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为题材,由四篇课文与语文百花园一组成。四篇课文分别是三篇精读课文绿叶的梦、芦叶船、一只贝,与一篇略读课文快乐的暑假。要求学生随文识字,会写27个生字,会认27个字。重难点字词:戒、枣、毒刺、窄、喇叭、稀罕等。那令人着迷的绿叶,那放行的芦叶船,那海边藏着的珍珠的贝壳,那暑假中流光溢彩的太阳无不给人留下幸福的回忆.阅读本单元课文,注意“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X k B 1 . c o m 绿叶的梦一文回忆了童年时代,作者和同学们在启蒙老师的引导下,采集绿叶,制作标本,并讲述这些绿叶的知识和趣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代快乐的生活和有益的活动的留恋之情。重点:1、辨析多音字:磨、着、搂、薄;2、学会恰当的运用排比句并且理解排比句的好处;3、积累形容词搭配,如:广阔的田野、旷野的课堂等。 芦叶船记叙了童年时代,“我们”做各种各样的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开到长江里。芦叶船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还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想象,使我们的童年充满快乐、向往和希望。重点:1、辨析多音字:卷、横;2、学会辨析比喻句的好处;3、学会将陈述句与反问句相互转换,如:“那小小的芦叶船,怎么会翻不了呢?”改为“那小小的芦叶船,会翻的。” 一只贝写的是一只普通的贝,因为一粒沙子钻进壳里,它的壳失去了光泽,破烂了,里面却形成了一颗闪光的大珍珠。作者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是像这只贝那样不惜牺牲自己,默默做出奉献的人,都是可敬的人。重点:1、辨析多音字:漂、涨;2、体会句子:“多漂亮的孩子!多漂亮的贝壳!”读出赞美、惊喜的语气,并能用“多多”写句子;3、体会课文中贝的伟大之处,理解“可怜”和“可敬”的意味。X |k |B| 1 . c |O |m 快乐的暑假是一则欢快优美的儿童诗,描绘的是学生们结束了紧张的学习生活,在丰富的暑假生活中,享受大自然的阳光,感受童年的快乐。反映了孩子们天真的天性以及他们对快乐生活、自由成长的强烈愿望。重点:1、积累词语:蹦蹦跳跳、唱唱笑笑;2、学会写生动的比喻句。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语文百花园一”分为“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能说会道”“笔下生辉”五个板块。其中,“语海畅游”重点要求1、理解词义,掌握多音字的读音; 2、词语搭配“童年”开花,练习“(快乐)的童年”以及“童年(的回忆)”3、体会比喻句的好处,学写优美的比喻句。“仿佛”“好像”“犹如”“积少成多”要求学生朗读并背诵王维的六言绝句田园乐,感悟诗中闲淡宁静的田园生活。“阅读平台”讲述了一只羽翼尚不丰满的可爱的小鸟,每天在枝头唱歌,可孩子们想捉它玩儿,用弹子打伤它,从此再也见不到小鸟,听不见歌声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谐、美好情景的热爱,告诫孩子: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能说会道”要求学生回忆童年时代中有意思的、令自己高兴的、得意的,同时也是有益的事情,按顺序有条理的讲清楚,勇敢的展示自我。“笔下生辉”要求学生将有趣、难忘的事情写的生动具体。 课时安排:绿叶的梦 3课时芦叶船 3课时一只贝 2课时快乐的暑假 2课时语文百花园一 4课时w W w . x K b 1.c o M机动 3课时课题:1. 绿叶的梦课型:精读课 主备教师: xwh 参备教师 swl、xhw、jyf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3、按认读写的不同要求,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汇拢、土岗、戒指、乐章、酸枣树、刺伤、陈列、解毒、记忆”词语。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1、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2、课文的2-6自然段,感受美妙的梦境。教学时间23课时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图片、视频、文字);树叶贴画(或其它树叶、高粱秸制品)教学过程个性修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教学过程:一、明确单元学习任务:1、导入:今天我们开始新年段、新学期、新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做好准备了吗?让我们一起去遨游语文天地吧!2、浏览“单元导读”:这个单元给我们讲述的是作者们的童年故事,他们的童年是怎样的?和我们的童年生活有什么不同吗?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又将开始怎样的语文学习?注意提高什么能力?浏览“单元导读”,找出问题的答案。3、交流体会: 汇报“读懂了什么”。 说说自己想怎样学习这个单元;或说说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难题。二、初步进行绿叶的梦的学习:1、导入: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绿叶的梦这一课。2、释题激趣: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思考?(从“绿叶”、“梦”、“绿叶的梦”三个角度谈均可)教师提示 绿叶:哪里见过?象征什么?可以做什么用?