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72分)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据此回答15题。 1温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 姓疾苦。温总理“以诗言志”表明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b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c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2“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不懂电脑、不会英语是后者的标志,不读书(特别是不读传统经典)、少写字(至少不会正确规范地写作)则是前者的表现。就年轻一代而言,“现代文盲”越来越少,“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是因为 (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 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无根基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a.b.c.d.3“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和谐理念是对道德经主张清净和顺、谦下不争、反战尚和等思想的继承。这指的是 () a传统习俗的继承b传统建筑的继承c传统文艺的继承d传统思想的继承4十一届全运会闭幕式上第一首歌曲便是有朋自远方来,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也正是出自孔子论语中的经典,在第十一届全运会期间,孔子家乡的人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欢迎四方宾朋的开放胸怀。说明 () a传统文化是永恒的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d传统文化在今天具有巨大的进步作用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身处何方,在过节的时候,中国人都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这表明传统文化 ()a具有相对的稳定性b具有鲜明的民族性c具有鲜明的时代性d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纽带,正确认识与对待传统文化是一项重大课题。据此回答610题。6不开电脑、不会上网、不会讲英文,被称之为“现代文盲”。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学中现代文盲越来越少,然而,缺乏人文素质,不懂中外传统文化和文史知识,不能正确读写文章的“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是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离开对传统文化继承的民族文化会失去根基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必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abcd7古往今来的大艺术家都对草根艺术保持着尊敬的心态。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第一次听到二胡曲二泉映月时,以手掩面,涕泪横流。他说:“这样的音乐,是应该跪着听的。”这启示我们 ()应当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守护民族精神家园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只有民间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应当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abcd8“中国是一个书法大国,拿起鼠标以后,也不能忘了笔杆。”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b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财富,应该继承和发展c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d传统文化都是精粹,我们应该继承发展92010年12月25日,云南艺术学院在顺城购物中心广场展示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据该校民族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系游老师说,举办这样的“集市”,主要是为了保护和传承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文化遗产。其积极意义在于 ()a发挥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b弘扬民族精神c发展文化产业d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10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启示我们 ()a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很多。据此回答1112题。11(2010江苏单科)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 ()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abcd12从古代的私塾到近代的传统课堂教学,再到现代的网络学习,不同的教育方式对文化传承有着不同的影响。这说明教育 ()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文化的传承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有多种传播媒介和手段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abcd二、非选择题(共28分) 13始于春秋时期的清明节至今已经有2 500年的历史了。扫墓是最早的清明祭拜的形式,这种习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逐渐演变为更多的形式。2002年,共青团中央发起了“清明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民族魂”活动。2009年清明节参与网络祭拜人数达到1 000万左右,他们将祭奠先人的文字和音像放在互联网上,让所有的亲人和故友都能在不同的地方同时或随时祭拜。这种文明和科学的祭拜方式,让逝者安息,于生者有益。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以上材料回答: (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什么特点?(3分)(2)你是怎样看待清明祭拜形式的演变的?(9分)14材料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的骄傲。现在越 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遗产,值得加以挖掘整理,使之 转化为当代的资源。 材料二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认为,如今我们处于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一个经济全球 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因此,对待传统文化应当抱三 种态度,即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前瞻的态度。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正确地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使之转化为当代的资源?(6分)(2)说明材料二中对待传统文化的“三种态度”的内涵。(10分)答案 1.b 2.b 3.d 4.b 5.b 6.b 7.b 8.b 9.d 10.a 11.d 12.d 13.(1)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2)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清明节祭拜活动集中展示了人们对先烈和先人的尊重和怀念情感。对待民族节日应该在继承中发展。我们对传统节日的继承,无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要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而且我们要自觉成为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网络方式对先烈、先人进行文明科学的祭拜,值得大力提倡。(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亦可)14.(1)立足社会实践,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要不断发展创新。着眼于继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着眼于发展,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体现时代精神。(2)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嘉兴市众业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招聘7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广东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300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公开招聘高层次(高技能)人才(1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安全培训教学竞赛课件
- 2025河北保定市雄安新区雄县事业单位招聘89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河北省【中职专业高考】2025年中职高考对口升学(理论考试)真题卷【旅游大类】模拟练习
- 居间协议打印版本5篇
- 广播体操课件铃声
- 2025安徽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招聘33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医疗康复器材项目合作计划书
- GB/T 29433-201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
-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实施方案
- 疫情防控 5.1普法教育培训记录表AQ-C1-18
- 有砟轨道施工课件
-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和管理评审全套资料
-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课件
-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员工职务行为准则
- 幼儿园教学课件《半条棉被》课件
- 一建市政记忆口诀
- 阀门系数Cv和KV值计算表格(带公式)
- PETS公共英语二级大纲词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