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科目语文年级五班级4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课题 18、将相和课 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等优秀品质。2.认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学习重难点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教法提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朗读讨论教学准备 相关背景资料Xk b1. Com(共2课时)第一课时一、走进古典名著,了解名著内容1.导入:你一定听过或读过唐僧的故事、哪吒的故事、武松的故事、诸葛亮的故事它们都出自我国的古典名著。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是什么?(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我国的文学、历史名著浩如烟海,除了“四大名著”,你还知道哪些名著?(三言二拍资治通鉴等)名著中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在我国汉代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叫司马迁,他出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史记,请同学们翻开教材,读一读“资料袋”。(生读)2.破题、解题。题目中“将”指谁?“相”又是指谁?“和”的意思呢?二、走进课文内容,领悟文章中心1.听课文配音朗读,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哪三个故事?指名说后再让学生上台板书。(完璧归赵 渑池相会 负荆请罪)2.学生自读课文,把生字词多读几遍。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当场交流解决。3.指名接力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自然段讲“完璧归赵”?哪些自然段讲“渑池之会”?哪些自然段讲“负荆请罪”?读后反馈、明确:第110自然段讲“完璧归赵”;第1114自然段讲“渑池之会”;第1518自然段讲“负荆请罪”。)4.学习“完璧归赵”的故事。(1)指名读课文第110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想,再提出几个感兴趣或不理解的问题。(2)先在小组内交流解决;再指名提出小组尚未解决的问题,全班交流解决。(3)以下的问题如果学生没有提及,可以由教师提问,重点讨论: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导秦国去。”蔺相如说话前为什么要“想一会儿”?(一是因为这是一个事关国家是不是受辱和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必须思考成熟,二是因为这是一个难题,不能不假思索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要思考。但蔺相如“想”了“一会儿”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表现出蔺相如的才智的确有超过一般人。而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蔺相如自己带着和氏璧到强大的秦国去,表现出蔺相如胆识过人和为了国家的利益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勇于牺牲的精神。)www .Xk b1.coM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理直气壮”的理解。蔺相如为什么能“理直气壮”?(因为蔺相如已经把璧献给了秦王,秦王自食其言,不给城,秦国理屈,赵国就占了理,所以他能理直气壮地说。)蔺相如真的要把“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吗?(蔺相如又利用秦王喜欢璧的心理,用要撞碎和氏璧来威胁秦王,目的是把璧要回来,送回赵国,不是真的要“撞”。但如果秦王硬逼他,他也会真撞的,他决不会让和氏璧落到秦王手里。)读这句话,读出“理直气壮”的语气来。到了举行典礼那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 蔺相如为什么能大大方方?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时候蔺相如的心理状态?(踏实、坦然、轻松、放心、沉着、轻松、无惧无畏)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把蔺相如送回赵国。从“只得”“客客气气”中你读懂了什么?(秦王的“客客气气”与蔺相如的“大大方方”形成对比,说明不可一世的秦王终于在蔺相如的面前败下阵来,而蔺相如则取得第一个回合的胜利。“只得”说明秦王的“客客气气”,是无可奈何,没有别的办法,不是甘心失败。)(4)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完成练笔:蔺相如是一个_的人(胆识过人、机智勇敢、随机应变、勇于牺牲、英勇无畏、足智多谋)朗读课文第110自然段。三、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2.朗读课文。教 学 后 记动态修改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科目语文年级五班级4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课题 18、将相和课 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 1.进一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顾全大局和大将军廉颇顾全大局、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学习重难点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教法提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朗读讨论教学准备 司马迁和其他历史人物的故事第二课时一、继续走进课文,理解内容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完璧归赵”的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的内容。1.学习“渑池之会”的故事。(1)生默读课文第11至14自然段。提出几个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问题进行交流。如蔺相如为何拼命地坚持要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为何不敢拿赵王怎么样?(2)提问:在课文的这个部分中,你对哪些词句感受最深刻?这场斗争,赵国和秦国是打个平手,还是赵国占了上风?(赵国赢占了上风。因为秦国是强国,赵国是弱国,秦王和赵王一样为对方演奏乐器,秦王吃亏了。再说,赵王是秦王叫他鼓瑟的,而秦王是被蔺相如逼着击缶的,秦王和蔺相如身份不一样,要求对方的方法也不一样,所以说是赵国占了上风。)你能用一些词语和句子来形容秦王的失败吗?