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抚顺县高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单项选择题按照试题所在序号涂在答题卡上,其他试题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第卷(阅读题,共48分)甲必考题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植物睡眠之谜 自然界有许多植物的叶子会运动,比如含羞草、合欢等豆科植物白天张开叶子,晚上会合上叶子“睡眠”;捕蝇草的叶子能闭合起来,捕食苍蝇等昆虫。像含羞草、合欢等植物的这种“睡眠运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关注,可是植物为什么会睡眠,却一直是个不解之谜。18世纪,法国生物学家德梅兰把含羞草放到光线照不到的洞穴里,发现它的叶子依然以24小时为周期开合。这说明含羞草体内存在一种不受外界光线等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物钟”。19世纪,达尔文在植物的运动本领中说,植物在晚上闭合叶子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20世纪80年代,德国希尔德奈希特的研究报告指出,叶子的开合是由一种称为“膨压素”的植物激素控制的。此后,日本上田实等人从植物中抽出包含数千种化合物的萃取物,最后成功分离出两种活性物质,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闭合的“安眠物质”,另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张开的“兴奋物质”。 植物睡眠之谜之所以长期不得其解,就是因为此前没有人想到使叶子开合的竟是两种不同的生理活性物质。人们进一步了解到,豆科植物叶下珠的安眠物质是一种含葡萄糖的配醣体,白天配醣体水解,安眠物质浓度降低,夜晚配醣体重新合成,兴奋物质浓度相对降低,而配醣体的合成分解是由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的。相反,铁扫帚的兴奋物质是配醣体,在夜晚配醣体水解,兴奋物质浓度降低,叶子随之闭合。如果用人工合成的半乳糖代替葡萄糖,由于半乳糖在铁扫帚体内不会水解,反而会成为一种睡眠阻断剂,使铁扫帚始终不能睡眠,以致两个星期之后因缺水枯萎而死。 解开植物睡眠之谜,将为某种“绿色”农药的诞生铺平道路。目前的除草剂还无法只让田菁等豆科杂草枯萎而不损害豆科作物。研究人员已经人工合成了使田菁失眠的睡眠阻断剂,实验结果是田菁第三天就整株枯死。由于这种阻断剂只对田菁起作用,因此不会影响大豆的生长。 1从原文看,以下对“植物睡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指植物的叶子为适应外界环境而自动闭合起来的现象。B指含羞草、合欢等植物晚上把叶子自动闭合起来的现象。C指所有豆科植物都具有的晚上把叶子闭合起来的现象。D指豆科植物和捕蝇草等所具有的叶子闭合起来的现象2从原文看,以下研究最能揭开“植物睡眠之谜”的一项是( )(3分)A德梅兰提出含羞草体内存在着不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物钟”。B达尔文指出植物在晚上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C希尔德奈希特提出植物睡眠是由植物体内的“膨压素”控制的。D上田实等人提出植物体内存在着可使叶子闭合的“安眠物质”。3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了其安眠物质和兴奋物质的合成与分解。B铁扫帚安眠物质的配醣体在夜晚合成,于是兴奋物质浓度相对降低。C合欢、田菁等豆科植物如果长期得不到睡眠的话,就将枯萎而死。D目前只让田菁枯萎而不损害大豆生长的“绿色”农药已经研制出来。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一)文言文阅读(12分)下面是一则有关“五丁开山”传说来历的文言文(有改动),阅读后回答46题(12分)五丁开山 蜀国弱,然道难,秦强收不能得之。秦王诈,责匠凿五牛,朝坠金于其后,曰:牛便金。许于蜀。蜀王贪,欲五牛。时蜀有五力士,千斤力,无人敌。王遣五丁开山迎牛。 五牛归蜀,成都怒。秦闻道通虽悦,然惧五丁勇,不进。 时三十二,秦悉其好色,故以胭粉惑之:“牛,虽吾过;今有女,数五, 绝色国香,愿许之,以谢罪。”蜀王忘旧,闻之,重遣五丁,还到梓潼。 有穴见大蛇,为患。五人欲诛之,遂竭五人之力,以手揽之,抴蛇出洞。霎,山崩,即压杀五人及秦女,而山分为五岭。闻五丁亡,蜀道通,秦无惮,军至,蜀王卒。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秦王诈 诈:欺骗 B许于蜀 许:答应C有穴见大蛇 见:通“现”,出现 D蜀道通 通:通达5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然道难 然惧五丁勇 B以谢罪 以手揽之C愿许之 五人欲诛之 D许于蜀 朝坠金于其后6翻译上文中的画线句(6分)(1)责匠凿五牛,朝坠金于其后(3分)(2)蜀王忘旧,闻之,重遣五丁(3分)(二)古诗词鉴赏(8分)7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昭君怨郑域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1)上阕吟咏的对象是什么?