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说课稿.doc_第1页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说课稿.doc_第2页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说课稿.doc_第3页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说课稿.doc_第4页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说课稿.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说课稿玉山县仙岩初中 舒崇飞2015.11.13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仙岩初中的舒崇飞,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我的说课内容分为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方法和说教学过程四个部分。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是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里面的第一课的教学内容,很重要。这一课可以说是承上启下的一节课,承上指的是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发生于1931年至1936年,在这期间,国共两党正在打内战,仍属土地革命时期;启下指的是这一课主要讲日本开始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开始奋起抵抗,中日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所以这一课也是抗日战争的开始。随着本节内容的发展,中国历史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抗战。此外,学习本课对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主旋律具有现实的借鉴作用。2、内容标准 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了解西安事变的概括,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3、教学目标要求1、知识与能力:知道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的建立、东北抗日联军、西安事变等知识;能讨论归纳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背景和原因。2、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或收集到的材料,初步分析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妄图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开始,从此,日本帝国主义成为中华民族最危险和最凶恶的敌人,中国人民同日本侵略者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在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号召并领导全国人民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表现出民族的使命感和强烈的爱国心。(3)西安事变的发生时国民党内部分爱国将领不满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并接受了中共联合抗日主张的结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充分展现了中共以民族大义为重的坦荡胸怀和抗日救国的坚强决心。4、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难点:西安事变如何解决二|、说学情俗话说“知人,才能善教;善教,必先知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始终要围绕学生展开。本节课我所要面对的学生是八年级的学生。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一年的中国古代史,应该说对历史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历史有很浓厚的兴趣。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个性普遍突出,兴趣广泛,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因此在课堂上我会尽可能的去顺应学生的这些特点。当然,刚进入八年级的学生对于自主学习还不太习惯,缺乏相应的主动性。我个人认为对于初中学生来讲,主要是让他们通过历史这门学科的学习,掌握一些基础的历史知识,培养对历史的兴趣,不要太过于深入和复杂化,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不要专业性太强,不要过于刻板,语言尽可能的通俗易懂,幽默趣味点。这就需要我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三、说教学方法在对教材、学情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本课的特点,依据“自主探究式”新教学法理念,对学生分组进行课前导学,采取精讲深化、分析综合、分组活动、创设情景、设疑辩论等教学方法,同时将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进行整合教学。八年级学生对于历史事物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比较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时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此,对于八年级的学生除了仍然要加强以上这些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学一部分教材上编写得较详细的内容,对于重难点我采用了问题探究法,讨论法和情景体验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创新等思维,使学生的智能和认识水平都得到发展。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久而久之,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即培养学生认知规律,获得认知能力。在本课的学法上,我注重引导学生采用如下几种学习方法:1、阅读法:包括课内、课外阅读。使用这种方法目的在于:把学生从接受知识的被动者转变为自己动手掌握知识的主动者,从而达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化。根据教材的发展,设计能让学生思考甚至讨论的题目,充分体现师生互动,促进这堂课发出闪光点。如指导学生阅读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等史实。回答事变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等比较简单的问题。2、分析归纳法:此法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过程注重与阅读法和图示法结合。3、小组合作学习法:将班级分为不同的小组,互相帮助,完成某一教学任务。将知识交与学生解决,老师指点,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后自行讲解。此法不仅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且注重生生之间的互动,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的途径。4、讨论法:这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中活跃课堂和思维的极佳方式。此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注重学生认知能力和系统化思维的培养。四、说教学过程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采取互动教学模式,充分注重对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认知能力的培养,我对本课的教学过程做如下的构思: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通过每年的九月十八日这天我国很多地方都要鸣放防空警报和播放松花江上这首歌曲,创设课堂教学情景,通过凄凉悲怆的音乐,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当时东北人民的悲惨处境产生共鸣,对东北人民的处境感同身受,此时,适时地引入设置好的问题东北发生这样的变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很自然的过渡到九一八事变,从而导入新课。