(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自取其辱)新 |课 |标| 第| 一|网(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2.学习“负荆请罪”的故事。(1)指名读课文第15至18自然段。(2)说廉颇负荆请罪,同学们认为廉颇有罪吗?(答案可以是廉颇只能说犯错,不能说有罪。廉颇认为自己有罪,这说明廉颇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以可以是如果廉颇不及时改正错误,就要成为国家的罪人。(3)廉颇负荆请罪,可以看出廉颇是是个怎样的人?(知错就改的人,最终还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4)通过这个故事,你对蔺相如又有哪些认识?(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胸怀宽广)(5)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二、回归全文,总结提高1.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成语的含义。2.说说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前面两个故事,写廉颇与蔺相如的“和”才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证了国家的安全。后面一个故事,廉颇与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由“不和”到“和”。全文围绕“和”字来写。3.说说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三、布置作业1.抄写喜欢的词语和句子。2.有条件的同学课外阅读司马迁和其他历史人物的故事。课后小结教 学 后 记W wW.x kB 1.c Om动态修改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科目语文年级五班级4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课题 19、草船借箭课 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 1、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妒、督、寨、擂、呐、丞”等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瑜、幔”等生字2、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3、过程与方法:.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重点:了解“草船借箭”一事的起因及经过难点:扣住课文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教法提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朗读讨论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有条件的,阅读三国演义第42回至第46回。了解当时魏、蜀、吴三国的形势以及周瑜为什么妒忌诸葛亮。教师准备:制作本课多媒体课件。(共2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意境、感悟精彩1.创设意境,渲染气氛。课前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断和主题曲。2.调动积累。你们熟悉三国演义中的哪些主要人物,哪些主要故事?3.尝试交流,整体感知。(1)谈话: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故事。(出示课题:草船借箭)老师相信,许多同学都熟悉这个故事,谁来介绍一下故事的主要内容?(2)学生交流。(3)对学生的交流进行评价。二、切入中心,领悟“神妙”1.划出课文的中心句。请同学认真阅读全文,划出课文的中心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2.品读感悟,周瑜临终感叹:“既生瑜,何生亮!”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哪里。3.学生自主学习。边读边画边体会。4.交流、对话:以“诸葛亮知天文”为例,教学过程设想如下:(1)品读句子:“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角色换位,对比体会:这场大雾,诸葛亮、鲁肃都看到了。他们各自心情会怎样?心理会怎么想的?角色扮读。(2)联系课文上下文来体会。课文中这些地方能看出诸葛亮事先算准了这场大雾。如,第二自然段的“诸葛亮说:只要三天。”“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搬箭。”第四自然段的“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个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第六自然段的“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第七自然段的“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5.小组自学交流“诸葛亮懂地利”的情节。教学过程设想如下:(1)默读课文,圈画相关的句子或重点词语。(2)交流体会。(课文中的相关句子:第六自然段的“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第八自然段的“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本句中“逼近”一词尤其能反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理由一:逼得太近,曹操必能识破秘密;理由二:距离曹军水寨远了,又不能受到箭或受箭面积不大。“度”的把握全在智慧。)三、课外延伸1.阅读三国演义第40回、46回、90回。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重点品读“诸葛亮识人心”的课文内容教 学 后 记动态修改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科目语文年级五班级4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课题 19、草船借箭课 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习巩固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2、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3、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重难点: 理解“诸葛亮知人心”这方面的课文内容,扣住课文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教法提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朗读讨论教学准备 制作本课多媒体课件。一、欣赏名著,品读经典1.