等 梦:可以让学生组词,体会“梦”的情感内涵。 绿叶的梦:启发质疑。小结:(整合学生发言,导入课文阅读)3、范读课文,初步感受。 边听边思考:作者通过哪些事来反映自己的童年生活的?给你留下怎 样的印象? 听读思考,交流感受。 小结:作者就是抓住与绿叶有关的几件事,向我们讲述了她快乐的童 年生活,让我们不禁产生羡慕之心。想自己读读这篇课文吗?(导入下一环节)4、学习本课生字词: 检查生字自学情况:出示生字,检查认读情况,指导难写或易错字。 自读课文,画出新词,并把带新词的语句读一读;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摘录到“词语花篮”中。 解词:(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选择) 小结:同学们都掌握了生字的认读,对新词也有了了解,希望通过学习课文,更好的掌握这些生字、新词。5、按要求自读课文: 提出自读要求: 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号,分段。 出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与周围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存在的问题。 学生按要求自学。 反馈:检查分段情况;汇总好的词语;指名朗读喜欢的段落;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6、作者简介:(有时间再安排)葛翠琳,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现任冰心奖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半个世纪来坚持写童话,力求在童话创作中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形成自己独具的风格。主要作品野葡萄、会唱歌的画像、翻跟头的小木偶春天在哪里等曾获国内外多种奖项,并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出版。丹麦、瑞士、前苏联、日本、泰国等报刊对其作品都有过介绍和评论,港台地区出版过她的繁体字中文版童话图书。葛翠琳曾出访法国、瑞士、泰国、日本并讲学。70年代末期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80年代末曾任瑞士儿童图书国际奖评委。1990年与韩素音等人创办冰心奖,并一直主持冰心奖工作,为培养儿童文学作者尽心力尽力。90年代曾连任北京市政协委员,全国妇联执行委员。小读者喜欢她的书,是她最高兴的事。7、布置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词。 继续熟读课文,特别是自己喜欢的段落。 试着自己解决课上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理解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教学过程:一、引入:1、板书课题,齐读;2、回忆、梳理学生质疑,确定重点问题: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提出了一些问题,还记得吗?(指名说)哪些问题在课余学习中已经解决?还有哪些没解决?3、导入: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尝试解决了一些问题,有些还未解决。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学习课文,一起解决剩下的问题。二、学生自学,默读全文,思考问题:1、出示默读要求: 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 你对那部分最感兴趣,反复阅读。 2生自读课文。三、探究合作学习,深入理解课文: 1. 梳理内容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简练概括出意义段或自然段的段意)2、学习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演示图片,提出质疑: 出示图片课文中提到的那些儿时的玩具。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前几句,齐读最后一句话。 启发:大自然提供我们许多的玩具,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但是作者为什么“最着迷”于绿叶呢?3、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浏览课文。 交流自己的意见。(可以读一读课文,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处理“泡泡框”,理清与其它各段的关系。随机板书4、根据学生选择,逐段学习课文重点部分:(26自然段)学习36自然段,不一定按顺序,学生最喜欢哪个自然段,读一读,然后深入学习即可 第三自然段:写“我们”采集绿叶的快乐。 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出示词语练习:*(密密)的树林(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爬)大树(钻)丛林(串)项链(做)戒指和手镯*照样子摘录词语:元宝树叶(菟丝子草、豆角花、野菊花) 自读课文,注意练习中出现的几组词语,从中体会采集绿叶带给“我们”的快乐。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 指导练习感情朗读。 指名读本段课文,齐读本段最后一句。 小结: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能听出,你们已经体会到作者采集树叶时的快乐。(再齐读本段最后一句。) 第四自然段:写采集绿叶也会争强和探险,甚至受伤。 