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导向与测井曲线误差分析.docx_第1页
地质导向与测井曲线误差分析.docx_第2页
地质导向与测井曲线误差分析.docx_第3页
地质导向与测井曲线误差分析.docx_第4页
地质导向与测井曲线误差分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质导向与测井曲线误差原因分析 近一年以来,分公司在胜利采油厂所承担的水平井录井施工任务中,有将近5口井出现在A靶点井深附近现场地质导向曲线与测井公司曲线有一定误差,最大误差相差6米左右,最小误差相差23米左右,甲方一直怀疑是因为钻具问题导致了地质导向与测井曲线之间的误差。为了能够查找原因,我们同步录井办目前共收集了坨82-平25井、坨28-平1井、胜3-热平35井三口井的测井资料数据,并对三口井进行了分析。 我们同步录井办首先对坨82-平25井进行了分析,本井实钻A靶点斜深1613.49m(垂深1212.39)。如下图所示:左边红色自然伽马曲线(测井)在半幅点1583.50m进入砂层顶界,而黑色自然伽马曲线(地质导向)在半幅点1588.50m进入砂层顶界,两者在A靶附近误差为5米左右。两条自然伽马曲线以半幅点为界,误差在5米左右 同时我们对该井A靶井深之前的曲线也进行了比对。如下图所示:我们发现在井段1300.001420.00m两者所测曲线误差大约在2米左右,在井段1430.001450.00m两者所测曲线误差大约在6米左右,在井段1460.001550.00m两者所测曲线误差大约在4米左右。此段电阻率曲线误差也在在4米左右。相应井段电阻率曲线误差在2米左右。相应井段电阻率曲线误差也在在6米左右。井段1460.001550.00m段自然伽马曲线误差在4米左右井段1430.001450.00m自然伽马曲线误差在6米左右。井段1300.001420.00m自然伽马曲线误差在2米左右。从数据上可以明显看出,随着井深不断的变化两者曲线之间的误差也是时大时小的变化着。为了进一步寻找规律,我们又对坨28-平1井、胜3-热平35井分别进行了比对分析。坨28-平1井实钻A靶点斜深2498.75m(垂深2281.98m)。从坨28-平1井多种测井曲线对比图可以看出,A靶附近误差4米左右。我们从井深2260m岩屑录井开始至井底对该井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在井段2260.002420.00m误差在2米左右,在井段2430.002761.00m误差在4米左右,全井共有2种系统误差,随着井深的增加,误差是慢慢变大。相应井段电阻率曲线误差在4米左右。相应井段电阻率曲线误差在2米左右。井段2430.002530.00m自然伽马曲线误差在4米左右。井段2260.002420.00m自然伽马曲线误差在2米左右.胜3-热平3井实钻A靶点斜深1573.44m(垂深1385.60m)。胜3-热平3多种测井曲线对比图可以看出,A靶附近误差0.5米左右。我们从井深1270m岩屑录井开始至井底对该井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在井段井段1270.001420.00m误差在0.5米左右,1420.001470.00m误差在2米左右,1470.001618.00m误差在0.5米左右,1618.001680.00m误差在2米左右,1680.001860.00m误差在4米左右,全井共有5种系统误差,随着井深不断的变化两者曲线之间的误差也是时大时小的变化着。井段1680.001860.00m曲线误差在4米左右.井段1618.001680.00m曲线误差在2米左右.井段1470.001618.00m曲线误差在0.5米左右.井段1420.001470.00m曲线误差在2米左右.井段1270.001420.00m曲线误差在0.5米左右.综合上述3口井的分析资料可以看出,不仅仅只是A靶点深度附近曲线有系统误差,而是全井曲线自上而下都有系统误差。从系统误差变化上我们认为共有两种现象:地质导向与测井两者曲线随着井深的变化,系统误差是时大时小相应变化着,地质导向与测井两者曲线随着井深的变化,系统误差是越来越大。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同步录井办查找出了造成两者曲线系统误差的最主要原因是在井深跟踪方面,我们现场录井队和定向井公司或者钻井院都是采用绞车和悬重传感器来跟踪校正井深的。如下图所示:两家的绞车和悬重传感器都是放在一起的。悬重传感器绞车传感器 我们大家都知道如果绞车和悬重传感器标定不准确,会导致井深跟踪不准确,而现场随钻地质导向设备完全是根据钻具深度来进行测量的,井深跟踪不准确了,所测的曲线就会有误差。我们现场录井队对绞车和悬重的标定都有一套成熟的标准,并且每口井都有我们专职设备人员上井检查审核。如下图所示:悬重的标定绞车的设置 钻井院或者定向井公司对绞车和悬重传感器的标定方式和我们差不多,但是他们对绞车和悬重的标定没有一套正规的标准,也没有专职的设备人员进行审核校正。如下图所示:还有最关键的一方面是在钻进过程中我们现场录井队技术人员只是把丈量好的钻具以及下钻钻具串结构提供给钻井院或者定向井公司,然后由他们自己的设备系统进行井深跟踪,对于设备标定以及井深跟踪是否准确,我们是没有监督的权利,这是导致两者曲线之间系统误差随着井深时大时小变化的主要原因(实时及时校正了误差就会小,不及时校正误差就大)。为了避免这个主要问题出现,我们录井队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措施,确保钻进过程中,实时与钻井院或者定向井公司所跟踪的井深进行核对及校正,杜绝两者曲线之间系统误差的出现。还有一个方面的原因,也是要我们去重视的,就是测井电缆零长是否准确,也会造成两者曲线之间会存在误差。对于这方面我们还没有很好的监控手段,只能通过表层套管下深深度来判断测井电缆零长是否准确。对于我们分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