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除法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口算除法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口算除法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口算除法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口算除法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算除法教学设计教学目的知识目标:理解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正确口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能力目标:提高口算能力,培养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热爱数学的积极的情感。教学重点理解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正确口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教学难点正确熟练的口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提高口算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说出下面乘法算式的意义,并口算出结果。3005= 7800=(3个500是多少) (800个7是多少)你能根据这两个乘法算式,试着说出两个除法算式吗?说说每个除法算式的意义。15005=56007=(把150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把5600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多少)1500300=5600800=(1500里面有几个300) (5600里面有几个800)2象1500300,5600800的除法,如果没有乘法算式,我们该怎样算出商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样的口算除法。(板书课题:口算除法)二、尝试探索1以前我们学过什么样的口算除法?请举例说明。在学生举例之后,教师举例:2005 2709 32010 45050说一说这些算式的意义,你是怎样口算的?归纳:(1)看被除数里面有几个除数。(2)被除数与除数末尾都有一个0,先不看,直接用0前面的数相除。2这样的除法你还能举出几个例子吗?3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例4、例5(如果学生中出现了这样的例子,就可以用学生中的例子作例题。)50010= 240010= 120040= 360030=这些题目与刚才的题目有什么不同?(除数是整十数)这些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又该怎样进行口算呢?(教师补充板书课题)4独立试算这些题目,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500里面有几个100;2400里有几个100;12个百里面有几个4百;36个百里有几个3百。)5用你找到的方法口算:720080= 450050= 120060= 280040=二、讨论交流1通过口算刚才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2怎样口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把被除数与除数分别划去末尾的一个0,用0前面的数相除。三、巩固练习1同桌之间互相出几道这样的口算题目,练一练。2下面的口算对吗?为什么?(课件演示:口算除法)35050=7 3列式计算(1)360是40的几倍?(2)380与80的差是60的几倍?(3)945里减去多少个300后剩45?(4)一头大象的体重是2000千克,一头牛的体重是500千克,一头大象的重量相当于多少头牛的重量?四、质疑发展1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2怎样口算除数是整百数的除法?如果除数是整千或整万的数,又该怎样进行口算呢?举例说明。3还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解疑。笔算除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页例3,做一做,练习十五第14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经历除数是接近整十数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能力目标:会用“四舍五入”试商法进行有关的笔算。情感目标:在学习活动中感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用“四舍五入”试商法进行除数接近整十数两位数的笔算。教学媒体:(购书的画面、练习十五第1、3题)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回顾复习选一题,说一说笔算过程。口算下面各题。204306505804406905703607写出与下面各数接近的整十数。31465263872174二、新课1.提出问题。(1)呈现购书的录像或画面,请学生描述购书的情况。之后,请学生提出问题。(2)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解决“一本作文选多少元?”的方法,从而列出算式8421。2.教学用“四舍”法试商。教师谈话:我们已学过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数21不是整十数,怎样想商呢?(1)学生独立计算。(2)组织交流。学生有可能用口算答出84除以21商4,甚至没有一个学生把21看做20来想商。此时,应肯定学生正确完成了计算。接着,由谈话引出试商:要想算84里面有几个21,既要看十位,又要看个位。这道题中84、21都比较小,同学们一眼就看出商4。如果被除数、除数比较大,不能一眼看出该商几,该怎么办呢?我们来想一想,除数是整十数来试商,是不是会比较方便些。下面咱们就用尝试一下。(3)师生共同经历试商过程。请学生说应把21看作几十试商。之后,试除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用20试除得到的商4称为“初商”。“初商”是否合适,必须进行检验。(4)完成例3下面“做一做”的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做。订正时提问:“谁能说一说你是把除数看成什么试商的?是怎样想的?”“观察一下例题和做一做中的题目,除数个位上的数分别是几?