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 姓名: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高一地理学案使用时间: 2017年12月11日 编辑人:赵慧霞【学习目标】1.会分析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2.会分析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 3.掌握季风环流【学习重、难点】1.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2.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 3.掌握季风环流【考情分析】1 考纲要求:能结合各种图文材料分析一个地区气候的类型,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2 试题类型:选择题与综合题并重3 试题分值:8分12分【课前预习案】阅读教材5054页内容,勾画出关键词句并完成下列问题(15分钟)1. 形成地球上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主要因素?2. 什么是热力因素?什么是动力因素?3.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是怎么形成的?4. 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课上学习案】1. 预习检查:自主学习两分钟,之后自主回答问题(2分钟)知识讲解: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自主学习】阅读教材50页,完成下列问题(2分钟)概念:_的大气运动,它反映了大气运动_的状态。1.大气环流 成因:不同纬度地区得到的 _不同,造成高低纬度间产生_,从而引起大气运动。 意义:促进了_间、_ 间的_ 和_ _ 的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平衡,是影响各地_ _ 和_ 的重要因素。2.气压带风带的形成(1)冷热不均使其动假设:(假设前提:a地球不自转;b阳光直射赤道;c地表均匀。)(此时:影响大气运动的因素是_)在右图右侧地球表面上的近地面和对流层顶标出大气运动方向的箭头,表示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并比较赤道与极地近地面气压的高低。 图1理想状况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 结论:_ _环流 想一想:赤道和极地间的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持?为什么?(2)地球自转使其偏假设:(假设前提:a阳光直射赤道;b地表均匀。)(此时:影响大气运动的因素除_外,还要考虑_力)在下图中填注各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可略写,只写关键字),并用箭头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用弯曲的箭头表示偏转后的风向。想一想:A.各气压带的形成原因相同吗?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是 ,属于 作用;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是 ,属于 作用 ; 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是 ,属于 作用,也属于 作用形成。结论:_环流 近地面的表现为:_个气压带,_个风带 B.气压带和风带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气压带和风带 分布,南北半球 分布。高气压带和低气压带 分布,南北半球相应的风带的风向在南、北方向上相 ,在东、西方向上相 。【知识应用】1读“北半球中高纬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附近C是冷性气流 D盛行西北风2关于极锋的叙述,正确的是()A极锋产生在两极附近 B较暖的盛行西风与寒冷的极地东风在60N附近相遇形成锋面 C极锋是由于空气垂直下沉运动而形成的D极锋是极地东风爬升到盛行西风之上的过程中形成的C.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合作探究1】地表各地在气压带和风带的控制下,气流的运动方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风带中气流的水平运动,二是气压带中气流的垂直运动。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如表:(自主学习2分钟,合作讨论1分钟)名称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信风带西风带东风带气流运动方向性质气压带、风带与降水的关系:少雨区 多雨区 注意: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来自大陆东部温暖海洋上的信风带,降水较多,(3)地球公转使其移 假设:地表均一(此时:影响大气运动的因素除_、_ 力外,还要考虑_的移动。)结论:气压带风带随_的移动而移, 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偏_,冬季偏_。议一议:假如黄赤交角变为零,气压带风带还会发生季节移动吗?为什么?1. 如右图所示时,北半球是 季。受单一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受单一西风带影响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2.什么气候类型的形成深受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的影响? 热带季风气候:夏季,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形成_季风。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_;冬季受西风带控制,_。 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_控制,形成雨季;冬季受来自高纬大陆的_控制,形成旱季。(4)海陆分布使其断二季风环流1.概念: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_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合作探究2】在下图中分别注出亚欧大陆和北太平洋的气压名称,并画出东亚和南亚的冬夏季风的风向。(自主学习2分钟,合作讨论1分钟)冬季 夏季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类型东亚季风南亚季风气候类型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季节(北半球)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风向气压中心成因特点范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知识应用1.我国降水和旱涝灾害的发生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关系? 正常年份:我国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副高)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春末,雨带位于华南,华北春旱(副高位于15N20N)。夏初,雨带(准静止锋)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南部,形成梅雨天气(副高位于20N左右)。78月(盛夏),雨带移至华北、东北,长江流域伏旱天气(副高位于2530)。9月南撤。异常年份:反常的副高是造成我国大范围旱涝灾害天气的祸首。夏季风强的年份,锋面很快就推进到北方,南_北_;弱的年份,锋面就在南方徘徊,南_北_。知识应用: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 月。图中A处是 (高、低)气压,名称是。 (2)图中B处盛行 季风,C处盛行季风。 (3)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 ,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4)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原因是 。【课堂小结】1 构建知识体系:2.重、难点回顾:1).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2).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 3).掌握季风环流3学法归纳:理解方法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一些气压“带”被切断而成“块”状分布。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而且相间分布,对气压的影响尤为显著,使纬向的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的高低气压中心。而南半球海洋面积占优势,纬向的气压带比北半球明显,特别是南纬300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达标检测】下图中,图甲为地表三圈环流剖面图(局部,N为北极点);图乙为某季节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甲中字母所表示的纬度为30、60的点分别是_、_。(2)图甲中B处是_风带,与图乙中_处(a或b)的风向一致。 (3)图甲中C处是_气压带,D处是_风带,两者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在图乙所示季节,该气候的特征是_。 (4)考虑海陆分布等实际情况,此季节b处的气候特征是() A炎热干燥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 (5)N气压带的成因是_,E气压带的成因为_(动力或热力)原因。2读部分纬度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a处大陆东西两岸相比,降水比较丰富的是_,原因是_。(2)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慧城市公共设施的节水型智能水网建设
- 医疗信息培训中的互动游戏化教学方法研究
- 整合技术于教学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
- 以科技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政策的反思及未来走向探索
- 教育数据挖掘技术助力教学质量飞跃
- 基于数据的教学行为优化及实践探索
- 提升学习效果教育心理学的方法论
- 培训机构怎样做课件
- 抖音商户IT设备借用归还登记管理办法
- 公交优先视角下2025年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优化策略研究报告
- 杭州开元森泊度假乐园案例研究(全网最详细)
- 2023-2024年6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 《软件质量管理制度》
-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1部分:小麦DB41-T 293.1-2014
- TSG ZF001-2006《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 高中 思想政治 必修1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课时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件
-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部编版八年级升九年级历史暑假预习知识清单(填空+答案)
- (正式版)JB∕T 11108-2024 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 筒式柴油打桩锤
- 营销管理培训生轮岗方案
- 气相色谱分析苯系物实验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