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4分)(2)请具体分析下阕运用的艺术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三、名句名篇默写(3分)8补写出空缺部分(任选其中三个作答)。(1)扪参历井仰胁息, 。(2) ,百年多病独登台。(3) ,此时无声胜有声。(4)庄生晓梦迷蝴蝶,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乙 选考题请从以下四、五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作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大度读人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 读人,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 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着伞悄悄地先走了。 当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况且是人家的雨伞),也不愿意分担别人的困难,你能说什么呢?还是自己常备一把伞吧。 有的人,在你有权有势的时候,围着你团团转,而你离职了,或无权无势了,他却躲得远远的。 当你读他时,千万要理解他。因为他过去是为了某种需要而赞美你,现在你没有那种功力了,也就没有必要再为你吟唱什么赞美诗了。在此,你就需要静下心来,先想一下自己过去是否太轻信别人呢? 有的人,在面对你倾诉深情的时候,语言的表达像一条流淌的清亮甜美的大河,而在河床底下,却潜藏着一股污浊的暗流。 当你读他时,千万别憎恨他。因为凡是以虚伪为假面来欺骗别人的人,人前人后活得也挺艰难,弄不好还会被同类的虚伪所惩罚,你应该体谅他的这种人生方式,等待他的人性回归和自省吧。 有的人,在你辛勤播种的时候,他袖手旁观,不肯洒下一滴汗水,而当你收获的时候,他却毫无愧色地以各种理由来分享你的果实。 当你读他时,千万别有反感。因为有人肯于分享你丰收的甜蜜,不管他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理,都应该持欢迎的态度。你做出一点牺牲,却成全了一个人的业绩欲,慢慢地,会让他学会一些自尊和自爱。 有的人,注意外表的修饰,且穿着显示出一种华贵,而内心深处却充满了空虚,充满了无知和愚昧,那种无文化的形态,常常不自觉地流露在他的言语行动中。 当你读他时,千万别鄙视他。因为他不懂得服装是裁缝师制作的,仅仅是货币的标志,而人的知识、品德和气质,却是一个人的真正的人生价值。对于庸俗的人,你应及时对照一下自己的行为。 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读真、读善、读美的同时,也读道貌岸然背后的伪善,也读美丽背后的丑恶,也读微笑背后的狡诈 读人,量重要的是读懂怎样的人。 读人,是为了要做一个真正的人。 因此,读人时,要学会宽容,要学会大度,因此才能读到一些有益于自己的东西,才能读出高尚,才能读出欢乐,才能读出幸福。 尽管我还没有读完这本“人之书”,但我会一直努力从各个方面去阅读。 9下面不属于“大度读人”内涵的两项是( )( )(4分) A、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文字写就的书更难。 B、读人,就是要善于体谅别人的困难,不依赖别人。 C、读人,也不要埋怨别人太势利,要反思自己而不轻信于人。 D、读人,不要反感别人来分享你的胜利果实,这是让他学会自尊自爱。 E、读人,要努力从各个方面去阅读他、读出其本质来。10“读人”的“读”在文中的语境词义是什么?(10字以内) (4分)“读”的语境词义: 11正文中有5组“有的人你读他时”请把这5组共10段文字的另外4组内容概括出4个要点来。(4分) (1) (2) 要理解势利的人 (3) (4) (5) 12作者在文中说“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来。(45个字以内) (4分)五、实用类文本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叶圣陶在四川1940年初夏,叶圣陶来到成都,在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学馆工作。他白天去办公,晚上教儿女们写写文章。常常在晚饭之后,把油灯移到桌子中央,至善、至美、至诚就凑着光亮,认真地听父亲讲解。有时候,儿女们也和父亲热烈讨论。他们每人每星期交一篇文章。叶圣陶一向主张作文要说自己的话,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儿女们的作文,他也从来不出题目,随他们写去。这也是他们一天中最感兴味的时刻。叶圣陶一边看他们的文章,一边问:“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遇到看不明白的地方,他就问孩子们:“原来是怎么想的?到底想清楚了没有?为什么表达不出来?怎样才能把要说的意思说明白?”他问得十分仔细,简直就是严格的考试,同时也是生动活泼的考试。孩子们都乐意参加这样的考试。但是,对于叶圣陶,到了成都以后,使他格外高兴的事,却要算和朱自清的朝夕相见了。几十年来,这两位作家亲似手足。朱自清曾写过我所见的叶圣陶叶圣陶的短篇小说等文章。1931年8月,朱自清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就是在叶圣陶鼓动下,才写出了欧游杂记的。朱自清在这本书的“自序”里,曾提到叶圣陶帮助“设计”、“题字”,“校对”等。