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溪镇沙龙村现代农业特色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基地.doc_第1页
沿溪镇沙龙村现代农业特色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基地.doc_第2页
沿溪镇沙龙村现代农业特色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基地.doc_第3页
沿溪镇沙龙村现代农业特色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基地.doc_第4页
沿溪镇沙龙村现代农业特色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基地.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沿溪镇沙龙村现代农业特色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规划一、 建设科技示范基地的意义推进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建设,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建设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的目的在于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通过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引进科学技术,培养新型农民,发展现代经营模式,从而达到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的。开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大举措,对于促进各地优势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业整体素质,加快开发农业多功能性和拓展农业发展新领域,引导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探索不同地区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和模式,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基础和优势(一)基础沙龙村全村33个村民小组 1,578户 6,100人口,村域面积12.6km2 (其中耕地5,600亩)。经济来源有工业企业,种养业,劳务输出等,主要产品包括果蔬,优质水稻,牲畜禽,塑胶包装,烟花制造,食品加工。已实现公司和合作社生产方式和公司工厂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2007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00元;全村有水泥路面26.8公里,机耕路44.3公里,标准渠62.86公里,基本实现了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的现代农业基础格局。已入村的科技项目主要有高新技术烟花延时剂。全村已获到的各种荣誉包括:湖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小康示范村,湖南省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试点村,长沙市五好基层党组织,文明村,浏阳市文明村,五好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模范村,长沙市放心蔬菜基地,长沙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合格单位,浏阳市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 “浏阳市百年沙龙浆果”获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等。(二)优势1、 具有本村长期种植并已初步形成产业的特色蔬菜品种紫苏、豆角、黄瓜等。随着特色产业集约化、品质优良化、产业化的日趋成熟,沙龙村特色产业产品受到了港澳以及国内深圳商家的关注。发展特色产业产值2007年达到7,000万元,加工值1,600万元,正是沙龙村特色产业带动周边三个乡镇,方圆50.4公里发展蔬菜面积突破3万余亩,形成了以沙龙为中心,古港、官渡、达浒纵深40公里的蔬菜产业带,产品已销往长株潭及周围地区。2、 具有较好的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基础设施配套,灌溉条件好,可实行合理的水旱(稻-菜)轮作,有一定的抗击自然灾害能力,全村已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能保障科技示范基地的长期发展。3、 具有明显的区位及气候优势: 沙龙村地处浏阳市东部,距浏阳市区25公里,距省会长沙80公里,交通便利,日照、雨量、土壤、水质均适合蔬菜产业发展,且周边无工业污染源。4、 蔬菜产业已初具规模,并建立了公司管理模式和相关管理制度: 沙龙村于2004年6月成立了沙龙高科技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现固定资产已达到2,200万元,下设3个蔬菜专业合作社,个农村服务合作社,2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公司集合了沙农村全部耕地,年产值9,000余万元,蔬菜种植面积3,500亩,其中设施栽培面积是全部耕地85%,加工总产值2007年达2,700万元,公司加工产品有2个以上获省内金奖,个获国家银奖。