这3道题都是用什么方法试商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说明:除数是个位数为1、2、3、4的两位数,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四舍”法把除数个位上的数舍去,看作整十数试商。3.教学用“五入”法试商。(1)接着上面的购书情境和问题,引出第(2)个实际问题。由学生说出算式:19639(2)尝试试商,完成计算。让学生想一想把39看作多少来试商?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用学过的方法,把39看作30来试商,商6大了,再改商5;另一种把39看作40来试商,商4小了,改商5。之后,教师将196改成让学生用上述两种方法试商,看看试商情况。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把19439的两种试商过程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比较一下哪一种方法简便些。接着让学生把这道题做完。(3)做例3下面“做一做”的第2题。先让学生做,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的,是怎样想的。教师概括说明:除数是个位数为5、6、7、8、9的两位数时,一般情况下,可以用“五入”法把除数个位上的数舍去,同时向前一位进1,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4.引导概括引导学生结合上面的两种情况,概括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按照“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三、练习1.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请学生独立填写。填写后,组织交流。根据交流中出现的不同填法。比如20()85,()里可以填14各数(当然也可以填0,但无实际意义)。教师要特别指出: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想商时,要选择除数与19中哪个数相乘的积小于并且最接近被除的数。2.完成练习十五第2题。请学生口答或直接把各题的准确商写在书上。可以根据本班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练习,比如“比一比谁的速度快”、抢答等。3.完成练习十五第3、4题。四、总结1.请学生讨论、交流:怎样试商,怎样检验初商是否合适?2.教师强调: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除数个位上是1、2、3、4时,可以把尾数舍去,把它看作整十数试商。除数个位上是6、7、8、9时,试商时,用“五入”法把除数个位上的数进到十位上去,看作整十数试商。试商是不是合适,要用它和除数相乘的积与被除数比较进行检验才能确定。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法 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在本校开展元认知课题研究中,在设计每节课前,我习惯于问问自己:这节课在本单元的位置的怎样的?与之前的课是否有所不同?有何联系?在执教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法一课时,我发现与以往的浙教版的教材相比,人教版更注重于除法笔算中试商方法的教学。本课是在学习了“舍”法和“入”法之后,学习根据除数个位接近5的特点用靠5法来试商。因此,在教学定位时我意在让学生感悟、体验试商、调商的过程,优化算法,考虑到调商是已有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不再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学的过程我旨在让通过观察、发现除数的特点,并能根据其特点把接近15、25的看作、25来试商。另外,教材中例题设计是有余数的除法,要求学生会验算,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了解到学生在学习一位数除法中已掌握,也应不再作为教学的重点。二、 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教材例题重现:学校礼堂每排有26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40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他算得对吗?请帮他验算一下。教材重组:(一)、让数据为教学“说话”教学构想:在执教本节课前,恰逢五年级军训活动,我发现四年级学生也表现出相当的关注。于是借机引入军训活动的情境,课前放映一些军训的照片,试图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利用丰富的军训活动场景与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并贯穿始终,提升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热情。教学片断:创设情境,温故知新1.出示例题五年级4个班学生去镇海参加集训,其中班级501班502班503班504班人数50人48人51人52人501班平均每个寝室安排了11个学生502班以14人一组练习投掷手榴弹503班20人为一组进行拔河比赛504班每19人坐一排观看校际篮球赛另外,训练基地为五年级同学提供了26张餐桌用餐2、设疑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能直接说出算式吗?生1:501班可分到几个寝室?(板书:5011)生2: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人?生3:五年级平均每个班有几人?生4:502班投掷手榴弹的有几组?(板书:4814)生5:503班分几组参加拔河比赛?(板书:5120)生6:平均每张餐桌坐几人?(板书:20126)生7:504班观看校际篮球赛的有几排?(板书:5219)反思:无庸置疑,情境的创设在很大程度上唤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现场生成的问题远远超出了之前的预设,究其原因是对于数据的设置欠斟酌缺乏数学性。数据应该为课堂教学“说话”。通观由这些数据组成的除法算式,5011(初商过大)、2014(不能整除)、4814(不用调商)、5120(除数是整十数)、20126(初商过大,要调商)、5219(不用调商),所有的算式都不能整除,没有初商过小的例子,这显然不在预设之中。调商是除法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原浙教版的教材中强调体验调商的过程(初商过小、初商过大、能否整除),尽管人教版的教材突出了试商方法的多样性,但教学的重难点还应在调商上。另外,发现对有余数的除法,学生的提问不准确,教师应有意识的进行引导指正错误。重组:创设情境,温故知新1、 出示例题五年级4个班学生去镇海参加集训,其中班级501班502班503班504班人数52人47人48人57人501班平均每个寝室安排了11个学生502班以14人一组练习投掷手榴弹503班20人为一组进行拔河比赛504班每19人坐一排观看校际篮球赛另外,训练基地为五年级同学提供了26张餐桌用餐2.