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随机板书 默读思考:采集树叶的活动几乎使每个人受了伤,这与快乐有什么关系? 交流体会。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 练习有感情朗读。 第五自然段:写秋天的收获更大。 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结合“泡泡框”谈体会。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随机板书 指导练习有感情朗读。 试背诵本段。(时间允许可以齐背或指名试背) 第六自然段:写老师让“我们”观察并讲述这些叶子,从而“我们”知道了许多民间传下来的药方,了解了许多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 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结合课文内容,同学间交流收获。随机板书四 、总结全文:1、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回答问题“课题为什么叫绿叶的梦?”2、对比自己的童年生活,谈谈学习后的感受。3、回忆作者的表达方法,说说有什么值得借鉴的。4、总结语:作者的童年是快乐的,他们投身大自然,尽情享受大自然送给他们的童年礼物,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同学们羡慕作者与大自然的亲近,羡慕他们的快乐,而我们更应该羡慕他们富于创造的一双小手。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唤起我们对快乐的追求,为自己留下美好的童年记忆。五、布置作业:1、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2、预习下一课。 内容:交流自己童年有趣的故事。 设计一次活动,享受童年快乐。 走访长辈或邻居,搜集大人们的童年生活趣事。板书设计1. 绿叶的梦 童年的玩具 着迷采集绿叶 自由快乐绿叶的梦 寻找奇叶 争强和探险 童年的梦想制作标本 精挑细选 对大自然的热爱了解树叶 增长知识教学反思课题:2、芦叶船课型:讲读课 主备教师: xwh 参备教师 swl、xhw、jyf 教学目标1. 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本课要求要求掌握的词语有:蜘蛛、窄叶。喇叭、远航、浩浩荡荡。教学重点1、字词教学;2、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23课时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挂图、课文录音、课件教学过程个性修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老师出示自制的小纸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或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艇,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走进大自然,采摘芦叶做小船。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2.同桌合作,轮读课文,互相欣赏。3.小组合作学习。(1)组员轮读课文。(2)联系课文内容,每人准备提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4.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梳理问题。着重引导学生探究下面三个问题:(1)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2)芦叶船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什么?(3)“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三. 自读自悟,创设情景,想象画面。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想象画面,同时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感受或标注问题。2.小组互相交流四. 指导书写,巩固字词。1.交流认字方法。2.提示写字中易出错的地方。五. 布置作业1.抄写字词。2.读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理解课内容,体会作者的童心童趣。2、写一篇有关童趣的作文。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1.听写本课词语。2.同桌互评互改。二. 研读品味,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1.谈话导入。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吧。2.合作学习,感受童年的乐趣。(1)同桌一起细细的品读课文。课文写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找出有关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2)“我们”做成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说说“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小组交流,各抒己见)(3)通过交流,通过感悟课文的内容,你现在最想说什么?三. 朗读训练,加深体验1.