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草船借箭这个历史故事,老师知道了同学们特别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有的同学说,诸葛亮通晓天文,有的说他懂得地利,还有的说诸葛亮之所以能借到箭,最重要的是因为他“知人心”。的确,课文精彩描述“诸葛亮知人心”这方面的内容,这也是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的重点。如果老师让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或最能展现自己才华的学习方式来欣赏、探究课文描述“诸葛亮知人心的内容,你会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来探究?2.学生片刻沉思后汇报,老师梳理、概括出以下几种学习方式:(1)读:有感情地朗读。(2)说:选择故事最精彩的部分,再加上自己的想像,有声有色地说一说。(3)演:邀请几个同学或者老师,分角色把这个故事演一演。(4)评:评说诸葛亮“神机妙算”知人心。(5)写:根据看过的电视剧,展开想象,扩充、编写“诸葛亮知人心”的某些场景。3.学生讨论确定各自的学习方式,可以个体学习,也可以合作学习。4.师生互动交流,及时指导,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方式、学习策略。例(1)读:“诸葛亮知人心”这方面的课文内容,如果选择的是“有感情朗读”这种学习方式,请按照自己对人物情感的理解进行个性化朗读,以求达到声情并茂、人物形象活灵活现的效果。新 |课 |标| 第| 一|网(2)说:采用“说一说”的学习方式学习“诸葛亮知人心”这方面的内容,你准备怎样说?(交流要点:主要的情节和内容要讲清楚。可以对故事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创造,特别是第二自然段的对话,要加上一些生动的提示语和有趣的细节等。语言要自然、流畅。不同人物的语言,要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表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说话时态度大方,要注意“听众”的反应,能用目光和手势与他们进行交流。)(3)演:如果选择“演一演”的学习方式学习“诸葛帝知人心”这方面的内容,该怎样演呢?(交流要点:要编好“剧本”。把课文内容改为“剧本”,有些语言要适当改变。选择好“演员”,分配好“角色”。各自熟悉“台词”。准备好简单的“道具”。注意:一可以演具体片断:比如,第二自然段的“对话交锋”;第七自然段的“饮酒取乐”;二可以串演整篇课文内容。)5.请同学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学习伙伴,欣赏名著,品读“诸葛亮知人心”这方面的课文内容。6.小组交流,全班汇报,自由欣赏、品读:引导学生围绕“神机妙算”知人心进行汇报,教师参与、互动。以第七自然段为例“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针对这个片段,如果是采用表演探究的学习策略的同学,教学情境可以这样创设:师:“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11处之多,但只有这个地方写到了诸葛亮的笑。你们演演看,诸葛亮他这时怎么笑?”(可能是:诸葛亮向北岸望了望,从鼻孔里轻轻哼了一声:“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这是对曹操轻蔑的嘲笑。)(可以是:诸葛亮面对南岸,仰天大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这是对战胜周瑜后,抑制不住的爽朗的笑。)(可以是:诸葛亮看着眼前的船只,听着擂鼓、呐喊声,微微一笑,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这是自豪、自信的笑。)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朗读把“笑”的不同内涵读出来。二、营造“对话”,塑造人格三、链接名著,拓展文本四、作业: 1.接龙复述故事。2.把文本演绎成课本剧。教 学 后 记W wW.x kB 1.c Om动态修改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科目语文年级五班级4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课题 20景阳冈课 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有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3过程与方法:默读课文了解内容 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重点难点: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教法提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朗读讨论教学准备 好汉歌(共1课时)一、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播放好汉歌,由电视剧主题曲导出名著水浒传。)(板书:20.景阳冈)1.你们了解水浒传吗?认识武松吗?知道的请举手,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全班交流。一起读文后的“资料袋”。)2.指名读课文前的导语,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导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1)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2)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3)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3.学习方法交流: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三个问题?(1)理清课文思路,了解段与段的联系。(2)通过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感受人物的形象。二、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自悟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由于课文一些语句的意思或用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老师适当做一些提示。如,“这酒真有气力”这酒很有劲;“筛一碗酒”倒一碗酒;“吃酒”喝酒;“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武松只顾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乱踢。2.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批注的好习惯。3.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情况三、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1.学习汇报: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武松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找出相关段落。