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生活美文端坐在土房下的老太婆.docx_第1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端坐在土房下的老太婆老太婆在她的院子当心坐,双腿上摆放着她的针线笸箩,她使用的线是那种多年不见的粗线,老太婆正在做棉衣。她有五间泥屋,土墙的厚度超过30厘米。她对我称赞这些泥屋说:咦,冬暖夏凉呢。老太婆的语言简洁到了极限,她叫麦子是一个字“麦”,叫玉米是“黍”,叫黄豆是“豆”,叫棉花是“花”,叫黄河是“河”,全是单字。好像她和这世界的关系已经单纯得只剩几个单字了。院子里种的有葱、瓜和青菜,房梁上挂着毛泽东像。灶上有一只容器,像只锅,三条支脚的,博物馆里见过的鼎的形状。屋里还有一架织布机,是老太婆早年的陪嫁,最好的梨木,由她的父亲亲自动手造的。几年都不织布了,机器一点用处都没有,还占着地方,她想把织布机处理掉,她想过卖掉。儿女们说:咦,一堆糟木头谁会要?织布机就一直放在本来不大的屋子里,老太太想劈了它烧火蒸馍,还有点舍不得。我问她,村子里织布机还多吗?她说有几户。我真想有个大屋子,存放各种各样的织布机,这事再不快做,从南到北,它们都快被当成劈柴烧火蒸馍了。老太婆不太理解我为什么喜欢织布机,临走的时候,她送给我一块存放了20多年的彩色床单,是她亲手织的。五间老屋旁边起着新屋,是她小儿子的新房,摆着电视柜,双人床,结婚照等等,墙上糊的吉祥年画和明星照。儿子在这屋子里结了婚,很快搬到县城去了,每月花费30元,租了筒子房,房间是卧室,大走廊就是所有住户共用的客厅。那里我后来也去过,老太婆的儿子给老板跑车,从广东向北京运蔬菜,据说老板养着一部快报废的车,时速只能开到30公里,每次出车老板都要亲自跟着,一路付各种收费。老太婆有六个儿女,没一个守在她身边,除跑京广线拉蔬菜水果的,另外五个家庭都住在城乡结合部,全部围着郑州市讨生活,很少回到乡下来,老太婆常常一个人守着五间泥屋。 土地改革的时候,老太婆不知道她的成分怎么填,她的娘家人富过也穷过。是别人告诉她贫农好,她就写了贫农。老太婆的丈夫曾经在兰州做铁路工人,一家人当时住在城市,上世纪60年代,丈夫固守“老观念”,认为农民就要回到自己的土地,便辞了工作,带着一家人回到河南家乡,高高兴兴分到了土地。这个“致命”的选择被儿女们责备怪罪了几十年,使他的后半生一直感觉欠了小辈的人情,抬不起头,心里不快乐。在今天中国的乡村,很少见到这样寡言但是泰然平和的老人。她不慌张,不谦卑,不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