设疑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能直接说出算式吗?生1:501班可分到几个寝室?(板书:5211)初商过大师:问完了吗?生:还剩几人?(师:加上“还剩几人?”就准确了,你们认为呢?)生2: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人?(板书:52+47+48+57)师:能不能提一些除法问题?生3:五年级平均每个班有几人?(板书:2044)能整除生4:502班投掷手榴弹的有几组?还剩几人?(板书:4714)不用调商生5:503班分几组参加拔河比赛?还剩几人?(板书:4820)除数是整十数生6:平均每张餐桌坐几人?还剩几人?(板书:20426)初商过大,要调商生7:504班观看校际篮球赛的有几排?(板书:5719)初商过小(二)、让课堂提问“走直径”教学构想:学习数学的乐趣在于体验“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在已有了“舍”法和“入”法这两种试商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把除法算式分一分,说说分类的依据,让学生尝试思考:有没有一种新的角度,新的方法也可以解决问题。教学片断:师:我们给这些算式来编编号板书:(1)5011 (2)4814 (3)5120 (4)20126 (5)5219师:观察这些算式有何特点?相同点是什么?生1:都是除法生2:都有余数师:除数有何特点?生:除数都是两位数3.分类师:它们的除数相同吗?你能不能根据除数的特点把这些算式分分类?生1:(1)(5)/(2)(4)/(3)(板书)式(1)和式(5)的除数相加11+19=30,式(2)和式(4)的除数相加14+26=40生2:(1)(2)/(4)(5)/(3)(板书)(1)(2)的除数可以四舍,(4)(5)的除数可以五入师:怎样的除数可以四舍,怎样的除数可以五入来试商?生:比5小的除数可以四舍,比5大或等于5的除数可以五入来试商师:指的是什么位?生:个位生3;(1)(5)/(2)(4)/(3)(1)(5)的除数可以看作10、20,(2)(4)的除数可以看作15、25师:同学们都认同可把5120列为一类,为什么?生;除数是整十数师:在其它四道题的分法上同学们有不同的想法,那让我们先试着来算一算吧!生独立列竖式计算,汇报交流反思:教师对课堂的调控,应体现在对学生提问的导向作用,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诱导其紧紧围绕研究的主题,层层深入探究。这个教学环节浪费了很大宝贵的课堂时间,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明确地提出针对性的问题,直揭主题则可大大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如师问:“它们的除数相同吗?你能不能根据除数的特点把这些算式分分类?”改为“根据除数个位的特点把除法算式分分类?”重组:师:找出其中除数是两位数的,我们给这些算式来编编号板书:(1)5211 (2)4714 (3)4820 (4)20426 (5)57194.分类师:计算除法时根据什么来试商,看什么位?师:那么这些算式可以怎么分?你的依据是什么?生1:(1)(2)/(4)(5)/(3)(板书)(1)(2)的除数可以四舍,(4)(5)的除数可以五入师:怎样的除数可以舍,怎样的除数要入生:比5小的除数可以舍,比5大或等于5的除数要入来试商师:指的是看什么位?生:个位生2:(1)(5)/(2)(4)/(3)(1)(5)的除数可以看作10、20,(2)(4)的除数可以看作15、25师:为什么不看作10和30?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法(板书课题)(三)、让课堂生成资源为我所用教学构想:根据除数个位的特点,探究新的试商的方法,能灵活地选择方法试商,减少调商的次数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通过数学活动体验调商的过程,优化试商的方法,对有余数的除法会验算,掌握验算的方法。教学片断:探究试商的方法师:(展示学生练习)4814你是如何试商的?有没有其它的试商方法?生1:把14看作15来试商,315=45,多了3个3,45-3=42,48-42=6(板书)师:可以吗?还有什么方法?生2:把14看作10商4,410=40,少了4个4,40+16=56,超过了被除数,商太大了,改商3,314=42,48-42=6(板书)师:你用的是什么方法?为什么可以把14看作15?生1:14接近15生2:这样做很麻烦!师:和把14看作10试商相比怎么样?生:简单,不用试商师:还有哪个算式也可用这样的方法试商?(生:20126)把除数看作几来试商?(生:25)试一试!生1:得719生2:商是8师:这样做算对吗?可以怎么验算?生:口验20126=719、4814=36(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师:观察这两道题,怎样的除数可看作15、25师: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就是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法(板书课题),在试商时可以把除数看作15、25来试商,谁来编几道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法算式!生:30516、9626、10514、25015、30014、29724师:找一找,哪些算式的商是一位数,任选2道做一做!生:9626、10514同桌交流反思:对于学生有价值的提问和回答要做出及时正确的评价,正视学生的其它想法,凸显其有价值的想法,教师要适时地作出干预。如:当有学生认为可把除数14看作15来试商时,一学生则认为“这样做太麻烦了”此时教师如能乘机引入有关15、25的一系列口算,在掌握了这些口算的前提下,还会觉得麻烦吗?又如:在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时,有学生发现20126,把26看作25先商8还需调商,此时教师若能点明靠5法也是一种试商的方法,计算时可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试商,引导学生反思总结出的问题的解决策略,发展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提高学习的水平。重组:探究试商的方法师:(展示学生练习)4714你是如何试商的?有没有其它的试商方法?生1:把14看作10商4,410=40,少了4个4,40+16=56,超过了被除数,商太大了,改商3,314=42,47-42,余数是5(板书)师:这位同学的想法和你一样吗?谁也来说一说!生:师:还有什么方法?生2:把14看作15来试商,315=45,多了3个3,45-3=42,47-42=5(板书)师:这样做可以吗?为什么可以把14看作15?生1:14接近15生2:这样做很麻烦!师:让我们先来看一组口算题吧!算一算 415= 615= ( )15=45 815= ( )15=75 ( )15=105 325= 725= 25( )=150 25( )=100 255= ( )25=200师:你能熟练地口算这些题目吗?