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九一八事变是本节课的重点。时间、地点、策划者、两个阶段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点;八年级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阶段,学生的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因此,在课堂上,我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在介绍九一八事变的过程中,突破教学常规,改变一问一答的授课方式,采用当堂断案的形式来完成对九一八事变的介绍。把制造这起事变但对中国却反咬一口的的日本关东军设计成案件的原告,把沈阳城北大营的中国东北军设计成案件的被告,事变的始末通过简单的案情陈述的方式介绍给学生,自然而然的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然后让学生担任公正的法官,主持正义,通过确凿的证据,还事实以真相。通过“判案”这种形式很巧妙的突破了九一八事变本节课第一个重点。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了严重民族危机,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达到这种情感价值目标的渗透。这种互动教学设计强调师生间的互动,突显学生的主体性和核心地位,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蒋介石不抵抗、东北迅速沦陷采用问题设疑法,阅读资料法引入对本目的学习。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他们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我提供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比如九一八小调,由小调中叙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思考;再通过阅读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让学生认识到东北沦亡之快,根源在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从而激起学生对蒋介石卖国政策的义愤,并为讲述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埋下伏笔。抗日救亡运动高涨采用资料研习法、图示法;由学生自己从课文和相关资料上收集图片、资料和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和课下搜集历史信息资料的能力。不甘做亡国奴的富有民族感和爱国心的中国人民,在国难当头之时顽强奋战,从而更加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西安事变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西安事变是在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和抗日救亡的背景下发生的。它的发生显示了中国人民团结御侮的强烈愿望,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因此,西安事变不仅在这一课,而且在第四章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此目教材主要介绍了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和平解决及意义。关于西安事变,我是通过五个环节来突破这一重难点的。环节一:巧妙引入。我引用了2001年10月15日江泽民总书记发给张学良亲属的唁电提问“作为国家主席,江为什么给予张学良如此高的评价,称他是伟大的爱国者,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关于西安事变学生通过影视作品等渠道已有所了解,所以我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采用比较新颖的方式导入,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为交代西安事变的经过作好铺垫。环节二:通过影像资料交代西安事变的经过。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学习效果,通过声、文、图、像并貌一体的多媒体的功能,优化学习效果,通过影视资料的观看让学生得出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目的是逼蒋抗日,因而是爱国的、进步的,自然而然的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从而有利于立体教学的实现。环节三:从影象资料西安事变中设计过渡问题“如何处置蒋介石?”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讨论法,一方面可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对好的同学来说,可以开发其智力,培养其纵向、横向综合考察历史现象的能力;对学困生而言,可以再次理解消化,强化记忆。“请神容易送神难,抓住蒋介石以后怎么办,你认为应该借机杀掉蒋介石吗?西安事变如何解决?如何处置蒋介石?”将知识交与学生解决,从而为西安事变为什么要和平解决作好铺垫,突破这一难点。此法不仅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且注重生生之间的互动,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的途径。环节四:指导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西安谈判”这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中活跃课堂和思维的极佳方式,通过历史短剧的编排和表演引导逻辑思维相对较弱的初中生认识到中共在事变和平解决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西安事变的重大历史意义从而突出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光辉形象,突出中国共产党在其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情景体验法,这种方法既是教法也是学法,结合八年级学生的好动、活泼、爱表现等特征,指导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西安谈判”,让学生融入当时的那种历史场景,培养学生的综合表演能力。此法注重学生自编自演,是锻炼学生胆量及听、说、演能力的最好方法,学生参与意识强烈,符合其身心特征。环节五:分析归纳法,分析西安事变的意义。学生通过前边四个环节的听、看、说、演系统学习了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和平解决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让学生在寻找答案、探索未知、获得成功的情感满足中融会贯通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开发智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伟大历史意义,能深刻理解江泽民主席,称张学良将军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的原因。与第一环节相互照应。3、教学小结本课围绕“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抵抗”这一主线,将三部分内容:九一八事变、抗日救亡运动高涨、西安事变的历史串成线,层层递进,概括总结,让学生从辩证的思维角度中认识到:“侵略引起反抗,反抗制止侵略”,从而构建整体知识框架。4、板书设计一、九一八事变(背景原因、经过、结果、影响)二、抗日救亡运动高涨(主要表现)三、西安事变(背景,经过、和平解决、影响)5、真题训练1、每年9月18日这一天,我国上百个城市都进行鸣笛活动,目的是教育国民不忘国耻。这一活动与下列哪次事件有关( )A、马关条约签订 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2、“背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帅风范,肩当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从这些对联中推断张少帅最大的历史性贡献是( )A、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 B、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领导C、为抗日救亡毅然发动西安事变 D、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6、教学反思与感悟1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来源于知识的力量,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学习知识,在知识的掌握中保持兴趣。浩如烟海的历史知识海洋没有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