最后一段是作者丰富的联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2.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段。四. 读背说写,积累语言1.指导朗读课文。2.把喜欢的句段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摘抄生动优美的语言。3.能画一画你想象中的芦叶船吗?五. 拓展延伸你喜欢作者的童年生活吗?你希望自己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六. 作业1.理解句子。2.同学间简单口述,并写一篇作文。板书设计2 芦叶船家乡河道多、芦苇多放学路上做船。放船 童年的回忆、美好的向往和表哥到长江边放船天真的遐想教学反思课题:3、一只贝 课型:讲读课 主备教师: xwh 参备教师:swl、xhw、jyf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注意理解重点的字、词、句 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本课要求认识的字有:咸、涨、虹、泽、稀;要求会写的字有:咸、拢。漂、虹、案、荣、稀、罕;要求掌握的词语有:围拢、长虹、漂亮、图案、荣耀、稀罕。教学重点1、字词教学;2、感情朗读,体会贝的可怜和可敬。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贝的可怜和可敬。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准备贝壳和珍珠的图片。2、小黑板、教学挂图、课文朗读录音或者课件教学过程个性修改第一课时教学要求: 1、学会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初步理解内容。教学过程:一、情景渲染,导入新课。我们在欣赏这些色彩斑斓的贝壳的同时,也来认识一只独特的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一只贝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1、自读课文,同桌互助合作地自学课文。(我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孩子有的大声读,有的轻声读,有的边读边用铅笔在划着什么,还有的读完后就与同桌交流着什么。对于这些方式,我都表示许可。在我看来,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读书的方式更是不同,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能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充分感知课文,学生无拘无束地展示读的个性,体验着语文实践带来的快乐。)2、认读难字及相关词语。3、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作业:1、写生字词。2、课外练习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要求: 1、深入体会课文内容,领悟包涵思想。 2、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导语进入新课。二、品读欣赏,体会贝的可怜与可敬。1、(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最令你感动的片段,用( )标出,想一想,为什么会令你感动? (2)同桌交流。2、集体分享精彩之处,相机讨论理解:(1)“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提示:“可怜”是说这只贝不漂亮,没人要;“可敬”是说这只贝默默无闻,备受责磨,为人们奉献出一颗闪亮的宝贵的珍珠。(2)你认为这只贝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提示:坚强、可敬、乐于奉献)三、拓展延伸这是一只坚强、可敬而又乐于奉献的贝,从这只贝身上,你会想到一些什么样的人?接龙说,小组说,指名说。(提示:引导学生联想理解到那些不惜牺牲,默默无私奉献精神的人。)四、学后心得交流1、小结,过渡:同学们刚才所提到的这些人物,不管他们离我们远还是近,也不管他们生活在古代还是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都拥有非常美好的品质,就像这只贝一样。我深深地感觉到:磨难或许会让人变得丑陋,但只要坚忍不拔,磨难过后就会拥有丰收的果实!2、学完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可以用三言两语来表达,也可以自创名言或借用名人名言来概括。3、指名说、接龙说。五、总结全课。小朋友们刚才都说得非常精彩,我相信,假如将来你们遭受了磨难,只要想起这只坚强、有毅力的贝,你也会变得坚强起来,历经风雨而见彩虹;你也一定会像这只贝一样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板书设计3、一只贝 磨制沙子珍珠贝壳 血 可怜肉 可敬教学反思课题: 4*快乐的暑假 课型:略读课 主备教师: xwh 参备教师: swl、xhw、jyf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与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3会认本课的生字“所、憧、憬、泼、率”。教学重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产生共鸣。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时间1-2课时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挂图或者课件教学过程个性修改第一课时一、读课题,激发阅读情感:1 、板书课题,齐读。