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安福中学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江西省安福中学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江西省安福中学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江西省安福中学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江西省安福中学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福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百舸(g) 寂寥(lio) 琼葩(p) 图穷匕首见(jin)b方遒(qi) 颓圮(p) 雾霭(i) 不敢与忤(w)视c浪遏() 拜谒() 长篙(go) 度(du)我至军中d漫溯(shu) 碣(ji)石 深邃(su) 足以当(dng)项王 2选出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 a彷徨急躁斑斓沁园春 因咽废食 因人之力而蔽之b遏止矫健长蒿万户侯 阙秦利晋 旦日飨士卒 c感慨忸怩震惊狙击手 书生义气 燕国见陵之耻d沧茫 倜傥哀怨 怅寥阔 悬梁刺骨 约契以报太子3下列句子中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读诗,可以学到很多,比如诗歌常常用精练的语言和新颖的意象来表达_。丁香花纤小文弱,清香幽雅,古代诗人以此立意,写出了不少古今_的名作。文言叙事特有一种简洁之美,学习时要注意反复朗读,_体会。a情意 传诵 细心 b情意 传颂 悉心c情义 传诵 悉心 d情义 传颂 细心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第一单元诗歌的学习,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要学好诗歌,必须反复朗读。 b新诗的“新”,体现在用白话写诗,摆脱了古典诗词严格的格律束缚,比较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情感等方面。 c大堰河我的保姆之所以使艾青一举成名,是因为他说真话,抒真情,情深辞切,感人肺腑而形成的。d80%以上读过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的人和听说过这个故事的人,在讨论其人其事时,都认为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强暴的精神是感人的。5下列加横线的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b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汉语,我为你忧心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考试成绩的高分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有不学汉语而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虽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6下列说法不能说明“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这句话的一项是a汉语能让我们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b汉语古老而优雅,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构成了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c汉语隽永有致,承载着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凭借它穿越漫长的历史文化隧道。d汉语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并且广为传播,“热”遍全球,令国人无比自豪。7作者感叹“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下列不能作为这句话的论据的一项是a后辈可能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若这样,就会失去东方民族的含蓄美。b方块字横平竖直,风格独特,而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必难以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c100多个国家开了汉语课,但在汉语的故乡和高学历的青年中却出现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状况。d汉语隽永有致,承载丰富,那些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奥妙的人,不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8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因此,我们书写语言要规范,用词用语要丰富多彩,语言修养要不断加强,这样才可能领略到母语独特的文化意蕴。b“全民学英语”的热潮过热、致使汉语备受冷落,面临危机。为了保护民族文化,我们应高度重视汉语学习,以此来抵制外语。c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我们可以乐观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d汉语历史悠久,魅力独特,在华夏民族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它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令人叹惋。 三、(12分,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0题。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枣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9与下面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常以身翼蔽沛公a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b范增数目项王。c吾得兄事之。 d若属皆且为所虏!10.与“若属皆且为所虏”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令将军与臣有谷郤。 b不然,籍何以至此。c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2题。樊宏字靡卿,南阳湖阳人也,世祖之舅。父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殖。重性温厚,有法度,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其营理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隶,各得其宜,故能上下戮力,财利岁倍,至乃开广田土三百余顷。