(课文的813自然段写“武松打虎”,除此之外,14自然段主要写武松在酒店喝酒,57自然段写武松上景阳冈。)2.抽查四人小组读“武松打虎”段落。3.在描写“武松打虎”的段落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读后有什么感受?(1)引导学生抓住武松打老虎的几个回合里,描写双方动作的词句进行比较体会。突遇大虫的“一扑”、“一揪”、“一剪”,他的对策是“躲闪”、“闪在青石边”、“闪在大虫背后”、“闪在一边”一 一段话里连用了许多个“闪”字,能否换成“躲”字呢?描写武松时,用“抡”“劈”“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字,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过人的高大形象。(2)根据交流,重点品读相关的句子。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武松打虎的语句,进一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同学们可以自由发挥,你觉得怎么读像武松就怎么读(生有感情地朗读。)谁愿意选择自己最拿手的一句读给同学们听?(生有感情地朗读)比比看,谁最像武松。4.“打虎”部分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突出了英雄形象。你认为前面的内容与“打虎”内容有关吗?又是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通过对武松的语言描写,感受到武松的性格特点。通过对武松心里的描写,感受武松的内心变化,感受他的英雄气概。如“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 “自言自语道:哪儿有什么大虫!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这是他在为自己壮胆,也很真实可信。所以这些内容看似与打虎无关,实际上与打虎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5.武松在这些段落里,又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小结武松的人物形象:豪爽、神威、武艺高强、江湖阅历丰富 四、自主探究、交流收获1.本单元我们共学习了三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说说对三部名著的初步印象2.小结:水浒传就写了108条梁山好汉,就武松还有很多章节很多精彩的故事,李逵也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他也曾经打死过老虎,他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课后去阅读水浒传,你一定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五、课外拓展x k b 1. c o m1.阅读水浒传。2.收集一个水浒传人物的故事讲给同学听。教 学 后 记动态修改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科目语文年级五班级4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课题 21猴王出世课 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 1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内容,感悟“石猴”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个性特点。3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体会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重点难点: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教法提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朗读讨论教学准备 电视剧片段教学过程 (共1课时) 一、揭示课题1.揭题,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人物? 2.谈谈你对人物的了解。3.你知道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新课文,了解孙悟空变成美猴王的经过。二、初读感知1.大声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2.边读边想,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3.交流自学情况。三、了解石猴的由来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了解石猴是从哪儿来的。2.交流。(1)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理解“盖自”(自从)、“即久”(已久)、遂(于是)提示:这一句交代顽石生成的环境。(2)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朗读并感受作者运用了排比句,语言简练,初步领悟古典名著的语言特色。提示:这几句写石猴活动,机灵、可爱、勇敢。写出了石猴出世后自由自在的生活,为后文石猴敢于进洞埋下了伏笔。四、了解石猴成为猴王的原因1.自由读读24自然段,画出并理解石猴成为猴王的相关句子。2.交流。(1)“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2)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石猴入洞的情景:敏捷可爱。)(3)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3.用自己的话说说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五、课外阅读扩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西游记,准备好召开一个故事会,看谁讲的故事最精彩。课后小结 教 学 后 记动态修改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科目语文年级五班级4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课题 口语交际习作五课 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 学习目标1.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编排课本剧,学习运用个性化语言、动作、神情展现人物特点。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重点:编排课本剧难点:学习运用个性化语言、动作、神情展现人物特点。教法提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朗读讨论教学准备1.查找资料,拓宽了解与将相和草船借箭猴王出世景阳冈等故事相关的内容。2.准备人物形象的服饰、道具。3.多媒体课件三国演义猴王出世的精彩片段。教学过程 (共3课时 )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创设情境,感知角色形象1.播放草船借箭,观前布置思考问题。