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广灵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1明清时期,山西祁县一带流传着“有儿开商店,强如坐知县”“生子可作商,不羡七品空堂皇”的谚语。这表明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当时已经形成地区性的商帮c经商可以迅速致富d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2孔子有两个学生的字号带有“牛”字,一个是冉耕,字“伯牛”;另一个是司马耕,字“子牛”。他们有趣的名字可以印证春秋时期的历史现象是a农民可以接受教育 b牛耕的出现 c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 d铁器的产生3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而宋代出现了富商大贾“榜下捉婿”的现象。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文人社会地位提高 b.商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c.官僚机构日益扩大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4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和冲突,为解决这一矛盾,各个朝代采取了许多措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频繁任免丞相,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b汉武帝破格选用身份低微的士人,形成“中朝”官僚机构c唐朝时期设立三省,分散丞相权力d宋代设立参知政事,废除丞相5从宋代话本到元杂剧再到明清小说,说明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发展的哪一特点a.反映了教育的普及 b.在发展中,高雅文化消失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需求 d.有利于白话文的推广6中国古代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它包含两种专制模式,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二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下列选项包含这两种专制模式的是a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b汉武帝“中外朝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设置内阁制d明朝设置内阁制;清朝设立军机处7下列说法关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表述不正确的有a.是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b.它确立于秦朝,汉至元不断发展,明清强化。c.其核心是皇权至上,它贯穿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两对基本矛盾d.明清时期治理国家积极作用明显大于消极作用,它使中国更加富强8下面几幅中国古代书法作品,其字体产生于同一时期的是9该图反映的选官制度是a奖励军功,按军功授官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10“国学研究正在成为当代显学,其中一个最流行的观点,就是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官方哲学则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其实,民间文化才是民族文化的本体,影响民族文化传统主流的,还有信众庞大的民间哲学。”(刘宗迪中国文化的主流)依据你所了解的史实判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最大的官方哲学和民间哲学分别应是a.儒学和道学 b.儒学和佛学 c.道学和佛学 d.理学和儒学11我们说宋词是对唐诗的发展,主要是因为a.起源丰富复杂 b.语句严谨对仗 c.风格豪迈奔放 d.句子可长可短,便于抒发情感与演唱12下列内容中,属于黄宗羲在政治方面的主张的是a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b“工商皆民生之本”c主张物质第一性 d“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132011年是兔年,用“兔”“虎”“牛”等动物与农历纪年相配,这源自a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b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c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d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14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中对解决王国问题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由嫡长子继承诸侯王的王位 b非嫡长子分割王国的部分领地c藩王不能招结宾客,参与政事 d列侯归郡统辖,听命于中央15王阳明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其根本意图是a.克服程朱理学的弊端b.挽救封建统治危机c.克服“私欲”,恢复心体无善无恶的本来面目d.修身养性,崇尚道德16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萧何曾说:“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围墙)。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这反映出a “重农抑商”思想在汉代兴盛 b土地兼并是较普遍的社会现实c买田置地是当时权贵的首选 d汉初政府要求官员勤俭持家17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内阁具有最终决策权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君权受到相权的牵制 d国家统治的基础是贵族统治18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休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 修生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 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 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d 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19“君主近臣,代起朝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如果这种情形是说汉武帝时代的话,下列史实可以论证这一看法的a三公决策,辅助皇帝 b推恩诸侯,维护统治c攘夺相权,形成中朝 d设中书门下分割相权20某地发现一座古墓,随葬品有丝织品、景德年间的瓷罐、唐三彩马、活字印刷品、甘薯残渣等,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朝代为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21秦朝巩固国家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根本性的保障措施是a郡县制度 b统一货币c监察制度 d三公九卿制22诸子百家中被认为是“乘物以游心”,可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是a孔子 b荀子 c庄子 d墨子23“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24有人认为,与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是指a.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有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b.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c.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行政体系d.