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情感文化.doc_第1页
中西情感文化.doc_第2页
中西情感文化.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情感文化摘要:情感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建构性因素,情感是生产一种社会秩序的一个核心的元素,情感深深植根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网络中,其生成和固化有着深刻的社会制度烙印,情感既构成了人们行动的原材料,又构成了人们进行交流的符号象征和社会交流的工具。所谓情感文化,简而言之,应当是指人类所积累的各式 各样心理感受的总和。它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在 实践活动中,在对象化和非对象化的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得以 形成、存在、积累、传递、发展和发挥的永不停息的活动过程 及其成果。从一般意义上讲,西方文化的核心特征是理性主义与法治精神,而中国文化的核心则是情理精神与德治主义。在认识论上,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情感主要指个体的情绪与情感,而其理性则主要是通过认知后得出的纯粹理性,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不以个体的意志为转移,而且与情感多是对立。这种理性强调科学、现实主义、自主、经济理性等等。而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情”不是指个体的情感体验,而更多地作为一种人际关系的范畴,指通过人为的实践得出的一种行为模式。由“情”入“理”,中国文化语境中的理性主要是一种实践理性、道德理性,是基于人性、人情基础上的情理,因而具有某种特殊性、人情情境的多变性和权宜性。 “中国重实践,西方重推理。中国重近情,西人重逻辑。”“凡天下之事,莫不有其理,亦莫不有其情,于情有未达则其理不可通。理是固定的,情是流动的。西人断事之是非,以理为足,中国人必加上情字,而言其情理,人情入理,始为妥当。”与西方理性主义不同,中国的情理精神更多重视人际关系、道德、情感体验等等,重视人为的实践,并在实践中建立“情理”型的互动机制。 中国情感文化的发端与延续,以地理环境特殊性、传统农耕生活及与其相关联的宗法关系为根本。从逻辑关系看,则遵循着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组织方式思维与行为模式这样一个过程来进行。中华文化起源于农耕文化,而农耕的生产方式,导致了以家族为核心的宗法文化的产生。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发源于家庭生活之中,以血亲关系的伦理准则做为合理性的基础,如孟子提出“人之大伦”在于“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十分强调伦理规范的情感意蕴。同时他肯定“事亲为大”,并以“亲亲”来解释“仁”。经过历史的演变,由聚族而居的组织方式产生的宗法文化逐步扩张到地域和国家的范畴由小家发展到“大家”,国家实际上就是建立在农耕宗法基础上的大家。而由小家和大家的组织方式演绎而来的宗法文化的核心,则是以理情为核心的道德伦理文化。刘清平认为,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血亲情理观念,其伦理观念由这样几个方面的要素构成:注重宗法家族关系的伦理道德意义、以血缘亲情作为确立宗法伦理规范的内在依据、血亲伦理规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本根基础、赋予血缘亲情原则以天经地义的至上意蕴。 因此,中国人生活在强大的宗族组织之中,趋于把自己的耻感及其对立面荣誉感更多地与所属的亲人集团联系起来。“名”的重要内容是“立身行道,扬名为世,以显父母”,孝经中把这种荣誉称为孝的最高形式。因此,“光宗耀祖”是伦人最大的名誉和一种强大的内驱力。反之,如果在社会上得不到名誉,对社会就没有价值。个体的行为损害了宗族和祖先的名声,就是最大的耻辱。而且,由于身后有一个强有力的亲属集团保护壳,来自外部社会(特别是亲属集团以外)的能够引起个体焦虑的评价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冲。