(1)你最喜欢哪个演员的出色表演,为什么?(2)你认为导演最成功的地方在哪里?2.学生自由讨论。可以从人物的语言或动作是否体现人物的个性特点谈;可以从故事情节的安排谈;可以从服饰道具的使用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欣赏中体验,在欣赏中学习,由此激发学生编排课本剧的兴趣。二、赏析课文,体味角色形象1.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四篇课文将相和草船借箭猴王出世景阳冈,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为什么?2.作者是怎样将这些人物的特点体现出来的?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动作以及故事情节的合理安排等方面理解。三、探究编排,表演角色形象1.老师以草船借箭为例引导学生如何编排课本剧。(1)请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主要人物并画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的相关语句。(2)学生简要交流。(3)课文中有些人物神情并没有直接提供,作为编导该怎么办?引导学生根据人物特点以及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想象他们的神情。如: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你们认为他们的表情可能是怎样的?(4)课文中有些人物语言是运用专署的形式出现,并没有直接引用,作为编导该怎么办出示一段话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如果你是编导,遇到这种转述的句子,怎么办?(改编为直接叙述的句子,还可以进行合理的增补,从而更好地体现人物的特点。)教师小结:编排课本剧不能仅仅停留于课本,为了更好地体现人物的特点,还要进行必要的改编,形象地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展现给观众。有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课外阅读进行拓展创编。2.自主选择,分组创编。(1)按照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分成四大组,推选出一个责任编导,负责执笔、汇总大家的意见。(2)每个人选择一个角色,将自己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情了解透彻。(3)交流讨论各自的角色体验,小组内进行整体性创编。(根据故事情节,安排好各种人物的对白、出场顺序以及剧本内容。)分小组的讨论、发言,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讨论探究,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品味成功。3.欣赏表演,评价表演。(1)讨论欣赏要求,评价方法,准备推选出最佳创编奖,最佳演员、最佳评论员。(认真倾听、欣赏表演者的每一句话、每个动作、每个神情。欣赏整个编排是否有创意。)(2)分组表演。先由编导简要介绍表演篇目、演员阵容、服饰道具,再进行表演。(3)评价表演。(先肯定优点再指出不足。着重引导学生从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动作、神情入手;再从是否富有创造性来评价。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由编导或表演者来阐述自己的设计意图。)4.评选最佳创编奖,最佳演员、最佳评论员。四、拓展延伸,丰富角色形象1.鼓励学生进行相应的课外阅读,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特点,为进一步创编奠定坚实的基础。(如三国演义水浒转西游记等)2.融合大家的合理性建议,尝试做一回编导,并与同学合作进行二次创编。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被动的接受性学习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真正体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 学 后 记动态修改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科目语文年级五班级4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课题 口语交际习作五x k b 1. c o m课 时第2-3课时教学目标(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 学习目标1. 学习缩写,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做到意思准确、完整,语句连贯通顺;2. 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重点:学习缩写难点: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教法提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朗读讨论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国演义猴王出世的精彩片段。第二课时(习作指导)一、谈话引入下周班队课我们班要进行一次读书交流会,这次交流会要求每位同学抓住要点将自己喜欢的篇幅较长的文章,简要地介绍给大家。要介绍得好,首先要学会缩写。什么是缩写,怎样缩写呢?二、揭题,了解要求看习作要求,读一读,说说你明白了什么?画出来,并标出序号。A.什么叫缩写 B.缩写的具体要求 C.缩写后的字数要求。三、结合景阳冈缩写,掌握缩写的要领1.读景阳冈原文与缩写稿,自学思考。(1)说一说景阳冈一文有哪些要点。(2)比较一下,缩写以后保留了哪些内容,删除了哪些内容。(3)保留的部分是怎样连接成文章的?(4)朗读缩写文章,看看是否保留了主要内容,意思是否比较准确完整,语句是否通顺连贯。2.全班交流讨论,初步掌握缩写的方法。四、选出自己准备缩写的课文,交流讨论怎样缩写1.每位同学将准备缩写的文章(草船借箭、金色的鱼钩或其他文章)多读几遍,理出要点。2.小组讨论交流。(1)所选的文章分为几部分,哪些部分可以删掉?哪些部分可以一带而过?哪些部分应重点写,为什么?(2)保留的部分怎样改写,怎样连缀成文。3.全班交流,教师总结点拔。4.试写初稿,教师指导点拔。第三课时(习作讲评)一、谈话导入,拟出故事会评比标准1.我们的读书交流会马上要开始,我们将评出最佳缩写故事奖6名,你们说说,评选的标准应该是什么?2.师生共同拟出评比标准(即缩写的要求)二、进行读书交流 (一)小组内交流,全体组员共同评议。(二)全班交流1.教师根据课前浏览初稿的情况,选择数名同学上台介绍自己喜欢的文章。2.其他同学边听边对照评比标准,看看这篇文章好在哪里?有没有不足之处?如果有,可以怎样修改?3.每一位同学讲完后,全体同学都可以当评委进行点评。教师予以补充。(三)评出最佳缩写故事奖6名。三、全体学生根据修改意见进行习作修改四、课后小结教 学 后 记动态修改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科目语文年级五班级4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课题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课 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1、浏览整组教材,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2、制定活动计划。