尝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资至巨万,而赈赡宗族,恩加乡闾。外孙何氏兄弟争财,重耻之,以田二顷解其忿讼。县中称美,推为三老。年八十余终。其素所假贷人间数百万,遗令焚削文契。责家闻者皆惭,争往偿之,诸子从敕,竟不肯受。宏少有志行。王莽末,义兵起,刘伯升与族兄赐俱将兵攻湖阳。赐女弟为宏妻,湖阳由是收系宏妻子,令出譬伯升,宏因留不反。湖阳军帅欲杀其妻子。会汉兵日盛,湖阳惶急,未敢杀之,遂得免脱。更始立,欲以宏为将,宏叩头辞曰:“书生不习兵事。”竟得免归。与宗家亲属作营堑自守,老弱归之者千余家。时赤眉贼欲攻宏营,宏遣人持牛酒米谷,劳遗赤眉。赤眉长老先闻宏仁厚,皆称曰:“樊君素善,且今见待如此,何心攻之。”引兵而去,遂免寇难。宏为人谦柔畏慎,不求苟进。常戒其子曰:“富贵盈溢,未有能终者。天道恶满而好谦,前世贵戚皆明戒也。”每当朝会,辄迎期先到,俯伏待事,时至乃起。宏所上便宜及言得失,辄手自书写,毁削草本。及病困,车驾临视,留宿,问其所欲言。宏顿首自陈:“无功享食大国,诚恐子孙不能保全厚恩,愿还寿张,食小乡亭。”帝悲伤其言,而竟不许。(选自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注】寿张:光武帝即位后,封樊宏为寿张侯。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能上下戮力,财利岁倍 戮:并、合b向之笑者咸求假焉 假:借c令出譬伯升,宏因留下反 譬:比喻d宏为人谦柔畏慎,不求苟进 苟:苟且,随便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其营理产业,物无所弃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b引兵而去,遂免寇难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c责家闻者皆惭,争往偿之陈胜者,阳城人也d令出譬伯升,宏因留不反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第卷(共114分)四(30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译文: (2)樊君素善,且今见待如此,何心攻之。译文: (3)天道恶满而好谦,前世贵戚皆明戒。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用具体的字词说明。(2分)答: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6分)答: 15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1) ,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沁园春长沙)(2)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 。(雨巷)(3)但我不能放歌, ,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再别康桥)(4)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至易水上, ,取道。(5)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复为慷慨羽声,。(荆轲刺秦王)五(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荆轲塔断想柴福善荆轲塔,在河北易县荆轲山上,后人为纪念荆轲而建。 当初,周武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都于蓟,即今北京房山琉璃河,世称燕上都。后迁都易水之滨,为燕下都,都城长达十几里,居战国都城之首,世事沧桑,今也只存断壁残垣,任凭野草掩映,风雨剥蚀,荒台下落日,山水有余情了。想燕昭王励精图治,招贤纳士,修筑黄金台,从而使燕国由弱而强,终于战败齐国。千年来,李白来此凭吊,特作古风:“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谁知笔锋一转:“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不免以古思己,有些哀怨了。 其时,秦统一天下,已大势所趋,太子丹凭借荆轲一介武夫,刺杀秦王,就想保住江山社稷,太异想天开了。而荆轲带秦武阳赴咸阳,武阳色变震恐,荆轲展图现匕,行刺未果,命丧殿上。读史记刺客列传,总觉司马迁笔下有些演绎。难怪,史书本身就是断简残篇,过去的历史是无法原本再现的。荆轲未刺死秦王,即使真刺死了,马上就会有另一个秦王站出来,区区燕国依然要亡的,天下依然要统一的。这么说,我无意否定荆轲的英雄壮举,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可以荆轲为代表。而这一壮举,令后人景仰,尤其在易水河边,太子及宾客皆以白衣冠送,高渐离击筑,荆轲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歌流传至今,当地人谈此,竟念出续句:“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嘘气兮成白虹。”易县今有白虹村,传说因荆轲仰天呵气,直贯夕阳,化成一道白虹,见者称异而得此村名。我们常吟咏英雄壮举,其实还有个尾声:那击筑相送的高渐离,后变名姓为人庸保,因善击筑受秦始皇召见,识出,秦惜其技艺,赦免一死,乃矐其目(即用马粪熏炙使其失明)。后在演奏时,以铅置筑中,举筑扑击秦皇不中被诛。荆轲一样的英雄,历史不应该忘记。我来时,天蒙蒙细雨,怎奈山路湿滑,不便车行,只得在车中远远地凭窗而望:塔高十三层,每层八隅悬有风铎,微风摇动,清脆悦耳,声传四野。幽幽地,耳畔似有所闻。16文章第一段以一句成段,向我们交代了什么?(2分)答: 17请你想象一下,当年李白作古风时的心情是怎样的?(6分)答: 18作者是否赞同太子丹让荆轲刺秦王?你从哪几句原文看出来的?作者赞同什么?(6分)答: 19通读全文,说说作者围绕荆轲塔进行了哪些断想。(5分)答: 六、语言运用20下列作品中人物最后都死了,他们在临死之前都想了些什么?请依据课文情节,为其中的一人设置一段临死前的心理独白,不少于200字。(15分)荆轲刺秦王中的荆轲 鸿门宴中的曹无伤 七、作文(50分)请以“尊重”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内容要求健康、新鲜感人、贴近生活,反映时代精神,“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3、语言应力求清新自然,妥贴生动;4、自拟标题;5、不少于700字。20122013学年度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答题卷题 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 分分 数第卷(选择题 共36分)一、二、三(选择题 共36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第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四(30分)13(12分) (1)(4分)译文 (2)(4分)译文 (3)(4分)译文 14(8分)(1)(2分) (2)(6分) 15(10分,每空1分)(1) , (2) , (3) , (4) , (5) , 五(19分)16(2分) 17(6分) 18(6分) 19.(5分) 六、(15分)20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