2 、读到课题,有什么联想?3 、小结:“假期”的确是令人向往的,我们的许多梦想到要在那个时候实现。因此,“假期”也总是给我们留下美好记忆。让我们走进课文,重温假期的快乐。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 自读课文,查字典自学生字词。2 、交流学习成果:出示生字词,指名读。解释难理解的词语。练读课文,做到通顺流利。三、范读课文,练习朗读:1 、范读课文,示范语气与停顿。(如有学生能力较强,可采取评读的办法)2 、自由练读,融入自己的情感,努力读出韵味。四、结合实际,体会情感:1 、学生自由谈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第一节:结束学校生活,开始暑假生活,重拾书本外的童年。第二节:暑假生活的快乐情景。第三节:孩子们在海边开心的嬉戏。第四节:孩子们自由成长的愉快心情。(交流中如有问题,组织学生结合诗歌内容自主解决)2 、结合诗中具体诗句,说说自己在诗中感受到了什么快乐。3 、结合自己的暑假生活,说说孩子们还会有哪些活动。(可以仿照第三节进行诗歌创作)4 、有感情朗读全诗,抒发自己的情感与体会。(同学互读、指名读、分读全诗、齐读均可)五、总结:1 、为什么假期会带给我们如此的快乐?(避免对学校生活形成负面影响)2 、我们应该怎样更好的享受我们的童年生活?3 、总结语:拥有假期,拥有自由。在自由的时间里,我们更好的亲近大自然,实践自己的梦想,又为童年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回忆。希望我们过好童年中的每一天。六、布置作业:1 、熟读诗歌,记住诗中出现的生字词。2 、仿照第三自然段,描写自己的快乐假期。(选做)3 、阅读其它描写童年生活的诗歌。(见“积少成多”中的田园乐)板书设计4* 快乐的暑假学校生活 暑假生活紧张 无拘无束严肃 自由成长珍惜快乐的童年和幸福的生活教学反思课题: 语文百花园一课型: 训练活动课主备教师: xhw 参备教师: swl、xwh 、jyf 教学目标1. 读准字音,丰富词汇。2. 感受打比方的写法的好处。3. 阅读短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 读、背古诗,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5. 通过言语训练提高表达能力。教学重点能说会道教学难点学习仿写句子,了解打比方的句子的特点。教学时间3-4课时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个性修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积累多音字。2、认识比喻的修辞方法,能造会写。3、理解阅读内容。教学过程一. 语海畅游汉字真有趣1.读一读,看谁读得最正确。2.读一读,想一想:每组的字为什么读音不相同?3.学生讨论。4.教师点拨:汉字这么有趣,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5.让学生多读几遍,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并理解每个字在词语里应该读特定的读音。6.拓展:你还能说出其它的多音字吗?二. 语海畅游词语搭配1.以“童年”这中心词,让学生在四周填上合适的词语。 (如:童年趣事,童年生活,快乐的童年)2.合作交流:四人小组互读、互听、互相纠正。3.拓展:你还能用更多的词进行搭配吗?如:绿油油的田野、一望无际的田野4.老师小结。三. 语海畅游照样子写句子1.自由读例句,体会句子的特点。2.认识这样的句子称作“打比方的句子或比喻句”。3.学生照样子写几句打比方的句子。4. 合作交流:四人小组互读、互听、互相纠正。5.老师小结。四. 背诵古诗,积少成多1.轻声读古诗,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2.将古诗大声读给同桌听,同桌专心听,欣赏,指点。3.再读诗句,想象画面,比谁读得最有味道。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诗句。5.拓展:课外收集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五. 阅读平台一只小鸟1.轻声自由读短文,想想短文主要讲了什么?从整体感知文章内容。2.细读短文,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多读几遍,并说说为什么?3.再读短文,讨论:(1)你想对那只小鸟说些什么?(2)你还想对用子弹打鸟的孩子说些什么?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学习“能说会道”,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引导说话。2.明确交流要求。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课文中绿叶的梦的作者是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最令他觉得有趣、难忘的是采集绿叶,制作标本。而芦叶船的作者最难忘的是采芦叶做各种各样的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现在,我们来回味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选择一件最有意思,令自己最高兴的事,讲给同学听,让大家分享你的快乐。3.每组推荐一个同学向全班同学说。4.师生合作评价:态度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规范流畅,是否能把最有趣的地方说具体。5.评出“故事大王”。第三 、四课时【教学目标】学习“笔下生辉”。 1、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2、记事的内容具体,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心明确。 