叶圣陶曾写过与佩弦的散文,讲述他们之间的友情:促膝谈心,随兴趣之所至,时而上天,时而入地;时而论书,时而评画;时而纵谈时局,品鉴人伦;时而剖析玄理,密诉衷曲可谓随意之极致了。这当儿,名誉之心是没有的,利益的心是没有的,顾忌欺诳等心也都没有,只为着看出内心而说话,说其不得不说。其味甘而永,无所不领会,真可说彼此“如见其肺肝然”的。现在,很难得他们同处一地,又在一起工作,还先后合编了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知道举隅,作为中学生学习国文的课外读物,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出版。为了浇灌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叶圣陶1945年9月离开成都到重庆,住在螃蟹井开明书店那个局促的小楼上。看稿编稿,和作者、读者书信联系,甚至校对都由他自己动手。他热情、认真、宽容,一心一意为作者和读者服务。来稿只要有可用之处,他就诚恳地提出修改意见。赵景深在文心背影里说:“他的复信措词谦抑,字迹圆润丰满,正显出他那谦和而有诚实的心。”正如当年他主编小说月报精心培育了一大批后来成为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时那样。他那种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工作态度,给予年轻一代的教育、鼓舞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当时中学生杂志一位年轻编辑后来回忆说:“他是实际的教育家,但不是取教训态度的老师,而是取辅导态度的顾问他是热忱的事业家,在编辑部不是做官当老爷,而是脚踏实地,以身作则,放手让青年编辑在实践中锻炼,有合理的建议欣然采纳,对可用的稿件热诚支持,有忽略的地方及时提醒,有弄错的地方予以纠正。”这就是真正的教育者的榜样。在他身上似乎更多的是儒家思想,从他为自己的儿女取名至善、至美、至诚可以看出,他追求的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境界。但是,他又能根据时代的潮流而有所取舍,不断前进。选自叶圣陶和他的世界第九章,有删节)13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A正是在叶圣陶的鼓动与热心帮助下,1931年8月朱自清才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并写出了散文集欧游杂记。B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的精读知道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是叶圣陶和朱自清合编的中学生课外读本。C正如当年的小说月报那样,中学生这块战时青年的精神家园,也曾培育了一大批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D从叶圣陶为他的儿女取名为至善、至美、至诚,我们可以看出他追求真善美、憎恶假恶丑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E本文通过描写叶圣陶知道儿女们写作、编中学生杂志等事迹,勾勒了一位可亲可敬、踏实认真的教育家形象。14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有什么特点?他对儿女们的作文又是从哪些方面评议的?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4分)15和朱自清见面,叶圣陶为什么会感到“格外高兴”?他们谈心时为什么能达到“随意之极致”?请简要分析。(4分)16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一面已经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请简要论述。(4分)第卷(表达题,共52分)六、语言文字运用(12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A我终于来到蜀道,本想亲身领略一下李白笔下那猿猱欲攀,风声鹤唳的险要,却见那盘山公路像飘浮的玉带缠绕在座座峰峦之间。真是天堑变通途呀。B诗评家所谓“老杜饥寒而悯人饥寒者也”,跟白居易“饱暖而悯人饥寒者也”是不同的,饥寒让杜甫刻骨铭心,所以他写出的诗句更加深刻感人。C据经营者透露,近年来新兴的书吧,以其丰富的藏书、优雅的音乐和良好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慷慨解囊,书吧的生意也越来越好。D一些同学总认为语文难学,其实,无论哪一科,不经过刻苦的训练,都是很难学好的。学习,绝不是一气呵成的事情。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B知识分子一般眼界比较开阔,富有正义感,民族的荣辱,国家的盛衰,往往更能激起他们的一腔报国之情。C我们在本月中旬前后有个重要会议,所以现在就要好好准备。D地震发生之后,当地政府及解放军部队全力救助,目前灾区群众已住进了临时帐篷,防止余震再次发生。19根据所给内容仿写句子(3分)宋词,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朵奇葩,它与唐诗、元曲一样千古流芳。词作家各展其才,各显千秋:有的豪放如大江东去,有的婉约如_,有的粗犷如_,有的细腻如_,洋洋洒洒,蔚为大观。