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重点:浏览整组教材,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难点:分组,制定活动计划。教法提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学准备 计划范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揭示主题,激发兴趣1.师生共同回忆五年级时进行过的“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的经历。(1)历数开展过的活动。(2)说说在活动中感觉最快乐或最难忘的事。(3)谈谈开展综合性学习要注意的事项。2.揭示主题。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开展一次新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1)说说对“信息世界”的了解。(2)谈谈你对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期待,或者说你希望在这次活动中能开展哪些活动。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尽可能的纳入到即将制定的活动计划中去。二、浏览教材,交流感受1.自由浏览整组教材,感兴趣的地方可以读得仔细一些。2.交流浏览教材后的感受。(1)浏览了教材,你知道了一些什么?(2)你产生了哪些困惑或疑问?(3)你认为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教师要注意倾听,特别是学生的困惑、疑问和活动建议,这些要成为最终的活动的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三、分组讨论,制定计划1.重点阅读:单元导语、两个活动建议以及最后的结语。(1)自由阅读,你认为有价值的可以画下来。(2)课堂交流:单元导语、两个活动建议以及最后的结语给了我们哪些启发?2.根据“自由组合,适当调整”的原则,组成3到5人的学习小组。3.分组制定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计划。(1)组内充分讨论:想开展哪些活动?可以开展哪些活动?(2)组内达成共识,填写活动计划表。_小组:“走进信息世界”活动计划小组成员: _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活动形式 预期的成果四、交流计划,取长补短1.分组交流各自的活动计划,要求:(1)清晰地汇报各项计划中的活动,随时回答同学的提问;(2)认真倾听别的组的活动计划,及时记录与自己组的计划不一样的内容,需要的话可以向回报的小组提出疑问。2.分组修改各自的活动计划。(1)分析其他组提出的活动建议是否有价值,是否可行。w W w.x K b 1. c om(2)修改小组活动计划。3.公布活动计划。可以采用适当的形式公布各组的活动计划,比如:张贴,装订成册等。教 学 后 记动态修改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科目语文年级五班级4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课题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课 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 1.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和网上呼救,能选择阅读材料中的信息,了解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现代信息传递的特点。2.认识这几篇阅读材料中的14个生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要点。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重点:了解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现代信息传递的特点。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要点。教法提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朗读讨论教学准备 阅读材料第二课时一、谈话激趣,交待任务1.教师例举生活中传递信息的生动事例。2.其实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一起来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把握自己等五阅读材料。二、快速阅读,了解概况1.默读阅读材料,思考:(1)材料中提到的古代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哪几种?有什么特点?(2)现代的因特网传递信息有什么特点?边读边思考,在材料中画出有关的句子,并做好标注。2.课堂交流(1)学生自由发言,特别要关注学生对上面两个思考题的认识来自于材料中的哪些语句。比如:古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速度慢。典型语句:哪知瓶子在海上足足漂了359年,到1852年才被人发现。当时有个叫菲迪皮茨的士兵,从马拉松平原出发,一刻不停的跑了40多千米不精确。典型语句:各路诸侯看到烽火,以为有敌人入侵,火速率兵出击。然而诸侯们望见熊熊燃起的烽烟,却以为是周幽王故伎重演,个个按兵不动。(2)因特网传递信息的特点:速度快。典型语句:计算机把全世界连成一家,“天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梦想。多媒体。典型语句:这个小学生为了通过电脑教表姐学唱,除了把歌词、各谱写在电脑屏幕上,还通过多媒体的录音技术把自己的歌声录在上面不受地域阻隔。典型语句:他赶紧问:“你在什么地方?”答案是“芬兰”。2.再次阅读材料,思考:信息传递的方式是怎样变化的?(1)重点阅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画出关键词语。(2)尝试填写:古代:驿差长途跋涉近代:()现代:()当代:广播、电视和()。3.根据课堂讨论,填写下面的表格。 种类 特点古代信息传递方式 现代信息传递方式三、联系生活,了解现状1.说说你在生活中接触到那些信息传递方式?举一个例子。2.想想这些信息传递方式带给你什么?新 |课 |标| 第| 一|网教 学 后 记动态修改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科目语文年级五班级4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课题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课 时第3课时教学目标(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 学习目标1.继续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把握自己,进一步了解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体会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2.