3、学会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通过叙事写出自己童年的乐趣或明白的道理。【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哪些事是“趣事”。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写“事”表现“趣”。【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1、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歌曲!让我们先听听这首歌曲。在听歌的同时也请同学们欣赏一下屏幕上的一些画面,看看画面中的事能否勾起你对童年往事的回忆。(播放音乐,出示画面)2、玩跳步、丢沙包、玩老鹰抓小鸡等等这些游戏都是我们喜欢的游戏,正像歌词里唱的“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游戏的童年”。是的,童年正是因为有这些游戏而成为我们难以磨灭的记忆。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正是这些有趣的事让我们的童年多姿多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写一写童年趣事。(板书:童年趣事)二、说事议趣 1、理解“趣事”,“趣”字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课件出示:意趣、情趣、傻趣、乐趣。 2、回忆本组课文里的童年趣事。课件出示 3、过度:我们正处童年这个五彩缤纷的时代,谁没做过一两件趣事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同桌互相交流交流自己的童年趣事。 4、学生同桌相互交流。 5、你曾经有过什么趣事?用一句话概述自己的童年趣事。 6、小结:刚刚几个同学说的都是很有趣的事,其实啊,自己经历的“傻”事、“蠢”事、可笑的事、有意思的事,均属趣事。 三、写事表趣1、明确范围,简要指导,齐读明确习作要求(课件出示习作要求:写童年趣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题目自拟。写完后把作文读给同学听,互相修改。)2、提问这次习作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3、指导审题(1)那些是趣事?课件出示自己经历的“傻”事、“蠢”事、可笑的事、有意思的事,均属趣事。(2)把事情写清楚: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起因、经过、结果(3)题目自拟 3、自主拟题,打开习作思路。(1)、过度: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作文题目,首先要能反映文章中心,而且要简短、生动,有新意,有吸引力。如:“骑牛”找“牛”、“不听话”的扫把、爱玩泥的小子、电视机“生病了留在我记忆深处的、“哈哈!想起来我就想笑”童年趣事、到底谁完了、夜半惊魂、喝墨水事件、会走的鞋子(2)、我们首先来交流一下同学们的题目,谁想先来?4、写法指导(1)、如何写具体。课件出示范文要把事情讲述清楚,做到有条理,详略得当,事情的经过要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神态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等写生动!过度:把事情写具体了,还不算是一篇好的作文,好作文还得注意文章的结构安排,我们刚刚所写的只是习作的中篇,还得写上习作的开头和结尾,那么如何写好文章的开头呢?(2)、如何开头?(抒情式开头、开门见山式、倒叙式、设问式等)今天我们就学一种。课件出示抒情式开头的几种方式(3)、学生根据自己的习作,引用课件提供的开头写好习作开头。(4)、如何结尾:注意首尾呼应,表达自己的收获或快乐、感受四、学生自主习作,教师巡视指导。五、佳作共赏,体验成功六、总结:同学们,童年的生活充满了快乐,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童年充满欢声笑语,课后让我们继续拿起笔记下快乐与大家分享!板书设计童年趣事 审题:(1)选择好内容,要从众多的内容中选出一件最有趣、难忘的事来写。(2)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写的时候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和人物,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3)要突出重点。把重点内容写具体,不要平铺直叙。(4)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行细致地描写。(5)在习作中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童年趣事习作提纲 开头(抒情式、疑问式) 中篇 事情(起因、经过、结果) 结尾(收获或快乐、感受) 教学反思第二单元教材分析:教材组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本单元以神奇的自然景观为题材 ,由四篇课文与语文百花园二组成。四篇课文分别是三篇精读课文古诗三首、观潮、火烧云与一篇略读课文四季童话。要求学生随文识字,会写28个生字,会认20个字。重点字词:渐、眠、卧、沸腾、恍惚、葡萄、霞。单元导语把学生带入了那变幻无穷的大自然的天下奇观之中,大大激发起了学生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兴趣;同时还提示学习课文时能“初步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意在使学生在欣赏这些文质兼美的文章的同时,还要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从而达到读中悟写的目的.