七、作文(40分)20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胖一瘦两位老人一起在海边钓鱼。胖老人在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多次寻找最佳垂钓处,在不长的时间里就钓上了一大堆小鱼;瘦老人在钓绳上挂了一只硕大无比的钓钩,固守在自己的岸边,虽然总是没有收获,却总是一心想钓大鱼。当胖老人像胜利者一样带着战利品满载而归的时候,瘦老人还在黄昏的海边寂寞地坚守 请以“追求与坚守”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所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1. B(A“植物”范围扩大,“为适应外界环境”也属无中生有。C“所有豆科植物”范围扩大,“闭合起来”表达不严密。D“捕绳草闭合起来”“捕食苍蝇等昆虫”,这和“植物睡眠”是有区别的。)6.(1) 秦王责令工匠凿五头牛,每天在牛屁股后摆上一堆金子。(补出主语1分,“责、朝”译对得1分,意思正确1分。共3分。“后”解释为“牛后面”也可以)(2) 蜀王忘记了旧仇,知道这个好消息,再次派遣五个壮士去秦国。(“旧”“重”译对得1分,“之”译对或补充出“去秦国”得1分,意思正确1分。共3分。)7(1)梅花。(2分)开放时间未到春天;形态特点有雪具有的白色,有雪没有的香味。(2分)(2)用“竹篱茅舍”“玉堂琼榭”不同环境(1分)进行对比(1分)。赞美梅花不论遭遇冷落还是身处富贵都一样高洁的品质。(2分)8.略9、A、E,(这两项只是读人的现象,未涉及内涵) (每对一个得2分,共4分)10、观察研究的意思(根据语境,读这里是借用,由开头的比喻而延用了读)。(10个字) (4分)11、(1)不要埋怨自私的人;(3)别憎恨虚伪的人;(4)别反感分享你丰收果实的人;(5)别鄙视内心空虚,无知愚昧的人。(由每组的你读他时,千万.可提炼出要点。) (4分)12、读别人优点,是为了学习真善美;读别人的缺点,是为了引以为戒,自警自醒。对此宽容大度,才能有益于己。(45个字) (4分) 13、A C(每对一个得2分,共4分)14、(一)认真讲解,时或热烈讨论。不加约束,任其自由发挥。重视评议,培养写作习惯。善于启发,诱导深入思考。(二)仔细考查作文的表达形式。详细询问作文的思想内容。15、有着几十年亲似手足的友情。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互相激励和帮助。随兴之所至,无话不谈。没有功利目的,无所顾忌。心领神会,肝胆相照。16、三个方面:对子女循循善诱,呵护备至。对作者、读者热情宽容。对年轻编辑辅导提携,关心爱护。17、B(风声鹤唳:唳,鹤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刻骨铭心: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慷慨解囊:慷慨:豪爽,大方;解囊:解开钱袋拿出钱来。形容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一气呵成: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18、B(A项主宾搭配不当,应改为“教育孩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C项表意不明,“中旬”本身就是一个表示一段时间的词,应删去“中旬前后”中的“前后”。D“余震发生”不可能“防止”,另外“余震”与“再次”表意重复,可改为“以防地震再次发生”或“以防备发生余震”。)19、小桥流水,旭日喷薄,似风拂杨柳。20.略附:文言文参考译文:蜀国弱小,然而道路艰险,秦国想要强行攻占一直没有办法。于是秦王就欺骗蜀王,他责令工匠用石头凿了五头牛,每天在石牛屁股后面摆上一堆金子,谎称石牛会下金子的,并答应把它们送给蜀国。蜀王很贪婪,想要得到这五头牛。当时蜀国有五个大力士,力大无比,无人能敌。蜀王就派他们打开山路迎接五头金牛。五头牛到达蜀国,其实只是石牛,蜀王很生气。秦国知道道路已通虽然很高兴,然而还是害怕五个壮士的神勇,不敢进兵。当时蜀王只有32岁,秦王知道他很好色,因此想用女色迷惑他。他派人告诉蜀王:“金牛事件是我的不是,但我现在有五个绝色美女,愿意送给你来谢罪。”蜀王忘记了旧仇,得知这个好消息后,再次派五个壮士去秦国接美女。回到梓潼时,看到一个山洞中有一条大蛇,担心它危害百姓。五个壮士想要杀死它,于是五人竭尽全力,用手拉着蛇,要把蛇拖出洞。霎时间,山倒塌了,就把五人和秦国的美女压死了,那座大山也分为五座山岭。听说五个壮士死了,蜀国的道路也通了,秦国感到没有什么害怕的了,于是进军蜀国,蜀王也被杀了。2009-2010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 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卷不能答在试卷上。3 第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卷(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悼念 便宜(bin) 两靥(yn) 义愤填膺(yng)B缔造 干禄(gn) 包扎(z) 骇人听闻(hi)C默契 辜负(g) 朱拓(t) 游目聘怀(chng)D缪种 间或(jin) 监生(jin) 豁然开朗(hu)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是这一点。