农民对于发展蔬菜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5、 生态环境优良,有利于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发展:沙龙村的水质,空气,土壤经有关部门检测均达到国家相关标准。6、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技术支持体系:(1)本村已有5年的规模种菜历史,菜农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经多方培训已产生了一批种菜能手;(2)以蔬菜专业合作社形式组织集中生产,有利于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3)有县、乡各级农技站直接技术指导,为开展科学生产提供了条件;(4)已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农科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关专家建立了密切联系,为品种更新、新技术引入、农技培训等提供了坚强的后盾。)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 种植制度和产品结构有待优化; 2、 生产规模有待扩大,生产水平有待提高;3、 缺乏高科技、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技术;4、 缺乏健全、完善和稳定的营销市场,产品市场竞争力较低。目前营销渠道仅局限于长株潭及周围地区;5、 缺乏高附加值产品,产品加工深度不够。四、实施期间发展的总体思路与目标紧紧围绕我村优势农业资源,把特色蔬菜发展与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项目的科技先导和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促进优势产业的发展;充分依托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力量,走产学研、农科教结合的路子,通过优质新品种引进和推广,以规范化、标准化生产为目标,促进蔬菜的优质化生产进程,实现以科技促进蔬菜产业的发展;通过项目建设,成功地带动以专业化、规模化、基地化、商品化为主要内容的特色产业基地的快速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注重把先进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管理理念引入农业产业领域,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运营和管理,坚持在体制机制上创新,实行市场化经营、企业化运作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体现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各级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通过示范项目建设,不断改善我村基础设施条件,争取引导信贷资金、民间资本和外资投资我村农业建设,鼓励村民从人力、物力或财力多方投身项目建设,拓宽我村现代农业建设的资金来源;将示范项目建成为我省乃至全国农业科技人员及广大农民参观学习和培训的重要基地,成为展示现代农业新技术和新成果,特别是在无公害蔬菜生产及生态农业建设方面的重要窗口,成为探索不同区域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的试验区。五、实施期间项目建设的重点任务及相关指标(一) 生产任务:5年后全村蔬菜生产面积由现在的3,000亩扩大为12,000亩/年(复种面积);蔬菜产值由现在的4,000元/年/亩增加至10,000元/年/亩,蔬菜年总产值计划达到6000万元。农民因蔬菜生产人平纯收入由现在的1,000元增至5,000元/年;核心科技示范基地由现在的300亩增至3,000亩/年,技术辐射区达30,000亩/年以上;引入组建一个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蔬菜产品深加工企业。计划投资470万元。(二) 科技任务:每年引进或更新1-3个蔬菜新品种;通过培训,让全体合作社社员熟练掌握1至数种蔬菜新品种的生产栽培管理技术;对于主要蔬菜品种实现生产过程规范化(种植方式施肥防治病虫害设施等)和产品质量标准化(有害物质不超标商标包装储存运输加工等)生产管理,建立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室;实行合理的水旱(稻-菜)轮作,实现农作物秸秆的合理利用(如沤制堆肥或投入沼气池进行循环利用)。计划投资80万元。(三) 销售任务:建立电子信息化平台和稳定的销售渠道,特别是使大部分蔬菜产品直接销往港澳,打造”沙龙牌”无公害蔬菜品牌,同时按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既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又防止产品滞销。计划投资50万元。5年内全村蔬菜年销售总额计划达到6000万元以上。六、实施期间项目建设的年度进展2009年:计划种植蔬菜面积3,000亩(复种面积),蔬菜年总产值达到1500万元。引进2个新品种(含马蹄笋试种);主要品种为豆角、紫苏、苘豆、黄瓜等;开始引进、消化或制订豆角、紫苏和黄瓜的生产标准及产品质量标准;完成电子信息化平台建设;引进新品种1-2个;引进一种新型叶面肥;实行合理的水旱(稻-菜)轮作1,000亩,引进筛选并论证蔬菜深加工项目等;设立星期六科技培训日并创建培训条件。