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景物形象(学生版).doc_第1页
鉴赏诗歌景物形象(学生版).doc_第2页
鉴赏诗歌景物形象(学生版).doc_第3页
鉴赏诗歌景物形象(学生版).doc_第4页
鉴赏诗歌景物形象(学生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赏诗歌景物形象导学案 学生版【学习目标】 掌握鉴赏景物形象类型、命题方式了解景物描写的常见方法了解形容意境特点的常用术语【 学习重、难点】 区别意象与意境、准确把握景物形象的特点及景物形象塑造的意义。一、导入 二、了解景物形象的类型(1)景象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2)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3)色彩描写。三、了解意象和意境 常见意象(略)可参考胜券在握例1、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意象:意境: 例2、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意象: 意境:四、常见提问方式这首(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物?(情景描述)这首诗在景物描写方面有何特点?这首诗(或某几句)是怎样写景的?这首诗在描写某景物时用了什么手法?(手法鉴赏)高考回望 陕西卷 雨雪曲 江总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注】 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榆溪:指边塞。陇西:在今甘肃东部。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高考回望(全国卷1) 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高考回望(宁夏卷)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总结方法:提问形式:这首(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物?作答步骤:(宁夏卷)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6分)景物形象写作手法一:( )晚 春 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诗歌中写景时常用修辞及作用(略):手法二:( )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分析颔联的写景方法手法三:( ) 手法四:(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注】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请简要分析颈联在写景上有哪些特色。(4分)手法五:( ) 手法六:( )山行 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作者是如何写雪的?绝句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总结方法:五、如何分析诗歌的意境(1)明确诗人创造意境的常用手法。 A、触景生情 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B、( )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C、( )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D、( ) 蜀相 杜甫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E、( )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形成比较规范的答题模式。 (3)了解形容意境特点常用术语。 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凄清、阴冷、幽静、萧条、荒凉、冷落、衰败、孤寂、 恬静、闲适、缠绵、清新、明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朦胧、淡雅。 空灵、苍凉、雄浑、旷远等备 考 锦 囊一、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解题方法 分析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描摹景物不能直译 阅读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2.景物意象要与感情、技巧结合分析 阅读张可久的双调清江引,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3.结合背景分析有的诗词要结合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分析,这个背景有时是熟知的,有的是诗词注解上注明的。如上面“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这注释就暗示了诗歌的写作背景,对于分析意象有着重要作用。二、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答题步骤 高考对于景物形象的考查一般有两种类型,即考查意象类和分析意境类。(一)考查意象类答题步骤: (二)考查意境类答题步骤: 景物形象鉴赏秋夜 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枫桥夜泊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鹧鸪天 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提问:词的上片写景。你认为这首词写景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请就其中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y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昭君怨 咏荷上雨 杨 万 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