(祝福)B“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老人与海)C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林黛玉进贾府)D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公里的空间,(相当于6万亿英里)这个长度单位光在一年里所通过的距离称为1光年。(宇宙的边疆)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_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祝福)老头儿望着鲨鱼在水面上静静地躺了一会儿,后来它就_地沉了下去。(老人与海)但是从远处着眼,星系更多地使人想起一堆动人的发现物贝壳,或许是珊瑚大自然在宇宙的汪洋里创造的_的产物。(宇宙的边疆)A故意 渐渐 永恒 B故意 慢慢 永远C特意 慢慢 永恒 D特意 渐渐 永远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百家讲坛推出“齐白石”节目,使齐白石再度受到热议关注,相信2010年的市场上齐白石一定会更加炙手可热。B学校的文化精神无疑是一种耳濡目染的教育,它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C根据家庭整体装饰风格及个人文化喜好,选择一款软木墙板装饰墙面或做主题墙必使主人品位提升,居室蓬荜生辉。D霍华德斯奈德表示,这次拍出的高价是对中国古代著名画家八大山人创作的这幅美轮美奂的画作的最佳写照。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经过我们一番漫游之后,终于回到了我们这个弱小的浅蓝色星球。(宇宙的边疆)B我想,妈妈对于她不能有一个在棒球场或篮球场玩耍、反而有一个在汽车间建造一架巨大的电子仪器的儿子而困惑不解。(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C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数学领域,甚至在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D他现在身体又痛又发僵,他的伤口和身上一切用力过度的部分都由于夜里的寒冷的原因而痛得厉害。(老人与海)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美国总统奥巴马抵达哥本哈根时将面对所有与会方的疑问:美国是否将进一步提高减排目标,美国目标是否写入国际协议,美国将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多少资金。归结为一点,美国是否愿意在未来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中发挥显著作用,奥巴马“绿色新政”的诚意到底有多大。 美国正处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十字路口”,若干问题在谈判桌上迟迟没有给出答案,也正反映了美国选择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上的踌躇。2001年,布什总统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是由于国会的否决,更是由于美国利益集团的反对。美国强大的石油财团不希望背负减排的责任,不希望看到可再生能源抢夺现有市场。 如今,美国新能源行业面临窘境,奥巴马的“绿色新政”充满挑战。奥巴马将面临一个选择,即是否将本国经济引入一个不占优势的国际竞赛场。 以太阳能行业为例,美国太阳能的发展不仅落后于德国、西班牙,甚至落后于中国、印度。新能源企业还需要与传统能源企业进行激烈的博弈,美国政府如果不在新能源发展上迈出积极步伐,很难提出“有雄心”的减排目标。 相比之下,欧盟承诺减排的额度远高于美国。为了让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欧盟在本轮谈判中承诺未来三年拿出72亿欧元援助发展中国家用于减排。欧盟展现尚不为发展中国家认可的“积极”姿态,除了想要争取“道德模范”声望外,更是看到了应对气候变化背后的巨大商机。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欧盟一直在环保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掌握了全球大部分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核心技术,并拥有一批跨国新能源企业。从欧盟的利益考虑,全球高标准的排放额度将意味着一个庞大市场。欧盟之所以极力要求一些“先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南非等承担强制性减排义务,就是希望欧盟能够有“用武之地”。 而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随着减排额度的提高,减排成本不断上升,因此不愿承担更多减排义务,同时又鼓吹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减排义务。当前世界各国已经达成共识,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渠道。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全球正在酝酿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以低碳、绿色为特点的经济新模式正在逐渐形成。