计划投资150万元。2010年:种植蔬菜面积5,000亩(复种面积),蔬菜年总产值达到2,750万元;设立长株潭蔬菜专营窗口,接通港澳销售渠道;引进2-3个新品种;按规范化、标准化要求生产豆角、紫苏和黄瓜等主要产品;建立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室;实现水旱(稻-菜)轮作1500亩,完成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产品加工厂的建设并投入使用。设立星期六科技培训日,并聘请相关专家讲课。计划投资150万元。2011年:种植蔬菜面积7,000亩(复种面积),蔬菜年总产值达到4,200万元。技术推广辐射面积20,000亩;引进新品种1-2个;完善扩大标准化生产体系;并开发蔬菜深加工产品1-3个(如酸豆角等);实现水旱(稻-菜)轮作1,500亩,。设立星期六科技培训日,并聘请相关专家讲课。计划投资100万元。2012年:种植蔬菜面积10,000亩(复种面积),蔬菜年总产值达到6,500万元。技术推广辐射面积25,000亩;引进新品种1-2个;生产蔬菜深加工产品1-3个;实现并扩大标准化生产体系;实现大部分蔬菜产品销往港澳;实现水旱(稻-菜)轮作1,500亩,实现农作物秸秆的合理利用(如沤制堆肥或投入沼气池进行循环利用)。设立星期六科技培训日,并聘请相关专家讲课。计划投资100万元。2013年:种植蔬菜面积12,000亩(复种面积),蔬菜年总产值达8,400万元。技术推广辐射面积30,000亩;全面完成各项建设任务,组织相关部门开展验收。计划投资100万元。附:沙龙村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基地项目建设的年度进展表年度实现面积(万亩/年)实现产值单产(万元/亩/年)总产(万元/年)技术辐射面积(万亩/年)新品种引种试种(个)投资量(万元/年)备注20090.30.515000.52150信息化平台建设新品种引进标准制订科技培训等. 20100.50.5527501.02-3150设立长株潭蔬菜专营窗口,接通港澳销售渠道;标准化生产;建立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室蔬菜深加工厂建设等。20110.70.642002.02-3100引进新品种;扩大标准化生产体系;开发蔬菜深加工产品等.20121.00.6565002.52-3100引进新品种;生产蔬菜深加工产品1-3个;实现大部分蔬菜产品销往港澳;实现农作物秸秆的合理利用等.20131.20.784003.02-3100全面完成各项建设任务,组织相关部门开展验收等七、保障措施1信息保障:建立好电子信息化平台,利用报刊互联网对外联络参加会议交流等形式及时掌握政策市场需求信息,做好产品销售宣传。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按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既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又不使产品滞销。2技术保障:建设好科技支撑体系,组建技术顾问委员会,聘请专家现场培训农民技术员,派人外出学习先进经验;集成、优化现有技术,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农药、新肥料、新成果和先进的生产设施进行试验示范。建设好产业标准化体系,实行作物生产过程标准化(种植方式施肥防治病虫害设施等),制定工艺流程与田间管理实施细则,制定产品质量标准 (有害物质不超标商标包装储存运输加工等),使产品质量达到相关国家标准。3、制度保障: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以人为本,以村民为主体,从人员安排、经济分配、土地流转等各方面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和村民的劳动积极性。4、经费保障:多方筹措经费,计划总经费600万元。其中自筹款420万元(用于农田设施建设),银行贷款100万元(用于农产品深加工厂房建设);申请长沙市科技经费80万元(用于网络信息平台建设10万元,产品质量标准及生产标准的制定认证等20万元,技术培训20万元,新品种引进试种10万元、检测设备的添置10万元及相关差旅费5万元、管理费5万元等)。5、组织保障:组建村与公司合署组成的项目领导小组,协调项目进度与计划要求。村民委会主要负责基础性工作和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土地流转、资源配置、基础设施配套等相关政务性工作。沙龙高科技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特色产业科技组装以及市场拓展、产业升级等相关技术性工作。6、人员保障:组建两个委员会,即项目建设委员会和项目技术顾问委员会。并根据发展需要,不断完善技术顾问委员会队伍,使顾问委员会能涵盖质检营销等各领域。具体人员及分工如下:项目建设委员会:主任(总负责人): 谭应梅 男 48岁 大专 现任沙龙村党总支书记;沙龙高科技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副主任: 汤达富 男 52岁 高中 现任沙龙村党总支副书记;沙龙高科技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委员:徐雨胜 男 52岁 大专 高级农技师 浏阳市蔬菜中心吉甫成 男 32岁 本科 高级农技师 浏阳市蔬菜中心陈文化 男 36岁 本科 农技师 沿溪镇农技站站长罗长根 男 36岁 高中 技术员 长发蔬菜合作社社长罗孝田 男 50岁 初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