另一方面,中国文化传统注重在“情”的真诚性和安适度上肯定“理”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考察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理”,并不是看其与客观“理性”的契合程度,而是看是否能使人的内心情感得到安适,是否与自然、与道德规范达到和谐统一。结果,就使“合理”与“合情”两者紧密结合起来。自然,这个“理”不是在实践中“认知”的结果,而是与人的主观情感感受直接相关。情理成为中国社会人与人相处的社会规范,人情成为人与人进行社会交易时可以用来馈赠对方的的一种资源。在情理文化下,人情是人际交往的根据和规范,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的价值。人们在交往时注重人际关系、情感和情面、礼貌态度、礼尚往来等等。经过长时间的交往,逐渐积累起双方的情感,人情越来越为浓厚,人与人之间就形成了相互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双方彼此就互相有了情感纽带下的情面或面子,而且在持续的交往中,双方重视精神和物质在礼尚往来中的对等报偿原则,这种面子就成为双方相互“报”的必要条件。人情法则最基本的内容就是“回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也就往往被看成是“施”与“报”的关系。并且,普遍主义精神服从于特殊主义私情。作为一种特殊主义的人际关系体系,儒家文化虽然也提倡“泛爱众”、“仁者爱人”等普遍性伦理原则。但是,由于血亲情理精神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即便有“五伦”这样的扩展范畴,还是从特殊的伦理体系中推理出来的,必然陷入“爱有差等”的格局。徐冰认为,家人和熟人是一般传统中国人的主要交往对象,这种交往一般以特殊主义的原则来对待,传统的中国社会很少有普遍意义的人际关系。而从家庭出发的情理向外部的传递,需要一个基于审查机制的过程。经过审查机制的配合,情理思维才可能在广泛的人际间运作,更有甚者,人情大于王法,法制精神让位于人伦情理。中国历史上建立起了一套高度有效的组织社会运转的“人治”系统。但是,人们对于硬性调节的法律法规和条例不感兴趣,更习惯于用亲情、人情等来调整人际关系,关注彼此间情感的安顿,注意人际温情的方式等,自觉自愿成为人们履行社会义务的观念前提,不伤害别人成为人们享有社会权利的普遍条件,社会奖惩机制的发生也依赖于人情的润滑程度。 在西方, 文艺复兴后, 人文主义的核心一直停留在倡扬人类理性, 反对神学的立场上。他们的哲学是主体与客体两方面分离的哲学, 这种主客二分的主体性、普遍性和确定性的哲学,一是带来了反对封建神学的民主, 二是带来了使西方社会物质文明昌盛的科学, 这是西方社会今天得以繁荣的基础。建立在主客二分基础上的哲学是重认识论的哲学, 也是重分析的哲学。他们善于把一个问题分解成不同的方面, 然后从不同的方面逐步解决。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从某个方面作专门的研究, 有利于深入挖掘, 做到精益求精, 然而其明显的不足在于缺乏对客观事物的整体把握。基于中西文化土壤的差异, 中西对情感的内涵和各种情感的价值取向的理解和选择迥然而异。西方的情感性德育模式从民主、平等、反对极权主义的角度出发,反对灌输和强制, 特别是属于个人的情感, 更是他人不可干涉的禁区, 所以, 他们的情感性德育模式的情感主要体现在诸如相互尊重、相互关心体谅、平等的人际关系等泛化的个性情感中, 对于具有集体意义和价值取向的情感, 则是很谨慎的。这一点反映在情感性德育模式的建构中, 表现为对情感的内容和种类采取了回避的态度, 而重点研究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氛围的创设、人际关系的处理等方面, 强调教师的施教策略。现在的时代, 是人的时代, 我们讲民族精神, 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停留在整体价值取向这一个层面上。完全以整体价值作为单一的尺度, 就容易出现压抑个性的情况, 重犯以普遍性统一个性的错误。那么, 我们是不是就不要整体价值, 也像西方人那样, 只推崇个人, 推崇个性呢? 当然不能, 这个答案,西方现在的利己主义的危机已告诉我们。对于我们的现实而言, 我们倡扬个性的解放与自由, 也需要倡扬人类的终极关怀。依据檀传宝的分析, 当前我们的精神饥渴是三种精神饥渴的结合, 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