阅读把握自己认识沉迷于网络的危害,坚定把握自己,告别网吧的决心。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重点:进一步了解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体会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难点:认识沉迷于网络的危害,坚定把握自己,告别网吧的决心。教法提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朗读讨论教学准备 事实材料第三课时一、阅读材料,体会影响1.默读五篇阅读材料,联系材料中的具体事例说说信息是如何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2.小组讨论。3.课堂交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阅读材料,感受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比如:(1)信息传递错误导致了西周灭亡。烽火戏诸侯(2)信息的及时传递“大大增强了希腊人抵抗波斯侵略军的信心。”“我们胜利了”(3)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不仅可以传递文字信息,还可以传递多媒体信息。神奇的电脑魔术师(4)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使许多原来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实行超远距离的救助。网上呼救(5)认识沉湎网络的危害把握自己二、重点阅读,深入体会1.重点阅读网上呼救。(1)默读课文,思考:苏珊是在怎么样的情况下呼救的?桑恩救援的过程是怎么样的?(2)边读材料边思考,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说。(3)课堂交流。苏珊当时的紧急情况:“图书馆里一片寂静,这一层只有她一个人。离他最近的电话在外面的走廊上,靠瘸着的腿走到那里是办不到的。”如果你就是苏珊,你能怎么办?如果没有网络,结果会怎么样?捕捉文中的有关信息,理清桑恩救援的过程:网上呼救打电话给县政府打电话给救援中心救援人员赶到学校(4)这一次跨越大西洋的不可能的救助行动,带给你怎样的启示。学生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回答,教师要善于总结,引导学生发现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使不可能的事成为了可能。x k b 1. c o m2.重点阅读神奇的电脑魔术师。(1)默读材料,说说电脑能变哪些“魔术”?(2)教师展示电脑制作的多媒体作品,让学生感受信息传递的进步。3.重点阅读把握自己。(1)想一想:从这篇演讲稿中,你明白了什么?沉迷于网的危害:影响学习成绩;影响身体健康;导致犯罪青少年要调整好心态,不要被它所控制、所奴役。(2)课堂讨论。怎样理解“网络能造就人才,也能诱使许多对事物辨别能力差的人走向无底深渊。”师生共同历数“网络英雄”和他们的故事。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沉迷网络的危险。小结:网络中的信息资源,有效地利用资源就能获得成功,被不良信息捕获就会发生悲剧。(3)面对网络怎样才能“把握自己”。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宣读“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三、学科整合,延伸体验1.结合信息技术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如在电脑上欣赏照片、音乐、动画,收发邮件、贺卡等,亲身体验多媒体电脑和网络的神奇,感受现代信息传输的方便快捷。2.谈谈电脑和网络给自己和家人生活、学习、工作带来的变化。教 学 后 记动态修改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科目语文年级五班级4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课题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课 时第4课时教学目标(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 学习目标1、调查全家人在一天中获得的信息及渠道2、能对记录进行分析3、能自己发现调查和分析的结果。 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重点:调查全家人在一天中获得的信息及渠道难点:能对记录进行分析,能自己发现调查和分析的结果。教法提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朗读讨论教学准备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设计好调查记录表,要求简单明确,便于记录。如:家庭信息调查表:家庭成员、获得的信息、获得信息的渠道、爸爸、妈妈、我2.做好调查,填写好调查表。第四课时一、说说调查的过程1.说说你是怎样进行调查的?引导学生注意同学间不同的调查方式,比如:有的用访谈的方式,一边与家长交流,一边记录;有的家长分别填写,学生整理汇总。2.说说调查的快乐和烦恼。二、交流调查的结果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传阅或者逐个汇报,交流调查的结果。2.推荐组内“最有价值的信息”。3.全班交流“最有价值的信息”。三、分析调查结果1.教师说明分析调查结果的重要性,让学生觉得有必要进行分析。教师可进行实例分析,如:家庭信息调查记录表调查日期:2005年9月28日新 课 标 第 一 网调查人:502班 殷晨露家庭成员 获得的信息 信息来源 爸爸 中国男排以0:3负于日本队 郊区有300多户农户要求作房屋拆迁评估 全国人大举行个税法听证会 妈妈天气预报:明天晴 星光街开了一家大型水果超市 杭州西湖边万人免费品茶 我 柿子和桂圆嫁接在一起结出柿桂果 失去双臂的男孩制成飞机模型 一只北极熊来到杭州动物园 (说明:获得信息的渠道分类:亲自看到或听到;电话或短信;报刊和书籍;广播和电视;网络;其他。)调查后的分析:(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 拍摄视频采购合同范本
- 养鱼设备租赁合同范本
- 土地同意转租合同范本
- 承包土地售卖合同范本
- 网络平台经销合同范本
- 法律规定合同范本
- 大型货车货运合同范本
- 企业定制珠宝合同范本
- 绿化草坪的合同范本
- 2025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的院前急救知识试题及答案
- DB5132∕T 76-2022 熊猫级民宿的划分与评定
- 湛江市语文新初一分班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度医院医德医风考评表格
- 2025年慢病管理项目商业计划书及运营管理方案
- 2025年互联网营销师-直播销售员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
- 【0110】2024年年度泉州市场分析正式版
- 高空作业安全隐患识别与防范措施
- 智慧消防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急危重症病人的安全转运
- 老旧小区环境整治工程扬尘治理专项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