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二、材料解析题(共52分)2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地方察举与公府征辟,为东汉士人入仕之途。此两制皆起于西汉。两汉的察举制,大体可分为在先的“贤良”与后起的“孝廉”两大项。“贤良”所举大抵为现任之官,“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称与察举相辅并行的,尚有征辟制。引自国史大纲材料二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事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冯(凭)籍世资,刘毅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者也。自宋书恩幸传。材料三 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料,有秀才,有明经,有时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在学焉。引自通典选举历代制下请回答:(1)据以上材料指出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3分)并说明选官标准的发展变化。(3分)(2)试从社会发展角度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6分)(3)上述材料对今天的干部选拔有何启示?(2分)26中国古代非常注重行政监察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御史大夫,秦官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一日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监御史,秦官,掌监郡。(注:秩千石指官员俸禄) 材料二汉武帝设立刺史制度,规定刺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吏(包括其子弟)、地方豪强有无“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背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二千石选署不公、苛阿所受,蔽贤宠顽;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贷赂、割损政令,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等违法行为。 唐代规定,监察官则主要察官人善恶;察户口流散,籍账隐没,赋役不均;察德行孝悌,茂才异等,藏器晦迹,应时用者;察黠吏豪宗兼并纵暴,贫弱冤苦不能自申者;察农桑不勤,仓库减耗等。材料三汉文帝时,发现“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监督御史”;而唐代则规定尚书仆射对于“御史纠劾不当,兼得弹之”;金代规定“纠弹之官知有犯法而不举者,减犯人罪一等科之”。 材料四盖朝廷纪纲之地,为帝王耳目之司,必在得人,方为称职,自非端劲特立之士,不当轻授。 (1)根据材料一,归纳秦朝实行的监察制度及其职能。(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唐监察官职责的异同。(2分) (3)材料三反映了古代监察制度的什么特点? (6分)(4)在材料四中,包拯提出了什么原则? (2分)(5)试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积极作用,并分析对今天有何借鉴作用。(4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唐朝元稹的估客行中说: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盛。经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唐代诗人姚合有诗曰: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击做商贾。材料二 (明朝)出现了许多地方性的商人资本集团,如山西商人、徽州商人、关陕商人、洞庭商人,江西商人、闽浙海商,龙游商人、武安商人等。这些商人资本集团十分活跃,足迹遍及南北和边陲、海外,不避间关险阻,鳞次辐辏于各地市场、所贸易者包括田亩之获,布帛之需,各种器具珍玩,山海宝藏。这些商人集团都积累有相当的资本,如徽州商人资本有至百万者,拥有二三十万者只能称为中贾。嘉靖年间有号称天下十七家首富者,其中商人占七家。材料三 (清朝嘉道时期)苏杭地区纺织工场共有织机千张以上,最大的机户拥有五六百张,广东佛山的纺织手工作坊已有z500家。全国各地雇佣工人的数量大量增加,当时景德镇的工匠多达l0万人,从荆州到重庆之间的纤夫也有十多万人,广州的织工达三四万人。这些手工业工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劳动者基本已经脱离了农业生产,靠领取日薪或月薪生活。(1)通过材料一能够得出唐朝商业的哪些信息?(3分)(2)据材料二指出明朝商业的特点。(3分)(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经济中的什么现象?进入近代以来,该经济现象的历史境遇如何?(4分)28(10分)材料一:1872年,明治政府正式颁布学制,规定6岁以上的适龄儿童都必须入学接受教育,推行“四民平等”的国民义务教育制。在这一体制下,日本共设8所大学、256所中学、53760所小学。此后,日本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到1900年,日本儿童入学率达到81%,1907年更高达97%,几乎所有的儿童全部入学。材料二:从同治元年(1862年)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洋务派共兴办洋务学堂34所,其中外语学堂7所、军事学堂15所、科技学堂12所。维新运动期间,从1895年到1898年,设立的新学堂达101所,但多为民办,规模不大。1904年,清政府颁行新学制奏定学堂章程,正式实行近代教育制度,比日本晚了30多年。(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日两国在近代教育上的差异?(6分)(2)分析教育改革的差异对两国近代化的不同影响?(4分)广灵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二、材料解析题(共52分)25(14分)26(18分) (1)在中央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并“掌图籍秘书”,并参领机要,下设御史中丞河侍御史等职;在地方上设监御史,对郡实行监督。 (2)同:都监督官吏的违法行为。 异:汉代受监督的 官吏品级较高,还对地方豪强进行监察,监察内容侧重于吏治腐败和残暴。 而唐代加强对发展经济、选拔人才、冤假错案的监察,体现了对民生的更多关怀。 (3)实行双重监察,即对监察机关要加强监察。体现了古代监察制度的完善与成熟。 (4)选拔“端劲特立之士”即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人担任监察官员。 (5)加强了政府对官员的监督,调整了统治阶级内帮的矛盾;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皇权,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社会秩序,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封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收购前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收纳行业知识培训课件课程表
- 支行消防知识培训课件会
- 操作农业无人机培训课件
- 合同基本法律知识培训测试题(附答案)
- 2025年上半年急危重症考试试题(含答案)
- (新版)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资格(特种作业)考试题库(含答案)
- 伤口护理知识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化妆师岗位职业技能及理论资格证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摩擦力重点难点课件
- 2025年江苏高考政治试题(解析版)
- 2025年陕西、山西、青海、宁夏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T/CECS 10207-2022榫卯式钢管脚手架构件
- 矿山机械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范文(立项备案项目申请)
- 物业服务安全生产培训
- 华为员工合同协议书
- 医美广告指南培训
- GA/T 751-2024公安视频图像屏幕显示信息叠加规范
- 2025年初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八年级上册逐字稿之背影
- 驼奶代工合同协议
- 管件购买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