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热力环流 风.doc_第1页
1.2.2 热力环流 风.doc_第2页
1.2.2 热力环流 风.doc_第3页
1.2.2 热力环流 风.doc_第4页
1.2.2 热力环流 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桓台一中高三地理组一轮复习学案 1/24/2020大气的运动之 热力环流、风一、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1形成:冷热不均(热力差)大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即“两差产生两运动”。(如下图)2常见的热力环流(1)海陆风: (2)山谷风: (3)城市风: (4)沙漠与森林之间的热力环流:【例1】读下面“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高空C比D的气压_(高或低),地面A比B的气压_(高或低)。(2)A比B的温度_(高或低)。(3)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_(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4)如果A地是海洋,B地是陆地,则此时应该是_(白天或夜晚),此时A地与B地间吹_风。(5)此时高空C与D之间吹_风。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风的受力状况和风向受力状况风向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由高压到低压与等压线垂直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2风力的大小影响风力大小的最根本因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则风力大。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则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不同等压线图上,要根据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判断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单位距离间气压差大,则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风力大小还须考虑摩擦力的大小,地面摩擦力大,地面阻力大,风力小;摩擦力愈大,则风向与等压线的交角愈大,摩擦力愈小,其交角愈小。【例2】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1)(3)题。(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A.或 B.或 C.或 D.或(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A.或 B.或 C.或 D.或(3)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A. 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B. 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C. 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三、等压线(面)图的判读1等压面与等压线的空间关系 等压面是指在垂直方向上气压相等的面,反映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差异。等压线是指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连线,反映出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某一高度的水平面切割等压面而得到的交线即为等压线。如下图中甲、乙两图的上部分别是1008百帕、1007百帕、1006百帕、1005百帕的几个等压面分布,甲图中的等压面上凸,乙图中的等压面下凹。气压的分布是用等高面上的等压线的分布来表示的,等压线是某一海拔高度相等的等高面与空中若干不同等压面相割,在等高面上形成的许多交线,如甲、乙两图的下部等压线。可以看出,等压面上凸区对应等压线的高值区,即为高气压区;等压面下凹处,对应等压线的低值区,即为低气压区。2等压线图的判读 (1)等压线图: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情况。(2)等压线图判读:首先识别气压场的基本形式,其次判断风力大小和风向;最后分析天气变化。(3)判读规律: 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 低压中心等压线闭合,中心低四周高(中心为上升气流) 高压中心等压线闭合,中心高四周低(中心为下沉气流) 高压脊(线)等压线向低处凸出,弯曲最大的点的连线 低压槽(线)等压线向高处凸出,弯曲最大的点的连线 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决定风力大小) 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向(任意点)和天气形势:在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如下: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做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用来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右或向左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过该点的风向。以北半球为例如下图: 天气状况:包括气温高低、湿度大小、风向、气压等指示。图6-8a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b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c低气压、低压槽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高压脊过境时,天气晴朗 3等压面图的判读 (1)气压与高度: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质量,因此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下高上低是绝对规律。(2)气压与温度: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一般呈水平状态,地面受热不均匀,则往往引起等压面的上凸或下凹。一般规律是,地面温度高空气上升形成低压等压面下凹;地面温度低空气下沉形成低压等压面上凸。因此等压面上凸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即“凸高凹低”。(3)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比较气压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进行比较,是相对而言的。因此高空的“高压”其气压值比低空的“低压”还低。【专题训练】1.读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值分布雷达图9,据此回答下列相关问题:.图中、四点中,表示近地面的是_;表示高空的是_。.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四点中,表示近地面受热的是_,冷却的是_;所形成的热力环流圈流动方向是(从冷却点开始)_。1000kmWE甲丙10002000m图10乙 图 92.图10阴影部分表示林地、空白部分表示均质裸地,若此时反映的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冬季情况,据此分析回答题。图中甲、丙两处的风向分别是( )A西北风和东南风 B西风和东风 C东南风和西北风 D西南风和东北风目前,有部分城市在城郊建设人工生态林,此举的意义在于( )减少风沙对城市的侵袭 避免郊区工厂的污染物带入城市避免城市的污染场带到郊区 避免城市出现“热岛效应”A B C D图11m10002000Am10002000Bm10002000Cm10002000D图11中正确表示图10乙处等压面图的是( )3.在图12中,甲图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乙图表示的是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变化图,回答题。海风乙图1225151060121824时甲有关甲图描述正确的是( )A曲线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B曲线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C曲线所示日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所致D曲线所示日温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由图甲推断,图乙中海风出现时间约为( )A18时次日7时 B8时当时16时 C16时次日8时 D6时次日18时4.图2示意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3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1)(3)题。图3 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百帕)图2 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1)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地比地低 B地气压高于地 C地气压低于地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地比地更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风向为东南风 Bb为上升气流 Cc的风向为西南风 Dd为上升气流(3)若该图表示白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陆地,乙是海洋B甲乙都是陆地 C甲是海洋,乙是陆地 D甲乙都是海洋下面为不同地形的气温日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5题: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谷地 B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 C山顶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 D谷地冬季日温差远大于夏季日温差6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 ) A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 B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C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 D谷地多夜雨,降温快7.读图62 , 判断正确的叙述。A图中四点的气压B甲地多晴朗天气C甲地温度高于乙地D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8下图是某城市及其郊区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右图中添绘箭头,完成热力环流。(2)图中A和B气压值高的是_ _。(3)试分析在城郊之间建设环境绿地的意义是什么?(4)图中现象被称为_,该现象对城市大气质量的影响是 9.读“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形成的“气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点中气压绝对值最高的是_。(2)A、B、C、D四点中气温较高的是_。 (3)A地天气是_,形成原因为_(4)A、B、C、D四点之间大气环流方向为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5)图中A、B、C、D四点中的天气状况与“秋高气爽”天气类似的是_点。10.右图为兴趣小组绘制的城市热岛效应强度示意图,若纵坐标代表城区与郊区的温度差,则横坐标不可能代表城市的( )A绿地面积 B建筑物面积C工业化程度 D人口数量11.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城市热岛效应现象的是( )A B C D12沿图中XY方向(下图从左至右)作900hpa等压面剖面图,下列最接近的是( )13下列关于图甲中A、D两处风向说法正确的是( ) AA吹值北风,D吹偏南风 BA吹偏南风,D吹偏北风 CA、D均吹偏南风 DA、D均吹偏北风左图是“风向标示意图”,右图是“某地近地面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14.此时,Q地的风向为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15.此时,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地点是AM地 BN地 CP地 DQ地1261824小时 AB气温形成沙尘暴的条件主要是干旱、大风、沙尘、较旺盛的上升气流(有利于沙尘扬起)。若大气对流层中出现逆温现象,可抑制沙尘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618题。16、若图3中B处(1000M)为10,当A地气温降到多少度时,开始起到抑制风沙的作用。A4 B0C-4 D-617、根据图3中气温变化曲线判断该地最有可能出现沙尘暴的时段A BC D18、一年中,综合考虑风力和地面气温及空气对流因素,我国北方沙尘暴天气以何季节为多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右图反映了亚欧大陆60N纬线上某月平均气温分布状况,据图判断19-21题:19乙地气温高于丙地的主要原因是A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丙地B丙地白昼时间比乙地短C乙地受暖流及西风影响 D丙地深居内陆且地势高20此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B丙地盛行东南季风C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顺时针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