世纪欧洲各国产量的总和 3 制瓷业 成为畅销世界的产品 中国因此被称为 有著名瓷都 煤 石炭 铁 铜 铁 宋瓷 瓷之国 景德镇 哥窑瓷器 钧窑青瓷 定窑孩儿枕 景德镇青白瓷 5 2013 济南学业考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 见右图 是中国最早的商标 它出现在 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中国最早的商标 人们最早有商标意识是在宋朝 纸币的出现 以上图片是什么时期的纸币 纸币的名称是什么 出现的原因 7 2012 菏泽学业考 政府铸造的铜钱超过前朝十倍以上 但仍不敷应用 在缺铜的情形下 民间开始发行纸币 右图 这一现象最早应出现于 a 西汉b 唐朝c 北宋d 南宋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 识记能力 根据题干中的 纸币 链接所学知识可知 北宋前期 四川地区出现交子 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 8 2012 泰安学业考 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a 开封b 临安c 广州d 泉州 商业和海外贸易 1 商业 1 出现大量 和 2 纸币的出现和使用 前期 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通行 会子 关子 等纸币 2 海外贸易 1 政府的政策 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 设置 市舶司 管理海外贸易 2 贸易区域 东至 西至 半岛和 东海岸 集市 城镇 北宋 四川 交子 蕃坊 市舶机构 朝鲜日本 阿拉伯 非洲 南宋时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粮仓 耕织图 1 结合课本内容 图片和材料表明了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 2 我国经济重心发生南移的原因 表现 1 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原因 南方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和优越的自然环境 北方居民南迁 带来了大量劳动力 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 江南自然条件的优越 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鼓励对外贸易等 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2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 拓展归纳 1 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个漫长的过程 秦汉时期 我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 魏晋南北朝时期 江南经济得到开发和发展 南宋时 经济重心转移到长江流域 拓展归纳 1 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个漫长的过程 秦汉时期 我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 魏晋南北朝时期 江南经济得到开发和发展 南宋时 经济重心转移到长江流域 一 经济重心南移总结 1 原因 1 南方地区自然条件好 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 2 劳动人民南迁 同时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 3 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鼓励对外贸易 2 基础 以来经济重心已有 趋势 3 方向 全国经济重心由 转移到 4 表现 人口是北方的两倍 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苏湖熟 天下足 魏晋南北朝 南移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南方 太湖流域 1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对今天我国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1 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南方经济的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 2 生产力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及时引进 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3 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促使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统治者的重视 4 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 经济重心南移是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 应注意经济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的辩证统一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原因 金榜 p69考点21过程 以来 全国经济中心出现南移的趋势 两宋时期 全国的经济重心从 转移到 南方相对 的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表现 苏湖熟 天下足 的谚语表明 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两宋时期的经济 重心南移 经济发展 农业 农具 出现了 和耕作技术得到很大的进步 农田水利得到很大发展 种植面积扩大 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手工业 时称石炭 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等金属冶炼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 制造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产品畅销世界 商贸繁荣 前期 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通行 等纸币 宋朝政府先后在 等地设置 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宋代海外贸易范围 东到 西至 2013 邵阳学业考 邵阳市市志 载 随着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邵阳境内的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加快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的时间是 a 汉朝b 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