观潮火烧云两课后面围绕这一专题编排了相关的思考题,这两课重点承担了本单元的专题训练任务. 古诗三首分别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元稹的菊花和张继的枫桥夜泊。望洞庭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把最具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联想,巧妙的比喻,独具匠心地把洞庭湖美景再现纸上,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宽广豁达的胸怀。菊花这首诗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之中最晚凋零这一现象,引出一个道理,说明了爱菊的原因,与众不同的角度赞美菊花,表达了诗人独特的爱菊之情。枫桥夜泊写的是一位了旅途中的游子夜间停泊枫桥的所见所闻,通过月落、霜天、江枫、渔火、古寺、客船等所见,加上乌啼、钟声等所闻,勾画了一幅凄清、幽静的秋江夜泊图,表达了诗人愁闷的心情。重点:1、读背古诗,掌握生字;2、掌握多音字“舍”3、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观潮一文描写了作者观看钱塘江大潮时的盛况,展现了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突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与壮观,由衷地赞美了钱塘江大潮这一奇丽、壮美的自然景观。重点:1、掌握多音字“号”;2、学会由远及近、穿插描述的写法;3、体会带点句子的意思,读出气势;4、掌握丰富的四字词语,如:人声鼎沸山崩地裂等。 火烧云这篇课文,作者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了火烧云的奇妙景象,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重点:1、学会作者在写作时运用大量生动形象的想象与比喻的方法;2、积累AABB、ABAC式的词语以及事物词+颜色,如:葡萄灰、茄子紫等;3、对美有一定的感悟,能从课文中感受美;4、区别多音字:模、茄。 四季童话以春姑娘、夏娃娃、秋姐姐、冬哥哥四个可爱的人物形象为主人公展开情节,描写出四季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重点:学会采用拟人的手法使景物描写形象化。 “语文百花园二”分为“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语文大课堂”四个板块。其中,“语海畅游”重点要求1、辨析形近字并组词,如:扁-偏、竖-坚、笼-拢等;2、选择意思相近的词语填空:如:安静、宁静、平静这类都带有“静”的意思的词语进行选词填空。 “积少成多”要求学生1、朗读并背诵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一诗,在背诵的过程中理解体会古诗的意境;2、采集与气象有关的谚语,进行背诵并默写。“阅读平台”是一则周记,记录了“我”在普通话宣传周中表演的事,通过我的认识,说明了普通话的重要性。 “语文大课堂”要求学生能按照周记的格式写一则周记,把过程写清楚,并有自己的收获和感受。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周记。格式: 周记一则X月第X周 课时安排:古诗三首 3课时观潮 3课时火烧云 3课时四季童话 2课时语文百花园二 4课时机动 2课时课题:5. 古诗三首课型:精读课 主备教师: xwh 参备教师 swl、jyf、xhw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会认“霜、寺、”会写“遍、渐、霜、愁、眠、苏、寺”。 2、理解古诗的意思,想像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从中感受到自然美和语言美。3、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4、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对诗句的理解和想像结合起来,入情入境,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把对诗句的理解和想像结合起来,入情入境,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个性修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理解望洞庭。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师生共同回忆所学过的古诗,并背诵。二、学习第一首古诗望洞庭。1、解题,思考: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自由读诗。2、作者简介。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贞元九年进士,与柳宗元交好,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常相唱和,又并称“刘白”。他的诗风格清新,婉转含蓄,善于吸收民歌精华,并多反映社会生活。三、学生自学古诗。1、引导同学根据注释并结合查字典自学古诗,了解诗的大意。2、结合注解,自读自悟 3、试着逐句讲讲诗句的意思,并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如何?四、学生反馈,教师点拨。 (诗句意思:秋夜皎洁的月光与清澈的湖水交相辉映,融为一体,湖面上没有一丝风,湖面平静得像一面平滑的镜子。远远望去,洞庭山倒映在水中,山水浑然一体,如同白色银盘里的一只青螺。)