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碳排放”问题“牵一发动全身”,将影响不同产业和行业的竞争格局。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所有国家共同的责任。妥协与博弈同样重要。在激烈交锋的同时,各国的共识也在不断增多,这是达成协议的基础。正如大会主席、丹麦气候与能源大臣赫泽高所言,在当前的谈判中,“妥协”应当成为一个关键词。 6.下列各项中关于“减排额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减排额度”提高标准,减排成本就会上升,对于还没有拥有新能源的国家是个挑战。B.“减排额度”的大小也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将影响不同产业和行业的竞争格局。C.美国的“绿色新政”客观上也是有关降低“减排额度”政策。 D.各国制定“减排额度”的高低反映了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是否积极。7.下列对“从欧盟的利益考虑,全球高标准的排放额度将意味着一个庞大市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盟在环保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掌握了全球大部分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核心技术,并拥有一批跨国新能源企业,说明高标准的排放额度对它有利,会使它有更多的商机。 B.欧盟极力要求“先进发展中国家”承担强制性减排义务,就是希望欧盟能够有“用武之地”,以便占领市场,获得利润。 C.欧盟倡导提高减排标准,意在以气候大会为契机,在美国犹豫不决之际,与美国在经济上争高下,取代美国在全世界的经济地位,获得更多的利润。 D.欧盟展现的“积极”姿态实质上就是看到了应对气候变化背后的巨大商机,这也是不为发展中国家认可的原因之一。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金融危机前后,全球正在酝酿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以低碳、绿色为特点的经济新模式逐渐形成了。B.由于美国朝野上下特别是利益集团不希望背负减排的责任,不希望看到可再生能源抢夺现有市场,2001年美国退出了京都议定书。 C.美国新能源的发展不仅落后于德国、西班牙,甚至落后于中国、印度,美国政府想要在新能源发展上迈出积极步伐,就得提出“有雄心”的减排目标。 D.欧盟在本轮谈判中承诺未来三年拿出72亿欧元援助发展中国家用于减排,目的是让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属:劝人饮酒B. 凌万顷之茫然 凌:越过C.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端正D.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下:方位名词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侣鱼虾而友糜鹿B举匏樽以相属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渔樵于江渚之上D月出于东山之上 不知东方之既白11.下列加点的词与“泣孤舟之嫠妇”中的“泣”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侣鱼虾而友糜鹿 B哀吾生之须臾C舞幽壑之潜蛟 D扣舷而歌之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B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C本文记述了作者与客人月夜泛舟赤壁的所见所感,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对人生态度进行了探讨。D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观,再到他虽处逆境却表达的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一种消极的人生观。第卷(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3分)(2)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4分)(3)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3分)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注释:牛渚:今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北段突入江中,即著名的采石矶(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乘月泛舟,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讽咏自己的咏史诗,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1)清代汪士缜评价这首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对颔联的一个“空”字极为赞赏,认为意蕴丰富,请简析。