掌握了这些口算题,还会觉得麻烦吗?师:在题中除数14接近15,我们就把它看作15来试商,我们把这种试商的方法叫做靠5法,用靠5法试商和把14看作10试商相比怎么样?(小组讨论)生:简单,不用多次试商师:还有哪些算式也可用靠5法试商?把除数看作几?试一试!(板书)生1:把26看作25,商722生2:商是8师:谁来说说试商的过程?生:师:在计算除法时,我们要学会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试商,使我们能很快得到准确的商。师:现在,谁来编几道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法算式?生:30516、9626、10514、25015、30014、29724师:找一找,哪些算式的商是一位数,任选2道做一做!生:9626、10514同桌交流、反馈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验证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在初商过大或过小的情况下依旧成立,在验算时一定要关注余数是否小于除数,因此教学时可适当地加入判断性的练习如:有关元认知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有待进一步地深入,单凭上几节课是不够的,本文通过例谈数学课堂教学的自我监控和反思,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课题研究为契机,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经历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知识与技能比较除数是一位数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异同点。掌握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教学重点:探究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商的最高位的书写位置,明白个位商0的道理。教学设计: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地上的纸片满天飞舞,果皮、塑料袋、吃剩下的面包、馒头随地可见,花坛上还有许多水果核师:同学们,看了这样的情景你有什么感受呢?如果是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学校里,你愿意吗?生:我们不喜欢这样一个又脏又乱的学校,我们希望自己的学校干净、整洁,一尘不染,这需要我们每个同学都来保护环境,让大家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师:大家想的真好!所以我们决定成立一个环保小组(出示例5),这个小组一共有576名学生,每18个人组成一个小组,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呢?生:57618师:同学们估算一下,有几个小组?生:大约有三十几个小组吧!师:我们以前学过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请大家比较下面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相同点,除数都是两位数,都先要用被除数的前两位试除以除数。不同点:第题的前两位比除数小,用被除数的前三位去数,除到个位8了,所以商要写在8的上面。而例题的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大,所以先用前两位除以18,商是两位数。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的想法交流一下好吗、二、探索交流,发现算理。师:计算57618时,先用18除什么数呢?为什么?商的最高位怎么写?生:先用18除576的前两位,把576看作570,也就是57个十除以18,除得的商是3个十,所以3应写在十位上。师:你说得太好啦!那么除完后余数是几?生:余数是3。师:注意余数比除数小,接下来怎么做呢?生:应把个位上的6落下来,再用18除36,商2,写在个位上(学生说,教师板书)。师: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说一说两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过程。三、创设合作机会,拓展探索空间。师:为了更好的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我们学校把十月定为学校环保月,下面请同学们来看看环保组在这个月取得的成绩(出示第2题),他们共收集了930节废电池,那么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生列式)师:十月份有多少天?生:有31天。列式为:93031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让学生到黑板上演板,师巡视指导。9303130(节)师:被除数的十位余下数是0,个位是0怎么办?生:个位不够除,用0占位,所以个位上写0。四、探究提升,明白算理。1我会算,我会说。比较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异同点?240828824130262师引导归纳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要先要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前两位数比除数小,再除前三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每次所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3课堂小结,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是除数是两位数,商是几位数的笔除法?(商是两位数),点题: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它与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的思路是一样的,即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应该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并且每次除得的余数比除数小。五、动手实践,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1实物投影。P90 42我们学校栽了684棵杨树,还栽了76棵松树,栽的杨树是松树的多少倍?3我来当回小老板。李阿姨用580元从新华市场批发了29条牛仔裤,同样的裤子在超市卖23元一条,你能帮李阿姨计算一下批发和在超市购买哪个更便宜呢?