五、指导朗读,巩固练习。1、读全诗练习背诵。2、同桌互背。3、指名背诵。六、作业:1、背诵并默写古诗。2、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学习菊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元稹:河南河内(今洛阳一带)人,他曾经作过宰相,是唐朝著名诗人,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诗,世称“元白”二、学习古诗菊花。1、解题,思考:诗的题目告诉我们是关于描写什么的?2、自由读诗。三、学生自学古诗。1、引导同学根据注释并结合查字典自学古诗,了解诗的大意。2、结合注解,自读自悟 3、试着逐句讲讲诗句的意思,思考:作者为什么会爱菊花呢?四、学生反馈,教师点拨。(诗句意思:一丛丛的秋菊绕着房屋开放,好像到了陶渊明的家一样。我绕着篱笆观赏菊花,太阳渐渐西下,我还久久不愿离开。不是因为百花之中我最爱菊花,而是菊花开完后就没有花可以欣赏的了。)五、指导朗读,巩固练习。1、读全诗练习背诵。2、同桌互背。指名背诵。六、作业:1、背诵并默写古诗。2、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描绘的景色。第三课时教学目标:学习枫桥夜泊。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张继:字懿孙,南阳(今河南)人。天宝进士。其诗多登临记行之作,不事雕琢。二、学习古诗枫桥夜泊。1、解题,思考:诗的题目告诉我们什么?2、自由读诗。三、学生自学古诗。1、引导同学根据注释并结合查字典自学古诗,了解诗的大意。2、结合注解,自读自悟 3、试着逐句讲讲诗句的意思,思考:作者为什么会爱菊花呢?四、学生反馈,教师点拨。 (诗句意思:月亮落下去的时候,栖息在树上的乌鸦不停地叫着,寒霜弥漫在夜空中。我躺在船上,看着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心情愁闷,久久不能入睡。半夜的时候,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传到了客船上。)五、指导朗读,巩固练习。1、读全诗练习背诵。2、同桌互背。3、指名背诵。六、作业:1、背诵并默写古诗。2、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描绘的景色。补充练习:1、连线:枫桥夜泊 元稹望洞庭 刘禹锡菊花 张继2、填空。 “遥望洞庭山水色,银盘里一青螺。”这两句诗用了( )修辞手法,把( )比作“白银盘”,把( )比作“青螺板书设计 板书:朗读指导: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教学反思课题:6、观潮课型:讲读课 主备教师: xwh 参备教师 swl、xhw、jyf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领会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节。教学重点1、字词教学;2、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教学难点领悟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2-3课时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挂图、课文录音、课件教学过程个性修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2、初步了解课文,理清文章顺序。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老师简介钱塘江大潮的形成。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 (1)学习“潮、浩、沸、涨”,指名读,说说共同点。(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组词:观潮、浩浩荡荡、沸腾、涨潮 (2)学习“犹、据、踮、恢”,指名读。组词:犹如、根据、踮脚、恢复 (3)出学习“罩、薄、崩、霎”,说说特点:上下结构的形声字。组词:笼罩、薄雾、山崩地裂、霎时 (4)出示“闷”:里外结构。组词:闷雷。读音:mn (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 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三、理清叙述顺序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四、作业:1、写生字。2、练习朗读课文,体会钱塘潮的壮丽。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征文投稿合同范本
- 销售密封蝶阀合同范本
- 仓库出租露天合同范本
- 社区应急知识培训课件通知
- 房屋建房入股合同范本
- 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保险赔偿要合同范本
- 灯带安装合同范本
- 委托加工收款合同范本
- 独家合作猎头合同范本
- 儿童游乐场安全防范与应急处理预案
- 产业园招商策划实施方案
- 小学体育教师招聘理论考试试题
- 建筑中级职称《建筑工程管理》历年考试真题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义务教育教师课程标准应用能力大赛初赛语文学科试题
- DL∕T 5210.5-2018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第5部分:焊接
- 环境设计专业科技前沿课程教学大纲
- 竹架搭设合同范本
- 发电机同期并网试验方案及措施
- 安宁疗护中的舒适护理
- 个人简历模板(空白简历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