(2)结合全诗,谈谈尾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无尽情思的?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1)丛菊两开他日泪,_。(秋兴八首)_,独留青冢向黄昏。(咏怀古迹其三)(2)_,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_,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3)_,蓝田日暖玉生烟。(锦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寡人之于国也)(4)故不积跬步,_;不积小流,_。(劝学)五、(12分)16根据下面例句仿写两个句子,注意除“它就是”外,不要用例句中的词语,要有寓意。(4分)例句:时间,抓住它就是黄金,抓不住它就是流水。_17下面是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中关于“宝黛初会”的两段文字。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笑”和“惊”二字的表达效果予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4分)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18下面这个图形是在许多饮料包装及其分类垃圾箱上常见的标志,请你写出它所表达的含义。(4分)答: 六、(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读 树李国文其实,一棵树,固然是一本书,再往深处探究,但更像一个人。 这些太庙里的,曾经慰我孤独的老树,也许看得多了,久了,它们的身影,居然烂熟于心,如同老朋友那样,有一点变化便会觉察出来。树木如人,都是生命的载体,都有其生命的流程。因此,人的历史,是一本可读的书,树的历史,也是一本可读的书。尽管,人这本书,没有树这本书厚实,但是,树这本书,却没有人这本书复杂,这就是人和树的不同处。 所有的人,尤其有了一点名气的人,都会要顽强地表现出自己的存在,惟恐别人漠视,将他忽略或者忘却。最害怕的事情,莫过于不把他当回事。而树木,没有连根砍掉锯断之前,它的年轮,那一圈圈深深浅浅的岁月隐秘,都是密藏不露的。在其中所凝固着的她的一生,也许并不费解,可压根儿就没打算让人知道。 不想为人知,更不在乎人知或不知,这是树的性格。 惟恐人不知,恨不能吵吵嚷嚷得满世界都对他大惊失色,这是人的性格。 所以,读一读这些古老的树,能够多少参悟出一些人生道理。古树与老人,相同之处,都有一份难得的历史感;不同之处,古树无言,老人要份;古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苦日无多的老人,却总爱跟世界较劲。这就是树和人的差别所在,树怕拔高,人不怕拔高,树拔高一寸,会死,人拔得天高,也是不会死的;有的人,初老尚好,犹知收敛,更老以后,灵性消失,感觉迟钝,精力不逮,思想麻木,便要做出不拔高不行,拔不高也不行的令人不敢恭维的尴尬事。 树比人长久,它能活到人的十倍以上的年纪。因为见多,自然识广,因为识广,自然看得要远。所以,巍峨庄重,枝根虬结,苍劲肃穆,气势不凡。在她周围,许多年轻的后辈树,映衬出它的老迈龙钟,也反托出它那种上了年纪的大度宽容。树和树相处,天空很高,大家一齐向上生长,人和人相处,地盘有限,难免就要磕磕碰碰。因此,读树以后,再来读人的话,就会懂得老人再老,也不能因年纪的包袱,而嚣张跋扈,同样,拥有优势的新一代,只有在蓝天白云的上升空间里,才能大展宏图。 树老,和人老也差不多,老人通常行动迟缓,老树通常也就长得很缓慢,老人通常不那么活跃,老树通常也就不是很起劲地生长。那残断的枝桠,萎缩的树干,不太振作的针叶,留下了太多的时光痕迹,好像时间在古老的身躯里凝滞住了,使人肃然起敬的同时,也多少使人生出一丝惆怅。 往事已矣,过去的那些灰暗的记忆,也就让其渐渐淡忘,渐渐消逝。 如今来到这座太庙,那满园关不住的春色,那一片郁郁葱葱,青绿苍翠,唱主角的已非这些前辈树木了,老树的光辉,已是昨日的事情。看来,还是年轻好,因为在成长着,意味着拥有时间,因为在成熟着,意味着来日方长,这就成为今天读树的新篇章。 所以,陆陆续续栽种的别的什么树,比起老树来,要生机盎然,要朝气蓬勃,显得生命力特别旺盛的样子。风一来,你可以听到那白杨树的硕大叶片,或细细低语,或大声聒噪。也许生活就是这样一个后来居上的局面,未来属于谁,谁就拥有最多的话语权,而徜徉在古树底下,就没有这一份热闹。 展眼望去,所见皆绿,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白杨,爬满了照壁瓦墙的藤萝,拥塞的行路夹道的冬青灌木,花飞花落招蜂惹蝶的丁香海棠,令读树的我不禁觉悟,古树的缄默沉思,庄重成熟的状态,固然具有历史的魅力,但是,要没有这半个世纪种下的树木花草,仅凭那些爷爷辈的老树,是构不成这一片苍葱凝碧的绿色世界。正因为老树之外,更多的是新树的出现,才形成这一片怡人景色。 其实,树的世界如此,人的世界又何尝不如此呢?看一看挤在书市里的人群,年轻人远远多于老年人,年轻作家的书远远要比老年作家的书卖得好,便知道文学的这种新人辈出的过程,和树木的繁衍一样,是一种事物发展的必然。只有新鲜血液的不停输入,机体才会不断更新,焕发青春,才能后浪追逐着前浪,一浪更高于一浪,才能生气勃勃,气象万千。 买书,看压缩在书中的空间和时间;看树,阅读大自然,那可是活生生的大块文章。树的世界,人的世界,其实都在新陈代谢的进化规律之中。