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为赢】高中地理 1.4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训练(3)中图版必修1.doc_第1页
【步步为赢】高中地理 1.4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训练(3)中图版必修1.doc_第2页
【步步为赢】高中地理 1.4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训练(3)中图版必修1.doc_第3页
【步步为赢】高中地理 1.4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训练(3)中图版必修1.doc_第4页
【步步为赢】高中地理 1.4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训练(3)中图版必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步步为赢中图版】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训练(3)题组一:地震波特点(原创题)地球内部的结构,人类无法直接观察,到目前为止,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据此回答12题。1在地下2 900千米处,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可推测地球内部圈层当中为液体的是 ( d )a软流层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外核2地震发生时,附近轮船上的人的感觉是 ( b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解析 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横波能使人左右摇晃,只能在固体中传播;而纵波能使人上下颠簸,可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结合题目条件可得出结论。题组二:地壳的厚度特点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34题。3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 c )a由西向东逐渐增厚 b由北向南逐渐增厚c由东向西逐渐增厚 d由南向北逐渐增厚解析 由图中等值线的数值可直接读出。4图中m和n所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 ( d )a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 b青藏高原、四川盆地c黄土高原、汾河谷地 d四川盆地、大别山区解析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定位可确定m、n的位置。题组三:地球圈层结构与特点5(2010安徽马鞍山诊断)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个世人永远铭记的时刻,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瞬间袭来,山崩地裂、江河寸断,数万人被夺去生命,几百万同胞失去家园。2009年5月12日14点20分,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活动在映秀镇举行。材料二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右图)(1)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2)结合材料二判断两个不连续面a为莫霍界面,b为古登堡界面,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波速变化有何特征?答案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3)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地壳,de地幔,fg地核。(4)自己设计图例,并在图中画出岩石圈的范围。答案岩石圈指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画图略。(5)如何推断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是固态还是液态?答案由于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三态传播,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因此可以判断:地壳和地幔属于固态,地核可能为液态。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2010潍坊质检)下图表示全球处在同一日期时,曲线abc上的太阳高度为0。读图完成12题。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a(10n,0) b(20n,0)c(20n,180) d(10n,180)2b点正北333千米处的某点,该日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幅度是 ()a337 b330 c1637 d1642解析第1题,曲线abc上的太阳高度为0,说明abc曲线为晨昏线,由图中所示纬度判断极点为北极点;从图中分析可知,70n以北地区有极昼现象,可以判断太阳直射20n;由全球处在同一日期可知,180经线为0时经线,说明太阳直射0经线,故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0n,0)。第2题,b点纬度为70n,b点正北333千米处的某点纬度为73n(由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约111千米得出),那么该日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为37,排除bd项。由70n以北地区有极昼现象可知,b点最小太阳高度为0,则其正北333千米处的某点的最小太阳高度为3。答案1.b2.a下图为2010年1月2月期间,某条经线上16时的昼夜分布状况(粗线部分为夜,细线部分为昼)。a、b、c为经线上的三点,b、c两点的纬度相同。读图完成34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s段全天为昼 bna段全天为夜cbc段都是昼长夜短 dcs段有部分全天为昼4若图中a点此刻恰好就是某纬线与晨昏线的切点,b点的纬度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则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90 b90c90 d90解析第3题,as段上的赤道,有12小时白天,12小时黑夜,故a错;na段a点16时正值日落,可以计算出日出为8时,故b错;bc段一部分在北半球,一部分在南半球, 1月2月,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故c错。