板书设计: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学校共有576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5761832(组)答:可以组成32组。十月是学校环保月,共收集了930节废电池,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9303130(组)商的变化规律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3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商的变化规律与不变的规律灵活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计算、观察、比较等活动去发现规律,在完成观察、比较探索活动基础上组织交流,给学生机会。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函数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通过计算引导学生总结商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全面理解和掌握商的变化规律以及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教具准备:课件、投影仪、每组一份自学提纲;教学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因此,在教学“商的变化规律”时,根据儿童年龄特征,创设了“通过闯关进入除法王国的城堡”童话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力求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比较等活动发现商的变化规律,并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学习笔算的简便法。在教学设计本节课时大胆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真正的主人,给学生提供研究成果的机会,体验成功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一、 以境激趣,导入新课;(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今天老师想介绍三位朋友给大家认识?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你看(播放课件:第一幅,动画出现三只小动物并分别自我介绍(被除数、除数、商);第二幅,出示除法王国的城堡,商说:“这就是我们的城堡,你们想进去吗?”(想)接着说:但必须要过三关才能进入我们的城堡,你们有信心通过吗?)(二) 合作交流,探究规律。1.2 ( )200 20 = ( )40 ( )(1)师:你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说出答案吗?学生说出答案后,师适时板书;2 (100)200 20 = (10 )40 ( 5 )(2)这一组题中,什么数发生了变化,什么数没有发生变化?从上往下看,除数和商的变化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3)小结并板书。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几倍,商反而缩小几倍;(4)如果从下往上看,这组题目又有什么特点?生回答后师适时板书: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了几倍,商反而扩大了几倍。(5)全班同学齐读规律: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了几倍,商反而缩小(或扩大)了几倍。2.刚才大家所读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商的变化规律的内容。(板书:商的变化规律)3.练习:(1)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2倍,商有什么变化?(2)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4倍,商起了什么变化?(3)你能举出一些相类似的例子吗?4进入第二关:师:同学们这么快就闯过第一关,有勇气进入第二关吗?(有)(1)同位互相学习(出示题目):16 ( )160 8 =( )320 ( )A:算一算:让学生口算上面各题;师适时板书。16 ( 2 )160 8 =( 20 )320 ( 40 )B:说一说:这题中,什么数发生变化,什么数没有变化?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同位交流)C、学生汇报及小结:这题中,除数不变,商随着被除数的扩大而扩大,缩小而缩小。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板书)D:读一读:全班齐读这条规律;5、练习:计算下面各题,从中你发现了什么?45 9 =( ) 300 10 =( )450 9 =( ) 150 10 =( )900 9 =( ) 30 10 =( )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10倍, 除数不变,被除数缩小2倍,商( )10倍; 商( )2倍;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2倍, 除数不变,被除数缩小5倍,商( )2倍; 商( )5倍。6师:恭喜你们胜利通过了两关,现在老师要奖励每小组一份小礼物,请小组长出来代表本组成员领奖;(全班进入了轻松、愉快状态)7师:我们准备进入第三关,这里主要看看你们的合作能力;你们认为自己的合作能力强吗?(生集体回答)师:你们真是很自信。现在请小组长打开刚才老师送给你们的小礼物,根据里面的要求,四人小组互相讨论,把这份小礼物做得更好看。小组讨论:被除数141402805605600除 数2204080800商自学提示:(1)填写表格;(2)表中的什么数发生了变化,什么数没有变化?(3)把第2、3、4、5栏分别同第一栏比较,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变化有什么规律?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的发现吗?8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师引导学生用简明的语言概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这叫做商不变规律。9全班齐读商不变的规律。二、看书质疑:三、活动练习,拓展应用:师;你们真了不起,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的实力!1抢答游戏:(游戏规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