懂得这一点,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血气方刚的青年,都能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界,就像园子里的这些新的、老的树木,融洽相处,和衷共济,社会的祥和氛围,肯定会日益地浓烈起来。 历史,总是要往前走的,那些懊丧,那些悔恨,那些苦痛,那些沉沦,就让它留在树木的年轮里,随风而去吧!(有删节)19文章开篇说“其实,一棵树,固然是一本书,再往深处探究,但更像一个人”,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这句话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4分)20作者所“读”到的“树”与“人”的有哪些不同点,写这些不同点有何用意?(4分) 21文章以“读树”为题目,请简要概括作者是怎样围绕着“树”展开全文的。(4分)22文章说“读一读这些古老的树,能够多少参悟出一些人生道理”,这些道理有哪些?作者认为读懂这些道理有何意义?(6分)七、(60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长途跋涉时,偶尔停下来,倒一倒鞋中的沙砾,前行的步伐将更为有力;风雨兼程中,偶尔停下来,听一听虫鸣鸟叫,心境会变得宁静而悠远。偶尔停下来,回眸曾经忽略的感动,生命的种种况味蓦然顿悟 请以“偶尔停下来”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所定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参考答案1. B (A项“靥”读y;C项“拓”读t,“聘”应为“骋”;D项“缪”应为“谬”,“监”读jin)2A(B项第一个逗号移到引号内;C项第二个和第三个逗号改为问号,该处是连续问;D项把括号移到“公里”后)3C4B(A项“炙手可热”是贬义词,手一挨近就觉得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C项“蓬荜生辉”用于称谢别人到自己家中,或称谢别人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D“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众多。)5B(A项主语残缺;C项语序不当,把“数学领域”与“每一个领域”互换;D项多余,把“的原因”删掉)6.C(非“降低”,而是“提高”;“绿色新政”与“减排额度”政策也非等同)7.C(无中生有)8.D(A项应为“金融危机之后”;另“形成了”应为“正在逐步形成”,已然未然错位。B项偷换概念。C项扩大概念,非“新能源”而是“太阳能”,后两个分句条件错误。)9D(下:攻占)10B(A项句中的“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句中的“而”是连词,表并列关系; C项句中的“于”是介词,表被动,句中的“于”是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处所;D项句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的,句中的“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11.C(例句中的“泣”与C项中的“舞”都是使动用法)12.D(“消极的人生观”错误)13(1) 客人中有一位吹洞箫的,依照歌曲的节奏和节拍应和起来。(3分)(2)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而并没有流去;时圆时缺的(月亮)像那样(不断地圆缺),却终于没有增减。(4分)(3)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14(1)空:白白的,徒然。诗人登舟望月吟诗,联想到袁宏乘月泛舟咏诗遇知音,受到谢尚的赏识,名声大著。而自身空负袁宏之才,却谢尚不复可遇。“空”字抒发了知音难觅,怀才不遇的感慨。(2)最后两旬离情于景、以景结情(虚实结合),想象明天秋风萧瑟,枫叶飘落,挂帆远去,以寂寥、凄清的环境氛围,烘托了诗人因不遇知音的孤寂、凄苦之情。15.(1) 孤舟一系故园心 一去紫台连朔漠(2) 无边落木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工程水管施工工艺方案
- 建筑工程项目楼层施工技术方案
- 初级电焊工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2025保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单选+多选)
- 2024年《安全生产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 肉食性恐龙演化-洞察及研究
- 终止解除合同协议书
- 电子产品外发加工合同书模板
- DBJT15-212-2021 智慧排水建设技术规范
- 预制水磨石施工方案
- 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大全
- 《思想道德与法治》(23版):第四章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 道路建设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 病历的书写规范讲课幻灯课件
- 征兵业务培训
- 心功能不全病人的护理查房
- NCCN成人癌痛指南
- 地理与生活密切相关
- 望闻问切中医四诊
- 订单交期管理制度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