第4题,已知b、c两点纬度相同, 则c点的纬度为,a点此刻恰好就是某纬线与晨昏线的切点,说明,所以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h90(),因此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答案3.d4.d(2010江苏样题)图1为“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其中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图2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5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昆仑站 b中山站 c长城站 d南极点6我国昆仑站建成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图2中的 ()a b c d7近百年来,南极地区冰川消融速度有加快趋势,其原因主要是 ()a气候变暖 b酸雨危害c风速加大 d降水变化答案5.c6.d7.a(2010南京模拟)右图为“a地地平面观察到的一天的太阳视运动过程图” (图中虚线圈为太阳视运动轨迹,c为太阳视运动某一位置),读图回答89题。8当太阳位于c位置时,bac4308,北京时间为16:00,则a地的经纬度位置为()a6634n,60e b4652n,90ec4308n,150e d90n,60e9从此时起3个月后,太阳直射点可能位于 ()a北回归线附近 b赤道附近c南回归线附近 d15s附近解析第8题,此题可用排除法解析,因为该地区有极昼现象,可排除b、c选项;由于该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为4652,可排除北极点,因为北极点的最大正午太阳高度为2326。第9题,根据题意可知, 此时太阳直射2326n,所以从此时起3个月后,太阳直射点可能位于赤道附近。答案8.a9.b(2009江苏南通)右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1012题。10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是(双选) ()a为大气平流层b为岩石圈c为软流层d为下地幔11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双选) ()a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b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c圈层物质由铁镁硅酸盐类组成d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12下列有关各圈层对人类影响的表现,判断正确的是(双选) ()a层适于高空飞行 b人类开发矿产资源主要集中于层c层是地下水主要贮存区 d人类开发铁矿主要在层解析图中为大气平流层,为地壳,为软流层,为外核,为内核。平流层(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外核(层)的主要成分虽以铁、镍为主,但却是液态。平流层大气运动以平流运动为主,适于高空飞行;地壳是目前人类开发矿产资源的主要圈层。答案10.ac11.bc12.ab(2010山东师大附中期中考试)读右图,图中虚线表示晨昏线,每两条经线之间的经度差相等,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回答1314题。13若图中的日期为6日与7日,则北京时间是 ()a6日23时 b7日23时c6日11时 d7日11时14该季节 ()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b北半球昼短夜长c天山的雪线上升 d地球自转速度最快解析由题干及图示信息可知,北极圈以内有极夜,从而确定0时所在经线和180经线,并计算出180经线为3点钟,由此可以知道120e为23点,结合日期变更规律可以知道北京时间是6日23时。由于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答案13.a14.b(2009山东青岛模拟)读“大气年平均臭氧总量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分布示意图”,回答1516题。15大气中的臭氧主要集中分布在 ()a对流层 b平流层c高层大气层 d大气上界解析大气中的臭氧主要集中分布在平流层,这是常识。答案b16由图中信息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赤道上空大气层平均臭氧总量比中纬度地区低b南半球上空大气臭氧总量春季小于秋季c北极上空臭氧含量最高值出现在春季d北半球大气臭氧量极大值高于南半球解析读图可知,南半球大部分地区911月臭氧含量最高,此时是南半球的春季。答案b二、综合题(共36分)17(2010杭州质检)下面四幅图,是同一时刻从不同位置上空观察到的昼夜情况(阴影代表黑夜,其他部分代表白昼),此时杭州(30n,120e)正值正午时刻。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a图是从(0,120e)上空观测到的bb图是从(2326n,120e)上空观测到的cc图是从(2326n,30e)上空观测到的dd图是从(0,120e)上空观测到的(2)若甲、乙、丙、丁的纬度分别是:56n、0、45n、5s,比较图中甲、乙、丙、丁四点这一天的昼长_(用“,丙乙丁丙乙丁甲(3)先东北,后东南(4)见下图。(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弧线经过图中abc三点;上半部着色)18(2009成都期考)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9分) (1)在图上标出地壳、大气圈、水圈等圈层名称。(2)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3)大气圈包围着地球,它的主要成分是和;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之中;生物圈占有圈的底部、圈的全部和圈上部。这些圈层之间相互、相互,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4)请据图分析地壳厚度有什么特点,具体表现是什么?(5)如果a地发生地震,试比较b、c两地所测得的纵波波速的大小,并说明在全球范围内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解析此图明显地表示莫霍界面之上的地壳及大气圈、水圈;结合对各圈层的了解,可填出它们的特点,其中的地壳厚度不均,从图中也可看出,这是由于大陆地壳往往由硅铝层和硅镁层组成,而大洋地壳常只有硅镁层所造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